圣约翰大学 (上海)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聖約翰大學

St John's University

St. John's University Shanghai logo.png
聖約翰大學校徽

校训
Light & Truth(光明与真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创建时间
1879年於上海創設「聖約翰書院」
1905年升格「聖約翰大學」
1952年撤校
学校类型
教會大學
校址
中國上海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St Johns College Shanghai.jpg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
 中国 上海市长宁区
分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
1894-1909年
编号
8-31
登录
2014年4月4日





















圣约翰大学河东旧址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
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1347号
时代
20世纪20年代
登录
2014年4月4日[1]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圣约翰大学

所在

上海市长宁区

时代 1879年
编号 2-60
公布 1994年

圣约翰大学英语:Saint John's University),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叶,美国圣公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被称为“东方哈佛”。[2]195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解散。


該校解散以后,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會同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合併包括上海聖約翰大學在內的中國大陸原13所著名基督教大學,創立崇基學院;崇基學院於1963年被併入「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教堂聖壇兩旁仍然排列国民政府时期(1951年前)十三間基督教大學,包括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校徽木刻。[3]




目录






  • 1 历史


  • 2 校园


  • 3 办学特色


  • 4 复校


    • 4.1 校董会復校


      • 4.1.1 圣约翰在香港




    • 4.2 校友復校


      • 4.2.1 圣约翰在台湾


      • 4.2.2 圣约翰在加拿大


      • 4.2.3 圣约翰在上海






  • 5 历任校长


  • 6 知名校友


  • 7 注释


  • 8 参见


  • 9 参考文献


  • 10 外部链接





历史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书院(Saint John's College),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官话和上海話授课,1887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的发展發揮了很大的影响。


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905年,圣约翰书院正式升格为圣约翰大学,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此时的圣约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座礼拜堂(聖约翰座堂)、一座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和另一座用庚子赔款所建起来的“思颜堂”(纪念学校的第二任校长颜永京牧师)。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有19名教职员及553名学生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而离开圣约翰大学,自组光华大学(该校在1951年院校调整中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圣约翰大学停办两年,直至圣公会同意不开宗教科目,并凭请沈嗣良担任校长才得以复课。


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注册。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圣约翰大学曾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里的南京路,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五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但后又于1940年迁回原校址。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学费的收入外,也有教会和其他社会捐款。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当时中共政府的教育政策是模仿苏联,大量削减综合性大学,改办专门学院,原有教会学校多数被拆分,圣约翰大学硬體設施也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按照并入院系数量排序,依次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4]其中文、理学院主要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圣约翰医学院与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改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聖約翰大學的人員則奔赴香港;其中校董會主席歐偉國聯同其他教會大學前高層,在香港另行設立崇基學院,以示對中國教會大學之傳承。1963年,崇基學院併入香港中文大學,成為港中大三所基本書院之一。



校园


圣约翰大学的校园位于上海市区西部苏州河的一个转折处,其建筑设计结合了中国和西方的元素。1954年前曾是华东师范大学分部所在地[5],后为交付给新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 怀施堂,建于1895年,今韬奋楼

  2. 格致楼,建于1899年,今宿舍

  3. 思颜堂(Yen Hall),建于1904年,今教学楼

  4. 思孟堂(Mann Hall),建于1909年,今宿舍

  5. 华商住宅,建于1911年前,今院长办公楼

  6. 图书馆,建于1916年,今办公楼

  7. 体育馆,建于1919年

  8. 西门堂,建于1924年,今东风楼

  9. 交谊室,建于1929年,今礼堂

  10. 牌坊,建于1929年

  11. 树人堂,建于1935年,今宿舍

  12. 裴蔚堂,建于1939年,今六三楼



办学特色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设文、理、医三个学院。极重视英语,全英文授课;但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等课使用中文授课。十分强调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圣约翰大学足球队。其他的学生组织、活动也十分多,包括许多十分活跃的左派学生团体,曾十分活跃地参与了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


圣约翰大学的入学考试长达6天,每天上午9点到12点,下午1点到4点,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余都使用英文。录取之后每学期学费昂贵,要两百多银元。每年录取人数不定,超过及格线都录取,不及格则都不录取,没有既定名额。圣约翰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都上基础课,二年级分文理科。


大学部称为正馆,分高、上、中、初四级,实即四个年级;中学部称为备馆,分成头、二、三、四班。


全部学生一律住校,没有走读生。



复校


1992年圣约翰联谊大会上,约大校友通过了“三管齐下”的复校方针:第一,在上海复校;第二,将原台湾新埔工专升格为圣约翰大学;第三,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设立圣约翰学院。



校董会復校



圣约翰在香港


在香港,上海圣约翰大学校董会主席欧伟国会同广州岭南大学校长李应林和香港教会团体,创立崇基学院,以承繼包括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内的中国大陆原13所著名基督教大学;崇基学院于1963年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在香港的傳承成就最為顯著。蓋因在香港的傳承系由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董會實現。至今,香港中文大学是亞洲頂尖大學。



校友復校



圣约翰在台湾


1967年,台灣的聖約翰大學校友為了延續聖約翰的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復校,但當時中華民國教育部暫不開放新設大學,故僅能開辦專科學校,遂成立新埔工業專科學校,於2005年升格為聖約翰科技大學。



圣约翰在加拿大


另外,聖約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支持下於該校設立專為研究生而設的聖約翰學院。據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沈鑒治所言,雖母校不能在中國大地上重現,但這已是復校的第一步,故這所學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圣约翰在上海


2015年,在圣约翰校友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宣布筹建“申江书院”。



历任校长



  • 1888-1941 卜舫济(1941年转任名誉校长)

  • 1941-1946 沈嗣良

  • 1946-1948 涂羽卿

  • 1949 赵修鸿(代理校长)

  • 1949-1952 杨宽麟(校务委员会主任)



知名校友




聖約翰大學嚴家淦畢業證書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曾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起到过重大影响,其校友多活跃于中国商界、政界、外交界、教育学术界和医务界,知名的校友包括了顾维钧、宋子文、严家淦、林语堂、荣毅仁、邹韬奋、周有光、凌道揚(林業學家、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第二任校長);法学家史久镛;外交家施肇基;政治家俞大维、俞鴻鈞、鍾士元、鲁平、钱李仁;教育家張伯苓、孟宪承、张建邦、马约翰;作家劉以鬯、董乐山;作曲家瞿希贤;实业家刘鸿生、吴舜文、外交官和新闻官员王垂仍、经叔平、宋子良、宋子安、孔令侃;建筑学家沈祖海、张肇康、陳從周;宗教人士丁光训、邱励、徐诚斌;經濟學家蔣中一;科学家錢紹禎、萧孝嵘;电影制片人邹文怀等人。著名建筑师貝聿銘则为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之畢業校友。



注释





参见


  • 19世纪中国大学列表


参考文献





  1. ^ 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 关于印发《普陀区现有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点)名录》的通知_行政发文_文化局. www.shpt.gov.cn. [2018-05-11] (中文(简体)‎). 


  2. ^ http://m.niwoshe.com/read/1abf8af55bf5822c604871e8f167fb42


  3. ^ http://www.cco.cuhk.edu.hk/chaplaincy/chi/about/


  4. ^ 民国史学者叶文心:民国大学无排名 搜狐文化


  5. ^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外部链接



  • 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网


  • 上海档案信息网:圣约翰大学[永久失效連結]

  • 卜舫濟校長:Fifty Years at St. John’s Universit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

格利澤4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