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胡锦涛 任期 任期 前任 继任 任期 任期 副主席 前任 继任 任期 副主席 前任 继任 任期 副主席 前任 继任 [註 1] 任期 总书记 任期 总书记 前任 继任 任期 任期 主席 前任 继任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任期 前任 继任 个人资料 出生  (1942-12-21 )  1942年12月21日( [1] [2] 籍贯 国籍 政党 配偶 刘永清 (1970年結婚)儿女 母校 职业 专业 著作 网站 汉语名称 简化字 胡锦涛 繁体字 胡錦濤 汉语拼音 
中央机构职务
 2002年–2012年: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总书记  2003年–2013年:十届、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04年–2012年: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2004年–2013年:十届、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1992年–2012年: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92年–2002年:十四届、十五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一)  1992年–2012年: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5年–2012年: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1982年–1985年: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8年–2013年: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其他领导职务
 1999年–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  1999年–2004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98年–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1993年–2002年:中央党校校长  1988年–1992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985年–1988年:贵州省党委书记  1983年–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3年–1985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  汉语名称 简化字  胡锦涛  繁体字  胡錦濤  标音 官话 - 汉语拼音  Hú Jǐntāo  - 国际音标 [xǔ tɕìn.tʰɑ́ʊ] 闽语 - 闽南语白话字  Ô͘ Gím-tô  - 台罗拼音  Ôo Gím-tô  粤语 - 粵拼  Wu4 Gam2tou4  - 耶魯拼音  Wùh Gámtòuh  
胡锦涛 (1942年12月21日- )[3] [2]  ,祖籍安徽绩溪龍川村,出生于江苏省泰縣(今属泰州市)[4] ,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最高领导人,是2002年至2012年间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第十四届至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和十五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被称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5] 。
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胡锦涛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还兼任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1993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过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目录 1  家族背景 2  生平 2.1  早年 2.2  大学时期 2.3  步入政坛 2.4  主政地方 2.5  政治局常委 2.6  中国最高领导人 2.6.1  经济政策 2.6.2  民族问题 2.6.3  言论自由 2.6.4  两岸关系 2.6.5  人事变动 2.6.6  外交政策 2.6.7  思想政治 3  卸任职务 4  榮譽 5  评价 6  家族 7  影视形象 8  官方书籍 9  注释 10  參考文獻 11  外部链接 12  参见  
家族背景 胡锦涛祖上曾出过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等历史名人,属龙川胡氏一系[註 2] [7] 来到江苏泰州后,开了一个小店。到胡锦涛曾祖父胡树铭时已小有规模,又在上海、浙江等地开设了7个分店,并从事茶叶出口生意,生意兴隆时曾聘用多名英语翻译[8] 。
生平 早年 民國31年(1942年),胡锦涛出生於江苏省泰縣[4] [9] 。7岁时,胡锦涛母李文瑞去世,其为胡家独子,其下有妹妹胡锦蓉与胡锦莱[10]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静之的茶庄随公私合营被划归当地供销社[11] 。
他最初就读于五巷小学[11] ,后转入泰州大埔小学,1953年进入私立泰州中学(现泰州二中),1956年进入江苏省泰州中学借读。根据其家族人回忆,胡锦涛小时很文静、喜爱读书、性格随和[11] 。他曾在履历表籍贯栏中填过“泰州”,受到父亲训导后从中学开始就一直填“安徽绩溪”[11] 。胡锦涛在绩溪家乡的堂姐胡锦霞表示:胡锦涛看到她的籍贯填的也是“安徽绩溪”,父亲胡增钰对他说:“我们老家是安徽绩溪,你长在江苏,祖籍是安徽。”此后,胡锦涛在一次全国团代会上,他对来自安徽的代表说:“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区,我是绩溪人”[12] [13] 。
大学时期 从1959年9月起,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开启了大学生涯,期间,他结识了之后的夫人刘永清[12] ,他和夫人刘永清当时是水利工程系同年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两位。在校期间,胡锦涛是出名的高材生,大学6年,除一门功课4分外,其余全是满分5分[14] 。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期间曾任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15] 、水利系政治辅导员。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胡锦涛作为清华大学选派的100名学生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10月1日当天,胡锦涛又被选入清华大学游行队伍,参加了国庆大游行。之后,胡锦涛把参加《东方红》排练和游行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 毛泽东思想的颂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发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14] 
1965年大学毕业后,胡锦涛被学校留在水利系参加科研工作、任教,并继续担任政治辅导员。文革时期參與和傾向的是相对清華大學井岡山派更溫和保守的造反派──「四‧一四派」[16] 。
步入政坛 1968年至1969年,胡锦涛在位于甘肃的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参加了工作。1969年至1974年,在水利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历任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2] 。1974年调任甘肃建设委员会秘书,因受到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宋平的赏识而进入中共全国政坛[17] :81 ,此后历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甘肃省建委副主任。1982年9月,胡锦涛调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数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曾于1985年率青年團訪問日本,受到禮敬。1984年至1985年11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主政地方 贵州改革 当时中共一度考虑由胡锦涛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但考虑到当时中央的团派成员不少,即将朱厚泽与胡锦涛互调位置[17] :93 。1985年,胡锦涛调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的贵州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1986年的贵州人均生产总值是461元人民币,在中国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一[17] :93 。胡锦涛上任后,对贵州省开始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先后撤消了省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工商局、物价局等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12] 。
1988年10月14日,贵州大学发生进修学员殴打致伤本校学生事件。后来又发生贵州大学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示威,胡锦涛连夜召开会议,與示威大學生進行商討並進行協調,最终化解这一事件[17] :88 。
西藏维稳 时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伍精华因为劳累过重,在1988年6月、11月连续病倒[17] :94 。随后,中共中央调遣当时最年轻的(四十七岁)省委书记胡锦涛,担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7] :95 。
而在胡锦涛上任不久之后,第十世班禅在1989年1月28日因为突发心肌梗死于日喀则病逝,享年51岁,西藏时局顿时异常复杂[17] :96 。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极端事件的处理上,他的作为受到邓小平等人的赞许,也为此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丰富的经验基础[18] 。
政治局常委 1992年,50岁的胡锦涛进入中共中央负责组织工作。同年10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推荐及邓力群提名,在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晋升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93年2月,接替乔石,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1998年3月15日,胡锦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9年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 。1998年,胡锦涛兼任中央关于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成立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胡锦涛兼任组长[20] 。
中国最高领导人 
胡锦涛与金砖四国领导人,左起辛格、梅德韦杰夫、卢拉
 
 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和胡温体制
200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第十六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六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04年和2005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分別当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任国家主席及国家军委主席。
胡锦涛在上任后的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宪法的不可侵犯性”。中国政府也首次发布了关于中国社会动荡的数据,并赞同人民有知情权。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胡锦涛政府行动果断,及时免去了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市长的官职。以平民领导人的姿态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在经济方面,取消了农民农业税,对民工采取更宽松的政策,率先扶持内陆城市,实施基本医保制度,增加城市地区的最低工资金额,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21] 
经济政策 胡锦涛注重社会经济的平衡和中国内陆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21] 。在其任内,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国进民退”的趋势。在民航、钢铁、汽车、房地产等领域,一些国有大型企业靠政府政策倾斜及直接注资,大规模吞并民营企业。08-09年间,政府为抵御金融危机推出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但巨额的投资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和国企,使得民营企业在危机中受到市场和国企的双重夹击。[22] [23] 
民族问题 2009年9月29日,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身份发表了针对民族问题的讲话。[24] 
言论自由 执政期间,工信部在2009年7月起,对全国新销售的个人电脑预装上网过滤软件绿坝·花季护航[25] ,而后迫于民众压力,于同年8月取消大部分强制安装[26] 。
两岸关系 执政期间的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投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被大多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众认为是从法理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7] 。不過,任內改善中共與中國國民黨的關系,先後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吳伯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
人事变动 在胡锦涛任总书记期间下,有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官员被处理。2006年9月,原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免去职务并接受调查[28] 。2012年3月,原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去职务并接受调查[29] 。
外交政策 胡锦涛推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全方位外交,重视对东南亚的中国周边邻国改善关系[21] 。
2012年,针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国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南海问题上,中国适时妥善应对,同时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开展海上对话与合作,切实地维护了地区稳定。胡锦涛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30] 
思想政治 
廈門市某公共場所電子屏幕播放的八榮八恥(后半部分)標語
 
 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之后,胡锦涛提出包括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等理论,其中科学发展观已在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更被列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31] 。2018年3月「科學發展觀」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008年1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聲稱今后会把反腐败工作的成效看作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这是中国进入转型发展近30年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关于反腐败目标的看法[32] 。执政期间,社会问题越来越尖锐,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21] 。
卸任职务 主条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习李体制
根据中共確立的领导人最多连任两届的原则,胡锦涛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后[33] ,卸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由习近平接任。胡锦涛成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首位一次交出所有权力的非终身制最高领导人[34] 。在2013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卸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国家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正式退休。
榮譽 2008年,德国Stern雜誌的lifestyle版,評選为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列榜首[35] 。 2010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2010年全球最具权力人物排行榜,胡锦涛排名第一[36] 。 评价 正面 2012年6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黃金10年強國路》為題,稱過去的十年,是“黃金發展期,矛盾凸顯期”。文章還將胡溫執政的十年定調為“光榮綻放的十年”、“多難興邦的十年”、“人字大寫的十年”。[37] [38]  現任中國最高国家领导人習近平表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為了黨和人民事業的繼往開來,胡錦濤同志,以及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賀國強等同志,帶頭退出黨中央領導崗位,體現了崇高品德和高風亮節。[39]  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在个人自传《抉择时刻》评价世界各主要国家领导人时写到“他处事冷静、思维敏捷”、“是一位专注国家内部事务的实干家”[40] 。 [41] [42] 。負面 美国杂志《大观》认为总书记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控制舆论与强行镇压被中共官方所认定的邪教组织[43] ,在其2005年的十大独裁者排名栏目中,将胡列第四名,2006年降至第六,其后数年均名列十名内[44] 。 [45] 。2012年,「無國界記者」报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下令囚禁68名網民和30名記者,是囚禁新聞自由捍衛者最多的領導人之一[46] 。其他 [47] 。家族 妻子:刘永清(1940年10月3日 -),两人育有一子一女。[48] 儿子:胡海峰(1972年11月 -),现任中国共产党浙江省丽水市市委书记。儿媳:王珺(1973年-),胡海峰的大学同学,1995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98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2009年6月,出任由前总理朱镕基担任创院院长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女儿:胡海清(1973年12月 -)。  影视形象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44集第36分钟时,出现一个未标明姓名的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根据他戴黑框眼镜、面型、发型等特征判断,相信是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49] 。有网民在微博说:“没提名字的年轻候补委员,几位元老都和他握手。演员有点胖了,不过这个造型倒是很容易让人想到是他。”[50] 
官方书籍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13年4月发行 《胡锦涛文选》,三卷本,2016年9月发行[51]  注释 參考文獻 引用 
^ [历史上的今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出生. 新华网.   [2018-12-16 ] .   ^ 2.0 2.1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 Mingjingnews.com. 2017-05-19  [2017-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6).   ^ 《张善炬:跟着锦涛书记跑乡下》“接着他(胡錦濤)也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他的家乡,他(胡錦濤)的经历,乃至他的家庭、孩子,还提到他的生日是圣诞节。” ^ 4.0 4.1   胡锦涛简历. 新华网.   [2010-12-04 ]  (zh-vn.) .   ^ 共产党员要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News.xinhuanet.com.   [2017-05-23 ] .   ^ 潘小平. 绩溪:溪水萦流 人文深厚. 《人物》杂志. 2005年, (第5期)  [2010-12-05 ]  (中文(简体)) .   [永久失效連結  ^ 北京派人取走了胡锦涛的所有档案.博訊. ^ 近日胡錦濤再回北川 私人行程婉拒報道. 中國評論通訊社 (中文(繁體))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04-04-24  [2010-12-04 ]  (中文(简体)) .   ^ 揭秘:胡锦涛34年不踏足出生地泰兴之谜 (中文(简体)) .   ^ 11.0 11.1 11.2 11.3   南方周末:乡邻、亲友和同学、老师眼中的胡锦涛. 中国网(转自《南方周末》). 2002年11月16日  [2010年12月5日]  (中文(简体)) .   ^ 12.0 12.1 12.2 12.3   读书清华 收获政治:胡锦涛的成长之路. 凤凰网(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10月24日  [2010年12月5日]  (中文(简体)) .   ^ 揭秘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家世:解放初期很清贫. 中华网. 2014年1月21日  [2014年1月21日]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1月30日) (中文(简体)) .   ^ 14.0 14.1   领导人的清华故事:胡锦涛吴邦国常回校看看. 新浪网 新闻中心. 2011-04-12  [2010-12-04 ]  (中文(简体)) .   ^ Willy Wo-Lap Lam (2006),第4页 ^ 宋永毅:文革派別、思潮和中南海領導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30.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李國強等. 《中国当代名人录 第9集》. 香港: 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 1989年2月. ISBN  962226266X (中文(繁體)) .   ^ 事实证明 邓小平对胡锦涛的选择极其英明. 亚洲时报. 2006-09-29  [2010-12-05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中文(简体))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简介. news.sina.com.cn.   [2017-10-17 ] .   ^ 北青报微信公号:担任总书记之前胡锦涛还兼任鲜为人知的职务. 澎湃新闻. 2016-09-25  [2017-05-23 ]  (中文) .   ^ 21.0 21.1 21.2 21.3   Cheng Li, Eve Cary. The Last Year of Hu’s Leadership: Hu’s to Blam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11-12-20  [2011-12-27 ] .   ^ 国进民退:激荡2009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4-26,南方周末,2009年12月23日 ^ 童大焕:国进民退的速度可能超乎想象,凤凰网,2009年12月30日 ^ 11、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 - 中国民族报电子版. Mzb.com.cn. 2009-12-22  [2017-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7月1日起新售个人电脑将预装上网过滤软件,凤凰网,2009年06月09日 ^ 李毅中谈“绿坝”:问题扩大政治化是不符事实. 中国新闻网. 2009-08-13  [2009-08-13 ]  (中文(简体)) .   ^ 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人民网 ^ JOSEPH KAHN. China’s Corruption Inquiry Targets Beijing. 纽约时报. 2006-10-27  [2012-05-13 ]  (英语) .   ^ http://news.qq.com/a/20120316/000239.htm ^ 盘点2012年中国外交好声音. News.xinhuanet.com.   [2017-05-23 ] .   ^ 科学发展观,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News.xinhuanet.com.   [2017-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 任建明:总书记强调把反腐工作成效看作取信于民的重要指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年1月16日 ^ 無綫新聞 - 中共十八大 - 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一月八日召開. News.tvb.com.   [2017-05-23 ] .   ^ 1965. 习近平:胡锦涛等体现了崇高品德和高风亮节. Politics.people.com.cn. 2012-11-16  [2017-05-2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Ster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1-06. 2009年4月10日查阅 ^ Template:Meta.author. Gallery: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People. Forbes.com.   [2017-05-23 ] .   ^ 十八大前瞻:官媒定調胡溫執政期為黃金十年. News.takungpao.com.hk.   [2017-05-23 ] .   [永久失效連結  ^ 黄金十年强国路(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失效連結   ^ 习近平:向胡锦涛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永久失效連結   ^ 布什新书评各国领导人:胡锦涛实干普京冷血(图)[失效連結   ^ 幹了十年國家主席就回家不見 柯P:胡錦濤了不起. Appledaily.com.tw.   [2017-05-23 ] .   ^ 自由評論網 > 投書 《中國作家談》柯文哲應當補上的中國課 2014-12-08 06:00 goShare();. 《中國作家談》柯文哲應當補上的中國課. Talk.ltn.com.tw. 2014-12-08  [2017-05-23 ] .   ^ 独裁者排行榜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10-15. ^ 美杂志列十大独裁者胡锦涛排第六. Voachinese.com. 2006-01-22  [2017-05-23 ]  (中文) .   ^ 胡錦濤再上新聞自由「掠奪者」名單 BBC 2010年5月3日 ^ 人權組織批胡錦濤踐踏新聞自由. Bbc.co.uk. 1970-01-01  [2017-05-23 ] .   ^ 克里·布朗. 胡锦涛的抉择.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2年11月12日  [2012-11-12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4日).   ^ 刘永清:做事低调的第一夫人. 联合晚报. 2009年9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2月14日) (中文(简体)) .   ^ 胡锦涛未缺席 “邓小平”再现敏感人物. 多维新闻. 2014-09-18  [2014-09-18 ] .   ^ 港媒:胡锦涛亮相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大公网. 2014-09-18  [2014-09-18 ] .   ^ 《胡锦涛文选》在全国出版发行. 新华社. 2016-09-19  [2016-10-02 ] .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书籍 Willy Wo-Lap Lam.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Hu Jintao era: new leaders, new challenges ISBN  9780765617736 (英语) .   Daniel K. Davis. Hu Jintao ISBN  9780791095188 (英语) .   Tun-jen Cheng, Jacques Delisle, Deborah Brown. China under Hu Jintao: opportunities, dangers, and dilemmas ISBN  9789812563477 (英语) .    
外部链接 胡锦涛 
胡錦濤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胡锦涛简介(多国语言) 中国领导干部资料库-胡锦涛 新华网-领导人活动报道集-胡锦涛 新意文化网—胡锦涛专刊 (英文) 胡主席指揮我們向前進(軍旅歌曲) 参见 
中国共产党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政治主题 人物主题  
《胡锦涛文选》、《胡锦涛传》 
前任: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繼任: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前任:张万年、迟浩田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与张万年、迟浩田、郭伯雄、曹刚川同时在任)  繼任:郭伯雄、徐才厚  前任:乔石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  繼任:曾庆红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前任:伍精华  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繼任:陈奎元  前任:朱厚泽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书记 繼任:刘正威  前任:江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繼任:习近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前任:荣毅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繼任:曾庆红  前任:张万年、迟浩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与张万年、迟浩田同时在任)  繼任:曹刚川、郭伯雄  无 中共第16至17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位列第1)  繼任:吴邦国(位列第2)   前任:李瑞环(位列第四)   中共第15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位列第5)  繼任:尉健行(位列第6)   前任:刘华清(位列第6)   中共第14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位列第7)  繼任:荣毅仁 国家副主席  非營利組織職務 前任:王兆国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繼任:宋德福  前任:胡启立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 繼任:刘延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  → 华国锋  → 邓小平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中央局 书记陈独秀
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长陈独秀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向忠发  → 王明(代)  → 博古  → 张闻天 
中央政治局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主席 → 华国锋  → 胡耀邦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赵紫阳(代)  → 赵紫阳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 
注: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的职称经历多次改变,详见“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 
  国家级正职
1 
与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 
→ 刘少奇  → 宋庆龄、董必武(2副主席共同代理)  → 董必武(代主席) 
2 
集体行使国家元首职权 
委员长 → 宋庆龄3 (第一副委员长代理)  → 叶剑英 
4 
与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 
→ 杨尚昆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 
注1:1954年宪法下,国家主席主持最高国务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國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1925年12月-1926年9月) 
(1926年9月-1928年10月) 
(1928年10月-1929年9月)  → 周恩来(1929年9月-1930年3月)  
(1930年3月-1930年8月)  → 周恩来(1930年8月-1931年6月)  
(1931年6月-1932年1月) 
(1931年11月-1936年12月)  → 毛泽东(1936年12月-1937年8月)  
(1937年8月-1949年10月) 
(1949年10月-1954年9月) 
(1954年9月-1976年8月)  → 华国锋(1976年10月-1981年6月)   → 邓小平(1981年6月-1989年11月)   → 江泽民(1989年11月-2004年9月)   → 胡锦涛(2004年9月-2012年11月)    → 习近平(2012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1 → 刘少奇(至1968年) 
2 → 华国锋  → 胡耀邦 
→ 江泽民  → 胡锦涛  → 习近平 
注1:1954年宪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持最高国务会议和兼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第五届 
一中全會 (总书记)  · 张国焘 ·  蔡和森 ·  瞿秋白(後補,因病请假)  ·  谭平山(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维汉 ·  周恩来 ·  李立三 ·  张太雷 ·  瞿秋白(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临时政治局主席)  · 李维汉 ·  苏兆征 
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李维汉 ·  苏兆征 ·  周恩来 ·  罗亦农 (被捕牺牲)  ·项英(後補)  
第六届 
一中全會 周恩来 ·  苏兆征 (1929年2月病逝)  ·项英 ·  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职)  ·李立三(後補)  
三中全會 (政治局主席)  · 周恩来 ·  瞿秋白 
四中全會 
1931年1月 (总书记)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 
1931年6月 王明(代理书记)  ·  卢福坦 ·  张闻天 
1931年9月 张闻天 ·  卢福坦 
五中全會 
1934年1月 (总书记)  · 张闻天 ·  周恩来 ·  项英 
1935年1月 (总书记)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博古 ·  王稼祥 
1937年12月 毛泽东 ·  王明 ·  陈云 ·  康生 
六中全會 (政治局主席)  · 张闻天 ·  陈云 ·  康生 ·  王明 ·  任弼时(1940年7月增选)  
七中全會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 
第七届 不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中央书记处 代替。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來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二中全会调整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任弼时 (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 (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德(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林彪 (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十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主席)  · 林彪(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 ·  陶铸(1967年被打倒)  ·  陈伯达 ·  邓小平(1967年被打倒)  ·  康生 ·  刘少奇(1967年被打倒,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撤职)  ·朱德 ·  李富春 ·  陈云 
1967年3月 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
第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主席)  ·  林彪 (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康生 
第十届 
一中全会选举 毛泽东 (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 (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 (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 (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邓小平 (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朱德 (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 (1975年逝世)   
第十一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胡耀邦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总书记)  ·赵紫阳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六中全会改组 (中央主席、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赵紫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华国锋(中央副主席)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五中全会改组 (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选举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四中全会改组 (中央总书记,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  李瑞环(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菊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七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2007年10月22日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2007年10月至2012年11月任职
9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25-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 刚(全国政协副主席)  ·  王乐泉(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至2010年)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至2012年)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刘延东(国务委员)  ·  李长春 ·  李克强 ·  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吴邦国 ·  汪 洋(广东省委书记)  ·  张高丽(天津市委书记)  ·  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2012年兼重庆市委书记)  ·  周永康 ·  胡锦涛 ·  俞正声(上海市委书记)  ·  贺国强 ·  贾庆林 ·  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温家宝 ·  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至2012年,2012年停职)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六届 → 
第十七届  → 第十八届 »
 
200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2002年11月至2007年10月任职
9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4年→2004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5年→2005年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 菊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 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24-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李长春 ·  吴 仪(国务院副总理,2003年兼卫生部部长至2005年)  ·  吴邦国 ·  吴官正 ·  张立昌(天津市委书记至2007年)  ·  张德江(广东省委书记)  ·  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2006年停职)  ·罗 干 ·  周永康(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  胡锦涛 ·  俞正声(湖北省委书记)  ·  贺国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贾庆林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黄 菊  ·曹刚川(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曾庆红 ·  曾培炎(国务院副总理)  ·  温家宝 
1 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2007年)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2003年3月18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  → 第十七届 »
 
1997年9月19日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97年9月至2002年11月任职
7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李 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22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至2002年)  ·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长春(广东省委书记)  ·  李岚清 ·  李铁映(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  李瑞环 ·  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  ·  吴官正(山东省委书记)  ·  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张万年(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  罗 干(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1998年兼中央政法委书记)  ·  胡锦涛 ·  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贾庆林(北京市委书记至2002年,北京市市长至1999年)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  ·  黄 菊(上海市委书记至2002年)  ·  尉健行 ·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谢 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9年逝世) 
2 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1999年→1999年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至2002年)  · 吴 仪(国务委员)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四届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 »
 
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任职
7 常委会委员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李 鹏(国务院总理)  ·  乔 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至1995年)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20-1+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乔 石 ·  刘华清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  ·  李瑞环 ·  杨白冰 ·  吴邦国(上海市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邹家华(国务院副总理)  ·  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至1995年,1995年撤职)  ·胡锦涛 ·  姜春云(山东省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  ·  黄 菊 (1994年增选,上海市市长至1995年,1994年兼上海市委书记)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5年兼北京市委书记至1997年)  · 谢 非(广东省委书记)  ·  谭绍文 (1993年逝世) [注 2] 
 2 候补委员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  ·  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谭绍文于1993年2月逝世前任天津市委书记。 
« 第十三届 → 
第十四届  → 第十五届 »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1954年8月17日自杀身亡) (1949-1954,6人共任) 
(1954-1959)  → 宋庆龄、董必武(1959-1975,2人共任)   → 未设置 1 (1975-1982)  → 乌兰夫(1983-1988)   → 王震 (1988-1993)   → 荣毅仁(1993-1998)   → 胡锦涛(1998-2003)   → 曾庆红(2003-2008)   → 习近平(2008-2013)   → 李源潮(2013-2018)   → 王岐山(2018-)  
注1:1975年宪法废除国家主席、副主席建制,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元首职权;1982年宪法恢复设置。
2007年10月22日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决定,任期至2012年11月15日
主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2+3 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 徐才厚(中央政治局委员)  ·  习近平(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增选) [注 1]  ·  范长龙(2012年十七届七中全会增选)  ·  许其亮(2012年十七届七中全会增选)  
8 委员[注 2]  (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陈炳德(总参谋长)  ·  李继耐(总政治部主任)  ·  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  ·  常万全(总装备部部长)  ·  靖志远(第二炮兵司令员)  ·  吴胜利(海军司令员)  ·  许其亮(空军司令员)  
^ 习近平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每人姓名后的职位截止于2012年10月秋季将领调整。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后) → 
第十七届 → 第十八届 »
 
200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决定,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改组,任期至2007年10月22日
主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3 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 曹刚川(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徐才厚(中央书记处书记)  
7 委员 (总参谋长)  · 李继耐(总政治部主任)  ·  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  ·  陈炳德(总装备部部长)  ·  张定发 (海军司令员,2006年逝世)  ·乔清晨(空军司令员)  ·  靖志远(第二炮兵司令员)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前)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后) → 第十七届 »
 
 
  国家级副职
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任职
7 常委会委员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李 鹏(国务院总理)  ·  乔 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3年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至1995年)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20-1+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乔 石 ·  刘华清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李铁映(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  ·  李瑞环 ·  杨白冰 ·  吴邦国(上海市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邹家华(国务院副总理)  ·  陈希同(北京市委书记至1995年,1995年撤职)  ·胡锦涛 ·  姜春云(山东省委书记至1994年,1994年兼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兼国务院副总理)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  ·  黄 菊 (1994年增选,上海市市长至1995年,1994年兼上海市委书记)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1995年兼北京市委书记至1997年)  · 谢 非(广东省委书记)  ·  谭绍文 (1993年逝世) [注 2] 
 2 候补委员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  ·  王汉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93年3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谭绍文于1993年2月逝世前任天津市委书记。 
« 第十三届 → 
第十四届  → 第十五届 »
 
1997年9月19日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1997年9月至2002年11月任职
7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李 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22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至2002年)  · 田纪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朱镕基 ·  江泽民 ·  李 鹏 ·  李长春(广东省委书记)  ·  李岚清 ·  李铁映(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  李瑞环 ·  吴邦国(国务院副总理)  ·  吴官正(山东省委书记)  ·  迟浩田(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张万年(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  ·  罗 干(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1998年兼中央政法委书记)  ·  胡锦涛 ·  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贾庆林(北京市委书记至2002年,北京市市长至1999年)  ·  钱其琛(国务院副总理)  ·  黄 菊(上海市委书记至2002年)  ·  尉健行 ·  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  ·  谢 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9年逝世) 
2 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1999年→1999年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至2002年)  · 吴 仪(国务委员)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1998年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02年11月8日中共十六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四届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 »
 
200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2002年11月至2007年10月任职
9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4年→2004年兼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至2005年→2005年兼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 菊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 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24-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李长春 ·  吴 仪(国务院副总理,2003年兼卫生部部长至2005年)  ·  吴邦国 ·  吴官正 ·  张立昌(天津市委书记至2007年)  ·  张德江(广东省委书记)  ·  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2006年停职)  ·罗 干 ·  周永康(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  胡锦涛 ·  俞正声(湖北省委书记)  ·  贺国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贾庆林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黄 菊  ·曹刚川(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曾庆红 ·  曾培炎(国务院副总理)  ·  温家宝 
1 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至2007年)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2003年3月18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  → 第十七届 »
 
2007年10月22日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2007年10月至2012年11月任职
9 常委会委员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注 1]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兼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25-1 委员 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 刚(全国政协副主席)  ·  王乐泉(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至2010年)  ·  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  ·  回良玉(国务院副总理)  ·  刘 淇(北京市委书记至2012年)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  ·  刘延东(国务委员)  ·  李长春 ·  李克强 ·  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  吴邦国 ·  汪 洋(广东省委书记)  ·  张高丽(天津市委书记)  ·  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2012年兼重庆市委书记)  ·  周永康 ·  胡锦涛 ·  俞正声(上海市委书记)  ·  贺国强 ·  贾庆林 ·  徐才厚(中央军委副主席)  ·  郭伯雄(中央军委副主席)  ·  温家宝 ·  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至2012年,2012年停职) 
^ 每人姓名后的职务,是自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起,至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开幕止,此人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所兼任的职务。 
« 第十六届 → 
第十七届  → 第十八届 »
 
中国共产党 中央书记处 成员
 第六届 
五中全会 
(中央总书记至1935年) 张闻天 周恩来 项英  中央政治局会议 
第七届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周恩來 (中央秘书长)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45年8月增选):陈云彭真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刘少奇 周恩來 朱德 任弼时 (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 (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小平彭真(1966年停职) 王稼祥 谭震林 谭政(1960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黄克诚(1959年遭批判,1962年撤职) 李雪峰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刘澜涛杨尚昆(1965年遭批判,1966年停职) 胡乔木  五中全会增选 十中全会增选 
中央书记处书记 :陆定一(1966年停职) 康生 罗瑞卿(1965年遭批判,1966年停职)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 十一中全会补选 1966年12月起中央书记处停止工作。
第十一届 
五中全会选举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万里王任重 方毅 谷牧 宋任穷 余秋里 杨得志 胡乔木 胡耀邦 姚依林 彭冲  六中全会增选 
中央书记处书记 :习仲勋(1981年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万里习仲勋 邓力群 杨勇 余秋里 谷牧 陈丕显 胡启立 姚依林  五中全会改组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启立万里 余秋里 乔石 田纪云 李鹏 陈丕显 邓力群 郝建秀 王兆国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通过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启立(1989年免职) 乔石 芮杏文(1989年免职) 阎明复(1989年免职)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通过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丁关根 尉健行 温家宝 任建新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通过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尉健行 丁关根 张万年 罗干 温家宝 曾庆红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通过 
中央书记处书记 :曾庆红刘云山 周永康 贺国强 王刚 徐才厚 何勇  
第十七届 
中央书记处书记 :习近平刘云山 李源潮 何勇 令计划 王沪宁  
第十八届 
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云山刘奇葆 赵乐际 栗战书 杜青林 赵洪祝 杨晶  
第十九届 
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沪宁丁薛祥 杨晓渡 陈希 郭声琨 黄坤明 尤权  
200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决定,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改组,任期至2007年10月22日
主席 江泽民
 3 副主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郭伯雄(中央政治局委员)  ·  曹刚川(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4 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总政治部主任)  · 梁光烈(总参谋长)  ·  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  ·  李继耐(总装备部部长)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前)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后) »
 
1997年9月19日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决定,任期至2002年11月15日
主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2+1 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 迟浩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  ·  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四中全会增补)  
4+3 委员 (总参谋长)  · 于永波(总政治部主任)  ·  王克(总后勤部部长)  ·  王瑞林(总政治部副主任)  ·  曹刚川(总装备部部长,1998年三中全会增补)  ·  郭伯雄(常务副总参谋长,1999年四中全会增补)  ·  徐才厚(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1999年四中全会增补)  
« 第十四届 → 
第十五届 →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前) »
 
 
  省部级正职
→ 周仁山(代)  → 曾雍雅  → 任荣  → 阴法唐  → 伍精华  → 胡锦涛  → 陈奎元  → 郭金龙  → 杨传堂  → 张庆黎  → 陈全国  → 吴英杰 
→ 杨东生  → 阿沛·阿旺晋美  → 热地  → 列确  → 向巴平措  → 白玛赤林  → 洛桑江村 
自治区政府首长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代)  → 阿沛·阿旺晋美(代) 
阿沛·阿旺晋美
→ 任荣 
→ 阿沛·阿旺晋美  → 多杰才旦  → 多吉才让  → 江村罗布  → 列确  → 向巴平措  → 白玛赤林  → 洛桑江村  → 齐扎拉 
→ 张国华  → 任荣  → 阴法唐  → 杨岭多吉  → 热地  → 帕巴拉·格列朗杰 
省委书记 → 周 林  → 李大章  → 贾启允  → 李再含  → 蓝亦农  → 鲁瑞林  → 马 力  → 池必卿  → 朱厚泽  → 胡锦涛  → 刘正威  → 刘方仁  → 钱运录  → 石宗源  → 栗战书  → 赵克志  → 陈敏尔  → 孙志刚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吴 实  → 张玉环  → 刘正威  → 王朝文  → 刘方仁  → 钱运录  → 石宗源  → 栗战书  → 赵克志  → 陈敏尔  → 孙志刚 
省长 → 周 林  → 李 立  → 李再含  → 蓝亦农  → 鲁瑞林  → 马 力  → 苏 钢  → 王朝文  → 陈士能  → 吴亦侠  → 钱运录  → 石秀诗  → 林树森  → 赵克志  → 陈敏尔  → 孙志刚  → 谌贻琴 
省政协主席 → 申云浦  → 徐健生  → 苗春亭  → 李葆华  → 池必卿  → 苗春亭  → 龙志毅  → 王思齐  → 孙 淦  → 黄 瑶  → 王正福  → 王富玉  → 刘晓凯 
→ 施存统  → 刘仁静  → 张太雷  → 任弼时  → 关向应  → (缺少资料)  → 馮文彬  → 胡耀邦  → 韩英  → 王兆国  → 胡锦涛  → 宋德福  → 李克强  → 周强  → 胡春华  → 陆昊  → 秦宜智  → 贺军科 
 
参见:中国共青团、團派  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栗战书 ·  汪 洋 ·  赵乐际 ·  韩 正 ·  孙春兰 ·  胡春华 ·  赵克志 ·  沈跃跃 ·  吉炳轩 ·  王东明 ·  周 强 ·  刘奇葆 ·  张庆黎 ·  杨传堂 ·  夏宝龙 ·  巴特尔 
卸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李瑞环 ·  刘云山 ·  王兆国 ·  王乐泉 ·  杜青林 ·  贾春旺 ·  胡启立 ·  钱运录 ·  孙家正 ·  李源潮 ·  刘延东 ·  李海峰 
撤免党和国家领导人 杨 晶 
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 楊靜仁 ·  司马义·艾买提 
省级行政区党委书记 骆惠宁 ·  李锦斌 ·  杜家毫 ·  刘赐贵 ·  孙金龙 
省级行政区国家机关首长 楼阳生 
省级行政区政协主席 付志方 ·  张昌平 ·  黄跃金 ·  刘 伟 ·  于 迅 ·  仁青加 
袁纯清 ·  黄树贤 ·  陈训秋 ·  张纪南 ·  徐令义 
国务院组成部门首长 黄树贤 ·  刘 慧 ·  赵克志 ·  张纪南 ·  陆 昊 ·  秦宜智 
郝 鹏 
张 毅
李 刚
赵 实 ·  骆 琳 ·  全哲洙 
卸任省部级正职首长 柳斌杰 ·  李学举 ·  李德洙 ·  黄华华 ·  黄小晶 ·  季允石 ·  王巨禄 ·  杨崇汇 ·  李 冰 ·  赵正永 ·  蔡 武 ·  张宝顺 ·  强 卫 ·  罗志军 ·  秦光荣 ·  王儒林 ·  刘 鹏 ·  朱小丹 ·  罗保铭 ·  王宪魁 ·  陈政高 ·  姜大明 
撤免省部级正职首长 黄兴国 ·  李立国 ·  王三运 ·  吴爱英 ·  努尔·白克力 
已故省部级正职首长 宋德福 ·  金银焕 
1964年共青团九大以来历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64年 王伟 ·  杨海波 ·  张超 ·  王照华 ·  路金栋 ·  王道义 ·  惠庶昌,(张德华 ·  李淑铮 ·  徐惟成 ·  胡启立为书记处候补书记) 
1978年 王敏生 ·  胡德华 ·  刘维明 ·  周鹏程 ·  高占祥 ·  李海峰;(1980年1月二中全会增选书记处书记李瑞环;1981年8月三中全会增选书记处书记克尤木·巴吾东 ·  王建功 ·  陈昊苏 ·  何光暐) 
1982年 刘延东 ·  李海峰 ·  克尤木·巴吾东 ·  陈昊苏 ·  何光暐,(张宝顺为书记处候补书记);(1983年12月二中全会增选书记处书记李源潮 ·  宋德福、书记处候补书记李克强),1985年11月四中全会增选书记处书记张宝顺 ·  李克强 ·  洛桑 ·  刘奇葆 ·  冯军) 
1988年 李源潮 ·  张宝顺 ·  李克强 ·  洛桑 ·  刘奇葆 ·  冯军;(1992年12月五中全会增选袁纯清) 
1993年 袁纯清 ·  吉炳轩 ·  赵实 ·  巴音朝鲁 ·  姜大明;(1995年11月四中全会增选孙金龙 ·  周强,1997年12月六中全会增选胡春华 ·  黄丹华) 
1998年 孙金龙 ·  胡春华 ·  黄丹华 ·  崔波 ·  赵勇;(2001年12月五中全会增补胡伟 ·  杨岳) 
2003年 胡伟 ·  杨岳 ·  尔肯江·吐拉洪 ·  王晓 ·  张晓兰;(2005年12月四中全会增补贺军科 ·  卢雍政) 
2008年 王晓 ·  贺军科 ·  卢雍政 ·  罗梅 ·  汪鸿雁;(2009年1月增补周长奎) 
2013年 罗梅 ·  汪鸿雁 ·  周长奎 ·  徐晓 ·  傅振邦;(2016年10月增补徐丰 ·  尹冬梅) 
2018年 徐晓 ·  傅振邦 ·  尹冬梅 ·  奇巴图 ·  李柯勇 
参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书记
直 
北 京 贾春旺  → 林炎志  → 强 卫   → 姚 望  → 吉 林   → 张效廉  → 关成华  → 刘 剑  → 王少峰  → 常 宇  → 熊 卓 
上 海 李源潮  → 黄跃金   → 韩 正   → 钟燕群(女)  → 薛 潮  → 陈 靖  → 马春雷  → 潘 敏  → 夏科家  → 徐未晚(女)  → 王 宇 
天 津 罗保铭  → 散襄军  → 庞金华  → 段春华  → 吕福春  → 李 虹(女)  → 刘道刚  → 刘志强  → 徐 岗  → 王 峰 
重 庆 → 吴康明  → 谭家玲(女)  → 王志杰  → 周 波  → 张继军 
东 
辽 宁 王巨禄  → 鲍志强  → 金 东  → 骆 琳   → 曹东新  → 姚志平  → 武虹剑  → 孙国相  → 曹爱华(女)  → 田 野  → 赵红巍 
吉 林 杜青林  → 全哲洙   → 王儒林   → 马俊清  → 金振吉  → 高广滨  → 李龙熙  → 隋忠诚  → 谢忠岩  → 张晶莹(女)  → 程 龙 
黑龙江 → 王东华  → 赵文洲  → 宋恩华  → 秦玉海  → 高志杰  → 夏立华(女)  → 宋希斌  → 高 环(女)  → 张恩亮  → 李豪岩 
华 
内蒙古 → 巴特尔   → 巴音朝鲁   → 杨晶   → 乌 兰(女)  → 白向群  → 罗志虎  → 胡达古拉(女)  → 常志刚  → 常 青 
河 北 栗战书  → 张 力  → 景春华  → 李 石  → 田向利  → 高宏志  → 王晓栋  → 梅世彤  → 张泽峰  → 郭竞坤  → 宋华英(女)  → 郭旭涛 
山 东 → 杨传堂   → 赵树丛  → 李 群  → 刘慧晏  → 陈 伟  → 张光峰  → 王 磊(女)  → 张 涛  → 陈必昌 
山 西 金银焕 (女) → 支树平   → 梁 滨  → 高建民  → 白 云(女)  → 张九萍(女)  → 刘润民  → 赵雁峰  → 黄 巍 
河 南 → 吉炳轩   → 孔玉芳(女)  → 申振君  → 宋璇涛  → 李 亚  → 陶明伦  → 何 雄  → 侯 红(女)  → 王 艺(女) 
西 
陕 西 → 蒲长城  → 田 杰  → 庄长兴  → 卫 华(女)  → 李豫琦  → 段小龙 
甘 肃 胡锦涛  → 海 飞  → 邵 明  → 石 晶  → 王 锐  → 王永前  → 张旭晨  → 陶军锋  → 赵立香 
宁 夏 李成玉  → 马文学  → 杨国林  → 刘 慧 (女)  → 马 夫  → 杨玉经  → 曹 刚  → 张 慧  → 马金元  → 赵 涛 
青 海 → 宋秀岩 (女)  → 文 登  → 邓本太  → 李鹏新  → 尼玛卓玛(女)  → 钱桂仑  → 申红兴(女)  → 王华杰 
新 疆 → 乃依木·亚森   → 肖开提·依明  → 尔肯江·吐拉洪  → 伊力汗·奥斯曼  → 吐逊江·艾力  → 阿依努尔·买合赛提(女) 
西 
四 川 杨崇汇  → 刘 鹏   → 彭 渝  → 黄丹华(女)  → 黄新初  → 尧斯丹  → 罗 强  → 李 佳  → 张 彤  → 刘会英(女) 
云 南 → 杨光成  → 李 江 (女)  → 罗国权  → 饶南湖(女)  → 杨 军  → 唐 源 
贵 州 叶小文  → 王三运   → 龙超云(女)  → 陈海峰  → 廖少华  → 董少龙  → 廖 飞  → 陈昌旭  → 马宁宇  → 涂 妍(女) 
西 藏 → 洛桑江村   → 胡春华   → 德吉  → 阿 旺  → 罗 梅(女)  → 程四曲  → 巴 塔 
中 
湖 北 钱运录  → 陈春林  → 缪合林  → 杨三爽  → 陈训秋   → 宋丹娜(女)  → 江仁红  → 汤 涛  → 李 兵  → 李新华  → 肖菊华(女)  → 丁小强  → 朱厚伦  → 张桂华(女) 
湖 南 → 陈 曦  → 张德隆  → 姜保胜  → 刘玉娥(女)  → 石玉珍(女)  → 游碧竹  → 李建国(女)  → 吕 滨  → 刘莲玉(女)  → 谭 平  → 吴奇修  → 李 晖(女)  → 张值恒  → 陈雪楚  → 汤立斌 
广 东 黄华华  → 江海燕(女)  → 林木声  → 潘逸阳  → 徐萍华(女)  → 万庆良  → 邓海光  → 谭君铁  → 陈 东  → 曾颖如(女)  → 池志雄 
广 西 → 陈其娴  → 温卡华  → 梁 颖  → 余远辉  → 全桂寿  → 李 泽  → 白松涛  → 李 楚 
海 南 → 许 俊  → 谢明中  → 唐剑光  → 孙 喆  → 盖文启 
东 
江 苏 孙家正  → 季允石   → 黄树贤   → 王占成  → 徐 鸣  → 许津荣(女)  → 樊金龙  → 魏国强  → 练月琴(女)  → 万闻华(女)  → 王 伟 
浙 江 → 沈跃跃 (女)  → 王辉忠  → 楼阳生   → 葛慧君 (女)  → 赵一德  → 鲁 俊(女)  → 周柳军  → 周 艳(女)  → 朱林森 
安 徽 刘奇葆  → 郑牧民  → 徐立全   → 刘 伟   → 童怀伟  → 高登榜  → 方春明  → 王 宏(女)  → 李 红(女)  → 孔 涛 
江 西 → 黄建盛   → 潘东军  → 钟志生  → 王少玄  → 曾 萍(女)  → 马 健 
福 建 → 陈少勇  → 李闽忠  → 詹少敏  → 雷春美(女)  → 黄晓炎  → 陈 冬  → 赖 军  → 何明华  → 宿利南 
粗体字 标示后来担任正部级以上职务者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NF: cb15608008k (data)  DILA: A033148  FAST: 434729  GND: 124787754  ISNI: 0000 0001 1449 9613  LCCN: nr99018948  NCL: 1336097  NDL: 00622897  NLC: 000255720  SUDOC: 123178770  VIAF: 8423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