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院






1914年6月12日,参政院开院合影。共64人。前排左起:1章宗祥、2周自齐、3段祺瑞、4(未详)、5刘冠雄、6孙宝琦、7汪大燮、8黎元洪、9徐世昌、10王闿运、11(未详)、12赵尔巽、13瞿鸿禨、14(未详)、15萨镇冰;二排左五为朱启钤、左七为王家襄、左八为梁启超、左九为李经羲、左十为汤化龙、左十六为林长民,三排左二为蔡锷、左三为荫昌、左五为施愚、十一为周学熙、十二为熊希龄、十四为马良,最后一排左一为梁士诒、左五为徐绍桢、左七为孙毓筠、左八为钱能训。


参政院是依据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设立的临时立法机构,自1914年至1916年间存在。



沿革


1914年5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立法机关采一院制,名“立法院”;另一方面,第四十九條规定:“參政院應大總統之諮詢審議重要政務。參政院之組織由約法會議議決之。”第六十七條规定:“立法院未成立以前,以參政院代行其職權。”


1914年5月26日,参政院成立。6月20日,参政院在北京正式开幕。该院全体参政均由大总统袁世凯任命。6月29日,袁世凯命令由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但直到袁世凯逝世,立法院始终未能成立。1916年6月29日,参政院遭到裁撤。[1]



组成


参政院的组成人员如下:[2]



  • 议长:黎元洪(1914年5月26日任) → 溥伦(1915年12月16日任)

  • 副议长:汪大燮(1914年5月26日任,副议长兼参政)

  • 参政:


    • 李家驹(1914年5月26日任)


    • 瞿鸿禨(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9日辞)


    • 于式枚(1914年5月26日任,未到任)


    • 周学熙(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9日免)


    • 陆徵祥(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月27日免)


    • 张荫棠(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6月22日辞)


    • 唐景崇(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11月卒)


    • 熊希龄(1914年5月26日任)


    • 梁士诒(1914年5月26日任,1916年6月21日辞)


    • 联芳(1914年5月26日任)


    • 李国杰(1914年5月26日任)


    • 吕海寰(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9月15日辞)


    • 严修(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9日辞)


    • 梁启超(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1月22日假)


    • 宝熙(1914年5月26日任)


    • 施愚(1914年5月26日任)


    • 黎渊(1914年5月26日任)


    • 程树德(1914年5月26日任)


    • 胡钧(1914年5月26日任)


    • 蔡锷(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2月29日免)


    • 蒋尊簋(1914年5月26日任)


    • 王家襄(1914年5月26日任)


    • 汪有龄(1914年5月26日任)


    • 陈国祥(1914年5月26日任)


    • 朱文劭(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0月12日假)


    • 荫昌(1914年5月26日任)


    • 徐绍桢(1914年5月26日任)


    • 陈汉第(1914年5月26日任)


    • 王世澂(1914年5月26日任)


    • 邓镕(1914年5月26日任)


    • 王印川(1914年5月26日任)


    • 萨镇冰(1914年5月26日任,1916年1月3日开)


    • 王揖唐(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8月18日免)


    • 赵尔巽(1914年5月26日任)


    • 锡良(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7月18日辞)


    • 孙毓筠(1914年5月26日任,1916年4月12日辞)


    • 宋小濂(1914年5月26日任)


    • 姚锡光(1914年5月26日任)


    • 阿穆尔灵圭(1914年5月26日任)


    • 李经羲(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10月7日免)


    • 袁树勳(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卒)


    • 赵惟熙(1914年5月26日任)


    • 李盛铎(1914年5月26日任)


    • 毛庆蕃(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7月7日辞)


    • 刘若曾(1914年5月26日任)


    • 丁振铎(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10月卒)


    • 冯煦(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7月7日辞)


    • 那彦图(1914年5月26日任)


    • 樊增祥(1914年5月26日任)


    • 饶汉祥(1914年5月26日任)


    • 陈钰(1914年5月26日任)


    • 李开侁(1914年5月26日任)


    • 杨守敬(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月卒)


    • 王树枏(1914年5月26日任)


    • 马其昶(1914年5月26日任)


    • 宋炜臣(1914年5月26日任)


    • 李湛阳(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0月23日假,1916年3月20日回任)


    • 塔旺布鲁克札勒(1914年5月26日任)


    • 劳乃宣(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6月22日辞)


    • 严复(1914年5月26日任)


    • 张振勳(1914年5月26日任,未到任)


    • 渠本翘(1914年5月26日任,1914年7月18日辞)


    • 冯麟霈(1914年5月26日任)


    • 王闿运(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10月23日假)


    • 柯劭忞(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9日辞)


    • 马良(1914年5月26日任)


    • 刘锦藻(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2月1日免)


    • 孙多森(1914年5月26日任)


    • 李士伟(1914年5月26日任,1915年4月12日免)


    • 钱恂(1914年6月22日任)


    • 杨度(1914年6月22日任)


    • 高增爵(1914年7月7日任)


    • 秦望澜(1914年7月7日任)


    • 增韫(1914年7月18日任,1914年11月30日辞)


    • 孟继笙(1914年7月18日任,1915年10月23日假)


    • 江瀚(1915年1月27日任)


    • 李兆珍(1915年1月27日任,1915年7月31日免)


    • 吕逵先(1915年2月1日任)


    • 王祖同(1915年4月9日任,1915年7月13日免)


    • 凌福彭(1915年4月9日任,1915年10月23日差)


    • 王劭廉(1915年4月9日任)


    • 张凤台(1915年4月9日任)


    • 齐耀珊(1915年4月9日署于式枚缺,1915年8月19日任)


    • 袁金铠(1915年4月9日署张振勳缺,1916年1月2日假)


    • 徐鼐霖(1915年4月9日署袁树勳缺,1915年4月27日署张謇缺,1915年12月22日署戴戡缺,又署梁启超缺)


    • 萨福懋(1915年4月12日任)


    • 张謇(1915年4月27日任)


    • 李国筠(1915年7月14日任,未到任,戴戡署)


    • 陈懋鼎(1915年8月1日任)


    • 胡景伊(1915年8月25日任)


    • 刘师培(1915年10月23日署王闿运缺)


    • 谢桓武(1915年10月23日署李湛阳缺,1916年3月20日李湛阳回任)


    • 王锡彤(1915年10月23日署孟继笙缺)


    • 林万里(1915年10月23日署凌福彭缺)


    • 戴戡(1915年10月23日署李国筠缺,1915年11月22日署梁启超缺)


    • 张元奇(1915年11月24日署蔡锷缺,1915年12月22日任,1916年2月10日免)


    • 陈璧(1915年12月18日任)


    • 张锡銮(1915年12月22日任)


    • 沈云沛(1915年12月22日任)


    • 孙武(1915年12月23日署蔡锷缺,1915年12月29日任)


    • 言敦源(1916年1月2日任)


    • 吴肇邦(1916年1月2日署袁金铠缺)


    • 李鸿祥(1916年1月3日任)


    • 汪瑞闿(1916年2月10日任)


    • 龚心湛(1916年4月26日任)


    • 杨士琦(1916年4月29日任)


    • 李映庚(1916年4月29日任)


    • 李景林(1916年4月29日任)


    • 杨寿枢(1916年5月8日任)




参政院设秘书厅,由秘书长领导:


  • 秘书长:张国淦(1914年5月26日任,由林长民代理)[3]


参考文献





  1. ^ 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5页


  2. ^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 ^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did Captain America manage to do this?

迪纳利

南乌拉尔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