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兰条约

Multi tool use
 |
本文部分系列在 |
梵蒂岡城國政治 |
|
行政
梵蒂岡城國主席:若瑟·貝德羅
國務樞機卿:伯多祿·帕羅林
總務樞機:(懸空)
|
|
|
|
參見
- 宗座理事會
- 聖座外交
- 拉特兰条约
- 國際法的法定地位
- 聖座駐外機構列表
- 在聯合國
- 聖座建交列表
|
|
《拉特蘭條約》(意大利語:Patti Lateranensi、拉丁語:Pacta Lateranensia),亦稱《拉特朗條約》或《拉特朗協定》,是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王國政府與聖座為解決「罗马问题」而簽訂的條約。此條約也被現今的意大利共和國接受。
此條約包含三項文件:
- 承認聖座在梵蒂岡城的完整主權的政治條約,由此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
- 規範天主教會與天主教信仰在意大利國家之地位的條約。
- 同意作為最終解決賠償聖座領土與財產損失的金融公約。
沿革

梵蒂岡城國的領土界線圖。此界線在《拉特蘭條約》簽署時確認。
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意大利王國乘拿破崙三世調回駐羅馬的法國軍隊之機,出兵攻擊了當時依附於法國的教皇國,佔領了羅馬城,時任教宗庇護九世被困於梵蒂岡,教皇國形同滅亡。面對這種情況,此後的歷任教宗均不願屈服,將自己的活動範圍限縮於梵蒂岡宮,被稱為「梵蒂岡之囚」。而聖座與意大利之間的對峙,就這樣延續了49年之久。
為解決此爭端,自1926年起,當時的意大利總理贝尼托·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與聖座代表、時任教廷國務卿伯多祿·加斯帕里就解決罗马问题進行協商,最後達成三項協定,並於1929年2月11日在羅馬拉特朗宫正式簽署,成為該條約名稱的緣由。拉特蘭條約簽訂後,教皇國正式解體,由新建立的梵蒂岡城國取代,2月11日也成為梵蒂岡城國的建立紀念日。意大利改行共和國後,1948年起施行的《意大利共和國憲法》對此條約予以承認。
內容
拉特蘭條約申明聖座承認羅馬作為意大利國家的首都;意大利政府承認聖座對梵蒂岡44公頃範圍內的主權。條約規定聖座對梵蒂岡具有主權,其在義大利國內擁有的地產(主要為教堂)具有治外法權和豁免權,但意大利境內所有的其他主教任命必須報意大利政府批准,而且必須具有意大利國籍,必須宣誓效忠國家。
由於拉特蘭條約規定允許在初等和中等公立學校講授宗教課,並規定主教對講課的教師有任免權,國家不得任用被教會譴責的人擔任這一職務。因此導致1952年在米蘭、1953年在那不勒斯發生了「反新教」的騷亂事件。
2009年1月1日,梵蒂岡宣稱「意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佈以後不再自動採納意大利國會通過的法律[1]。
参考文献
^ 教廷不再自動採納意大利法律. BBC中文網. 2009年1月1日 [2015年5月15日].
外部連結
教宗相关
|
|
组织 |
- 天主教会圣统制
聖座
- 罗马教区
樞機團
教宗国→梵蒂岡城国
|
|
|
理论 |
- 宗徒传承
- 宗徒长圣伯多禄
- 罗马主教首席权
- 教宗无误权柄
神权
|
|
人事 |
|
|
仪式 |
|
|
标志 |
|
|
服饰 |
- 渔人权戒
- 绒帽
- 披肩
- 圣扇
- 主教冠
- 肩衣
- 披带
- 小瓜帽
- 三重冕
|
|
建筑 |
- 宗座宫殿
宗座圣殿
特級宗座聖殿
-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 聖伯多祿大殿
- 城外聖保祿大殿
- 聖母大殿
- 聖伯多祿廣場
- 西斯廷小堂
|
|
交通 |
|
|
文书 |
- 訓諭
- 宗座憲令
- 通諭
- 宗座牧函
- 自動手諭
- 宗座公報
|
|
历史 |
- 聖座外交
- “丕平献土”
- 亞維農之囚
- 羅馬之劫
- 梵蒂冈之囚
- 拉特兰条约
|
|
争议 |
|
|
传说 |
|
|
分类:教宗 |
|
rm,VCUnF,1K,Nw3ya5s4ZDz2V,FJypM3O zSP sq5,BSIidKVhsvIPCPLTvjdYydBxUD,P1c fdC c9K DPGAV0Pv sqluVJLqSSDuh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