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法号「惠能」

Huineng.jpg
惠能禪師的真身,
供奉於廣東韶關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本名
俗姓盧
出生
638年
唐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
圓寂
713年
唐岭南新州国恩寺
宗派
禅宗
諡號
大鑒真空普覺圓明廣照禪師
師承
弘忍
徒弟與學生
南阳慧忠
菏泽神会
永嘉玄觉
南岳怀让
青原行思
著作
《六祖壇經》






















惠能(638年-713年),又作慧能,俗姓盧,是一位漢傳佛教禪門南宗祖師,與北宗神秀大師分庭抗禮,世称禅宗六祖[1](禪宗北宗以神秀為六祖),史學家陳寅恪贊其:「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2]




目录






  • 1 名號


  • 2 生平


    • 2.1 早年


    • 2.2 皈依佛門


    • 2.3 南北爭端


    • 2.4 圆寂涅槃




  • 3 佛學理論


    • 3.1 禅法


    • 3.2 典籍阐述


    • 3.3 经典




  • 4 傳承門派


  • 5 著名弟子


  • 6 注釋


  • 7 參考書目


  • 8 外部链接





名號


關於六祖的法號,歷來誌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六祖天生聰穎,聽法即悟,惟不識字,但據六祖門人曹溪法海曾記載「……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3]此外,六祖法體真身的安放地南華禪寺亦以「惠能」為準,可知「慧能」當是訛誤。[來源請求]


唐憲宗追封尊號大鑒禪師,宋太宗尊封大鑒真空禪師,宋仁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禪師,宋神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元仁宗加封大鑒真空普覺圓明廣照禪師



生平



早年


《六祖坛经》中,惠能自述其祖籍为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 其父亲盧行瑫贬官于岭南后早逝。高士涛认为惠能是北州望族范阳卢氏的后裔[4],而孙昌武根据王维所撰《六祖能禅师碑铭》中“不生族姓之家”的内容,推断惠能肯定不会是世家巨族的范阳卢氏,孙昌武进一步指出《坛经》所表达的观念主张佛性人人本具,这与氏族等级观念正相矛盾,关于惠能出身范阳卢氏的说法,无论根据如何,都反映了旧的门第观念痕迹[5]。母李氏,惠能自幼以賣柴為生。[6][7]但是五祖弘忍戏称他为“獦獠”(未開化的蠻人),惠能也自称“语音不正”[8]



皈依佛門


惠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不识一字。一次,惠能在客店卖柴后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心下即便开悟,问经从何来,念诵者告诉他从黃梅山东禅寺来,那里有五祖弘忍弘法,座下千余人。后有一人资助惠能银两,惠能尽数交给老母亲,于是前往黄梅拜谒五祖。五祖知道惠能根性大利,派他在厨房做工。惠能八月有余,只是“舂米,破柴”,未曾上过一次正殿,听过一次法会。


其時弘忍有意傳法,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为。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告诉大家应照着这个偈修习,能得大利益。但是私下里,他告诉神秀,并未开悟,再呈一偈。


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请人代勞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9]大众皆惊,弘忍見後,告诉大家并未开悟,将偈子擦干净。后来,五祖于三更招惠能秘授《金剛經》,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五祖于是傳衣缽,定為傳人。并且嘱咐六祖坐船南下,等时机成熟后再弘法,衣钵就到你为止不要再传了。[10][11][12]


后来惠能隐蔽十五年,才在广州法性寺,由印宗剃度,开始弘法。麾下四十三人开悟,禅宗开枝散叶,形成五宗七派的辉煌时期。


  • 神秀偈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13]



  • 惠能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14][15][16][17][18]



  • 惠能偈(其他版本)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19]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假拂尘埃。[21]




南北爭端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內讲《涅槃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爭論不休,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驚。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遂拜为师,并为之剃度。[22]


仪凤二年(677年),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率同僚入山请惠能入城,于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23],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门人法海编录其法语。[24]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在此弘法长达37年之久,弘扬禅宗,主張「頓悟」,影响華南諸宗派,是為曹溪禪,人稱「南宗」。當時,六祖惠能的同門師兄神秀,主張「漸悟」,在華北勢力頗盛,有「两京法主、三帝門師」[25]之尊號,號稱「北宗」。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不想與師兄抗衡,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寺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敕额,并以惠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


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河南滑台(今滑县)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澤神会辯倒了神秀門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為中國禪宗正統。[26][27][28]



圆寂涅槃


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门人建报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唐憲宗谥号大鉴禅师[29]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真身塑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六祖殿中。[30][31]


柳州刺史柳宗元撰《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碑并序》。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因曹溪僧道琳之请,撰《曹溪大师第二碑》。



佛學理論




六祖砍竹图



禅法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32]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裡,也可体会禅的境界。[33]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34]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35]



典籍阐述


惠能曾告戒僧侶法達,不要錯解《法華經》中意義。[36]神秀把佛教理論“戒、定、慧”解釋為:“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37]而惠能則另有不同解說:“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38][39]然而,惠能亦一再強調「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所以認為頓漸只是假名,佛法只為一乘法,「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40]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師。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经》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41]



经典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六祖坛经




惠能圓寂后,其弟子們将其经历和言论录整理成《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经典。



傳承門派


惠能禪法在荷澤一派的推動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為禪門正宗。


惠能为禅宗的發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极大。在他圓寂後,他的弟子傳承禪法,形成曹溪禪(惠能禪)的南北二宗。「曹溪北宗」即是荷澤神會門下,稱荷澤宗。「曹溪南宗」則以南嶽懷讓門下的洪州宗,與青原行思、石頭希遷一系的石頭宗為代表。


荷澤一派因後繼無人,在唐末衰亡。對後世影響較大的反而是曹溪南宗,南宗門下,后来形成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广东云门宗、江蘇法眼宗五宗,即“一花開五叶”。[42]


后来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國、日本,則是临济宗、曹洞宗兩宗最盛。



著名弟子


其弟子眾多,一说为“嗣法四十三人”[43][44],一说为“十人”[45]著名者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石頭希遷[46][47]等。



注釋





  1. ^ 相傳其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繼承東山法門,為禅宗第六祖,詳見弘忍


  2. ^ 陳寅恪:《論韓愈》


  3. ^ 《六祖法寶壇經略序》


  4. ^ 高士涛 《六祖惠能本贯家世粗考》


  5. ^ 释传正总主编;释妙峰主编 《曹溪 禅研究 2》P358-359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3. ISBN 7-5004-4084-7


  6. ^ 又因惠能生于岭南,故《景德传灯录》


  7. ^ 《宋高僧传》卷第八


  8. ^ 惠能《释门正统》


  9. ^ 五燈會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滿禪師》


  10. ^ 神秀惠能偈頌辨解(一)


  11. ^ 神秀惠能偈頌辨解(二)


  12. ^ 神秀惠能偈頌辨解(三)


  13. ^ 震旦第三十二祖弘忍尊者《传法正宗记》


  14. ^ 《坛经·行由品》


  15. ^ 五祖弘忍大师《释氏稽古略》


  16. ^ 三十二祖弘忍大满禅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17. ^ 五祖弘忍大师《联灯会要》


  18. ^ 曹溪六祖大鉴禅师《五家正宗赞》


  19. ^ 法海据惠能讲法记录而成,是现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日本学者铃木大拙进行了编译。


  20. ^ 铃木大拙博士校订的活字版敦煌本(昭和九年森江书店发行),川上天山著,孙伯君编译,景永时主编的《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该书2005年10月民族出版社出版。西夏语译《六祖坛经》(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6-14.


  21. ^ 五祖弘忍大师《佛祖历代通载》


  22. ^ 《瘗发塔记》


  23. ^ 《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大師告眾曰:『……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宜。』」


  24. ^ 即世所行《法宝坛经》(今世流通的《法宝坛经》有四本:一、敦煌本,二、惠昕本,三、德异本,四、宗宝本。


  25. ^ 曾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禅师.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26. ^ 李邕的《大照(普寂)禅师碑》


  27. ^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28. ^ 《神会语录》卷三


  29. ^ 《传灯录》(卷五)


  30. ^ 《六祖坛经》


  31. ^ 《宋高僧传》(卷八)


  32. ^ 《佛教人物传》,中华佛典宝库编,“定是慧体,慧是定用,犹如灯光,有灯即有光,灯是光之体,这是所谓定慧一体观”


  33. ^ 法海集记《法宝坛经》


  34. ^ 《坛经·智论》


  35. ^ 《坛经·智论》


  36. ^ 《六祖壇經》載:「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37. ^ 《法华经·寿量品》


  38. ^ 《六祖坛经·偈》


  39. ^ 吉州志诚禅师《五灯严统》


  40. ^ 《六祖坛经》


  41. ^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林子青


  42. ^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国学咨询. 2008-04-10. 


  43. ^ 《景德传灯录》


  44. ^ 《传法正宗记》


  45. ^ 《法宝坛经》


  46. ^ 《僧传》


  47. ^ 《传灯录》




參考書目



  • 《佛祖統紀》卷二十九

  • 《宋高僧傳》卷八

  • 《景德傳燈錄》卷五

  • 《五燈會元》卷一

  • 《釋氏稽古略》卷三

  • 《傳法正宗記》卷六

  • 《曹溪通志》卷二《六祖大师传》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Author:慧能





  • 惠能佛经纲要(英文)


  • 第10期 六祖惠能 一花开五叶,六祖惠十方 - 《南方都市报》






前任:
弘忍

漢傳佛教禪宗
六祖
繼任:
神會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did Captain America manage to do this?

迪纳利

南乌拉尔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