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 | |
---|---|
国旗 国徽 | |
格言:"Libertad o Muerte"(西班牙語) “不自由毋宁死” | |
国歌:"Himno Nacional de Uruguay" 《烏拉圭國歌》 |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蒙得维的亚 |
官方语言 | 西班牙语 |
族群(2011[1]) |
|
政府 | 单一制 总统制 共和立宪制 |
• 总统 | 塔瓦雷·巴斯克斯 |
立法机构 | 国会 |
• 上议院 | 参议院 |
• 下议院 | 众议院 |
独立(自巴西帝国) | |
• 宣告独立 | 1825年8月25日 |
• 独立获承认 | 1828年8月28日 |
• 立宪 | 1830年7月18日 |
面积 | |
• 总计 | 176,215 km2(第89位) |
• 水域率 | 1.5 % |
人口 | |
• 2016年估计 | 3,427,000[2](第134位) |
• 2011年普查 | 3,286,314[3] |
• 密度 | 18,6/km2(第198位) |
GDP(PPP)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752.12亿[2](第91位) |
• 人均 | $21,944[2](第61位) |
GDP(国际汇率) | 2016年估计 |
• 总计 | $531.45亿[2](第78位) |
• 人均 | $15,505[2](第45位) |
基尼系数 | 0.419[4](2013年) 中 |
人类发展指数 | ▲ 0.804[5](2017年) 极高 · 第55名 |
货币 | 乌拉圭比索(UYU) |
时区 | UTC−3(乌拉圭时间)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598 |
ISO 3166码 | UY |
互联网顶级域 | .uy |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西班牙語: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西班牙語發音:[uɾuˈɣwai̯]),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2],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176,000平方公里(68,000平方英里),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6]及电子政务[7]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6]。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6]。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6]。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8]、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6]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7]。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7]。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6]。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9],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10]。
目录
1 国名
2 历史
2.1 早期殖民史
2.2 独立斗争
2.3 现代历史
3 地理
4 政治
5 行政區劃
6 经济
7 人口和民族
8 文化
9 體育
10 参考
11 外部連結
国名
乌拉圭得名于乌拉圭河,“乌拉圭”为该河流瓜拉尼语名称的西班牙语发音。对于这一名称有多种不同释义,如“鸟河”(查鲁亚语“乌拉河”,其中“乌拉”(urú)意为鸡雁)[11][12]。此名称亦有可能源自与当地盛行的称“乌拉瓜”(uruguá)的河流蜗牛[13]。
西班牙殖民时期及其后,乌拉圭及其周边地区称“内普拉塔”(Cisplatina)及“东岸区”(Banda Oriental),后亦称“东岸省”,而在独立后则最终称为“乌拉圭东岸共和国”(la 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14][15][16]。
历史
早期乌拉圭河东岸居住着查鲁亚人。
早期殖民史
1516年初这一区域由西班牙探险家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发现。自1680年后一直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最后在1726年由西班牙人赢得,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建立蒙得维的亚军事港口。1776年西班牙把这区并入拉普拉塔总督辖区,当时称为“拉普拉塔河东岸区”(Banda Oriental)。
独立斗争
19世纪初期,整个由西班牙统治的拉丁美洲各地,纷纷出现独立战争。1811年民族英雄何塞·赫瓦西奥·阿蒂加斯发动战事,于1815年控制了全境。1816年葡萄牙再次入侵,并于1821年7月把整个乌拉圭领地并入巴西,改名为内普拉塔省。1825年8月25日,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为首的33名东岸人从阿根廷回国,收复了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并将8月25日定为国庆日。1828年蒙得维的亚条约确定乌拉圭主权。
现代历史
及后乌拉圭不断卷入邻国军事冲突,死伤无数。同时乌拉圭从欧洲收留了大批移民,并以农业出口为乌拉圭重要经济命脉。二次大战前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不断爆发战事,大量农产品从乌拉圭输出,令依赖农业为生的乌拉圭成为富裕国家。
二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不断下滑,令乌拉圭经济陷入长期性衰退。经济萧条令乌拉圭政局陷入混乱,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因此逐渐成为经济落后的国家。
2004年,塔瓦雷·巴斯克斯當選總統,2005年3月1日正式就任乌拉圭总统,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左翼總统。隨著左翼政党联盟广泛阵线上台執政,採取溫和的社會經濟改革,乌拉圭经济迅速崛起,在2004年到2008年,GDP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贫困人口从33%下降到21.7%,2011年更下降至18.6%,称为拉美国家的一大亮点。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增长速度受限,但政府通过更高的公共支出和投资,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使得2010年的乌拉圭经济仍然以超过7%的速度增长。
2013年,烏拉圭獲選經濟學人的年度代表國[17],獲選原因為烏拉圭總統何塞·穆希卡的平民風範享譽世界。乌拉圭亦于2013年4月通過同性婚姻法案,2013年7月又通過法案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大麻買賣合法化的國家[18]。
地理
烏拉圭乃南美洲第二小的國家,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最高不過514米。滨海地區,主要是飼養牛羊等家畜的牧場。烏拉圭同時有多條大河,其中以烏拉圭河為最大,同時河岸還有多個湖泊,而烏拉圭河西面則形成國界之一。
烏拉圭氣候属南半球副热带湿润气候,五至八月乃冬季,十一月至一月乃夏季。雖然受到安地斯山脈乾燥的西風影響,但由於臨近海洋,又有巴西暖流流经,降水颇多。
政治
1830年7月18日頒佈第一部憲法,後多次修改。1951年的憲法廢除了總統制,建立國務會議制(最高行動權力機構)。1966年修憲,恢復總統制。1973年軍人政變後停止實施憲法。1985年民選政府上臺後即予恢復。憲法規定烏拉圭實行民主共和制,三權分立。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副總統擔任參議員,兼任國會主席和參議長。總統、副總統、國會議員和各省省長均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總統不能連任,但可隔屆再次參選。總統之下再設十三個內閣部長,由總統委任,統轄各個行政機關。
2015年3月1日,頗孚人望的總統何塞·穆希卡任期屆滿下台,繼任者為塔瓦雷·巴斯克斯 (Tabaré Vázquez)
行政區劃
全国共分19个省。
阿蒂加斯(Artigas)
卡内洛内斯(Canelones)
塞罗拉尔戈(Cerro Largo)
科洛尼亚(Colonia)
杜拉斯诺(Durazno)
弗洛雷斯(Flores)
佛洛里达(Florida)
拉瓦列哈(Lavalleja)
马尔多纳多(Maldonado)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
派桑杜(Paysandú)
里奥内格罗(Río Negro)
里维拉(Rivera)
罗恰(Rocha)
萨尔托(Salto)
圣何塞(San José)
索里亚诺(Soriano)
塔夸伦博(Tacuarembó)
特雷因塔伊特雷斯(Treinta y Tres)
经济
烏拉圭經濟主要是以出口農業為主,早在二十世紀初歐洲爆發戰事時,烏拉圭便大量出口農產品到歐洲等各地,令烏拉圭一度成為南美洲富裕的國家。現時烏拉圭經濟雖然不能與二十紀初相比,烏拉圭仍然是靠出口農業帶動。2000年南美洲爆發經濟危機,巴西和阿根廷率先為重災區,烏拉圭因為有一半出口是輸向巴西和阿根廷,結果也受到牽連,不但出口大跌,失業率還達到雙位數字。烏拉圭乃南美洲區中另一個經濟蕭條的國家,但2004年起,烏拉圭經濟開始隨著巴西、阿根廷復甦,在近來的經濟危機下,烏經濟仍然增長,和旁邊的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形成鮮明對比。2011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469美元,在南美洲獨佔鳌頭。另外,和一般拉美國家不同的是,烏拉圭基尼係數在拉丁美洲較小(0.446)。
人口和民族
328.63萬(2011年,烏拉圭國家統計局),其中白種人佔90.8%,印歐混血種人佔5%。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大部份的居民信奉天主教。烏拉圭主要是由歐洲移民過來的歐洲人組成。原住民查魯亞人早在數百年前歐洲人進入烏拉圭時已大量被屠殺。這些歐洲移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故烏拉圭人主要說西班牙語為主。
文化
Eduardo Galeano,writer and social commentator renowned throughout Latin America
Jorge Majfud,烏拉圭寫作家- Circe Maia
- Mario Levrero
- List of Uruguayans
- Music of Uruguay
馬里歐·班涅德堤(Mario Benedetti),烏拉圭最著名的小說作家
娜塔莉娅·奥雷罗,乌拉圭歌手、演员及时尚设计师
體育
足球是烏拉圭人最熱愛的運動。而烏拉圭的足球運動曾在世界史上綻放光芒,烏拉圭亦是1924年及1928年兩屆奧運會的足球比賽金牌得主。因而烏拉圭獲選為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主辦國,並且在首屆1930年和1950年兩度奪得冠軍。另外,1970年及2010年兩次獲得殿軍。
烏拉圭的籃球及橄榄球活動亦聞名國際。
参考
^ Atlas Sociodemografico y de la Desigualdad en Uruguay, 2011: Ancestry (PDF).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9 February 2014) (西班牙语).
^ 2.02.12.22.32.42.5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World Economic Outlook.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4 July 2016].
^ Resultados del Censo de Población 2011: población, crecimiento y estructura por sexo y edad ine.gub.uy
^ Gini Index. World Bank. [21 November 2015].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6.06.16.26.36.46.5 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
^ 7.07.17.2 Data Cente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11.
^ From 2005 to 2011
^ Earth_S_Got_Talent. The Economist. 21 December 2013.
^ The Social Progress Imperativ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 Revista Del Río de La Plata. 1971: 285.The word itself, "Uruguay," is clearly derived from the Guaraní, probably by way of the tribal dialect of the Charrúas […] from uru (a generic designation of wild fowl)
^ Nordenskiöld, Erland. Deductions suggested by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ome post-Columbian words used by the Indians of S. America. AMS Press. 1979: 27. ISBN 978-0-404-15145-4.In Paraguay the Guaraní Indians call a fowl uruguaçú. The Cainguá in Misiones only say urú. […] A few Guaraní-speakiug Indians who call a hen uruguasu and a cock tacareo. Uruguaçu means "the big uru".
^ El País newspaper: "Presentan tesis del nombre Uruguay"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14., (西班牙文) Retrieved 21 November 2014.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Uruguay. The World Factbook. [5 January 2010].
^ Uruguay.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 [2 September 2008].
^ "Eastern Republic of Uruguay" is the official name used in many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in English, e.g. Treaty Series. UN Publications. 1991. ISBN 978-92-1-900187-9. & in some formal UK documents, e.g. Agreement Betwee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Eastern Republic of Uruguay. H.M. Stationery Office. 1974.
^ The Economist’s country of the year-Earth’s got talent
^ 經濟學人選出2013年度代表國:烏拉圭,蘋果日報,2013年12月22日
^ Encuesta Continua de Hogares 2008 – Religion. 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2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4 November 2010).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乌拉圭(分類) |
- 烏拉圭政府門戶網站
- 旅遊烏拉圭蒙得維的亞
- 《世界概况》上有关Uruguay的条目 (英文)
开放式目录计划中和乌拉圭相关的内容 (英文)
维基导游中有關乌拉圭的旅遊指南(中文)
維基媒體的乌拉圭地圖集 (英文)
|
|
|
|
坐标:34°53′S 56°10′W / 34.883°S 56.167°W / -34.883; -5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