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5°02′29″N 121°30′47″E / 25.041457°N 121.512949°E / 25.041457; 121.512949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臺灣銀行Bank of Taiwan
簡稱
臺銀
股票代號
非上市
SWIFT識別碼
BKTWTWTP
金融代號
004
開設日期
1899年6月5日(創立) 1899年9月26日(營運) 1946年5月20日(改組) 2003年7月1日(改制公司)
总部地址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 重慶南路一段120號(總行) 博愛路162號1樓(國際部、OBU) 貴陽街一段120號(公庫部) 武昌街一段49號6樓(信託部) 武昌街一段49號後棟2樓(貴金屬部) 武昌街一段45號(採購部) 大安區 信義路三段140號6樓(公教保險部)
代表人
董事長:呂桔誠 總經理:邱月琴
主要股東
臺灣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0.00%)
網站
www.bot.com.tw
本文介紹的是一家中華民國銀行。關於中華民國的所有銀行,請見「
臺灣銀行列表 」。
臺灣銀行 (簡稱臺銀 )是臺灣第一家銀行,創立於日治時期1899年,全球分行計有176間[1] 。其在1949年至2000年間,受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委託發行在臺灣地區通用的法定貨幣——新臺幣。
2007年7月1日,配合中華民國政府金融改革政策,中央信託局與臺銀合併,臺銀為存續銀行;而在2008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成立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臺銀成為其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初,日資的臺灣銀行曾於大清國廣州英租界,以及中華民國上海外灘設有分行。
目录
1 沿革
1.1 創始時期
1.2 戰後
1.3 受委託發行貨幣
2 現況
2.1 改制
2.2 合併公營事業
2.3 代理官方貨幣發行權
2.4 其他金融業務
2.5 行動支付業務
3 營業據點
4 宣傳口號
5 信用評級
6 歷任高層
7 總行廳舍
8 人員晉用
9 參見
10 參考資料
11 外部連結
沿革
創始時期
1895年5月,日軍在貢寮澳底登陸臺灣,臺灣踏入日本統治時代。在初步取得北臺灣港口城市控制權之後,1895年9月,大阪中立銀行於基隆設立基隆辦事處(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1899年,大阪中立銀行併入三十四銀行。
189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臺灣銀行法》,定位未來將成立的新金融機構為特殊銀行 。
1897年11月,日本政府成立「臺灣銀行創立委員會」,開始展開籌備「臺灣銀行」的工作。
1899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臺灣事業公債法》,公債發行額度3500萬日圓,由台灣銀行專賣,作為台灣銀行未來募資之財源依據;貸款項目包含鐵路、港口建設,土地調查相關支出,另制定《臺灣銀行補助法》,並修改《臺灣銀行法》。日本政府以100萬日圓為額度,認購臺灣銀行股份。三十四銀行在臺北和臺南設支店(分行)。
1899年6月,「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
1899年09月26日,臺灣銀行開始營業,最初營運資本額500萬日圓。
1900年1月開設廈門支店(分行)[2] 。
1908年,為擴大日本對東南亞及華南地區的貿易,日資的臺灣銀行在廣州沙面英國租借地設立「出張所」,數年後升格為「支店」。
直至日治時期結束之前,臺灣銀行一直扮演發行官方通行貨幣「臺灣銀行券」的關鍵性角色。
除了貨幣印製之外,臺灣銀行也擔任扶植日本本土企業的任務。在此任務下,該銀行成為許多日資私人企業在臺灣的貸款債權銀行。
1912年,三十四銀行基隆支店(原先的大阪中立銀行基隆出張所)廢止。
1920年,三十四銀行在高雄設支店。
1921年,台灣儲蓄銀行成立。[3]
1924年,日資的臺灣銀行在上海外灘建造臺灣銀行大樓。
1927年,臺灣銀行一度因鈴木商店倒閉無法償還3億8000萬日圓借貸,瀕臨破產。之後,臺灣總督府強力介入,才讓臺灣銀行度過此難關。
若將清領時期不具存款準備金概念的大清寶鈔、銀票、匯票等証券不予列入,臺灣第一張紙鈔應該是臺灣銀行於1899年9月發行的臺灣銀行券的壹圓銀券。成為臺灣第一張紙幣的該銀券正面為鳳凰圖案,代為承印的是「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背面則有「憑票在臺灣銀行隨時換銀壹圓;遇有將票私行假造或改作,定按國法治罪,絕不寬貸」的說明與警語。
1933年,三十四銀行併入三和銀行。
日治時期之臺灣銀行,除了臺北本行之外,於臺灣各地設有15支店:
宜蘭、淡水、新竹、臺中、臺南、澎湖島支店,1899年10月2日開業。
基隆支店,1899年12月1日開業。
高雄支店,1900年9月1日開業。
南投、嘉義、屏東支店,1910年7月1日開業。
花蓮港支店,1912年7月1日開業。
臺東支店,1914年4月1日開業。
桃園支店,1918年7月1日開業。
彰化支店,1934年5月1日開業。
戰後
臺灣於二戰結束由中華民國接收後,國民政府於1946年5月20日專案核准臺灣銀行復業,並合併日治時期之臺灣儲蓄銀行、三和銀行在臺支店組成新的臺灣銀行,資本額則定為舊臺幣六千萬元,第一任董事長是嚴家淦(任期: 1946年7月—1950年1月)。隨後該行以原本日治時期所有據點,擔任全臺灣的金融龍頭,發行區域性的「(舊)臺幣」業務。
1949年6月15日舊臺幣被國民政府發行的金圓券拖垮,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為穩定物價,臺灣銀行奉中央指示發行新臺幣,並流通至今。
1949年底,中央銀行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灣後,編制緊縮,重要業務均委由臺灣銀行辦理,包括:
通貨之發行
收受各銀行存款準備金
辦理重貼現及轉質押
代理國庫
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等
1950年4月4日,臺灣銀行開始接受全省進口商「以黃金結構各類結滙證明書」[4] 。12月27日,臺灣銀行「宣佈暫停黃金儲蓄存款」。
1951年4月11日,臺灣銀行正式公布「買賣結匯證辦法」,將一次撥存結匯證基金200萬美元,視市場需要隨時充實,以調劑供求。05月5日,臺灣銀行為澄清謠傳,宣布於本月中旬邀請縣市議長、新聞界人士,實地點查新臺幣準備金60餘萬兩[5] 。
至1968年7月1日,中央銀行正式復業之前,臺灣銀行代行所有中央銀行職務,雖無中央銀行之名,而有中央銀行之實。直至中央銀行在臺復業後,始收回委託業務。但考量新臺幣發行已久且幣值穩定,不另發行國幣,仍將貨幣發行業務委由臺灣銀行發行。直到2002年6月30日,政府正式將新臺幣訂為國幣,國幣發行業務才由中央銀行接手,臺灣銀行結束所有受託央行業務。不過目前新臺幣的發行附隨業務亦仍由臺灣銀行經理。
受委託發行貨幣
國府於中國大陸時期,貨幣發行極為混亂,即使進行過幣制改革,仍未曾徹底統一。戰後,隸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後改制臺灣省政府)的「臺灣銀行」成立於1946年5月20日,發行「臺幣」,僅流通於臺灣省境內,算是一種區域性的貨幣。
1949年因通貨膨脹嚴重,遂實施幣制改革、於6月15日起發行「新臺幣」,以舊臺幣四萬元兌換新臺幣一元;同年稍晚,中華民國政府全面搬遷來臺,但中央銀行一時之間尚未在臺灣復業,臺灣銀行實質上代理了中央銀行的業務,「新臺幣」也成為流通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等)的唯一貨幣。
中央銀行直到1961年7月1日才在臺灣復業。依《中央銀行法》規定,貨幣應由中央銀行發行或委託其他公營銀行發行,考量新臺幣已經由臺灣銀行發行多年及國民政府實際統治範圍,中央銀行沒有另外發行「國幣」,而在1961年6月30日(復業前一天)由行政院訂頒《中央銀行在臺灣地區委託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由中央銀行印鑄、存儲,委由臺灣銀行繼續發行新臺幣,法定地位比照國幣。當然,新臺幣上就因此一直印著「臺灣銀行」四字。
目前流通的最新版新臺幣紙鈔,最早出現的是2000年7月3日起發行的藍色1000元券。新鈔發行前,政府決定將新臺幣正式訂為國幣,而國幣發行權依《中央銀行法》歸屬中央銀行;至此,新鈔才把「臺灣銀行」四字撤掉,改印「中央銀行」四字。同年,政府訂頒《中央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明訂「中華民國貨幣為新臺幣」,僅委託臺灣銀行「經理新臺幣發行附隨業務」,自2000年7月1日開始施行。原《中央銀行在臺灣地區委託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辦法》於2002年6月30日廢止,臺灣銀行受託發行新臺幣業務全面終止。
現況
改制
臺灣銀行1985年因《銀行法》修正而取得法人資格,且已經於2003年7月1日依據《公司法》及《銀行法》之規定改制為「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新臺幣480億元。截至2014年10月9日為止,臺灣銀行資本額達到新臺幣950億元,是臺灣資本額最大的本國銀行。[6]
合併公營事業
2007年7月1日,因應公股金融機構整併政策,臺灣銀行與中央信託局合併,臺灣銀行為存續公司,並承接中央信託局原有的銀行以外之業務;中央信託局各分局改為臺灣銀行各分行。2008年1月1日,臺灣銀行與其他公營行庫共同成立「臺灣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臺灣金控的子公司;次日,臺灣銀行將證券、人壽保險業務分割成立「臺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臺銀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臺灣銀行為公開發行公司,目前僅有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財政部100%持有)法人股東一人。
代理官方貨幣發行權
臺灣銀行長年擔任新臺幣代理行,同時臺銀目前亦為臺灣之人民幣現鈔的拋補行。
人民幣清算
2012年9月17日,臺灣銀行上海分行正式獲中央銀行指派為在中國大陸地區唯一一家新臺幣清算行,為中國大陸地區提供新臺幣之結算及清算服務,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啟動。
2013年1月9日獲臺灣央行發行局許可於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進出口新臺幣鈔券,2013年2月4日獲大陸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核准上海分行辦理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於當日立即安排運出一批新臺幣現鈔至上海地區。
2013年2月6日,臺銀(臺澎金馬各分行)人民幣業務正式開辦,推出個人及公司、商業、團體之人民幣存款、兌款及匯款服務。
其他金融業務
業務範圍包含存款、放款、外匯、債券、金融卡、信用卡、保管箱、貴金屬買賣業務、代售套裝紀念幣、外幣現鈔買賣、外幣即期買賣、財富管理、基金代管業務服務、帳單代收、稅單代收、兼營陸海空軍退伍除役官兵及退休公務人員之退伍/退休金優惠存款業務、代理公庫業務、企業政策性貸款業務、青年購屋低利貸款、青年創業貸款、教育部留學生就學貸款(占全台灣就學貸款市占率80%)、公教人員保險之承保業務、等等。
行動支付業務
2018年,支援台灣Pay行動支付功能,使客戶能利用台灣Pay QR Code掃碼收付,進行轉帳、購物及繳費。
營業據點
臺灣銀行在臺灣共有169間分行,主要部門包括企金部、營業部、採購部、信託部等之辦公室均設於臺北市。截至2013年2月,臺灣銀行於境外包括香港、上海、紐約、洛杉磯、倫敦、新加坡、東京、南非約翰尼斯堡共設有8家分行,主要服務對象為於當地進行貿易之臺商,提供存款、匯款、放款融資、財富管理等業務。
臺灣銀行於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北松山機場、台中國際機場和高雄國際機場均設有分行,特設多個全年無休之入出境兌換櫃台,以現金兌換外幣現鈔及旅行支票為主。以桃園機場為例,旅客於辦理入境手續前已經能於臺銀兌換櫃台兌換新臺幣。有別於一般臺銀分行之正常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5:30),機場分行入境與出境兌換櫃台之開放時間須配合班機起降,故兩者營業時間不一致。桃園國際機場入出境兌換櫃台服務時間約為05:30-22:00,高雄國際機場入出境兌換櫃台服務時間約為05:00-次日00:30。
臺灣銀行香港分行在行員規模和業務量方面均為臺銀海外分行中最大。臺銀管理層已經正式通過於越南河內及印度孟買等地設立海外據點,現時正在規劃籌備階段。
宣傳口號
以「建構領導銀行 佈局全球市場」為銀行願景。
信用評級
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於2014年10月發佈的臺銀評等等級為長期Aa3,短期P-1;展望穩定。[7]
標準普爾公司,於2014年10月將臺銀評為等級長期A+,短期A-1;展望穩定。[7]
歷任高層
任別
姓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株式會社臺灣銀行頭取
1
添田壽一
1899年6月15日就任
1901年11月25日辭任
2
柳生一義
1901年11月22日就任
1916年1月24日辭任
3
櫻井鐵太郎
1916年1月24日就任
1920年8月13日辭任
4
中川小十郎
1920年8月13日就任
1925年8月12日滿期退任
5
森廣藏
1925年8月13日就任
1927年8月4日辭任
6
島田茂
1927年8月4日就任
1934年5月2日辭任
7
保田次郎
1935年4月23日就任
1939年5月12日辭任
8
水津彌吉
1939年5月12日就任
1944年5月辭任
9
上山英三
1944年5月就任
1945年9月返回日本
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副頭取
1
柳生一義
2
中川小十郎
3
森廣藏
4
下坂藤太郎
5
森俊六郎
6
柳田直吉
7
吉田勉(曾任理事)
1934年5月2日
1937年5月4日
8
和田正彥
9
本橋兵太郎
臺灣銀行董事長
01
嚴家淦
1946年7月
1950年1月
02
任顯群
1950年1月
1951年3月
03
徐柏園
1951年3月
1952年2月
04
俞鴻鈞
1952年2月
1953年4月
05
張茲闓
1953年4月
1960年7月
06
尹仲容
1960年7月
1963年1月
07
周宏濤
1963年1月
1963年3月
08
陳慶瑜
1963年3月
1964年1月
09
陳勉修
1964年1月
1976年9月
10
馬兆奎
1976年9月
1980年5月
11
劉師誠
1980年5月
1986年11月
12
孫義宣
1986年11月
1990年7月
13
許遠東
1990年7月
1995年3月20日
代理
李文雄
1995年3月
1995年4月
14
羅際棠
1995年4月
2000年5月
15
陳木在
2000年6月
2003年7月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
陳木在
2003年7月
2004年4月
代理
楊子江(財政部次長)
2004年4月
2004年6月
2
呂桔誠
2004年6月
2006年1月
代理
李瑞倉
2006年1月
2006年2月
3
許德南
2006年2月
2007年1月
4
蔡哲雄
2007年1月
2008年7月
5
張秀蓮
2008年7月14日
2012年7月
6
劉燈城
7
曾銘宗(財政部政務次長兼任)
2013年7月1日
2013年7月
8
李紀珠
2013年8月7日
2016年8月31日
9
呂桔誠
2016年8月31日
臺灣銀行總經理
01
張武
1946年5月
1948年12月
02
瞿荊洲
1948年12月
1951年3月
03
王鍾
1951年3月
1960年7月
04
周友端
1960年7月
1963年3月
05
毛松年
1963年3月
1972年8月
06
王鎮宙
1972年8月
1972年12月
代理
汪元
1972年12月
1973年2月
07
何顯重
1973年2月
1978年2月
08
楊承厚
1978年2月
1980年5月
09
嚴雋寶
1980年7月
1982年1月
10
王志道
1982年1月
1985年7月
11
謝仁棟
1985年7月
1988年3月
12
卜正明
1988年3月
1994年2月
13
蔡茂興
1994年2月
1995年1月
14
李文雄
1995年1月
1996年7月
15
何國華
1996年7月
2001年9月
16
李勝彥
2001年9月
2006年10月
代理
許德南
2006年10月
2007年1月
17
羅澤成
2007年1月
2009年7月
18
蔡富吉
2009年7月
2010年1月
19
張明道
2010年1月
2013年9月
代理
邱月琴
2013年9月
2014年3月
20
蕭長瑞
2014年3月
2016年8月
代理
魏江霖
2016年8月
2016年10月
21
魏江霖
2016年10月
2018年8月
22
邱月琴
2018年8月
總行廳舍
主条目:臺灣銀行總行大廈
臺灣銀行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0號的總行廳舍,是臺北市的市定古蹟。
1897年,日本國會通過《臺灣銀行法》後,台灣總督府除了展開相關作業外,也積極覓地興建臺灣銀行總行。在拆除城內官立孔廟與關帝廟之後,就在其附近興建營業處所,而該處所為紅磚與斜頂之仿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
1930年代,從開始全臺灣七個營業據點擴展到數十個據點的臺灣銀行,因業務量遽增,加上原建築遭白蟻侵蝕,乃於1934年於現址(當時為臺北市榮町2丁目1番地)新建(位於舊址的西邊),由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 設計,大倉組(今日本大成建設)承攬土木施工,1938年完工,樣式為近世復興式。[8]
該建築牆體及列柱均為花崗石原物。混合採用了西洋古典建築元素,如四轉角渾重臺柱、二樓八根列柱、石雕花瓶欄杆、科林斯柱式之變體柱頭與女兒牆連續飾帶均為難得一見的佳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此建築物遭美軍轟炸,屋頂於戰後重建。不過整體外觀,仍保有日治時期的莊嚴、厚重與安定之感,充分表現出穩重而理性的美感。
日本TBS電視劇《華麗一族》前幾集曾借用總行的營業大廳,作為劇中虛構的「阪神銀行」總行的拍攝場景。[9]
人員晉用
正式行員早期透過國家考試錄取後分發,近年來已經改由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辦理甄選,惟新進人員已經不具銓敘資格,故非最嚴格定義之公務員,但是員工依然納公保,並使用公務人員國民旅遊卡。金融風暴後,國內金融環境丕變,穩定的國營銀行成為求職者熱門選項,近年來每次招考競爭都相當激烈,錄取者亦不乏國外碩士或國內名校碩士,同時也使得年輕行員比例提高許多。
參見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
臺灣金融控股公司
臺灣銀行籃球隊
臺灣銀行總行大廈
臺灣銀行大樓 (外灘)
參考資料
腳註
^ 臺灣銀行各分行電話、地址與匯款轉帳代碼表
^ 中時電子報. 兩岸史話-混淆的福爾摩沙真相. 中時電子報. [2019-01-07 ] (zh-Hant-TW) .
^ (株)台湾貯蓄銀行.
^ 張之傑等《20世紀臺灣全紀錄》,臺北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 張之傑等,《20世紀臺灣全紀錄》,臺北,錦繡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第326頁
^ 彭禎伶, 朱漢崙. 台銀 躍居國銀最大行. 中國時報. 2014-10-03 [2014-12-27 ] (中文(台灣)) .
^ 7.0 7.1 信用評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5-26.
^ 臺灣銀行本店新築工事概要. 臺灣建築會誌 (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 1937, 9 (5).
^ 台銀總行復古雄偉 木村拓哉主演日劇來取景 - 東森新聞 (2007/04/08)
文獻
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2003年。臺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莊永明著,《臺北老街》,1991年。臺北市:時報出版。
緒方武歲著,《臺灣大年表》,1943年,臺灣文化出版社。
又吉盛清著,《臺灣今昔之旅》,1997年,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武內貞義著,《臺灣》,1929,臺灣刊行會。
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注委員會,《日本近現代史辭典》,1990,東洋經濟新報社。
日人市區改正計劃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臺灣銀行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日據時代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存款及匯款處理條例
臺灣銀行(繁体中文)
臺灣金控(繁体中文)
粉獅團的Facebook專頁
臺灣金融控股公司
公營
民營
富邦金控
開發金控
國泰金控
玉山金控
元大金控
日盛金控
台新金控
新光金控
國票金控
永豐金控
中信金控
註1:各公司依照成立時間順序排列。 註2:列入「公營」者,表示中華民國政府為其最大股東。
中華民國財政部所屬機關(構)
所屬機關(構)
國庫署 · 賦稅署 · 國產署 · 關務署 · 臺北國稅局 · 高雄國稅局 · 北區國稅局 · 中區國稅局 · 南區國稅局 · 財政資訊中心 · 財政人員訓練所
所屬事業
臺灣金控 · 臺灣銀行 · 臺銀人壽 · 臺銀證券 · 土地銀行 · 中國輸出入銀行 · 臺灣菸酒公司 · 財政部印刷廠
臺灣銀行列表
監管單位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中央銀行 · 經濟部商業司
本國商業銀行
八大行庫
臺灣銀行
土地銀行
合作金庫
第一銀行
華南銀行
彰化銀行
兆豐商銀
臺灣企銀
內資
民間
中信商銀
國泰世華
台北富邦
玉山銀行
台新銀行
永豐銀行
元大銀行
上海商銀
新光銀行
台中銀行
凱基銀行
遠東銀行
聯邦銀行
陽信銀行
安泰銀行
王道銀行
京城銀行
日盛銀行
板信銀行
三信銀行
華泰銀行
瑞興銀行
外資
花旗(台灣)銀行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滙豐(台灣)銀行
星展(台灣)銀行
本國專業銀行
農業銀行
全國農業金庫
輸出入銀行
中國輸出入銀行
郵政金融事業
中華郵政
境外銀行
駐地分行
瑞穗銀行 · 美國銀行 · 盤谷銀行 · 菲律賓首都銀行 · 紐約梅隆銀行 · 大華銀行 · 道富銀行 · 法國興業銀行 · 德意志銀行 · 東亞銀行 · 摩根大通銀行 · 星展銀行 · 法國巴黎銀行 · 渣打銀行 · 新加坡華僑銀行 · 東方匯理銀行 · 豐業銀行 · 瑞士銀行 · 安智銀行 · 富國銀行 · 三菱日聯銀行 · 三井住友銀行 · 巴克萊銀行 · 花旗銀行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西班牙對外銀行 · 法國外貿銀行 · 中國銀行 · 交通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
駐地辦事處
蒙特利爾銀行 · 德國商業銀行 · 菲律賓金融銀行 · 瑞典商業銀行 · 恒生銀行 · 美國國泰銀行 · 美西銀行 · 華美銀行 · 越南投資發展銀行 · 福岡銀行 · 秋田銀行 · 招商銀行 · 中國農業銀行
信用合作社
基隆一信
基隆二信
淡水信用合作社
淡水一信
台北五信
桃園信用合作社
新竹一信
新竹三信
台中二信
彰化一信
彰化五信
彰化六信
彰化十信
鹿港信用合作社
嘉義三信
台南三信
高雄三信
宜蘭信用合作社
花蓮一信
花蓮二信
澎湖一信
澎湖二信
金門信用合作社
參見:中華民國金融機構列表 · 中華民國金融機構代號列表 · 省屬三商銀
香港銀行業
香港金融管理局
香港註冊的持牌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 · 東亞銀行 · 交通銀行(香港) · 中信銀行(國際) ·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 · 集友銀行 · 創興銀行 · 花旗銀行 (香港) · 大新銀行 · 星展銀行(香港) · 富邦銀行(香港) · 恒生銀行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 · 南洋商業銀行 · 華僑永亨銀行 · 大眾銀行(香港) · 上海商業銀行 · 渣打銀行(香港) · 大生銀行 · 大有銀行 · 招商永隆銀行
香港以外註冊的持牌銀行
荷蘭銀行 · 中國農業銀行 · 阿拉哈巴德銀行 · 澳新銀行 · AXIS銀行 · 義大利西雅那銀行 · 西班牙外换银行 · 金融銀行 · 桑坦德銀行 · 盤谷銀行 · 美國銀行 · 巴魯達銀行 · 中國銀行 · 交通銀行 · 印度銀行 · 滿地可銀行 · 紐約梅隆銀行 · 加拿大豐業銀行 · 苏格兰银行 · 新加坡銀行 · 臺灣銀行 · 三菱東京UFJ銀行 · 瑞士嘉盛萊寶銀行 · 永豐商業銀行 · 巴克萊銀行 · 德國巴伐利亞銀行 · 法國巴黎銀行 · 法國巴黎銀行證券服務 ·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 ·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 卡納拉銀行 · 國泰銀行 ·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 · 彰化商業銀行 · 千葉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 · 國家開發銀行 · 招商銀行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 中國銀行 · 花旗銀行 · 德國商業銀行 · 澳洲聯邦銀行 · 荷蘭合作銀行 · 法國農業信貸企業與投資銀行 · 瑞士信贷集團 · 星展銀行 · 德意志銀行 · DZ銀行 · 玉山商業銀行 · 華美銀行 · 瑞士盈豐銀行 · 奧地利第一銀行 · 瑞士安勤私人銀行 ·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 · 第一商業銀行 · 富通銀行 · 八十二銀行 · 韩亚银行 · HDFC銀行 · 豐隆銀行 · 滙豐銀行國際 · 英國滙豐銀行 · 美國滙豐銀行 · 滙豐私人銀行 (瑞士) · 比利時聯合銀行 · ICICI銀行 · 印度海外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 · 中小企業銀行 · 王道商業銀行 · 劳埃德银行 · 荷兰安置银行 · 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 伊予銀行 · 摩根大通銀行 · 澳洲國民銀行 · 華南銀行 · 韓國外換銀行 · 臺灣土地銀行 · 馬來亞銀行 ·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 伊朗國家銀行 · 三菱UFJ信託銀行 · 瑞穗實業銀行 · 阿布扎比銀行 · 巴基斯坦國民銀行 · 法國外貿銀行 · 新際銀行 · 華僑銀行 · 菲律賓國家銀行 · 印尼國家銀行 · 旁遮普國民銀行 · 蘇格蘭皇家顧資銀行 · 加拿大皇家銀行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 滋賀銀行 · 新韓銀行 · 靜岡銀行 · 法國興業銀行 · 法國興業銀行與信託 · 渣打銀行 · 印度國家銀行 · 道富銀行 · 三井住友銀行 · 瑞典商业银行 ·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 ·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 · 加拿大多倫多道明銀行 · 瑞士銀行 · USO銀行 ·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AG ·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SPA · 印度聯合銀行 · 大華銀行 · 富國銀行 · 德國西德銀行 · 西太平洋銀行 · 友利銀行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中国民生银行 · 興業銀行 · 元大商業銀行 · Nippon Wealth Limited (NWB) · 國民銀行 · 浙商銀行 · 上海银行
中銀香港合併前的成員
中國銀行 (香港分行) · 廣東省銀行 · 新華銀行 · 中南銀行 · 金城銀行 · 國華商業銀行 · 浙江興業銀行 · 鹽業銀行 · 華僑商業銀行 · 寶生銀行 ·
已經結業/被收購/撤出 香港市場的銀行
國際商業信貸銀行 · 東藩滙理銀行 · 呵加剌银行 · 汇隆银行 · 慳度士丹中國日本滙理銀行 · 華俄道勝銀行 · 德華銀行 · 廣安銀行 · 道亨銀行 · 海外信託銀行 · 遠東銀行 · 恒隆銀行 · 大和銀行 · 南洋兄弟銀行 · 華商銀行 · 中國工業銀行 · 友聯銀行 · 華比銀行 · 有利銀行 · 新鴻基銀行 · 港基國際銀行 · 中國聯合銀行 · 第一太平銀行 · 香港工商銀行 · 香港華人銀行 · 康年銀行 · 嘉華銀行 · 永安銀行 · 廣東銀行 · 明德銀號 · 美國銀行 (亞洲) · 建新銀行 · 浙江第一銀行 · 國民西敏銀行 · 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 · 有餘銀行 · 中華滙理銀行 · 國民商業儲蓄銀行 · 橫濱正金銀行 · 三和銀行 · 華聯銀行 · 崇僑銀行 · 蘇格蘭皇家銀行 · 瑞士友邦銀行 · 美國運通銀行 · 羅馬銀行 · 戴普发银行 · 大眾銀行 · 廣東信託銀行
註:這裡只包括持牌銀行及有限制牌照銀行,不包括接受存款公司及本地代表辦事處。
中華民國貨幣
大陆时期
法定货币
地方流通
特殊用途
中華民國金幣券(建國前在美國發行)
军用票
国家银行票
商业银行票
地方金融机构钞票
关金券
中共发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
边币
北海币
鲁西币
冀南币
华中币
内蒙古解放区货币
东北币
关东币
人民币
日本傀儡政权发行
中储券(汪精卫政权)
联银券(华北政务委员会)
蒙疆券(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满洲国圆
曾发行货币的外資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麦加利银行
有利銀行
德华银行
横滨正金银行
华俄道胜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
花旗银行
华比银行
荷兰银行
台灣銀行(大阪中立銀行)
勸業銀行
华义银行
其他外国机构发行
台湾时期
新臺幣
第一套直式
第二套直式
第三套直式
第四套直式
金門馬祖大陳專用紙幣
第一套橫式
第二套橫式
第三套橫式
第四套橫式
第五套橫式
海南銀行銀圓券
中国货币史:先秦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五代十国 · 宋辽金夏 · 元代 · 明代 · 清代 · 民国/共和國
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
臺北市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臺北郵局 ·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 原臺北北警察署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 陽明山中山樓 · 清代機器局遺構 · 臺北府城北門 · 臺北府城南門 · 臺北府城小南門 · 臺北府城東門 · 芝山岩隘門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大龍峒保安宮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 臺北孔子廟 · 士林慈諴宮 · 芝山巖惠濟宮 · 士林神農宮 · 艋舺龍山寺 · 艋舺清水巖 · 艋舺青山宮 · 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 艋舺地藏庵 · 慈雲寺 · 景美集應廟 ·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 陳德星堂 · 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東和禪寺)鐘樓 · 觀音禪堂 · 寶藏巖 · 臨濟護國禪寺 · 北投普濟寺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 台北清真寺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林秀俊墓 · 王義德墓 · 潘宮籌墓 ·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 閻錫山墓 · 黃氏節孝坊 · 急公好義坊 · 周氏節孝坊 · 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宅第
義芳居古厝 · 萬華林宅 · 艋舺謝宅 · 內湖郭氏古宅 · 艋舺洪氏祖厝 · 士林潘宅 · 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 · 圓山別莊 · 大稻埕辜宅 · 七海寓所(蔣經國故居) · 陳天來故居 · 芳蘭大厝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李國鼎故居 · 殷海光故居 · 閻錫山故居 ·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 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青田街7巷2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22、26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新芳春茶行 · 齊東街日式宿舍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 骨科醫院及住宅 · 鐵道部部長宿舍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 ·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錦町日式宿舍-林務局局長舊宿舍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 士林官邸
教育、書院
學海書院(高氏宗祠)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 臺灣大學校門 · 臺北工業學校紅樓(臺北科技大學紅樓) · 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師範大學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禮堂) · 建國中學紅樓 · 臺北第一高女(北一女) · 原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 臺大醫學院舊館 · 臺大法學院(原台北高等商業學校) ·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 · 老松國小 · 原建成小學校(臺北市政府舊廈)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產業設施
臺灣銀行 · 原臺北信用組合(今合作金庫銀行城內分行)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勸業銀行舊廈 · 西門紅樓 · 新富市場 · 松山市場 · 士林公有市場 · 內湖清代採石場 ·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 松山菸廠 · 原臺北酒廠 · 北投穀倉 · 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建國啤酒廠) · 臺糖臺北倉庫 ·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其他
臺北公會堂 · 自由之家 ·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 北投溫泉浴場 · 婦聯總會 · 紫藤廬 · 歸綏街文萌樓 · 紀州庵 · 臺北撫臺街洋樓 · 臺大醫院舊館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 · 吟松閣 · 草山御賓館 · 原佳山旅館(北投文物館) · 植物園臘葉館 · 南海學園科學館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鐵路局台北機廠澡堂 · 臺北水道水源地 ·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 草山水道系統 · 芝山岩遺址
新北市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 淡水氣候觀測所 · 淡水海關碼頭 ·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 滬尾小學校禮堂 ·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 瑞芳四腳亭砲台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三重先嗇宮 · 新莊文昌祠 · 新莊武聖廟 · 新莊慈祐宮 · 頂泰山巖 · 五股西雲寺 · 淡水福佑宮 · 淡水龍山寺 · 淡水禮拜堂 · 蘆洲保和宮 · 金瓜石神社 · 三峽長福巖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吳沙墓 · 枋橋建學碑 · 新莊水道記碑 · 泰山大窠坑新築道路記念碑 · 郭宗嘏墓 · 于右任墓 · 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 滬尾湖南勇古墓 · 雄鎮蠻煙碑 ·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 淡水外僑墓園 · 馬偕墓 · 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
宅第
深坑黃氏永安居 · 深坑黃氏興順居 · 金字碑 ·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 金瓜石太子賓館 · 淡水日商中野宅 ·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教育、書院
大觀義學
產業設施
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 ·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 菁桐車站 · 碧潭吊橋 · 三峽拱橋
待分類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 ·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 瑠公圳引水石硿 · 坪林尾橋 · 虎字碑 · 永和網溪別墅 · 中和瑞穗配水池 · 海山神社殘蹟 · 山佳車站 · 鶯歌汪洋居 ·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 淡水水上機場 · 滬尾水道 · 滬尾偕醫館 · 關渡媽祖石 · 三芝三板橋
桃園市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壽山巖觀音寺 ·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 大溪齋明寺 · 桃園景福宮 · 蘆竹五福宮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新屋范姜祖堂 · 龍潭聖蹟亭 · 桃園市忠烈祠 · 八德呂宅著存堂 · 蘆竹德馨堂
宅第
龍潭翁新統大屋 · 大溪簡送德古宅 · 前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院長宿舍 ·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產業設施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其他
白沙岬燈塔
臺中市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臺灣省城儒考棚 · 臺中州廳 · 原臺灣省議會建築 · 內埔庄役場 · 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 泰安舊站 · 追分車站 · 日南車站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樂成宮 · 萬和宮 · 梧棲真武宮 · 北屯文昌廟 · 大甲文昌祠 · 壹善堂 · 路思義教堂及畢律斯鐘樓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臺中林氏宗祠 · 張廖家廟 · 張家祖廟 · 瑞成堂 · 簡氏宗祠 · 邱先甲墓園 · 廖煥文墓 · 吳鸞旂墓園 ·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 · 神岡呂汝玉墓園 · 林氏貞孝坊
宅第
社口林宅 · 神岡呂家頂瓦厝 · 聚奎居 · 后里張天機宅 · 清水社口楊宅 · 清水黃家瀞園 · 詔安堂 · 外埔劉秀才宅 · 龍井林宅 · 南陽路逸仙莊69號、南陽路逸仙莊70號 · 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 ·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
教育、書院
清水公學校 · 磺溪書院 · 筱雲山莊 · 摘星山莊
產業設施
彰化銀行舊總行 · 臺中市火車站附屬設施及建築群(新民街8、10號倉庫) · 潭子農會穀倉
其他
臺中刑務所浴場 · 臺中公園湖心亭 · 積善樓
臺南市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臺灣府城大南門及碑林 ·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 原臺南放送局 · 原臺南運河海關 ·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 原臺南刑務所官舍 · 原臺南合同廳舍 · 原臺南公會堂(含吳園) · 原臺南警察署(臺南市警察局)原臺南山林事務所 · · 原臺南州會 · 安平小砲臺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 · 運河博物館(原臺南安平海關) · 臺灣府城大東門 ·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巽方靖鎮) · 原臺南廳長官邸 · 臺灣糖業試驗所 · 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 原臺南公園管理所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鹽埕分室 · 原安順鹽田船溜暨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出張所安順鹽分室 ·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風神廟 · 水仙宮 · 擇賢堂 · 陳德聚堂 · 開基武廟原正殿 · 東嶽殿 · 萬福庵照牆 · 臺灣天壇 · 臺南景福祠 · 總趕宮 · 鄭氏家廟 · 法華寺 · 開基靈祐宮 · 臺南報恩堂 · 廣安宮 · 金華府 · 海山館 · 妙壽宮 · 大觀音亭 · 興濟宮 · 西華堂 · 新營太子宮 · 鐵線橋通濟宮 · 月津港聚波亭 · 關子嶺碧雲寺 · 白河大仙寺 · 佳里金唐殿 · 佳里興震興宮 · 學甲慈濟宮 · 善化慶安宮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接官亭 · 蕭氏節孝坊 · 全臺吳姓大宗祠 · 德化堂 · 重道崇文坊 · 王姓大宗祠 · 藩府曾蔡二姬墓 · 曾振暘墓 · 藩府二鄭公子墓 · 施瓊芳墓
宅第
臺南石鼎美古宅 · 安平盧經堂厝 ·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 安平海頭社魏宅 · 後壁黃家古厝 · 菁寮金德興藥舖
教育、書院
原臺南高等女學校本館 · 原臺南師範學校本館 · 原臺南長老教女學校本館暨講堂 ·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成大博物館 · 格致堂 · 物理系館) ·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 ·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臺南一中) · 原寶公學校本館 · 原臺南中學校講堂(臺南二中)
產業設施
西市場 · 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 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土地銀行臺南分行) · 大井頭 · 延平街古井 ·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 · 烏鬼井 · 麻豆總爺糖廠
其他
原臺南武德殿 · 原廣陞樓 · 原臺南大正公園 · 原林百貨店 · 原臺南刑務所合宿 · 原臺南刑務所要道館 ·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 ·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 原英商德記洋行 · 原德商東興洋行 ·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 ·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成大力行校區內) ·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 · 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 · 鹽水八角樓 · 保安車站 · 永康三崁店糖廠神社遺蹟
高雄市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 · 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 · 原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高雄州水產試驗場(英國領事館) · 雄鎮北門 · 旗後砲臺 · 旗後燈塔 · 鳳山縣城殘蹟 · 瀰濃東門樓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 · 楠梓天后宮 · 旗山天后宮 · 旗後天后宮 · 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 · 瀰濃庄里社真官伯公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甲仙鎮海軍墓 · 卓夢采墓 · 明寧靖王墓 · 陳中和墓
宅第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 · 李氏古宅 · 楊家古厝 ·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教育、書院
打狗公學校 · 金瓜寮聖蹟亭 · 旗山國小 ·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 鳳儀書院 · 舊鼓山國小 · 瀰濃庄敬字亭
產業設施
三塊厝火車站 · 打狗水道淨水池 · 竹寮取水站 · 美濃水橋 · 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 旗山區農會 · 橋仔頭糖廠
其他
武德殿 ·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 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 · 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伯公及菸樓
臺北市文化資產
古蹟 與 歷史 建築
信義區
國定古蹟
臺北機廠
市定古蹟
松山菸廠 · 白榕蔭堂墓園 (白崇禧將軍墓) · 鐵路局臺北機廠澡堂
歷史建築
松山菸廠─機器修理廠、檢查室、育嬰室 · 蔣渭水墓園 · 臺北機廠總辦公室、客車工場、柴電工場 · 四四南村
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
南港區
市定古蹟
王義德墓
歷史建築
南港煙囪 ·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南港瓶蓋工廠、南港闕家古厝
松山區
市定古蹟
松山市場
歷史建築
一號糧倉 · 松山國際機場第一航廈
大同區
國定古蹟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八角亭、戰時指揮中心、臺北工場、工務室、電源室、食堂) ·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市定古蹟
大龍峒保安宮 · 臺北孔子廟 · 陳德星堂 · 臺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 · 清代機器局遺構 ·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 歸綏街文萌樓 · 大稻埕辜宅 · 新芳春茶行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鐵道部部長宿舍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陳天來故居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
歷史建築
保安街84號順天外科醫院 · 南京西路237號暨迪化街一段2、4、6號店屋 · 六館街尾洋式店屋 · 南京西路255號店屋 · 大龍國小 · 清代機器局第一號工場遺構 · 日新國民小學(原日新公學校)紅樓 · 安西街周宅 · 延平北路二段店屋(共約12項,包含廬山軒、黑美人大酒家、太和堂藥房、太平町店屋、大千百貨) · 十字軒糕餅舖 · 原專賣局臺北後站倉庫 (已拆除) · 蔡合源宅第 · 民樂街4、6、8號、永昌街1號暨民生西路362巷33號店屋 · 波麗路餐廳(本店) · 涼州街108號店屋 · 西寧北路65、67號店屋 · 李臨秋故居 · 迪化街一段店屋(共約25項,含廣和堂藥舖、泰興漆行、張協成石廠、原周進春茶行) · 鐵路局局長宿舍 · 鐵路局北淡線(圓山站)宿舍 · 有記茶行
中正區
國定古蹟
中正紀念堂(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登錄) · 臺北賓館 · 專賣局 · 行政院大廈 · 台北州廳(今監察院) · 臺北府城─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 總統府 · 司法大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 自由之家
市定古蹟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 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東和禪寺)鐘樓 · 臺大醫學院舊館 · 觀音禪堂 · 臺北酒廠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南海學園科學館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建國中學紅樓 · 欽差行臺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紀州庵 · 骨科醫院及住宅 · 臺大醫院舊館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 臺北撫台街洋樓 · 臺北公會堂(臺北中山堂) ·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 臺北郵局 · 臺北水道水源地 · 寶藏巖 · 李國鼎故居 ·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22、26號 · 黃氏節孝坊 · 急公好義坊 ·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 原臺北信用組合 · 勸業銀行舊廈 · 臺灣銀行 · 臺北第一高女 ·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 婦聯總會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 齊東街日式宿舍
歷史建築
菊元百貨 · 國父史蹟館 · 原樟腦精製工場 · 臺北酒廠-四連棟、米酒作業廠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共3項) · 公賣局球場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 · 獻堂館 ·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延平南路45號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 新生北路三段62巷24號及27號 ·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 蒲添生故居 · 明星咖啡館 · 海軍將官官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方東美寓所、戴炎輝寓所、戴運軌寓所、潮州街9號、銅山街4號 · 孫運璿濟南路寓所 · 濟南路二段25、27號日式宿舍 ·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 汀州路台鐵舊宿舍 · 幸町日式宿舍-臨沂街27巷1號 · 臺鐵舊宿舍─臨沂街63巷19號 · 衡陽路54、56、58、60號店屋 · 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彰化銀行臺北分行) · 峰圃茶莊 · 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日式宿舍 · 第一外科診所 · 齊東街日式宿舍(共7項)
中山區
市定古蹟
圓山別莊 · 前美國大使官邸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建國啤酒廠 ·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 七海寓所 · 臨濟護國禪寺 ·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歷史建築
中山橋 (已拆除) · 太原五百完人紀念建築群 · 建國啤酒廠-釀造大樓、儲酒室、包裝工場 · 劍潭寺 ·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共15項) · 明石元二郎鳥居及鎌田正威鳥居 · 林安泰古厝
北投區
市定古蹟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 北投溫泉浴場 · 北投穀倉 · 吟松閣 · 北投文物館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 草山水道系統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 · 北投普濟寺 · 周氏節孝坊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 陽明山中山樓
歷史建築
北投梅庭 · 農禪寺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 北投賴氏祖祠 · 草山行館 · 青邨圓講堂 ·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 · 青邨國建館 · 新北投車站
內湖區
市定古蹟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 林秀俊墓 · 內湖郭氏古宅 · 內湖清代採石場
歷史建築
十四份圳舊水閘門 · 五分吊橋 · 原內湖庄役場 (已拆除) · 內湖路統制倉
萬華區
市定古蹟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 · 朝北醫院 · 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 新富市場 ·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 艋舺洪氏祖厝 · 臺糖台北倉庫 · 慈雲寺 · 萬華林宅 · 老松國小 · 艋舺謝宅 · 西門紅樓 · 艋舺龍山寺 · 艋舺地藏庵 ·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 艋舺青山宮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歷史建築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 章太炎故居 · 漢口街二段125號店屋 · 仁濟療養院 ·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 艋舺王宅二進遺構
士林區
國定古蹟
士林官邸
市定古蹟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 士林潘宅 · 士林慈諴宮 · 士林公有市場 · 草山御賓館 · 閻錫山墓 · 閻錫山故居 · 摩耶精舍(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 芝山岩惠濟宮 · 芝山岩遺址 · 芝山岩隘門 · 潘宮籌墓 ·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 士林神農宮
歷史建築
陽明山美國在臺協會宿舍(原美援運用委員會宿舍) ·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 山仔后前美軍宿舍 ·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 ·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 菁山路72巷20弄6號(巫雲山莊) · 陽明山美軍福利社 · 士林公會堂
文山區
市定古蹟
景美集應廟 · 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歷史建築
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司令臺 · 賴氏萬壽塔 · 景美福興宮
大安區
市定古蹟
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禮堂)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義芳居古厝 · 芳蘭大厝 ·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磯永吉紀念室) · 臺北工業學校紅樓 · 紫藤廬 · 台北清真寺 · 殷海光故居 ·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 臺灣大學校門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 臺北監獄圍牆遺跡 · 錦町日式宿舍─林務局局長舊宿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共4項,含羅銅壁寓所、馬廷英故居、翁通楹寓所)
歷史建築
臺北市福景宮 · 和平東路一段187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約4項,含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 臺灣大學公共宿舍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 · 臺鐵舊宿舍─濟南路三段15號 · 臺大農業陳列館 · 下內埔營舍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共4項) · 錦町日式宿舍群 · 梁實秋故居 · 青田街7巷8號 · 青田街8巷10號 · 青田街9巷4、6、8號
其他
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