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极地气候
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1],又名副極地大陆性氣候、亚寒带气候(Subarctic climate)[2]、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極北氣候(boreal climate)[3],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之间的气候类型。
目录
1 分布
2 主要天气系统
3 气候特征与成因
4 分類
4.1 大陸西岸的副北極氣候
4.2 大陸東岸的副北極氣候
5 自然带
5.1 土壤
5.2 植被
5.3 动物
6 区内著名城市
7 參考來源
8 参见
分布
分布在北半球陆地的50ºN至70ºN左右。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地区。在亚欧大陆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北部起向东经芬兰和俄罗斯西部(南界沿圣彼得堡——下诺夫哥罗德——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俄罗斯东部(除南部外)以及中国最北端,北部以年可能蒸散量350mm与极地长寒气候分界,大致区域为西伯利亚绝大部分地区。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海洋所覆盖,故不存在此气候带。
主要天气系统
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产生的源地。冬季常受北极气团侵入,暖季有时受热带大陆气团伸入。
气候特征与成因
副极地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是冬季长而严寒,每年至少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西伯利亚地区在1月更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其中奥伊米亚康曾经出现-71.2℃的北半球最低气温纪录(非实测);夏季短促,最热月平均气温介于10至20摄氏度之间,普遍凉爽,夜间气温也可降至0℃以下,偶尔出现30℃以上的高温,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均很大。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且纬度高,冬季黑夜时间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又有积雪覆盖,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气团的调节。
此外,由于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导致全年降水量少。然而,低温使得水分蒸发也较为少,因此相对湿度高,仍属于湿润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主要类型有气旋雨和对流雨;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小,又受下沉的大陆反气旋控制,所以降水稀少。
分類
大陸西岸的副北極氣候
大致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西緣,因為受暖流影響,全年有雨。此型氣候在柯本氣候分類法的表示法為「Df」。
大陸東岸的副北極氣候
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東緣,因為受寒流影響,只有在寒流減弱的夏季有雨。此型氣候在柯本氣候分類法的表示法為「Dw」
自然带
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
土壤
- 灰化土
植被
- 北方针叶林
动物
- 棕熊
- 西伯利亚虎
- 馴鹿
区内著名城市
中国阿尔山
中国漠河
中国根河市
俄羅斯奥伊米亚康
俄羅斯新西伯利亚
俄羅斯伊尔库茨克
俄羅斯赤塔
俄羅斯雅库茨克
俄羅斯上揚斯克
俄羅斯维柳伊斯克
俄羅斯阿纳德尔
俄羅斯沃尔库塔
芬兰坦佩雷
芬兰奥卢
瑞典厄斯特松德
瑞典基律纳
挪威摩城
挪威特罗姆瑟
冰島雷克雅未克
加拿大白马市
加拿大黄刀市
加拿大拉布拉多市
加拿大汤普森
美國阿拉斯加
參考來源
^ 副極地氣候subpolar climate.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年1月22日 (2017-01-22)]. 请检查|access-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副北極氣候subarctic climate.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年1月22日 (2017-01-22)]. 请检查|access-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極北氣候(boreal climate).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年1月22日 (2017-01-22)]. 请检查|access-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参见
- 热带气候
- 亚热带气候
- 温带
- 寒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