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信
| 佛教 | 
|---|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业 五戒 禪那 波罗密 涅槃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 
修行位階 佛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 
宗派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漢傳 藏傳  | 
經籍舉要 阿含經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坛经  | 
聖地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 
相關主題 艺术 制度 历史 組織 批評  | 
佛教主題  | 

道信像
| 中國禪宗 | 
|---|
宗派 神秀─【北宗】 惠能─【南宗】 
 法融─【牛頭宗】  | 
寺院 少林寺、臨濟寺  | 
人物 初祖- 菩提达摩 二祖- 慧可 六祖- 惠能  | 
公案 南泉斬貓、趙州茶  | 
經典、著作與史記 《金剛經》、《楞伽經》、 《六祖壇經》、《信心銘》、 《五燈會元》、《指月錄》、 《宗鏡錄》  | 
道信(580年-651年),俗姓司馬,原籍河內(今河南省溫縣),後遷蘄州廣濟縣,佛教禪宗四祖。
生平
道信幼年即出家為沙彌,從三祖僧璨學禪法十年,在道信二十一歲時(西元 600年),僧璨去了羅浮山,道信就過著獨自的修學生活。隋大業年間得到朝廷許可,正式出家,配住吉州(今江西省吉安縣)寺。
後行腳於江南一帶,經廬山大林寺,受僧俗所請,住於此寺十年。大林寺是智鍇創建,智鍇原為三論宗興皇法朗門下,又從天臺智顗修習禪法,《續僧傳》卷17〈智鍇傳〉中說他「修習禪法,特有念力」。在這段時間中,道信受三論宗及天台宗影響,將天台禪觀融入禪宗之中。
最後,道信至蘄州黃梅(今湖北黃梅縣)破頭山(也名雙峰山)建寺,居三十餘年,寺中有僧俗五百多人,禪宗至此大興。據稱唐太宗曾四次召道信入京,道信都辭老不去。後傳弘忍,為禪宗五祖。
禪風
淨覺《楞伽師資記》說:「信禪師再敞禪門,宇內流布,有菩薩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門,為有緣根熟者說。我此法要,依《楞伽經》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說般若經》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道信禪師的禪法有以下幾個特色:
- 以《楞伽經》為宗,認為眾生本有佛性。
 - 重視禪定與觀心。
 - 以一行三昧的念佛觀為方便法。
 - 結合菩薩戒,開創戒禪合一法門。
 
外部链接
- 黄梅四祖寺
 
| 前任: 僧璨  | 漢傳佛教禪宗 四祖  | 繼任: 弘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