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豹
美洲豹 化石时期:更新世至現在 0.51–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 | |
---|---|
保护状况 | |
近危(IUCN 3.1)[1]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猫科 Felidae |
属: | 豹属 Panthera |
种: | 美洲豹 P. onca |
二名法 | |
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 | |
歷史分布 現代分布 |
美洲豹(學名:Panthera onca),也叫美洲虎,乃貓科中繼獅和虎之後的第三大物種,同時亦為西半球最大型和最強健的貓科動物,外表型態的確和豹極為相似,但較粗壯,圓斑中有黑點,生態位也較像虎。是美洲地區唯一的豹屬動物。現時美洲豹分布於墨西哥至中美洲大部分地區,南至巴拉圭及阿根廷北部。除了已被發現在亞利桑那州的美洲豹繁殖族群(在圖森南部),美洲豹自1900年代初開始就已在美國消失(地區性絕種)。雖然如此,一些美洲豹的族群仍然很可能存在於美國一些未被觀察的地區,包括南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甚至德克薩斯州。
美洲豹的外貌與豹非常相似,但其體型一般比豹大,身軀也和虎一样健壯,行為和棲息的習性也與虎相似。美洲豹較喜歡棲於樹木茂密的熱帶雨林,但牠們亦會廣泛分布於高山、平原等不同的地方。牠們生活於多水之地,且跟虎一樣,是喜歡游泳的貓科動物。美洲豹愛獨行,是蛰伏突袭的掠食者,在選擇獵物方面,牠們完全是投機取巧的。牠們是頂級掠食者和基石物種,在平衡生態系統和調節獵物數量方面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美洲豹有異常驚人的咬力,甚至比其他大貓也強得多[2],讓牠們能咬穿爬行動物的厚皮或甲殼[3]和使用一種不常見的殺戮方式:直接把獵物的顱骨從耳部咬穿,對獵物的腦部造成致命的損傷。[4]
美洲豹是近危物種,其數量至今仍然正不斷下降。牠們的棲息地不斷減少,對美洲豹造成很大的威脅。雖然美洲豹的貿易已被全面禁止,但牠們仍然常被人類捕殺,尤其是在南美洲,牧場工人和農夫經常與美洲豹發生衝突,由於不敵槍枝,死傷慘重的往往都是美洲豹,令牠們的數量繼續下降,雖然美洲豹的數量已大幅下降,但其分布地仍然非常廣大。美洲豹在很多美洲土著文化的神話中常常出現,包括馬雅和阿茲特克。
拉丁美洲一些地区則认为他们有着魔力,因此将他们的骨用作传统药材。
目录
1 語源
2 分類
2.1 不同地方的亞種
3 體型和外表
4 分布和栖息环境
5 習性及食性
6 生殖
7 保護現狀
8 标誌
9 參考文献
語源
美洲豹的學名中第一個字「Panthera」是拉丁文,源自希臘文中的「πάνθηρ」,意為豹,是該屬中的模式種,而有人說此希臘字乃由「παν-」(意思是「所有」)和「θήρ」(意思是「野獸」)組成,但這可能只是民間語源(folk etymology)[5]--「Panthera」一字極有可能源自梵語中的「pundarikam」一字,意思是「虎」。[6]
學名中的第二個字「Onca」是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中的「onça」,翻成英語為「ounce」。[7]
在很多中美洲和南美洲國家,美洲豹被稱為「el tigre」(「老虎」)。
分類
美洲豹「Panthera onca」是新大陸唯一的豹屬成員。DNA證據顯示獅、虎、豹、美洲豹和雪豹乃源自同一血脈的祖先,已有600萬至1000萬年歷史;[8]化石記錄顯示豹屬只是在200萬至380萬年前出現。[8][9]種系發生學的研究一般都顯示出雲豹(Neofelis nebulosa)是該群的基種(basal)。[8][10][11][12]很多研究指出雪豹屬於豹屬[8][10][12],但雪豹的學名應被保留為「Uncia uncia」[1][13]還是應被改為「Panthera uncia」[8][10][11][12],至今仍未達成共識。
根據形態學的證據,英國動物學家雷金納德·英尼斯·波科克(Reginald Pocock)得出的結論是豹才是美洲豹的最近之親,[12]然而DNA的結果並不明確。[8][10][11][12]已滅絕的豹屬物種--如歐美洲豹和美洲擬獅--的化石顯示了獅和美洲豹的習性。[12]美洲豹的mtDNA分析顯示美洲豹於280,000至510,000年前出現,此年期比化石記錄所得的結果晚。[14]
不同地方的亞種
1939年波科克對於美洲豹亞種的分類進行描述,此乃最後一次的美洲豹分類學描述。波科克根據地理的因素和頭顱形態學識別出了8個美洲豹亞種,但他並沒有足夠的樣本精密地鑑定所有識別出的亞種,因此他本人亦曾對部分亞種的存在表示懷疑。後來,根據波科克的研究,人們只把美洲豹物種分為3個亞種。[15]
體型和外表
體長140至205公分(尾長不計),尾長45-75公分,雄性體重50至130公斤,雌性体重40至100公斤,史前的美洲豹則有190公斤。外表似虎豹的綜合體,肩臀較壯,黑斑中有圆點,四肢和下側腹則形成較大的黑點,背脊的黑斑有形成一條線的趨勢。和豹一樣會有黑化的個體。(黑豹)
分布和栖息环境
在雨林、沙漠和高山都有分布,但主要偏好水的環境。
習性及食性
領域性,可互相重疊,雄豹領域為雌豹二倍大,可能與多隻雌豹重疊,活動範圍大約二到三公里,最大可將近六十公里。會發出多種叫聲,表達情緒。美洲豹也是貓科中唯一以襲擊獵物頭骨作為捕獵技巧的動物,力大及得上虎,可拖着一頭牛上樹及長途行走。犬齿咬合力800磅.臼齿咬合力1250磅比其他大貓強多,利齒亦有咬碎獵物頭骨及龜殼的能力。
為南美洲食物鏈上端,食物包括魚、樹懶、水豚、鹿、剌豚鼠、野豬、猴類、淡水龜等,也可以捕食尖牙利齒的鱷魚和體型龐大的森蚺[16]。甚至還可在水中突擊捕獵岸上的鱷魚。美洲豹也有吃腐肉的習性。
生殖
母豹終年可生殖,但各地生殖高峰期不一,懷孕期大約90至110天,一胎大約一到四隻,幼豹二到十天後睜眼。
保護現狀
美洲豹被IUCN列为近危物种,其主要面临的威胁是栖息地范围的缩小。南美大多数国家都严格禁止捕猎美洲豹。現僅存15,000隻野生美洲豹。
标誌
- 捷豹
參考文献
^ 1.01.1 Quigley, H., Foster, R., Petracca, L., Payan, E., Salom, R. & Harmsen, B. 2017. Panthera on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e.T15953A50658693. 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7-3.RLTS.T15953A50658693.en. Downloaded on 23 March 2018.
^ Stephen Wroe, Colin McHenry, and Jeffrey Thomason. Bite club: comparative bite force in big biting mammals and the prediction of predatory behavior in fossil taxa (PDF).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Royal Society). 2006, 272 (1563): 619–625 [2006-08-07]. doi:10.1098/rspb.2004.298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9-21).
^ Hamdig, Paul. Sympatric Jaguar and Puma. Ecology Online Sweden via archive.org. [2009-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1).
^ Rosa CL de la and Nocke, 2000. A guide to the carnivores of Central America: natural history,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ISBN 978-0-292-71604-9
^ "panth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 "Panther".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Douglas Harper. [2006-10-26].
^ "ounce" 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 8.08.18.28.38.48.5 Johnson, W.E., Eizirik, E., Pecon-Slattery, J., Murphy, W.J., Antunes, A., Teeling, E. & O'Brien, S.J. The Late Miocene radiation of modern Felidae: A genetic assessment.. Science. 2006, 311: 73–77. PMID 16400146. doi:10.1126/science.1122277.
^ Turner, A. New fossil carnivore remains from the Sterkfontein hominid site (Mammalia: Carnivora).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87, 34: 319–347. ISSN 0041-1752.
^ 10.010.110.210.3 Yu L & Zhang YP. Phylogenetic studies of pantherine cats (Felidae) based on multiple genes, with novel application of nuclear beta-fibrinogen intron 7 to carnivor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05, 35 (2): 483–495. doi:10.1016/j.ympev.2005.01.017.
^ 11.011.111.2 Johnson WE & Obrien SJ.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Felidae using 16S rRNA and NADH-5 mitochondrial genes.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97, 44: S098. doi:10.1007/PL00000060.
^ 12.012.112.212.312.412.5 Dianne N. Janczewski, William S. Modi, J. Claiborne Stephens, and Stephen J. O'Brien. Molecular Evolution of Mitochondrial 12S RNA and Cytochrome b Sequences in the Pantherine Lineage of Felidae.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Jul 1, 1996, 12 (4): 690 [2006-08-06].|pages=
和|page=
只需其一 (帮助)
^ Felid Taxon Advisory Group: Alan H. Shoemaker (1996) Taxonomic and Legal Status of the Felida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3-30.
^ Eizirik E, Kim JH, Menotti-Raymond M, Crawshaw PG Jr, O'Brien SJ, Johnson WE. Phylogeography, population history and conservation genetics of jaguars (Panthera onca, Mammalia, Felidae). Molecular Ecology. 2001, 10 (1): 65 [2006-08-07]. doi:10.1046/j.1365-294X.2001.01144.x.
^ Seymore, K.L. Panthera onca. Mammalian Species. 1989, 340: 1–9. doi:10.2307/3504096.
^ Jaguar vs Anaconda - a deadly fight! on secrets-of-cats.com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美洲豹 |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美洲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