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楊郡
























































历代变更

設置
秦朝

使用状况
江蘇省南京市
秦朝 鄣郡
西漢 鄣郡→丹楊郡(前121年)
新朝 丹楊郡
東漢 丹楊郡
三國 丹楊郡(孫吳)
西晉 丹陽郡

東晉/十六國
丹陽郡→丹陽尹(318年)
南北朝 丹陽尹(宋)
丹陽尹(齊)
丹陽郡(梁)
丹陽郡(陳)
隋朝 蔣州→丹陽郡(607年)
改稱為揚州(620年)
唐朝 潤州→丹陽郡(742年)
改稱為潤州(758年)























丹楊郡
地望
江蘇省南京市、
安徽省黃山市、
浙江省西北部一帶

治所
宛陵縣(漢)
建業縣(三國吳、西晉)
建康縣(東晉、南朝)
始置年代
前121年(西漢)
廢置年代
758年(唐)
別名
丹陽郡

丹楊郡[1],中國古代的郡。西漢改鄣郡置。




目录






  • 1 沿革


    • 1.1 秦漢


    • 1.2 六朝


    • 1.3 隋唐




  • 2 人口


  • 3 行政長官


    • 3.1 丹楊太守(前121年—9年)


    • 3.2 丹楊大尹(9年—23年)


    • 3.3 丹楊太守(23年—289年)


    • 3.4 丹楊內史(289年—300年)


    • 3.5 丹楊太守(300年—301年)


    • 3.6 丹楊內史(301年—318年)


    • 3.7 丹楊尹(318年—589年)


    • 3.8 丹楊郡太守(607年—620年)


    • 3.9 丹楊郡太守(742年—758年)




  • 4 國主


    • 4.1 西晉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 5 參見


  • 6 注釋及徵引文獻


  • 7 參考書目





沿革



秦漢


秦置鄣郡(一說名為故鄣郡[2]),治故鄣县(今浙江安吉县西北)。辖境约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江苏省茅山、浙江省天目山以西和安徽、浙江两省的新安江流域。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3]改鄣郡為丹楊郡。轄原鄣郡十二縣及原廬江郡四縣,治宛陵,隸屬于楊州刺史部。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丹楊郡領十七縣:









  • 宛陵縣

  • 於朁縣

  • 江乘縣


  • 春穀縣[4]

  • 秣陵縣

  • 故鄣縣





  • 句容縣

  • 涇縣

  • 丹楊縣

  • 石城縣

  • 胡孰縣

  • 陵陽縣





  • 蕪湖縣

  • 黝縣

  • 溧陽縣

  • 歙縣

  • 宣城縣




東漢前期,省宣城縣[5]。順帝至桓帝年閒復置宣城縣。靈帝時釐置安吉、原鄉二縣。漢獻帝時,析丹楊郡南部置新都郡。孫權改秣陵為建業,移治于此。又分丹楊郡置臨川郡[6],尋廢。又析置寧國、懷安、廣德、始安、安吳、永平、臨城、臼陽八縣。



六朝


三國吳定都建業。孙皓寶鼎元年(266年),分吳郡之陽羨、永安、餘杭、臨水,丹楊郡之故鄣、安吉、原鄉、於潛、烏程九縣置吳興郡。[7]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秣陵縣立臨江縣,改永平縣為永世縣,復立溧陽、湖熟二縣,分丹楊郡之宛陵、廣德、懷安、寧國、宣城、安吳、涇、臨城、陵陽、石城十縣立宣城郡。太康二年(281年),改臨江縣為江寧縣。[8]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縣為建鄴縣。太康中,丹楊郡領十一縣:建鄴、江寧、丹楊、于湖、蕪湖、永世、溧陽、江乘、句容、湖熟、秣陵。[9]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馬晏為吳王,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丹楊太守改稱內史。[10]建興元年(313年),為避晉愍帝諱改建鄴縣為建康縣。


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三月,稱帝,建都建康。同年六月,撤銷吳王司馬晏的封國,改丹楊內史為丹楊尹。[11]太興三年(320年),在丹楊郡境內立懷德縣,以安置過江的琅邪國人。晉成帝時,在丹楊郡境內僑立淮南郡、上黨郡,以安置流民。咸康元年(335年),割丹楊郡之江乘縣境僑立琅邪國,省懷德縣。晉末,割丹楊郡之于湖縣為淮南境;在蕪湖縣境內僑立襄垣縣,屬上黨郡。後省上黨郡為縣,蕪湖縣併入襄垣縣,上黨、襄垣二縣改屬淮南郡。此時,丹楊郡餘八縣:建康、秣陵、江寧、丹楊、永世、溧陽、句容、湖熟。[8]


梁武帝時,分丹楊郡立南丹楊郡,分秣陵縣立同夏縣。陳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南丹楊郡併入丹楊郡。[12]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年),立建興郡,同夏、湖熟二縣改屬建興郡。[13]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丹楊郡,改置蔣州。隋煬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蔣州为丹楊郡。丹楊郡領三縣:江寧、當塗、溧水。[14]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杜伏威降唐,改丹楊郡為楊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潤州為丹楊郡。丹楊郡領六縣:丹徒、丹楊、延陵、江寧、句容、金壇。唐肃宗至德二載(757年),分丹楊郡之江寧、句容二縣置江寧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丹楊郡為潤州,江寧郡為昇州。[15]



人口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丹楊郡有107541戶,405171口。[16]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丹楊郡有136518戶,630545口。[5]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丹楊郡有51500戶。[9]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丹楊郡有41010戶,237341口。[8]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丹楊郡有24125戶。[14]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丹楊郡有102033戶,662706口。[15]



行政長官



丹楊太守(前121年—9年)


  • 張竦,字伯松,漢成帝時在任。[17]


丹楊大尹(9年—23年)



丹楊太守(23年—289年)



  •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到十四年(38年)在任。[18]

  • 馬棱,字伯威,扶風茂陵人,漢和帝永元中在任。[19]

  • 韓演,潁川舞陽人,漢順帝時在任。[20]

  • 江漢,漢質帝永憙元年(145年)見在任。[21]

  • 劉舒,東海郯人,東漢中後期在任。[22]

  • 童恢,字漢宗,琅邪姑幕人,東漢中後期在任。[23]

  • 陳夤,漢靈帝建寧二年(169年)到熹平三年(174年)見在任。[24]

  • 臧旻,廣陵射陽人,漢靈帝時在任。[25]

  • 周尚,廬江舒人,東漢中後期在任。[26]

  • 張馴,字子雋,濟陰定陶人,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離任。[27]

  • 周昕,字大明,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見在任。[28]

  • 吳景,吳郡吳人,漢獻帝初平中受袁術之命領。[29]

  • 徐琨,吳郡富春人,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解領。[29]

  • 吳景,吳郡吳人,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出任,建安八年(203年)卒官。[30][29]

  • 孫翊,字叔弼,吳郡富春人,漢獻帝建安八年(203年)出領,九年(204年)被殺。[31][32]

  • 孫瑜,字仲異,吳郡富春人,漢獻帝建安九年(204年)出領,二十年(215年)卒官。[31][32]

  • 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漢獻帝建安中由曹操任命。[33]

  • 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吳大帝黃武元年(222年)出領。[34]

  •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吳大帝嘉禾三年(234年)出領。[31]

  • 聶友,字文悌,豫章新淦人,吳大帝時在任。[35]

  • 滕胤,字承嗣,北海劇人,吳大帝時在任。[35]

  • 李衡,字叔平,襄陽人,吳孫亮建興元年(252年)見在任。[36]

  • 沈瑩,吳孫皓天紀四年(280年)為晉軍所斬。[36]

  • 孔沖,會稽山陰人,晉武帝太康中在任。[37][38]



丹楊內史(289年—300年)



丹楊太守(300年—301年)



丹楊內史(301年—318年)



  • 朱逵,或名建,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見在任,二年(305年)被殺。[39][40]

  • 王曠,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被陳敏驅逐。[41]

  • 顧榮,字彥先,吳國吳人,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受陳敏之命假。[41]

  • 賀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晉惠帝永興二年(305年)由陳敏任命,三年(306年)離任。[41]

  • 王導,字茂弘,琅邪臨沂人,晉懷帝永嘉末出任。[42]

  • 薛兼,字令長,丹楊人,晉元帝承制時出任,太興元年(318年)改為尹。[41]



丹楊尹(318年—589年)



  • 薛兼,字令長,丹楊人,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由內史改稱。[41]

  • 劉隗,字大連,彭城人,晉元帝太興四年(321年)離任。[11]

  • 戴邈,字望之,廣陵人,晉元帝太興四年(321年)到晉明帝永昌元年(322年)在任。[43]

  • 諸葛恢,字道明,琅邪陽都人,晉明帝時在任。[44]

  • 殷融,晉明帝時在任。[44]

  • 溫嶠,字泰真,太原祁人,晉明帝太寧中到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在任。[45][46]

  • 阮孚,字遙集,陳留尉氏人,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尋離任。[47]

  • 羊曼,字祖延,泰山南城人,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出任,三年(328年)遇害。[45][47]

  • 許柳,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由蘇峻任命。[48]

  • 褚翜,字謀遠,河南陽翟人,晉成帝時在任。[44]

  • 桓景,譙國銍人,晉成帝時在任。[49]

  • 顧眾,字長始,吳郡吳人,晉成帝時在任。[50]

  • 何充,字次道,廬江灊人,晉成帝時在任。[44]

  • 周謨,汝南安成人,東晉時在任。[51]

  • 劉成,南陽安眾人,東晉時在任。[51]

  • 高崧,字茂琰,廣陵人,東晉時在任。[52]

  • 王胡之,字修齡,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50]

  • 劉惔,字真長,沛國相人,東晉時在任。[53]

  • 韓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人,東晉時在任。[53]

  • 王劭,字敬倫,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2]

  • 王琨,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42]

  • 孔嚴,晉穆帝升平中在任。[54]

  • 庾龢,字道季,潁川鄢陵人,晉穆帝升平中到晉哀帝時在任。[49][54]

  • 王坦之,字文度,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年)離任。[55]

  • 王混,晉孝武帝寧康中在任。[56]

  • 王雅,字茂達,東海郯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6]

  • 沈嘉,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7]

  • 王蘊,字叔仁,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8]

  • 王恭,字孝伯,太原晉陽人,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57]

  • 王愷,字茂仁,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在任。[10]

  • 王國寶,太原晉陽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53]

  • 車胤,字武子,南平人,晉安帝隆安中在任。[56]

  • 司馬恢之,字季明,河內溫人,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被殺。[59]

  • 卞範之,字敬祖,濟陰宛句人,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到楚武悼帝永始元年(403年)在任。[59]

  • 孟昶,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出任,義熙六年(410年)自殺。[60]

  • 袁豹,字士蔚,陳郡陽夏人,晉安帝義熙六年(410年)到七年(411年)在任。[61]

  • 郗僧施,字惠脫,高平金鄉人,晉安帝義熙七年(411年)到八年(412年)在任。[62]

  • 劉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東莞莒人,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出任,十三年(417年)卒官。[63]

  • 徐羨之,字宗文,東海郯人,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年)到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在任。[64]

  • 檀道濟,高平金鄉人,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到二年(421年)在任。[64]

  • 鄭鮮之,字道子,滎陽開封人,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到三年(422年)在任。[65]

  • 謝方明,陳郡陽夏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出任。[66]

  • 徐佩之,東海郯人,宋少帝時在任。[64]

  • 江夷,字茂遠,濟陽考城人,宋文帝元嘉初在任。[66]

  • 劉義慶,臨川王,彭城人,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離任。[67]

  • 王准之,字元曾,琅邪臨沂人,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卒官。[68]

  • 蕭摹之,蘭陵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前後在任。[69][70]

  • 何尚之,字彥德,廬江灊人,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出任。[71]

  • 劉湛,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離任。[67]

  • 孟顗,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離任。[67]

  • 徐湛之,字孝源,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年)除,以母憂不拜。[72]

  • 趙伯符,字潤遠,下邳僮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出任。[73]

  • 羊玄保,太山南城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74]

  • 徐湛之,字孝源,東海郯人,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到二十八年(451年)在任。[72]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文帝元嘉末出任,劉劭太初元年(453年)離任。[61]

  • 臧質,字含文,東莞莒人,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投奔劉駿。[75]

  • 劉宏,字休度,建平王,彭城人,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離任。[76]

  • 尹弘,劉劭太初元年(453年)出任,同年伏誅。[77]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出任,同年離任。[78]

  • 蕭思話,蘭陵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78][69]

  • 褚湛之,字休玄,河南陽翟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免官,後又出任。[61]

  • 劉延孫,彭城呂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出任,同年離任。[69]

  • 劉遵考,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年)出任,同年離任。[78][79]

  • 顏竣,字士遜,琅邪臨沂人,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離任。[78]

  • 劉秀之,字道寶,東莞莒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到三年(459年)在任。[78][80]

  • 孔靈符,會稽山陰人,宋孝武帝大明中在任。[74]

  • 王僧朗,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離任。[78]

  • 劉子仁,字孝和,永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到八年(464年)在任。[81][82]

  • 柳元景,字孝仁,河東解人,宋前廢帝大明八年(464年)到永光元年(465年)在任。[83]

  • 顏師伯,字長淵,琅邪臨沂人,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年)領。[83]

  • 劉子真,字孝貞,始安王,彭城人,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年)出任,同年離任。[81][82]

  • 劉子頊,字孝烈,臨海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出任,同年舉兵反。[82]

  • 劉秉,字彥節,彭城人,宋明帝泰始初在任。[79]

  • 劉子真,字孝貞,始安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除,未拜,賜死。[82]

  • 王景文,琅邪臨沂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4]

  • 劉景素,建平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76]

  • 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85]

  • 袁粲,字景倩,陳郡陽夏人,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到七年(471年)在任。[86]

  • 劉秉,字彥節,彭城人,宋後廢帝元徽二年(474年)到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在任。[79]

  • 王奐,字彥孫,琅邪臨沂人,宋順帝昇明元年(477年)到二年(478年)在任。[87]

  • 沈文季,字仲達,吳興武康人,宋順帝昇明二年(478年)到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在任。[88]

  • 王僧虔,琅邪臨沂人,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到二年(480年)在任。[89]

  • 蕭子良,字雲英,蘭陵人,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到四年(482年)在任。[90][91]

  • 王敬則,晉陵南沙人,齊武帝建元四年(482年)領。[92]

  • 李安民,蘭陵承人,齊武帝建元四年(482年)到永明二年(484年)在任。[93]

  • 王儉,字仲寶,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到三年(485年)領。[85]

  • 蕭景先,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五年(487年)卒官。[94]

  • 蕭晃,字宣明,長沙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95]

  • 王晏,字士彥,琅邪臨沂人,齊武帝永明六年(488年)到七年(489年)在任。[90][96]

  • 蕭子真,字雲仙,建安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在任。[91]

  • 蕭鏘,字宣韶,鄱陽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到八年(490年)在任。[90][95]

  • 蕭順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年)出任。[90]

  • 蕭曄,字宣照,武陵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中在任。[95]

  • 蕭子敬,字雲端,安陸王,蘭陵人,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到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在任。[97][91]

  • 徐孝嗣,字始昌,東海郯人,齊鬱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出任,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伏誅。[88]

  • 蕭坦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出任,同年伏誅。[96]

  • 蕭寶攸,字智宣,邵陵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到二年(500年)在任。[98]

  • 蕭寶嵩,字智靖,晉熙王,蘭陵人,齊東昏侯永元二年(500年)出任,同年離任。[98]

  •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齊東昏侯永元中在任。[99]

  • 蕭穎達,蘭陵人,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年)到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在任。[100]

  • 王志,字次道,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到三年(504年)在任。[101]

  • 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梁武帝天監三年(504年)到五年(506年)在任。[102]

  • 蕭偉,字文達,建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五年(506年)到六年(507年)在任。[103]

  • 王瑩,字奉光,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到八年(509年)在任。[104][105]

  • 王茂,字休遠,太原祁人,梁武帝天監八年(509年)到十一年(512年)在任。[106]

  • 蕭綱,字世讚,晉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到十三年(514年)在任。[104][107]

  • 韋叡,字懷文,京兆杜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公事免。[108]

  • 蕭象,字世翼,桂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同年以母憂去職。[109]

  • 王珍國,字德重,沛國相人,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年)出任,十四年(515年)卒官。[110]

  • 蕭淵業,字靖曠,長沙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離任。[104]

  • 王瑩,字奉光,琅邪臨沂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出任,同年卒官。[105]

  • 蕭綜,字世謙,豫章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五年(516年)到十六年(517年)在任。[111]

  • 蕭象,字世翼,桂陽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六年(517年)到十七年(518年)在任。[109]

  • 蕭綱,字世讚,晉安王,蘭陵人,梁武帝天監十七年(518年)到普通元年(520年)在任。[107]

  • 蕭機,字智通,安成嗣王,蘭陵人,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年)到三年(522年)在任。[103]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112]

  • 王份,字季文,琅邪臨沂人,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年)卒官。[101]

  • 蕭繹,字世誠,湘東王,蘭陵人,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離任。[113]

  • 蕭紀,字世詢,武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離任。[113]

  • 蕭綸,字世調,邵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年)到四年(532年)在任。[113][114]

  • 蕭淵藻,字靖藝,蘭陵人,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出任。[109]

  • 蕭正德,字公和,臨賀王,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5]

  • 蕭恭,字敬範,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03]

  • 蕭正立,字公山,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5]

  • 何敬容,字國禮,廬江灊人,梁武帝大同五年(539年)離任。[113]

  • 張纘,字伯緒,范陽方城人,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除,未拜。[116]

  • 蕭會理,字長才,南康嗣王,蘭陵人,梁武帝後期在任。[114]

  • 蕭綸,字世調,邵陵王,蘭陵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離任。[113]

  • 蕭大鈞,字仁輔,西陽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到二年(551年)在任。[117]

  • 蕭大威,字仁容,武寧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遇害。[117]

  • 蕭大圜,字仁顯,樂梁王,蘭陵人,梁簡文帝大寶二年(551年)出任,同年逃遁。[118]

  • 袁泌,字文洋,陳郡陽夏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19]

  • 杜稜,字雄盛,吳郡錢唐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在任。[120]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梁元帝太清六年(552年)到梁敬帝紹泰元年(555年)在任。[121]

  • 胡穎,字方秀,吳興東遷人,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出任。[120]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離任。[122][121]

  • 侯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123]

  • 程靈洗,字玄滌,新安海寧人,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出任。[124]

  • 陳擬,字公正,吳興長城人,陳文帝永定三年(559年)出任,天嘉元年(560年)卒官。[125]

  • 沈君理,字仲倫,吳興武康人,陳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到二年(561年)在任。[12][126]

  • 王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陳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出任。[12]

  • 到仲舉,字德言,彭城武原人,陳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到五年(564年)在任。[12][127]

  • 袁樞,字踐言,陳郡陽夏人,陳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到六年(565年)領。[12]

  • 杜稜,陳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到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在任。[12][120]

  •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出任,同年離任。[128]

  • 陳伯固,字牢之,新安王,吳興長城人,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到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在任。[128][129]

  • 陳伯信,字孚之,衡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四年(572年)離任。[13]

  • 陳方泰,南康嗣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四年(572年)離任。[130]

  • 陳伯義,字堅之,江夏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九年(577年)離任。[13]

  • 陳伯謀,字深之,桂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九年(577年)到十年(578年)在任。[131]

  •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陳宣帝太建十年(578年)到十三年(581年)在任。[13][132]

  • 毛喜,字伯武,滎陽陽武人,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出任,同年離任。[13]

  • 陳叔堅,字子成,長沙王,吳興長城人,陳宣帝太建十三年(581年)到十四年(582年)在任。[133][131]

  • 陳叔文,字子才,晉熙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太建十四年(582年)到至德元年(583年)在任。[133]

  • 陳叔慎,字子敬,岳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至德四年(586年)到禎明元年(587年)在任。[133]

  • 陳叔達,字子聰,義陽王,吳興長城人,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到三年(589年)在任。[133][131]



丹楊郡太守(607年—620年)



丹楊郡太守(742年—758年)



  • 林洋,濟南人,唐玄宗天寶中在任。[134]

  • 季廣琛,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出任。[135]

  • 劉彙,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出任。[136]



國主



西晉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吳國(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吳王 孝王 司馬晏 289年—300年
晋武帝子

徙封宾徒縣王,後復
1 吳王 孝王 司馬晏 301年—311年
晋武帝子

沒於劉聰,國絕


參見



  • 潤州

  • 昇州

  • 建康府

  • 江宁府

  • 集庆路

  • 应天府

  • 南京市



注釋及徵引文獻





  1. ^ 作為郡、縣名的“丹楊(陽)”,漢代封泥、六朝石刻均作“丹楊”,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亦作“丹楊”,傳世文獻因版本不同而“丹楊”與“丹陽”互見。參見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2006年第2期;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1版。


  2. ^ 辛德勇認為,鄣郡當作故鄣郡,見《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第三節。


  3. ^ 漢書地理志作元封二年,誤。周振鶴云:“漢志繫鄣郡改名于武帝元封二年,恐傳鈔導致誤。”


  4. ^ ,不作春榖、春谷


  5. ^ 5.05.1 《後漢書》郡國志


  6. ^ 其地望與後世之臨川郡不同


  7. ^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8. ^ 8.08.18.2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9. ^ 9.09.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0. ^ 10.010.1 《晉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11. ^ 11.011.1 《晉書 卷六 帝紀第六》


  12. ^ 12.012.112.212.312.412.5 《陳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3. ^ 13.013.113.213.313.4 《陳書 卷五 本紀第五》


  14. ^ 14.014.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5. ^ 15.015.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6. ^ 《漢書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17. ^ 《漢書 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18. ^ 《後漢書 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19. ^ 《後漢書 卷二十四 馬援列傳第十四》


  20. ^ 《後漢書 卷四十五 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1. ^ 《後漢書 卷六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22. ^ 《後漢書 卷七十三 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23. ^ 《後漢書 卷七十六 循吏列傳第六十六》


  24. ^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25. ^ 《三國志 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裴註引謝承《後漢書》


  26. ^ 《後漢書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27. ^ 《後漢書 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28. ^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


  29. ^ 29.029.129.2 《三國志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30. ^ 《三國志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弟一》


  31. ^ 31.031.131.2 《三國志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32. ^ 32.032.1 《三國志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33. ^ 《三國志 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34. ^ 《三國志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


  35. ^ 35.035.1 《三國志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36. ^ 36.036.1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37. ^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38. ^ 《梁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39. ^ 《晉書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40. ^ 《晉書 卷四 帝紀第四》


  41. ^ 41.041.141.241.341.4 《晉書 卷六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42. ^ 42.042.142.2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43. ^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4. ^ 44.044.144.244.3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5. ^ 45.045.1 《晉書 卷七 帝紀第七》


  46.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47. ^ 47.047.1 《晉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九》


  48. ^ 《晉書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49. ^ 49.049.1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50. ^ 50.050.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51. ^ 51.051.1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52. ^ 《晉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53. ^ 53.053.153.2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54. ^ 54.054.1 《晉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55. ^ 《晉書 卷九 帝紀第九》


  56. ^ 56.056.156.2 《晉書 卷八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57. ^ 57.057.1 《晉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五十四》


  58. ^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59. ^ 59.059.1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60. ^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


  61. ^ 61.061.161.2 《宋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62. ^ 《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


  63. ^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64. ^ 64.064.164.2 《宋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65. ^ 《宋書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66. ^ 66.066.1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67. ^ 67.067.167.2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68. ^ 《宋書 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


  69. ^ 69.069.169.2 《宋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70. ^ 《宋書 卷九十七 列傳第五十七》


  71. ^ 《宋書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72. ^ 72.072.1 《宋書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73. ^ 《宋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74. ^ 74.074.1 《宋書 卷五十四 列傳第十四》


  75. ^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76. ^ 76.076.1 《宋書 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77. ^ 《宋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九》


  78. ^ 78.078.178.278.378.478.5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79. ^ 79.079.179.2 《宋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十一》


  80. ^ 《宋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81. ^ 81.081.1 《宋書 卷七 本紀第七》


  82. ^ 82.082.182.282.3 《宋書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83. ^ 83.083.1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84.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85. ^ 85.085.1 《南齊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四》


  86. ^ 《宋書 卷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87. ^ 《南齊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88. ^ 88.088.1 《南齊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89. ^ 《南齊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十四》


  90. ^ 90.090.190.290.3 《南齊書 卷三 本紀第三》


  91. ^ 91.091.191.2 《南齊書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一》


  92. ^ 《南齊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七》


  93. ^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94. ^ 《南齊書 卷三十八 列傳第十九》


  95. ^ 95.095.195.2 《南齊書 卷三十五 列傳第十六》


  96. ^ 96.096.1 《南齊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97. ^ 《南齊書 卷四 本紀第四》


  98. ^ 98.098.1 《南齊書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99. ^ 《梁書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100. ^ 《梁書 卷十 列傳第四》


  101. ^ 101.0101.1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102. ^ 《梁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103. ^ 103.0103.1103.2 《梁書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104. ^ 104.0104.1104.2 《梁書 卷二 本紀第二》


  105. ^ 105.0105.1 《梁書 卷十六 列傳第十》


  106. ^ 《梁書 卷九 列傳第三》


  107. ^ 107.0107.1 《梁書 卷四 本紀第四》


  108. ^ 《梁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09. ^ 109.0109.1109.2 《梁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10. ^ 《梁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111. ^ 《梁書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112. ^ 《梁書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113. ^ 113.0113.1113.2113.3113.4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114. ^ 114.0114.1 《梁書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115. ^ 115.0115.1 《南史 卷五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116. ^ 《梁書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117. ^ 117.0117.1 《梁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八》


  118. ^ 《北史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119. ^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120. ^ 120.0120.1120.2 《陳書 卷十二 列傳第六》


  121. ^ 121.0121.1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


  122. ^ 《陳書 卷二 本紀第二》


  123. ^ 《陳書 卷八 列傳第二》


  124. ^ 《陳書 卷十 列傳第四》


  125. ^ 《陳書 卷十五 列傳第九》


  126. ^ 《陳書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127. ^ 《陳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128. ^ 128.0128.1 《陳書 卷四 本紀第四》


  129. ^ 《陳書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130. ^ 《陳書 卷十四 列傳第八》


  131. ^ 131.0131.1131.2 《陳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132. ^ 《陳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二十》


  133. ^ 133.0133.1133.2133.3 《陳書 卷六 本紀第六》


  134. ^ 《舊唐書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九十六》


  135. ^ 《舊唐書 卷九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136. ^ 《舊唐書 卷十 本紀第十》




參考書目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Template:南朝行政區劃
Template:隋朝行政區劃
Template:南京行政区划史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

格利澤4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