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主派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泛民主派 Pan-democracy camp | |
民主派會議召集人 | 毛孟靜[1] |
政治組織 | 民主黨 公民黨 公共專業聯盟 工黨 街坊工友服務處 人民力量 社會民主連線 香港本土 新民主同盟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前綫等 |
創立 | 1985年(1985) |
立法會議席 | 24 / 70 (34%) |
區議會議席 | 118 / 458 (26%) |
選舉委員會 選委數目 | 325 / 1,194 (27%) |
意識形態 | 自由主義 直接民主 反對中國共產黨 支持結束一黨專政 支持普世價值 |
政治立场 | 中間偏左至左翼 |
香港政治系列條目 |
政府 |
---|
憲制文件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
政府部門
|
立法會(現屆)
|
司法機構
|
獨立法定機構
參見:香港公營機構 |
地方行政 參見:香港行政區劃
|
榮譽制度
|
政治 |
選舉
|
政治派系
|
|
對外事務 |
香港對外事務機構
|
香港參與全国性事務人士
|
中国中央政府香港事務機構
|
軍事: |
其它香港系列
香港主題首頁 其它國家 · 图集 政治主題 |
泛民主派(英语: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2],是大部分香港傳媒和學者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另外,親共傳媒一般稱泛民主派為反對派[3],中國内地媒體在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4]。
香港泛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根據抗爭方式、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當中包括「溫和民主派」和「激進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5]。
目录
1 名稱緣起
2 基本理念
3 歷史
3.1 中英談判
3.2 六四事件
3.3 晉身議會
3.4 董建華執政時期
3.4.1 反對23條立法
3.4.2 泛民分裂
3.5 曾蔭權執政時期
3.5.1 政改方案
3.6 梁振英執政時期
4 主要派别
5 選舉
5.1 立法會選舉
5.2 已停止舉辦的選舉
5.2.1 立法局選舉
6 參見
7 參考
8 外部連結
名稱緣起
本來泛民一直只通稱為民主派,大部分是支持民主黨,但由於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崛起,連同民協、前綫、職工盟、街工、社民連等政黨,各自形成與民主黨相若的影響力,泛民主派一詞亦因此大量使用(「派」已有「泛」的意思,稱為「泛民」可能是受英文「Pan-」或台灣的「泛藍」、「泛綠」等名詞影響)。
自從政務司司長許仕仁首次以「反對黨派」稱呼反對2007年政改方案的議員,親北京傳媒(包括香港《大公報》和《文匯報》)開始以反對派稱呼他們。有部份的泛民組織對比稱為反對派稱謂並不反對,例如社會民主連線在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以「旗幟鮮明的反對派」作為他們的宣傳口號。2016年後,有傳媒和官員以「非建制派」指建制派以外的政治派系所組成的陣營。
基本理念
- 支持平反六四
- 支持中國大陸民運,反對共產黨一黨專政
- 改善和注重香港人權
香港行政長官、香港立法會全面普選
泛民主派有一些共同訴求,包括要求特首和立法會儘快落實真普選、注重監察政府運作、視民主、人權、平等、公義及自由等為香港社會的重要價值。
他們在其他政治或經濟理念上則未必有一致的看法。泛民主派過去並非正式組織,亦無固定召集人,但在選舉、議會審議一些重要議題、或組織一些大型民間運動例如遊行時,泛民主派有時以會進行協調。
歷史
民主派一直擔起爭取香港民主的旗幟,其歷史開始追溯自1980年代的中英談判。在此之前英藉的貝納祺在1949年成立的香港革新會及其他政治團體也曾爭取過全面直選,惟影響力不大。
1950至60年代,香港社會普遍受冷戰思維支配,民間組織大致分成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左派及支持中國國民黨的右派。六七暴動後,左派一厥不振,備受港府打壓;而右派也因蔣中正逝世,加上逐漸融入香港社會,勢力有所下降。
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反貪污捉葛柏、爭取文憑教師合理薪酬運動、金禧事件、保釣運動、艇戶事件等,多由新興起的民間團體領導。熾熱的社會運動風潮因此聚集了一批關注社會的人士,為1980年代民主派的興起提供基礎。
中英談判
踏入1980年代,中英雙方為香港前途問題開始展開討論,民間的論政團體亦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如早在1973年司徒華創立的教協,楊森、張炳良等人1983年創立的匯點,陳偉業、李永達、馮檢基於1986年跟成立民協,何俊仁所屬的太平山學會等,發表民主回歸的訴求和參與殖民地政府因應《中英聯合聲明》而發展的代議政制,參與香港第一次的立法局選舉。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數以千計的市民出席開始在高山劇場舉辦的「高山大會」討論《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未來政制問題,並要求殖民地政府在1988年立法局選舉中舉行直選(八八直選),更收集到22萬的簽名向政府施壓,但建議最後遭到港督衛奕信否決。高山大會亦要求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在《基本法》內容加入民主政制。1986年,由百多個社運、壓力團體領袖發表「一九零人政制方案」,支持普選香港行政長官及1997年至少有半數立法局議席由直選產生。11個民間團體亦以此為基礎在10月27日組成了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民促會),由司徒華及李柱銘兩位基本法草委領導,民主派略見雛型。
因應當年北京希望可以順利過渡,香港各界人士皆成為中共統戰拉攏的對象,直至六四事件发生前,民主派與中共關係不俗。
六四事件
1989年4月15日,支持改革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去世,北京及各大城市捲起學潮,民主派熱心支持學運,亦呼籲港人上街。5月,四五行動等團體及學聯分別於天星碼頭及新華社進行絕食及靜坐,聲援北京學生。
5月21日,100萬人上街遊行,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成立,由司徒華出任主席。5月27日,香港演藝界於跑馬地馬場舉行了連續12小時的「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籌得一千二百萬元支援北京學運。5月28日響應北京號召而進行的「全球華人大遊行」,香港更有150萬人(全港1/4人口)參加。
6月4日清晨,发生六四事件,港人在電視中得聞噩耗,全城悲憤。6月7日,支聯會發起罷市、罷工,人人在街上在臂上繫上黑絲帶以悼念死難者,不少人發起多次示威聲討中共政權。自此支聯會每年都會舉行遊行及燭光晚會,平反六四成為了民主派的核心信念。
六四事件後,司徒華和李柱銘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至此民主派與中共關係決裂。
晉身議會
1991年立法局第一次直接選舉舉行,李柱銘、司徒華、劉千石、張文光、何俊仁、文世昌、李永達、陳偉業、吳明欽、黃匡忠等人成立了香港首個政黨香港民主同盟(港同盟)。由於聯票效應,使港同盟及匯點大獲全勝,兩黨合共直選議席超過90%。民主派亦在18個直選議席中橫掃17席,創下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選舉勝利。1994年,港同盟及匯點合併成為現今的民主黨。
本身是當時執政英國保守黨核心成員兼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為加快民主步伐以向北京施壓,推出了新九組政改方案,劉慧卿更在提出了1995年全體立法局直選產生的修正案,惟李華明、狄志遠、黃偉賢投棄權票,修正案結果未能通過,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在民主黨支持下則順利通過。政改方案結果引起了中方的猛烈抨擊,並宣布取消最後一屆立法局議員可全數過渡成為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的「直通車」協議,「另起爐灶」成立臨時立法會,推翻了不少「對特區政府運作做成障礙」的法例。而民主派則繼續在1995年立法局選舉中大獲全勝,獲得20個直選議席當中的17席,民主黨共取得19席,遠拋離自由黨及民建聯成為第一大黨,民主派首度控制立法局,短暫控制議會兩年。
隨着民主黨走入議會,拒絕融入建制的民間團體及社運份子與民主黨漸漸疏離,並對民主黨偏見日深,甚至怪責民主黨議員戀棧權位,把大部份精力都花在議會及選舉遊戲中,分薄了民間團體的組織及人力資源。自此民間團體及社會運動一直沉寂。[6]
董建華執政時期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所有立法局議員下車。民主派以「重返立法會」為旗號參加1998年立法會選舉,但由於受制於功能組別,民主派一直未能在議席數目中取得突破。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亦成為了民主派分裂的誘因,前綫、公民黨、社民連先後成立。而民陣自1997年,每年都會舉辦七一遊行,表達爭取0708年雙普選的訴求。
反對23條立法
2003年,政府企圖根據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為分裂國家行為與顛覆國家罪立法,引起社會強烈反彈。7月1日,有超過50萬人響應民主派的呼籲參與遊行。民主派又發起了7月9日立法會外的集會,最終逼使董建華在宣布撤回方案。這導致了民主派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大勝,不過這在後來的2007年區選中抵銷。
泛民分裂
2004年,四十五條關注組的四位律師及社運托派人士、有「長毛」之稱的梁國雄乘着反二十三條的聲勢,皆能晉身立法會。結果民主派內部出現了跟民主黨抗衡且相若的勢力,「泛民」一詞遂應運而生。
曾蔭權執政時期
2004年人大釋法否決0708年雙普選,泛民在2007年後繼而改為爭取2012年雙普選。2005年,剛接任特首的曾蔭權提交政制改革第五號報告書。惟由於其方案並沒有交代「雙普選時間表」,結果招致泛民主派的議員強烈批評,並在12月4日發起爭取普選大遊行,方案最後被泛民主派否決。
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代表泛民的公民黨梁家傑取得足夠提名,挑戰尋求連任的曾蔭權。結果以123票對649票落敗。12月29日,人大常委會再次否決2012年雙普選,但指香港可以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普選立法會全部議員。泛民依然堅持其立場,並發起反對人大否決普選遊行和2008年1月13日舉行爭取2012雙普選大遊行。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新冒起的社民連出現「打自己人」攻擊盟友公民黨的情況,黃毓民在選舉論壇中多番質問毛孟靜。有指這是毛孟靜輸給建制派梁美芬的原因,但毛孟靜卻表示她相信是技術上輸給民主黨涂謹申的告急牌[7]。社民連在立法會內的議會抗爭不單被建制派譴責,也遭到民主黨的反感。
2009年,政府為興建造價669億的廣深港高鐵向石崗菜園村收地遭到居民反抗,結果引發一連串反對興建高鐵的社會運動。曾經在2006至07年發起保留天星碼頭和保留皇后碼頭行動的青年主導了是次示威者,並發起於2010年1月15日於禮賓府外示威,與警方發生衝突。1月16日,泛民議員繼續採取拉布戰術拖延撥款,以示威者則在立法會外集會。當撥款通過後,群眾堵塞了立法會的各個出口阻止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及建制派議員離開,最後以警方清場結束。與此同時,以青年為骨幹的示威愈見頻繁,他們不滿民主派以往崇尚秩序及和平的溫和態度,因此較多和警方發生衝突。
政改方案
2009年,曾蔭權就2012年政改方案諮詢公眾,社民連首先提出五區各派一名泛民議員辭職再選,變相就2012年雙普選全民公投。公民黨表態支持,但民主黨強烈反對,司徒華與社民連雙方更因此互相隔空發炮。12月13日,民主黨內部以229對54的壓倒性票數,否決參與五區總辭。黨主席何俊仁會後宣佈,如果黨員要為個別候選人助選,可以個人名義,但不能以黨名義,令本有嫌隙的民主黨及社民連關係更趨惡化。
2010年1月25日,民主黨、街工、教協、民協、職工盟和民主動力等十一個團體組成「終極普選聯盟」(普選聯),爭取具體的2017及2020終極普選方案,希望成為溫和民主派主流。1月26日,公民黨的陳淑莊、梁家傑,社民連的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辭職,正式啟動「變相公投」。
2010年4月14日,特區政府正式公佈政改方案,泛民主派不滿政府「翻叮」2005年的方案,聲言會否決方案。5月16日,五區補選舉行,由於建制派杯葛選舉,一群大專學生成立大專2012參選以免出現自動當選情況。選舉結果公民黨、社民連原議員都成功當選,但投票率只得17.1%,遠低於兩黨預期。5月20日,曾蔭權邀請「五區公投」運動發言人余若薇,就政改方案進行電視直播辯論,輿論普遍認為余若薇勝出辯論。另一邊廂,民主黨何俊仁、劉慧卿、張文光於5月24日與中聯辦副主任李剛就政改方案會面,民主黨提出改良方案,最後中央接受。在民主黨和民協的支持下,改良方案得到超過三份之二多數獲得通過。而鄭家富亦表示和民主黨支持政改立場不同,在表決前宣佈退出民主黨,而以新界東選區為樁腳、以范國威為首的黨內改革派亦退出民主黨,另組新民主同盟。
社民連指摘民主黨對政改退縮及妥協,「出賣港人」、「投共」,已再非民主派一員,黃毓民提出狙擊民主黨意向,可是受社民連內溫和派成員(不少是前民主黨成員)、時任主席陶君行及梁國雄反對,其後社民連分裂,創黨主席黃毓民和陳偉業退黨另組人民力量,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全力「狙擊」反對「五區公投」、支持政改方案的民主黨和民協,泛民主派分裂愈趨激烈。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取得88席,更失去一些原有的議席,連同獨立泛民議員,取得103席,十八區全由建制派控制,而民主黨成功維持在區議會泛民第一大黨地位。
梁振英執政時期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取得足夠提名挑戰兩名相互對立的建制派侯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
由於行政長官選舉非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所以選舉當天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舉行了3.23民間全民投票的活動模擬全民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聲稱有12萬人在此活動中投白票。[8]
3月25日選舉當日,部份泛民選委離場抗議,何俊仁最後以76票低票落選,梁振英最終以689票當選。其後爆發梁振英大宅僭建風波,泛民主派批評梁振英無誠信,要求他下台。泛民主派其後在7月1日反對中聯辦干預香港及反對梁振英的七一遊行,其後民陣表示有高達40萬人次參與該次遊行。部分民間組織統計遊行人數普遍約10至15萬人次。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由於新增了5席地區直選和5席超級區議會的功能界別議席,競爭激烈。泛民在分裂內鬥及互搶選票的情況下,最終在70席取得27席,地區直選失利,新增的議席全由建制派奪得,由19:11變18:17,選票總體上雖然增加十萬票,但「六四黃金比例」被打破,惟藉取回多個功能組別議席,成功取回三分之一多數,保住否決權。
2013年3月21日,泛民主派成立真普選聯盟。
2014年雨傘革命,2014年9月26日起在香港為爭取真普選而發起的一系列公民抗命,市民佔據多個主幹道靜坐及示威,地點包括金鐘、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和尖沙咀,旨在要求包括撤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確定之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及廢除立法。
是次運動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舉行的罷課集會所衍生,學生於9月26日晚上的重奪「公民廣場」違法行動為往後的一連串違法公民抗命揭開序幕。9月28日,示威者衝擊警方防線,被防暴警察施放催淚彈驅散,結果激起民憤,令佔領行動由金鐘、中環、灣仔蔓延至旺角及銅鑼灣,並且一度擴散至尖沙咀。而因為佔領旺角、銅鑼灣、尖沙咀行動均由市民自發,佔領人士不再承認「和平佔中」、學聯、學民思潮為大會,同時行動亦偏離原有模式;再加上外國傳媒對是次運動給予「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的稱號,而這兩個稱號又得到佔領人士的普遍接受,令佔領行動逐漸演變成是次運動。至今行動仍繼續進行,除尖沙咀已失守,以及旺角被警方清場而改為「流動佔領」之外,佔領人士有撤退跡象。
由9月22日起進行的學界大罷課直至現在運動規模擴大至香港各地,黃絲帶為是次抗爭運動的象徵物之一。這是源於9月1日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因應人大常委就香港2016、2017政改的決議激發小部份支持反對派市民強烈不滿,而發起的「還政於民,落實普選」黃絲帶行動。有市民發起將黃絲帶繫上香港各處的行道鐵欄上,亦有不少網民在Facebook等網站以黑底黃絲帶的圖片為頭像來響應運動。另外一個象徵就是雨傘,示威者為持守「和平非暴力」原則,但警方表現暴力,警方進行驅散行動時,示威者受警方強烈衝擊,以雨傘抵擋警方的胡椒噴霧。這亦解釋是次抗爭被外媒稱為「雨傘革命」或「雨傘運動」的原因。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自雨傘革命後首場全港性選舉,促使多名曾參與的人士積極參選,泛民主派與部分傘後團體協調參選。雖然最終仍有部分選區同時參選,以及多名重量級人物、兼任區議員的立法會議員何俊仁、馮檢基落敗,但整體泛民在後政改時代的區議會選舉並無受影響。泛民區選聯盟共推薦226人參選,共104人當選(不計沙田社區網絡成員),比上屆增加20席;其中新民主同盟派出16人參選,共15人當選,當選率超過93%。傘後團體共派出50多人參選,共有9人當選,不少候選人都是以些微票數落敗。連同獨立民主派人士,泛民共取得124席,較上屆增加23席。然而在有望「翻盤」的葵青區,卻首次失去半數民選議席。不過在新界東卻表現理想,北區由選前1席增至4席,大埔由3席增至6席,西貢由9席增至10席。其中在沙田表現最好,由選前8席大幅增加至19席,成功取得沙田區半數民選議席,但由於有一席為沙田鄉事委員會的當然議席(建制派),泛民並未取得控制權。民主黨維持區議會泛民第一大黨的地位。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延續雨傘革命的聲勢,更多傘後組織以及本土派的人士參選,傳統泛民聲勢銳減,結果導致不少泛民老將在選舉中落敗,包括工黨的李卓人和何秀蘭,新界西重蹈覆轍,當中四張泛民名單(街工、工黨、民協、社民連/人力)分薄票源導致全部落敗。傳統泛民連同民主自決派在地區直選合共最終取得16席,較選前少1席,兩大傳統泛民政黨民主黨和公民黨各取得5席,其中民主黨取回新界西的席位,但兩大黨的得票率均減少,較上屆少十萬票。
主要派别
泛民主派成員有代表藍領階級的政治人物、也有主要服務中產階層以及專業人員的人物。
泛民主派包括多個政黨、政治組織及一些獨立人士,現時在立法會擁有議席的主要包括 公民黨、 民主黨、 工黨、 人民力量、街坊工友服務處、新民主同盟等。
目前立法會內泛民主派主要有四大黨團,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專業議政、議會陣線及工黨,合共24人。立法會黨團如下:
民主黨:7名議員[9]
議會陣線:6名議員
公民黨:5名議員
專業議政:5名議員(郭榮鏗同屬 公民黨,不計算在內)
工黨:1名議員
泛民主派的兩大派別:
溫和民主派:民主黨、公民黨、工黨、街工、公共專業聯盟、民協等
激進民主派:人民力量、社民連、新民主同盟、香港本土等
2009年底,由於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的主張不獲民主黨接受,泛民主派分裂。2010年6月23日,當民主黨及民協等宣佈接受香港政府納入新增區議會功能組別的政改方案,社民連指控他們違背了對選民作出坚持2012年雙普選承諾,以及走進中聯辦進行密室談判,退出飯盒会。
2015年,溫和民主派黨團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及工黨等成立泛民會議,作為立法會內的正式組織。
2016年,自決派連同社民連和人力加入民主派會議,作為立法會內新的民主派議會平台。7名民主派的功能組別議員亦組成新的黨團專業議政。
2017年,由民主派獨立議員組成的議會陣線成立,成為民主派第四大黨團。
選舉
立法會選舉
選舉 | 地區直選得票 | 地區直選得票比例 | 地區直選議席 | 功能界別議席 | 超級區議會議席 | 選前議席變化 | 選舉取得議席 | 選後總議席變化 | +/- |
---|---|---|---|---|---|---|---|---|---|
1998年 | 979,199 | 66.15% | 15 | 5 | 不適用 | 5 / 60 | 20 / 60 | 20 / 60 | ▲20 |
2000年 | 799,249 | 60.56% | 16 | 5 | 不適用 | 20 / 60 | 21 / 60 | 21 / 60 | ▲1 |
2000年 (香港島補選) | 108,401 | 52.11% | 1 | 不適用 | 不適用 | 0 / 1 | 1 / 1 | 22 / 60 | ▲1 |
2004年 | 1,096,272 | 60.52% | 18 | 7 | 不適用 | 22 / 60 | 25 / 60 | 25 / 60 | ▲3 |
2007年 (香港島補選) | 175,874 | 54.58% | 1 | 不適用 | 不適用 | 0 / 1 | 1 / 1 | 26 / 60 | ▲1 |
2008年 | 900,084 | 59.39% | 19 | 4 | 不適用 | 26 / 60 | 23 / 60 | 23 / 60 | ▼3 |
2010年 (五區補選) | 464,561 | 80.13% | 5 | 不適用 | 不適用 | 5 / 5 | 5 / 5 | 23 / 60 | ▬0 |
2012年 | 1,018,552 | 56.24% | 18 | 6 | 3 | 23 / 60 | 27 / 70 | 27 / 70 | ▲4 |
2016年 (新界東補選) | 160,880 | 37.19% | 1 | 不適用 | 不適用 | 1 / 1 | 1 / 1 | 27 / 70 | ▬0 |
2016年 | 781,168 | 36.02% | 13 | 7 | 3 | 27 / 70 | 26 / 70 | 26 / 70 | ▼1 |
2018年3月 (補選) | 426,003 | 47.43% | 2 | 0 | 不適用 | 2 / 4 | 2 / 4 | 24 / 70 | ▼2 |
2018年11月 (九龍西補選) | 93,047 | 43.28% | 0 | 不適用 | 不適用 | 1 / 1 | 0 / 1 | 23 / 70 | ▼1 |
已停止舉辦的選舉
立法局選舉
選舉 | 地區直選得票 | 地區直選得票比例 | 地區直選議席 | 功能界別議席 | 選舉委員會議席 | 議席 | +/- |
---|---|---|---|---|---|---|---|
1991年 | 888,729 | 64.91% | 16 | 4 | 不適用 | 20 / 60 | ▲20 |
1995年 | 581,181 | 63.73% | 17 | 10 | 4 | 31 / 60 | ▲11 |
參見
自決派、本土派 (香港)
建制派、中間派 (香港)
- 香港泛民主派列表
- 香港民主運動
- 香港本土化運動
- 民主回歸派
民主派 (澳門)、建制派 (澳門)
泛藍、泛綠、泛橘 (台灣)
中間派、第三勢力
參考
^ 【政情】毛孟靜任民主派班長 建制泛民同感嘆 Now新聞台
^ 參看 動議辯論:就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提出的議案 李國麟議員稱自己為「泛民(主派)當中一位少數派的議員」
^ 文匯報
^ 涉及港澳台用語規範34條. [2013-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懷鄉書訊: 蘇賡哲:激進民主派的分裂. 2012-02-27.
^ 香港政制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 新報,〈王丹拍片撐毛孟靜參選〉,存档副本. [2012-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6).
^ 「3.23民間全民投票」結果
^ 許智峯由2018年4月26日起被凍結黨籍,但仍是民主黨成員。
外部連結
- 民主黨
- 公民黨
- 民協
- 社會民主連線
- 支聯會
- 民主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