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月
坐标:25°03′21″N 121°31′19″E / 25.055779°N 121.521986°E / 25.055779; 121.521986
蔡瑞月(1921年2月8日-2005年5月29日)是一位臺灣的舞蹈家,也是現代舞在臺灣的倡始者之一。
目录
1 簡介
2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3 捐款風波
4 大事紀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連結
簡介
從臺南到日本的習舞
蔡瑞月1921年2月8日出生於臺南市,父親經營旅社「群英會館」,上頭有兩個哥哥,她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由於在中學時期至臺南宮古座劇場看見石井漠舞蹈團的演出,心生嚮往,待臺南第二高等女校1937年畢業後便前往日本跟隨石井漠學習現代舞,後來因為石井漠眼疾加重,轉而跟隨他最傑出的弟子石井綠學舞。並且於1945年畢業於日本石井綠舞蹈研究所。旅日期間,隨舞蹈團赴越南、新加坡、馬來亞、緬甸及日本各大城市演出。遠赴日本習舞和南洋勞軍期間開闊了她對舞蹈風格的認識與想像,更與石井綠老師奠定深厚師生情誼。
1945年台灣光復,中華民國收回台灣,在日本的臺灣留學生紛紛搭船返鄉,已在日本與南洋累積千場以上表演的蔡瑞月,忍痛放棄在日的個人舞蹈發表會,婉拒恩師的極力挽留,搭上最後一艘回臺灣的船,回到思慕已久的家鄉。
故鄉月的陰晴圓缺
『從日本回來,一直到入獄以前,我一場接著一場的演出,累了我還是演。來邀請演出的,我沒有拒絕過,只因為就讀高中時聽到日本人取笑臺灣是舞蹈荒漠,當時我就下定決心,有一天我要將舞蹈的種子,佈滿整個臺灣的土地上。所以在回國的船上,我就迫不及待在甲板上練習、編舞,我不在意別人笑我是瘋子。』
-蔡瑞月口述歷史
1946年2月,大久丸號上乘載了兩千多名臺灣留學生,蔡瑞月在航程中創作《印度之歌》與《咱愛咱臺灣》兩支舞碼,在太平洋漫長的返鄉航程中踩踏步伐,伴隨其他留學生為舞碼所演奏的旋律,期盼盡快回到故鄉將舞蹈種子撒在她愛的土地之上,印度之歌也被喻為臺灣第一支現代舞。3月,她應友人邀請在臺南太平境教會進行回臺後第一次現代舞演出,引發各界熱烈迴響。在希望她開班授課的呼聲中,臺南第一間舞蹈社誕生在群英會館,蔡瑞月實現了返鄉時的夢想。
蔡瑞月自日本學舞回到臺南後演出不斷,不時應邀至各地演出,在舞蹈界的名聲迅速廣為人知,是她非常具有活力的時期。一場在臺北國際戲院(現為西門町萬年商業大樓)的演出,結識當時於長官公署交響樂團擔任編審的詩人雷石榆,相戀不久即結為連理。婚後,蔡瑞月將教學與創作重心移到臺北,和於臺大任教中國文學課程的雷石榆居住在教職宿舍。平時與藝文界來往頻繁,家中時有文人藝術家雅聚,如黃榮燦、藍蔭鼎與白克等都是座上常客。
蔡瑞月懷胎後仍繼續教舞與表演;懷孕八個月時,她穿著舞衣與舞蹈家林明德演出雙人舞《幻夢》及《印度的麗園》、《飛鳥》與《水社的夢歌》,是一場最奇妙的母子同臺演出。兒子雷大鵬誕生後,夫婦倆獲允在宿舍開設舞蹈社,許多就讀高中的年輕女孩來向她習舞,一家三口過著與舞蹈自此緊密難分的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難抵社會情勢的變化,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各界精英被捕或無故失蹤,臺北社會情勢風聲鶴唳。一天,兩個來路不明的陌生人來到家裡找雷石榆,僅告知:「傅斯年校長找你有事」,便將雷石榆帶離家中,自此,蔡瑞月等了許多孤寂夜暝。當時拘留犯人的地方主要為警備總司令部以及保安處,蔡瑞月每日不停地在兩處往返找雷石榆,卻尋人未果,直到透過臺北市長游彌堅的協助,才能將物品送給在保安處的丈夫,卻依然無法見上一面。兩、三個月後,蔡瑞月收到來自雷石榆的字條,表示他目前被關在中山北路一段的警備處,不久將被驅除出境,並已請求長官讓妻子一同前往香港,故要她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臺灣。隔日前往警備處探望,終於見到雷石榆,他被關木籠裡,鬚髮雜亂如同野獸,心痛的她只能再度回到家中苦等消息。但雷石榆卻在準備離境當天,再度被監禁在基隆港務局拘留所,蔡瑞月日日抱著兒子前往探視。一日,兒子的哭聲驚擾拘留所長官,引起一番斥罵,她便不敢再帶兒子探望。不料再次獨自前往基隆港時,得知雷石榆即將遣送出境,但她擔心此行一去便再也無法回到臺灣,於是與雷石榆協議待回臺南打點妥當,再和他會合,相約以信息聯絡。雷石榆一行人在環環監視之下離開臺灣,她在岸上不斷地揮手,直到再也看不見親愛夫婿搭乘的小船。單純的兩人不知,此行一別,再見已是四十餘年後。身為雷石榆好友的魏子雲當時不顧政治壓力,一直照顧蔡瑞月[1]。
牢獄裡的母親
蔡瑞月從臺南再度回到臺北,欲辦理出境手續與雷石榆相會,卻因先生有案未被獲准出境,這才恍然大悟,她和雷石榆可能永遠無法再見。往後的日子,她在農安街另起爐灶,再開舞蹈社,學生人數依然眾多。雷石榆被遣送出境數月後,因準備東海岸演出將孩子托予兄嫂照顧,待演出前一日再和家人與學生們會合。未料出發到東海岸演出前晚,來了兩位特務以問話為由強行將她帶走,一出門口便用黑布蒙上眼睛,押上一臺黑色吉普車,黑暗中不知命運將駛向何方。第一個所囚之處為臺北保安處,原以為問完話後便會被釋放,而後卻被換上青色囚衣關進十坪大的狹小牢房,裡面關了近二十個人,陸續有人被抓進來,也有人被抓去槍斃,蔡瑞月深感不妙,不知何時才能出去。獄中時間為了排解大家心中恐懼,她帶著獄友拉筋、練身、編舞蹈小品,空間窄小擁擠,大都是在原地獨舞或雙人舞,彼此輪流當觀眾和表演者,紓解各自不同悲鬱。但更多時間是無止盡地等待,不知何時重獲自由、不知自己是否為下一個被槍斃的孤人。除了恐懼,更思念牢獄外的兒子和家人,身心俱疲。所有人只能空空地呆坐著,空空地等待不能把握的未來到來—如果還有未來。
半年後蔡瑞月被送到內湖一間由學校改造的監獄,獄方知道她會跳舞,便要求她在中秋節負責編排節目。當家中寄來舞蹈所需服裝與道具,裡頭附了一副輓聯,才明白原來父親已經過世。她憑藉這些道具編了舞劇《嫦娥奔月》,自己則在《母親的呼喚》中扮演尋找摯愛孩兒的老婦。排練過程當中時常想起已逝父親與許久未見的兒子大鵬,傷感不已。中秋節當天一行人到中山堂演出,她多麼希望當卡車經過農安街時能夠看見思念的家人。中山堂的後臺曾是多麼熟悉的場景,在記憶中此處進出的原是她的舞蹈學生與家長,今日卻只有穿著青色囚衣的囚犯。在《母親的呼喚》中的她,蒼老身軀、蕭然空蕩的表情,臉上只有掛著一排排如思念般的無盡淚水。演畢,臺下官兵給予熱烈掌聲,總司令對她說:「十五號,妳的母親角色演得很逼真、很感人。」演出結束後,一行穿著青色囚衣的囚犯漠然坐在卡車上回到監獄,回到沒有未來的牢房裡。
當她再度回到基隆港的這天,天氣十分炎熱,從內湖監獄被挑出的一群人在此處靜靜地等待,沒有人知道自己將被帶往何處、下一站的囚房又是哪裡。上船後無盡的飄蕩像是每個囚犯的命運,大海的青藍為囚犯向家鄉傾訴他們的沉鬱,遠方悶紅似火燒的島嶼是下一個沒有姓名的家鄉。撿拾貝殼是牢獄生活中唯一美麗的回憶,她總是趁著挑擔糞便的時刻,在細軟的沙灘上挑揀貝殼,接受海風的撫慰。在她帶著四大袋滿滿的貝殼獲允出獄返家時,問:「為什麼要抓我?」獄卒告訴她:「思想動搖。」
不停歇的海燕
出獄後蔡瑞月仍以舞蹈教學維生,但白色恐怖陰影未因離開牢獄而散去。起先回到臺北農安街開班授課,授課期間警察時常要求查看學生家長的身份證,對學生審問許多問題,上課時常受擾中斷。當時有許多大學欲贊助演出,每當準備妥善即將演出之際卻突然取消,令她時感沮喪。為避免持續這樣的情形,舞蹈社不到幾個月便得搬家一次,生活飄搖不定。雷石榆被迫出境不久便遭受牢獄之災的她,出獄後仍極想與丈夫聯絡,於是曾寫信寄往香港—「雷石榆先生收」是一封沒有地址的信,即便如此這封信仍然落於特務手中,蔡瑞月自此過著持續一、二十年必須每日報告行蹤的日子,收信者為「報到室」。
1953年底,為實現擁有獨立演出場地的夢想,機緣之下搬到中山北路二段為橫形日式房舍的現址,格局理想,適合改造成舞蹈教室。舞蹈社於極盛時期學生達三、四百人,從週一到週六上午八點大門一開、地板擦拭乾淨,學生絡繹不絕直到到晚上九點,緊接到十一點及週日下午則為舞者排練時間。舞蹈社演出活動多,在最密集的時期每隔三天就有一場演出,飯店、電視臺與各式邀請場合中時常可見舞蹈團身影。蔡瑞月亦為日本與美國開設兒童班與婦女班,為因應眾多來往的學生與舞者需求,舞蹈社靠近更衣間旁設有餐廳,長時間開伙供應舞者們用餐休息,舞蹈社門口時常亦有三輪車排班,來來去去不斷接送學生與老師趕課、排練或接洽演出事宜。 一九五九年,舞蹈社正式立案並更名為「中華舞蹈社」。
舞蹈教學與各項演出充滿蔡瑞月每日的生活,環境的殘酷也仍舊持續考驗著她。舞蹈社所在的日式房舍屬臺北市政府的土地,租金原先一個月為十五元,未料自第二個月起實施房租新制度,突然必須負擔前任租賃者兩年十五元的房租,不久租金又開始從十五元跳漲為一百五十元、七百五十元,再跳到二千一百元,同時亦面臨天災的殘酷考驗,颱風來襲造成的損壞讓蔡瑞月面臨債臺高築的境況,不禁大嘆為了努力實現舞蹈劇場夢想,種種遭難卻讓這條路像是個吃錢的無底洞,日日心驚膽跳。日後,舞蹈社因《柯碧麗亞》舞劇售票事件罰款近五十萬元,學生大量流失,沉重枷鎖再度落在蔡瑞月肩上,舞蹈社一度驚臨崩解。一波波經濟重襲未讓舞蹈培育與推廣工作停歇,自舞蹈社在臺北生根落地後,國內外的表演與交流頻繁,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美國與澳洲等國家的舞蹈界皆曾與舞蹈社結締友好情誼,中山北路二段的中華舞蹈社亦成為接待當時國際級舞蹈家的重要場所,為臺灣早期舞蹈史寫下輝煌一頁,然而蔡瑞月與舞蹈社的命運卻未因此一帆風順。
知名音樂家馬思聰曾創寫《晚霞》舞劇,希望由中華舞蹈社負責舞蹈編排,蔡瑞月兒子雷大鵬擔任舞劇主角。籌談期間,突接通知國民黨文工會將為舞劇籌備規劃主事單位,並在未與舞蹈社討論的情形之下指定國立藝專為合作單位,且希望此劇作為慶祝中華民國七十週年國家大慶的獻禮,因「晚霞」一名不宜作為慶賀獻禮為由,舞劇更名為「龍宮奇緣」。與文工會籌辦舞劇的會議中,舞蹈社意見時常被漠視忽略,蔡瑞月承受官員尖酸刻薄的語氣,因過去被迫入獄的陰影讓她只得忍氣吞聲,深怕後輩步上後塵。舞劇籌劃持續進行,文工會從經費到舞幕編排逐漸蠶食鯨吞,顛覆舞蹈社原先規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不斷推翻結論,最後由國立藝專負責編排全劇,將四幕四十二景拆開由學校老師各自編排,宣稱三、四個月內即可完成,並未經舞蹈社同意,在報上自行刊登:「蔡瑞月、雷大鵬退出『龍宮奇緣』的演出」之新聞。耗時近七年策劃的舞劇在長年屈辱之中變形消逝,文工會粗暴專斷、罔顧文化藝術的作為如同白色恐怖對於蔡瑞月一生的迫害,政治力量不斷介入文化活動奪取藝術自由,成為讓她離開臺灣的一股股推力。
月娘,妳仍在
一九八三年,蔡瑞月應邀參加韓國舉辦的「亞洲舞蹈節」與由文建會主辦的「七二年代舞展」參展,同年取得澳洲居留權,隨子移民澳洲。媳婦蕭渥廷為她從臺北警察總局取得良民證,她手握良民證,淚水撲簌而下,過往入獄紀錄終被刪除,此時的蔡瑞月已經六十餘歲。她靜靜地離開最愛的鄉土與日夜心繫的舞蹈社,即使可以就此擺脫長久以來如同水蛭般吸取靈魂與尊嚴的政治迫害,離開所愛的一切仍是千萬般的難以割捨。
一九九○年,在家人陪同之下,至中國保定與當年被迫分離的丈夫雷石榆聚面,兩人闊別蒼蒼四十年。一九九四年,出獄後萬般辛勞設立的中華舞蹈社面臨拆除危機,舞蹈社發起文化救援運動。一九九九年,回臺重建舞作隔日舞蹈社遭縱火,大半輩子心血幾乎全毀,她站在焦黑的舞蹈社前說:「我好像失去了一個女兒」。即使歷經重挫,年逾八十仍創作不輟,二○○四年與數位國際舞蹈家聯手以臺灣「四二四刺蔣事件」為主題,編作《讓我像個人一樣的站起來!》,並進行第二次舞作重建。二○○五年展開《林義雄靜默的腳印》的研究工作,直至於澳洲因病逝世前仍掛心舞作,後輩仍於臺灣為她持續燃燒對舞蹈、對鄉土的熱愛。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1994年,政府為建立捷運系統,做出了拆屋還地的法院判決。蔡老師的舞蹈社同時也是她的家,忽然的,就面臨了拆毀的命運。為了讓政府收回這個決定,舞蹈社整理出大批蔡瑞月女士的舞蹈照片、手稿、服裝等,目的是希望向蔡瑞月致敬活動能呼籲政府重視保存舞蹈先驅一生創作的文化地標 。於是重整及挽救舞蹈社內大量臺灣早期舞蹈史料的資源(照片、影帶、手稿、舞譜、服飾、景片及舞蹈資料),並號召當代舞蹈、音樂、繪畫、劇場工作者於此充滿意義的空間,跨界演出共同為保留蔡瑞月舞蹈社並為臺北藝術特區請命。在這樣的背景下,在1994年蔡瑞月舞蹈社發起了臺北藝術運動名為「從這個黃昏到另一個黃昏」,希望爭取將舞蹈社保留為一個「藝術文化特區」,讓這個充滿歷史與記憶的地方能夠被留下,並爭取一個在都市中的藝文空間。10月8日下午五點,也就是原訂的拆除日期,在舞蹈社開始了連續24小時不間斷的各式演出,三位舞者被吊車吊上15層樓高的空中,在空中24小時不飲不食的靜坐,而其他約四十個藝術團體自發性的登記時段,並接力演出,包括了裝置、雕塑、舞蹈、樂團、塗鴉等等,在這24小時中,將這個地方作為藝文工作者自由表演的空間。在當時臺北市長陳水扁的堅持下被保留。但後又因市政府控告佔用,經基金會董事許陽明、陳林頌擬定朝向空間公共化,並獲得董事會的認同後,展開古蹟的陳請與宣傳遊說,獲得舞蹈界與藝文界的認同,更展開多項藝術行動。1999年蔡瑞月舞蹈社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在指定的兩天後的凌晨,隨即遭縱火,許多珍貴資料遭焚毀。
1999年蔡瑞月老師受邀回國進行舞作重建,迎接她的卻是焦黑的舞蹈社,但蔡瑞月仍堅持在舞蹈社內進行舞作重建,藝文界的朋友被這樣的行徑感動,也紛紛至舞蹈社進行紀錄與創作。並將這些創作義賣,款項捐贈成立臺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現今持續營運蔡瑞月舞蹈社。持續透過每年的蔡瑞月舞蹈節以及蔡瑞月文化論壇,延續蔡瑞月的精神。並繼續當初成為一個藝文基地的理想。
捐款風波
因特別費爭議的臺北市長馬英九,曾於2006年11月17日委託辦公室秘書,匯款600萬元予11個公益團體,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為此發出聲明感謝馬英九市長,並表示未對外透露捐款訊息。
大事紀
- 1921
蔡瑞月出生於臺南府
- 1937
蔡瑞月自臺南第二女高畢業前往東京進入石井漠舞踊學校習舞
- 1941
入石井綠門下繼續深造
- 1942-45
隨石井漠、石井綠於國際間演出累積表演一千場以上
- 1946
‧返臺於臺南開設「蔡瑞月舞踊藝術研究所」原址:大南門城旁警察宿舍
‧創作: 《印度之歌》、《咱愛咱臺灣》、《新建設》、《瀕死的白鳥》
‧於臺南太平境教會發表《印度之歌》、《咱愛咱臺灣》
- 1947
‧與詩人雷石榆結婚
‧創作《讚歌》
‧創作舞踊第一屆發表會於臺南延平戲院、高雄勝利戲院、臺北中山堂
‧舞踊表演會於臺北中山堂、臺南南都戲院、桃園戲院及新竹舉行
- 1948
創作《死與少女》、《一片醉心》
- 1949
‧第一次農安街舞蹈教學
‧雷石榆受政治迫害,流放廣州,數月後蔡氏亦無辜被禁錮監獄三年在獄中編作《嫦娥奔月》、《母親的呼喚》
‧創作臺灣首部原住民主題舞劇《水舍懷古》;以雷石榆詩作〈假如我是一隻海燕〉編做現代舞
- 1953
‧蔡瑞月於中山北路現址成立「蔡瑞月舞蹈藝術研究社」
‧創作《睡美人》
‧發表現代舞《勇士骨》、《木偶出征》、《死與少女》、《卡門》、《愛與憎》
‧榮膺中華文藝協會舞蹈組副主任委員
‧北一女中正式教課
- 1954
應聘為中華舞蹈學會監事;編作現代舞《江上》等
- 1955
‧編作民族舞《虞姬舞劍》、《戰鼓聲中舞雉翎》、《霓裳羽衣》
‧創作《月光曲》、《夏日》、《憩》
- 1956
‧受邀至泰國參加慶憲演出
‧民族舞劇《牛郎織女》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紀念國父誕辰舞蹈表演會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 1957
‧更名為「中華舞蹈藝術研究所」
‧創立臺灣第一個兒童舞團「中華兒童舞蹈團」同年,舊金山芭蕾舞團訪臺來此進行舞蹈交流
‧編作芭蕾舞劇《舞臺春秋》、《空氣精》;製作民族舞劇《唐明皇遊月宮》於臺北賓館演出,場景設計動魄
‧日本舞蹈家神原歸逸拜訪中華舞蹈社進行舞蹈交流
- 1959
蔡瑞月舞蹈藝術欣賞會於臺南空軍供應部禮堂舉行
‧創作《苗女弄環》、《埃及芭蕾》
‧受邀赴日本演出《牛郎織女》但因政治因素干預而不了了之
- 1960
‧任日本神原歸逸舞蹈學校交換教授,前往日本教舞九個月
‧在東京九段會館舉辦「蔡瑞月舞踊公演」
‧駐日大使館及日本國際舞蹈研究所為蔡瑞月舉辦「繞著蔡瑞月」座談會
- 1961
‧赴日參加「國際舞蹈節」;演出《虞姬舞劍》
‧蔡瑞月師生舞蹈發表會於臺北中山堂、國立藝術館舉行
‧與日本舞蹈家合作編排芭蕾舞劇《吉賽兒》
- 1962
‧美國道德重整國際舞蹈大會(蔡瑞月被限制不能參加)
‧創作《七爺八爺》、《牢獄與玫瑰》
‧蔡瑞月師生舞蹈發表於嘉義戲院舉行
‧中華舞蹈社教舞人數最多達400人
- 1963
‧應邀赴泰國演出
- 1965
‧編作現代舞劇《姑婁芭女王》(埃及豔后)
‧蔡瑞月舞蹈發表會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 1966
‧舉行舞蹈社創立二十週年紀念「蔡瑞月話語舞涯二十年」,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將歷年來現代舞、芭蕾及各國民族創作集結大成。
- 1967
‧美國現代舞蹈家金莉娜、黃忠良夫婦先後至此引介美國現代舞。
‧慶祝聖誕兒童茶會於國賓飯店舉行
- 1968
‧蔡瑞月師生舞蹈發表會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民族舞蹈新作發表會於國立藝術館舉行
- 1969
‧創作採茶陣
- 1970
‧推出臺灣首度製作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現代舞《月光曲》、《所羅門王的審判》、《墓戀》、《戴歐尼索斯》等。
‧創作《車鼓陣》
‧蔡瑞月從舞30年紀念於臺北中山堂舉行
‧民族主題現代舞蹈發表會於臺北實踐堂舉行
- 1971
‧編作芭蕾舞劇《三個娃娃的故事》、現代舞劇《西藏風光》、《佩楚西卡》
‧受邀越南慰僑演出
‧伊莉莎白‧陶曼訪臺,並邀雷大鵬赴澳
‧與韓國鄭寅芳、李仁凡聯合演出
- 1972
‧澳洲之行,演出及授課
- 1973
‧馬思聰將其創作曲《晚霞》指定蔡瑞月、雷大鵬編創為舞劇。
‧創作《傷痕》
‧率團赴韓國公演
- 1975
‧受崔德新將軍邀請赴韓國釜山巡迴演出,被推崇為「世界舞姬」
- 1979
與數位音樂家合作編創臺灣本土舞作:農村酒歌、雅美組曲、挑夫與彩券
- 1981
《晚霞》舞劇因國民黨文工會干預而未能演出
- 1982
‧赴歐洲訪問,於義大利及巴黎凡爾賽音樂學院舞蹈系講習
‧拜訪伊麗莎白‧陶曼、賽吉‧李法爾
‧中華青少年舞蹈公演於臺北實踐堂舉行
- 1983
‧代表臺灣赴韓國參加「亞洲舞蹈會議」;演出「麻姑獻壽」
‧赴歐訪問於義大利、巴黎凡爾賽音樂學院舞蹈系介紹華人舞蹈
‧隨子移民澳洲
‧於雪梨、墨爾本教授舞蹈
- 1989
在澳洲布里斯本持續舞蹈研究及視覺藝術研究與創作
- 1990
蔡瑞月與雷大鵬、蕭渥廷、兩位孫子赴中國保定探望雷石榆
- 1994
因捷運工程計畫,面臨將被政府拆除的命運。
- 1994
蔡瑞月獲頒教育部「薪傳獎」
- 1994-09
蕭靜文舞蹈團劇場發起文化救援運動,藝文界人士紛紛響應,舉辦為期一個月「向 蔡瑞月致敬」活動。
- 1994-09-23
「搶救臺灣藝術活文化」-蔡瑞月女士與臺灣舞蹈史公聽會
- 1994-10
臺北藝術運動 —從這個黃昏到另一個黃昏
- 1994
發起中山北路文化休閒動線
- 1995
與勵馨基金會合作”搶救少女雛菊行動”臺北、臺中、高雄二十場
- 1996
「三個死刑犯」聲援劉秉郎、莊林勳、蘇建和
- 1996
1996臺北藝術運動點燃文化聖火
主辦”澳洲藝術家舞團”於國家戲劇院演出”四代”
伊莉莎白陶曼舞蹈研習營
- 1997
舞蹈節六人創作舞展
登革熱戲劇節
暈眩爵士樂節
黃玉珊導演完成蔡瑞月紀錄片「海燕」
- 1997 12-12
1212蔡瑞月接機行動 迎接臺灣舞蹈的月娘
- 1998
主辦日本現代舞大師折田克子舞蹈研習營
蔡瑞月獲頒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榮譽博士
《臺灣舞蹈e月娘》蔡瑞月攝影集出版
《臺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出版
- 1999-07
馬英九當選市長,更改計畫,市政府發文,要求舞蹈社拆建歸還,預定舞蹈社改建成會館大樓。
- 1999-07-15
藝文界聯合聲援,展演「葬屋‧葬舞」舞蹈,
林懷民、張炎憲、李敏勇、蕭靜文質疑文化政策的連續性。
- 1999-07-21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籌備會陳請指定古蹟,強調蔡瑞月舞蹈家根基於此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
- 1999-08-05
臺北市市議員段宜康召開「搶救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古蹟公聽會」
- 1999-08-07
發起1999文化危機搶救行動—「劇場界第一波勁爆視覺行動」。
- 1999-08-14
1999文化危機搶救行動系列—「舞蹈界暨文化界第二波勁爆視覺行動」。
- 1999-08-18
臺北市古蹟鑑定審查會通過「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古蹟指定。
- 1999-09-26
臺北市市政會議通過提列「蔡瑞月舞蹈研究社」為市定古蹟
- 1999-09-27
蔡瑞月女士二度自澳洲返國,進行舞作重建計畫
- 1999-09-28
召開「蔡瑞月女士返國記者會」
- 1999-10-27
臺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為市定古蹟。
- 1999-10-30
凌晨舞蹈社遭人縱火,珍貴史料付之一炬。
- 1999-11-1
臺北市文化局籌備處暨臺北市民政局共同提出兩年內古蹟修復計畫
- 1999-11-10
蔡瑞月女士拜訪桃園縣長呂秀蓮女士
- 1999-11-10
蔡瑞月女士拜會立法院黨團
- 1999-11-11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前往蔡瑞月舞蹈社慰問蔡瑞月女士,重申原地重建的決心,並表示將與雙連藝術特區做整體性規畫
- 1999-11-17
美術界捐出近四十幅畫作,以支持「蔡瑞月舞蹈研究社」重建
- 1999-11-19
蔡瑞月女士拜訪臺南市事長張燦鍙先生
- 1999-11-27
舉辦「蔡瑞月文化基金會」成立募款餐會,會中蔡瑞月女士將50年文物資產史料捐贈予「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 1999-12-18
召開「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古蹟修復研討會
- 1999-12-29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聘請李遠哲博士擔任名譽董事長
- 2000
基金募款餐會,由29位畫家捐畫現場義賣,呂秀蓮副總統也協助募款,募得500多萬,做為成立基金。
成立財團法人臺北市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古蹟現址進行舞作重建。並邀請畫界、文化界參與紀錄重建
重建舞作發表,在新舞臺演出5場。
獲頒臺北文化獎終身成就獎。
蔡瑞月、蕭渥廷、陳心芳赴日參加石井漠百年冥誕,取得石井漠書籍授權出版。並進行石井漠、石井綠舞蹈史料蒐集。
公共電視拍攝《牢獄與玫瑰:蔡瑞月的人生浮現》(蔡瑞月舞作重建紀錄)
- 2000-01-22
文化局重見動作緩慢,舞蹈界暨文化界先後召開兩次蔡瑞月修復研討座談會,與會者包括魏子雲、莊萬壽、戴寶村、陳明仁、陳明和、廖末喜、洪銘水、呂晨瑋、陳琪、黃建業、廖世璋、蘇明修、蕭渥廷、許陽明、劉峰松、薛琴、黃蘭翔、張勝彥、李乾朗、黃富三等人。
- 2001
獲頒臺北基金會2001臺灣人文成就獎
(2000/2/21~2003/2/20)
第一屆董事: 龐振愛、楊淑華、劉峰松、劉振乾、高李麗珍、廖末喜、管碧玲、王建斌、邱國榮、簡林淳玲、陳林頌、蕭靜文、蕭元三、蕭清茂
- 2002
蕭靜文舞蹈團11人至澳洲與蜜拉姆藝術中心做跨界表演計畫。並在坎培拉進行2場演出,是蔡老師的作品首次在澳洲發表。
- 2002-05-20
開始古蹟重建 人員:蕭清茂
- 2002-10-27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演出《上樑祭》,籲市政府緝拿縱火犯並重視重建。
(2003/2/21~2006/2/20)
第二屆董事: 龐振愛、楊淑華、劉峰松、劉振乾、高李麗珍、廖末喜、管碧玲、王建斌、邱國榮、簡林淳玲、陳林頌、蕭靜文、蕭元三、蕭清茂
- 2004
陳麗貴導演完成蔡瑞月生平紀錄片《暗冥e月光》
以黃文雄、鄭自財「四二四刺蔣事件」為素材,返臺編作《讓我像個人一樣的站起來!》;進行第二次舞作重建,包括《一片醉心》、《痲瘋女》、《咱愛咱臺灣》等八首
Eleo受基金會委託編作「那個時代」鄭南榕舞作,更邀請美國舞蹈家Eleo與澳洲舞蹈家Dalman至北中南五縣市進行巡演。
- 2004-08-22
文化論壇「世界史裡的六○年代─美國、澳洲和臺灣的經驗」
- 2004-12
汪其楣教授「舞者阿月」─臺灣舞蹈家蔡瑞月的]生命傳奇演出,並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 2005
5月29日於澳洲因心臟病突發過世,享年84歲。
2005迎靈追思蔡瑞月落葉歸根舞蹈社禮讚紀念
舉辦「2005國際藝術交流」,石井漠「明闇」、石井綠、蔡瑞月、折田克子作品參展。
《啊,她是何等美麗!:蔡瑞月紀念專集》出版
- 2005-08-13
文化論壇「三○年代的現代思潮─日本與臺灣經驗」
(2006/2/21~2009/2/20)
第三屆董事: 龐振愛、楊淑華、劉峰松、劉振乾、高李麗珍、廖末喜、管碧玲、王建斌、邱國榮、簡林淳玲、陳林頌、蕭靜文、蕭元三、蕭清茂
- 2006
研究小組成立。
成員:鐘天裕、黃亦筠、黃筱雯、李炫蒼、陳蕙汶、葉威霆、周馥儀、鄭伊絢、林恩如、劉璐娜。
- 2006-05-11
蔡瑞月舞蹈社開館—試營運活動
- 2006-05-29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取得委託經營
- 2006-05-31
531阮想伊.蔡瑞月逝世週年紀念。
蔡瑞月老師逝世周年,舉辦追思活動,邀請舞者、樂手進行演出,並於舞蹈社內播放蔡老師作品、影像。
- 2006-09
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牽一頭野獸出來散步》
- 2006-11
第一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身體與自由」-凝視臺灣文化史中的蔡瑞月。
- 2007 03-05
於玫瑰古蹟現址展開訪談計畫,受訪者:詹曜君、徐詩菱、蕭清茂、黃玉珊、汪其楣、劉振祥、葉天倫、陳心芳、陳麗貴、廖晉儀、葉威霆、廖抱一、劉淑英、楊艾倫、劉紹爐、古名伸、薛琴、蔡光代、蒲浩明、陳林頌、李敏勇、馮青、陳秀惠、蘇明修、游杉婷、陳雅萍、盧健英、陳梅毛、劉麗婷、王墨林、施並錫、李曉蕾、李名正、鄭淑姬、吳素君、林耀堂、陳偉誠、雷大鵬、蔡瑞月老師的八位學生。
訪談者:黃亦筠、周馥儀、鐘天裕
- 2007-05-13
蔡瑞月舞蹈社開館513 我在玫瑰古蹟等你!
- 2007-8-31~9-30
蕭清茂黑鐵展
- 2007-09-14~16
月舞影展—來跳舞吧!
- 2007-11
第二屆蔡瑞月舞蹈節《舞蹈呆子的十二首情詩》
- 2008
美國舞蹈家Eleo Pomare逝世
日本舞蹈家 石井綠 逝世
- 2008-03-01
第二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
「藝術與救贖-為暗夜點燈的舞者」
- 2008-03-29
由鄭自才設計「蔡瑞月舞蹈社」女性文化地標揭幕。
活動來賓:呂秀蓮副總統、陳郁秀秘書長、李逸洋部長
- 2008-4-24~5-24
鄭自才油彩創作展
- 2008-04-26
玫瑰古蹟2008文化論壇 「自由的風佇底吹」
從1960年代全球青年運動看「424刺蔣案與臺獨運動今昔」
- 2008-05-11& 06-01
蔡瑞月舞蹈社開館週年慶
我的三明治至日、N愛地球 抗暖化運動
N愛地球行動/宣言、蔡瑞月經典舞作「追」、戲劇「Co2遇見甲烷」、「五分鐘消脂環保操」、伊甸基金會行動劇、歌仔戲「四九銀心做環保」、「我的三明治」製作
- 2008-10
第三屆蔡瑞月舞蹈節《青春男女 玫瑰告白》
(2009/2/21~2012/2/20)
第四屆董事: 紀惠容、魏德聖、吳炫三、陳麗貴、鄭國皇、鄭弘儀、蘇明修、吳叡人、管碧玲、陳林頌、高李麗珍、蕭靜文、蕭元三、蕭清茂
- 2009-02-28
第三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傳承與記憶」
- 2009-11-6-8
第四屆蔡瑞月舞蹈節《給綠色臺灣的備忘錄 致念2009年八八水災》
- 2010-3-31~4-11
「Sa’owac Niyaro’ 撒烏瓦知部落山河海採集俯瞰」展覽
- 2010-04-10
第四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
- 2010-04-16
N愛地球抗暖化運動
倡議「減碳運動: 孩子從簡單生活出發」透過環保運動的發想與思考,短劇行動呈現。
- 2010-05-27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館慶—學生歡喜回娘家
- 2010-06
蕭渥廷、沖天赴秋田文化館
及石井綠˙折田克子舞蹈研究所進行史料採集
- 2010-11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回到大自然的家》
- 2011-05-28~29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系列活動
- 2011-06-04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學習委身:臺灣的醫療服務典範」
- 2011-11-04~11-06
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像山一樣思考》
- 2011-12-25
玫瑰古蹟攝影展
(2012/2/21~2015/2/20)
第五屆董事:紀惠容、魏德聖、吳炫三、陳麗貴、鄭國皇、鄭弘儀、蘇明修、吳叡人、管碧玲、陳林頌、高李麗珍、蕭靜文、蕭元三、蕭清茂
- 2012-03-12
劉黎兒女士日本福島311周年講座
- 2012-06-01~06-03、06-09
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追求公義、承擔苦難」
- 2012-09-21~09-23
第六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系列活動「擁抱勞苦大眾的革命者─史明」
- 2012-11
第七屆蔡瑞月舞蹈節 《擁抱大地--我們不是征服者》
- 2013-03-09
反核大遊行
- 2013-03-24
臺灣歷史意識的開創與傳承《史明口述史》新書座談會
- 2013-05-04
文化論壇青年訪談 參與者:張勝涵、陳令洋、曾稚驊、黃毓柔、藍士博、李承值、張瑜庭、周佳穎、李盈佳
- 2013-05-17~5-19、5-25~5-26
第七屆蔡瑞月舞蹈節文化論壇《焚而不燬臺灣魂─自由之路開拓者與殉道者:鄭南榕》
- 2013-06-06
人權生命講座《少年書呆子牢獄之歌-蔡焜霖的生命故事》
- 2013-06-02、06-16、06-30
《臺北愛瑞月》芭蕾舞/即興/現代舞
- 2013-07-06
人權生命講座《苦難與榮耀-陳新吉的生命故事》
主講者:陳新吉
吉他獻唱:林欣曄
舞蹈致敬:詹天甄
小提琴:陳恩欣
- 2013-07-27
《反黑箱協議,要生存權利》遊行
編舞家:詹天甄
參與人員:詹天甄、魏敏、賴謙德、隋志鴻、朱政綱、林巧棠、陳郁文
- 2013-08-06
主講者:史明
舞蹈致敬:詹天甄、鍾莉美、呂佳芠、李潔欣
捐贈儀式: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 鄭國皇贈予史明教育基金會 史明
貴賓致詞:鄭國皇、陳林頌、陳麗貴、陳新吉
- 2013-10-05
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 系列座談會「土地、大埔、人權」
- 2013-10-12
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系列座談會「洪仲丘、曼德拉、人權」
- 2013-10-13
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系列座談會「人權:自由選擇權/服貿」
- 2013-11-01~03
第八屆蔡瑞月舞蹈節《Morning without Sunrise》
- 2013-11-09
臺灣民族之夜-與史明一起為臺灣打拚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合辦
編舞家:詹天甄
舞者:詹天甄、鍾莉美、呂佳芠、隋志鴻
- 2013-12-11
2013年雷震民主人權講座Albie Sachs訪臺系列演講
Albie Sachs (南非憲法法院前大法官)
Kenji Yoshino(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
攝影志工:劉德媛、黃謙賢、黃威評、蕭文杰
- 2014-03-08
「恐怖核爆、地獄浩劫」反核遊行
- 2014-04-09
安排David Kilgour至立法院8場演講 (4月份)
安排David Kilgour 參訪玫瑰古蹟
- 2014-05-01
中國異議作家余杰來訪問
- 2014-05-17
綠島人權藝術季 (05月17日)
發表 〈傀儡上陣〉〈綠島的月〉〈長春花─60年暗夜夢迴〉
- 2014-07-06
太陽花學運表演團隊交流會
- 2014-08-27
以行動劇聲援邱和順案,司改會第三度幫邱和順聲請非常上訴
- 2014-10-30
高吊(調)反壓迫,歹人攏總鬥
-臺北藝術運動20周年紀念
24小時6大社會議題深度對話、藝術表達
- 2014-10-31
第九屆蔡瑞月舞蹈節-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参考文献
^ 紀慧玲. 魏子雲離世 典範留人間. 《民生報》. 2006-01-04 (中文(台灣)).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李泰昌:《臺灣的古蹟》2004,臺北,遠足文化。
- 李乾朗 著:《臺北市古蹟簡介》,臺北市,臺北市民政局,1998年。
外部連結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