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 (世田谷區)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玉川 |
町
|
國家 |
日本
|
都道府縣 |
東京都
|
特別區 |
世田谷區
|
面积
|
• 总计
|
0.949 平方公里(0.366 平方英里) |
人口(2013年(平成25年)9月1日)
|
• 總計 |
12,087 |
• 密度
|
13,000/平方公里(33,000/平方英里) |
时区 |
JST (UTC+9) |
郵遞區號 |
158-0094
|
玉川(日语:玉川/たまがわ Tamagawa */?)是東京都世田谷區的町名。現行行政地名為玉川一丁目至玉川四丁目。已實施住居表示。2013年9月1日為止的人口有12,087人[1]。面積0.949平方公里。郵遞區號158-0094。
地理
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西南部,鄰接鎌田、岡本、瀨田、上野毛。多摩川對岸為神奈川縣川崎市二子、瀨田、諏訪。町內有玉川高島屋購物中心,東急田園都市線、東急大井町線二子玉川站,兵庫島公園等設施。
歷史
原屬瀨田村。1889年(明治22年),瀨田村與等等力村、奧澤村、尾山村、上野毛村、野良田村、用賀村合併,因位於多摩川沿岸而命名為「玉川」。1932年(昭和7年)世田谷區成立,玉川村大字諏訪河原、瀨田低地地區成立玉川町、1968年(昭和43年)玉川町與周遭各町進行町域變更,為現行的「玉川」。
地名由來
玉川是多摩川的美稱。
備註
^ 平成25年(2013年)の世田谷区の町丁別人口と世帯数 - 世田谷区
 世田谷區町名
|
|
世田谷地域 |
池尻(四丁目一部分除外) | 上馬 | 經堂 | 駒澤(一・二丁目) | 櫻 | 櫻丘 | 三軒茶屋 | 下馬 | 世田谷 | 太子堂 | 弦卷 | 野澤 | 三宿 | 宮坂 | 若林
|
|
北澤地域 |
赤堤 | 池尻(僅四丁目33~39番) | 梅丘 | 大原 | 豪德寺 | 櫻上水 | 北澤 | 代澤 | 代田 | 羽根木 | 松原
|
|
玉川地域 |
奧澤 | 尾山台 | 上野毛 | 上用賀 | 駒澤(三 - 五丁目) | 駒澤公園 | 櫻新町 | 新町 | 瀨田 | 玉川 | 玉川台 | 玉川田園調布 | 玉堤 | 等等力 | 中町 | 野毛 | 東玉川 | 深澤 | 用賀
|
|
砧地域 |
宇奈根 | 大藏 | 岡本 | 鎌田 | 喜多見 | 砧 | 砧公園 | 成城 | 祖師谷 | 千歲台 | 船橋
|
|
烏山地域 |
粕谷 | 上北澤 | 上祖師谷 | 北烏山 | 給田 | 八幡山 | 南烏山
|
|
jMUB,rU KsYTVR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提示 :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校训 博文約禮 [1] [2] 创建时间 1963年10月17日 学校类型 法定(公立)、研究型 監督 主權移交前:英屬香港總督 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校董會主席 梁乃鵬博士 校長 段崇智教授 副校长 華雲生教授(常務副校長) 霍泰輝教授、吳基培教授 張妙清教授、潘偉賢教授 陳偉儀教授、吳樹培先生 教师人數 1,619 [3] 学生人數 25,489 [3] 本科生人數 20,147 [3] 研究生人數 5,342 [3]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馬料水沙田市地段437號(大埔公路十一至十二咪左右(正門及崇基門)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坐标: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科學園路與澤祥街交界(東校門) 澤祥街18號(沙田凱悅酒店及工商管理學院)) 校區 新市鎮 总面积 134.4公頃(1,344,000平方米) [2] 代表色 紫與金 [1] 吉祥物 鳳凰 [1] 隶属 英聯邦大學協會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 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 英语 : ASAIHL ) 國際大學協會 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八大公立大學聯盟(譯自:HK8)[3] 网站 http://www.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 ( 英语: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縮寫为 CUHK ),簡稱 中文大學 、 中大...
10
1
I have a function that searches a vector of iterators and returns the iterator if its names matches a string passed as an argument. koalaGraph::PVertex lookUpByName(std::string Name,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ertices) { for (size_t i = 0; i < Vertices.size(); i++) { if(Vertices[i]->info.name == Name) return Vertices[i]; } } My question is how can I implement this as a lambda, to use it in connection with std::find_if ? I'm trying this: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 std::string Name; std::find_if(V.begin(), V.end(), [&Name]() {return Name == V->info.name;}) But it says that V an enclosing-function local variable cannot be referenced in a lambda body unless it is in the capture list.
...
波音707 美國電影演員约翰·特拉沃尔塔所擁有的波音707-138B(編號:N707JT),塗上該機於澳洲航空服役期間的塗裝。 類型 四发喷气中长程3-3式窄体干线民用飞行器 生產公司 波音 首次飛行 1957年12月20日 服役 1958年10月26日(泛美航空) 使用狀態 已停產,少量服役 主要用戶 泛美航空 美國航空 中華航空 其它用戶 聯合航空 生產年份 1958-1979 生產數量 1010 [1] 單位造價 430萬美元 (1955年價格) [2] 發展自 波音367-80 衍生機型 波音720 波音707 是美國波音公司在1950年代研發的首款四引擎噴气客機,載客量為140至189人,航程為2,500至5,750海里(4,630至10,650公里) [3] 。 707是波音首款噴气客機,採用後掠翼、發動機吊舱等新式設計。雖然707並非世上首款噴气客機,卻是第一款取得成功的噴气民航客機,支配了1960至1970年代的民航市場,開啟了「噴气時代」,使波音取代道格拉斯公司成為最大的民航飛機製造商之一,之後並發展出各型號7x7噴气客機,而727、737和757都是以707機身為基礎。 707是發展自波音367-80,該原型機於1954年首飛。由於機身寬度不足無法滿足客戶需要,於是把367-80的機身擴寬至148英寸。707首個型號為707-120,採用普惠JT3C發動機,在1957年12月20日首飛,首個使用707的公司是泛美航空,於1958年10月26日投入服務。之後的衍生型號有機身縮短型-138、機身延長型-320、勞斯萊斯發動機型-420。在1960年代初,由於更具燃油效益的發動機出現,波音便把新製造的707更換為新式發動機,並在原有型號加上B字以作標識。 波音707在國內、國際、貨運航線和軍事上廣泛地使用。包括720在內,波音一共交付了1,010架波音707,最後一架在1978年交付。而波音共生產了超過800架軍用型號。最後一家營運707客機的航空公司是伊朗薩哈航空,該707已在2013年停運 [4] ,目前只有少量私人机和军用改型仍在服役。 目录 1 發展 1.1 367-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