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
邊界,亦稱疆界,指用於劃分不同政權所轄區域、領地的地理分界線,進而可標示該區域的範圍。[1]边界与国界不是同义词,例如,深圳与香港之间的界线可称为边界,依法实施边界管理、边防检查、边防禁区等行政措施,但不是国界。
目录
1 概要
2 边界与边境、国界与国境的区别
3 著名的歷史邊界
4 現有邊界
4.1 歐洲
4.2 美洲
4.3 亞洲
4.4 非洲地區
5 相册
6 参见
7 参考文献
概要
國家之間的邊界概念,可通過條約作書面上的规定,或以實體的界標作實地规定。通常國家、政治實體之間的边界地区有軍隊駐防。
国界有人为和天然的两种,人为的例如界碑、界墙、运河等,天然的例如山脉河川等,但事实上即使有了天然国界,也还需要划定人为界线。用条约方式划定国界,要经过“定界”和“划界”两种手续,定界是概念上用条约文字来确定国界的走向和地位,绘制有国界线的地形详图,并作国界通过地点的简单记录等,划界是到现场实地去划定實體的界线,通常由缔约国共同组织进行的。对于根据有关国家的双边条约划定的国界,单方面不得加以改变。
[2]
設有邊防檢查的邊界地區稱為口岸,在主要通商的口岸设有海关、出入境管理及檢疫設施,也就是CIQ。
一般而言,人口和貨物均不能完全自由地穿越邊界。人口需要護照、簽證等文件以獲得在特定的邊界進出有關國家的權利。運輸貨物越過邊界時亦可能需要繳納關稅。人口在未經授權下穿越邊界稱為偷渡;貨物在未經授權下穿越邊界稱為走私。但也有例外,例如:歐洲的申根公約,和愛爾蘭共和國及英國的北愛爾蘭之間的邊界;但實際上,人口和貨物穿越上述兩者邊界時,已經獲得默許通過邊界。
边界与边境、国界与国境的区别
- 边界:仅指地理分界线,可以指一个政权范围内的行政分区分界线,也可以指国界。
国界: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政分界线。
边境:指临近边界的区域范围;
国境:指临近国界的区域范围,这类地区汉语也通常称为“边疆”。
然而,有部分的島嶼國家由於沒有直接與週邊國家聯繫的陸上通道,因此沒有兩國領土接壤的邊界,如澳大利亞、紐西蘭、巴林、冰島、古巴、菲律賓、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日本等等;但部分島國設有往其他國家的陸路交通,如英國有與法國聯繫的英法海底隧道,以及與愛爾蘭接壤的邊界;新加坡雖為島國,但有與馬來西亞聯繫的橋樑,故有馬新之間的邊防檢查。
著名的歷史邊界
萬里長城 (秦朝/汉朝与匈奴;隋朝/唐朝与東突厥、回紇;明朝与北元、韃靼、建州女真、朝鮮國边界)- 哈德良長城
大同江(唐朝与新罗、渤海国与新罗边界)
六盘山(唐朝与吐蕃边界)
大渡河(宋朝与大理国边界)
白溝河(北宋与契丹/遼朝边界)
秦嶺淮河線(金朝与南宋边界)
奄美大島與橫當島間海峽(日本与琉球边界)
柏林圍牆、德國國內邊界 (東西德)
一七線(南北越邊界)- 北纬50度线(大日本帝國与俄羅斯帝国在库页岛的分界线)
鐵幕(從東德到南斯拉夫边界)- 竹幕
麥克馬洪線(中國及印度边界,中國拒絕承認)- 寇松线
- 噴赤河
現有邊界
歐洲
阿尔卑斯山脉( 義大利与 奥地利边界)
比利牛斯山脉( 法国与 西班牙边界)
日内瓦湖( 瑞士与 法国边界)
奥德河-尼斯河线 ( 德國与 波蘭边界)
斯庫台湖( 阿尔巴尼亚與 蒙特內哥羅邊界)
高加索山脈( 俄羅斯與 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邊界)
美洲
北纬49度线、美加邊界、彩虹橋 (尼亞加拉)( 美國北部与 加拿大边界)
美墨邊界( 美國南部与 墨西哥边界)
亞洲
綠线( 以色列與 埃及、 约旦、 叙利亚边界)
阿拉干山脉(缅甸与孟加拉国边界)
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界)
长山山脉(越南与老挝边界)
黑龙江、乌苏里江( 中国与 俄羅斯東段边界)
鸭绿江、图们江、中朝友誼橋( 中国与 朝鲜边界)
北仑河(中国与越南边界)
幼发拉底河(伊朗与伊拉克边界)
阿姆河(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界)
三十八度線( 朝鲜与 韩国边界)
杜兰线( 巴基斯坦与 阿富汗边界)
湄公河( 泰國与 老挝边界)
友誼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越南邊界)
臺灣海峽中線、金廈海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與 中華民國實際軍事分界線)
香港邊境禁區(深圳河、沙頭角河、中英街)( 中国内地与 香港邊界,歷史上是 中国与 英國/ 英屬香港邊界)
鸭涌河( 中国内地与 澳門邊界,歷史上是 中国与 葡萄牙/ 葡屬澳門邊界)
非洲地區
北纬22度线( 埃及与 苏丹部分边界)
相册
荷蘭(圖左)與比利時(圖右)在巴勒納紹的國界線(地面上的白十字記號)
印度与巴基斯坦边界的降旗仪式
位于美国华盛顿州布莱恩与加拿大卑诗省素里市之间边境上的和平拱门(Peace Arch)。
参见
- 邊境
- 關境
- 緩衝區
- 邊境管制
- 海關
- 軍事分界線
- 非軍事區
参考文献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界限[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 李广民 国际法 參見9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