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晶状体 |
 来自远处物体的单个点的光和来自近物体的单个点的光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率而被聚焦。
|

人眼的示意图。
|
细节 |
拉丁语 |
lens crystallin
|
识别标示 |
Gray's |
p.1019
|
MeSH |
Crystalline+lens
|
Dorlands |
12483326
|
TA |
A15.2.05.001
|
FMA |
FMA:58241
|
解剖学术语
|
晶状体,又称晶珠,是眼球的主要屈光结构,也是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为一个双凸形扁圆体,包以透明被囊[1][2]。
晶状体在角膜与虹膜之后、玻璃体与视网膜之前,其周缘部被晶状体悬器(睫状小带)系于周围的睫状体,以固定其位置;晶状体悬器的紧张度受到睫状肌的调节:悬器放松、被囊舒张,晶状体凸度增加,悬器和被囊紧张则晶状体凸度减小。
睫状肌则由動眼神經調節,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因而对远近物体的调节力降低,形成老花现象。在假性近视中,睫状肌常常过度收缩(痉挛),导致晶状体过凸,远处物体的像形成于视网膜之前,无法看清[3][4]。
晶体的前凸曲率半径为10mm,后凸曲率半径为6mm,前后径为5mm,直径为10mm。
晶体由晶体囊、晶体上皮、晶体纤维和悬韧带组成。
如果晶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其部分或全部混浊,引起视力障碍,此时瞳孔内呈白色,称白内障。
晶狀體的形成,為後來動物之視覺清晰度以致物種發展裨益莫大。
物件位置
|
遠
|
近
|
睫狀肌
|
鬆弛
|
收縮
|
睫狀體圓環直徑
|
大
|
小
|
懸韌帶張力
|
大
|
小
|
晶狀體厚度
|
小
|
大
|
晶狀體曲率半径
|
大
|
小
|
折射程度
|
低
|
高
|
参考资料
^ Kardong, K. (2008). Vertebrates: Comparative anatomy, function, evolution,(5th ed.). (pp.676-677). Boston: McGraw-Hill
^ John Forrester, Andrew Dick, Paul McMenamin, William Lee (1996). The Eye: Basic Sciences in Practice. London: W.B. Saunders Company Ltd. p. 28 ISBN 0-7020-1790-6
^ 眼睛的结构与近视形成的原因概述
^ 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 Optometr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are of the patient with myopia. 1997.
外部链接
感觉系统 – 视觉系统 – 人眼球狀體(TA A15.2.1–6, TH 3.11.08.0-5, GA 10.1005)
|
|
眼球纤维膜 (外部) |
巩膜 |
- Episcleral layer
- Schlemm's canal
- 小梁网
|
|
角膜 |
- Corneal limbus
角膜層
- Corneal epithelium
- Bowman's membrane
- Stroma of cornea
- Descemet's membrane
- Corneal endothelium
|
|
|
|
葡萄膜 (中段) |
脉络膜 |
- Capillary lamina of choroid
- 布鲁赫膜
- Sattler's layer
|
|
睫狀體 |
|
|
虹膜 |
- Stroma of iris
- 瞳孔
- Iris dilator muscle
- 虹膜括約肌
|
|
|
视网膜 (內部) |
視網膜層 |
- Inner limiting membrane
- 神经纤维层
- 神经节细胞层
- 内丛状层
- 内核层
- Outer plexiform layer
- Outer nuclear layer
- 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 视杆视锥细胞层
- 视网膜色素上皮
|
|
細胞 |
感光细胞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 (水平细胞) → 视网膜双极细胞 → (无长突细胞)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Midget cell, Parasol cell, Bistratified cell, Giant retinal ganglion cells, 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 間腦: Parvocellular cell, Magnocellular cell, Koniocellular cell
Muller glia
|
|
其它相關 |
|
|
|
眼球前段 |
- Anterior chamber of eyeball
- 房水
- Posterior chamber of eyeball
晶状体
- Capsule of lens
- Zonule of Zinn
|
|
眼球後段 |
|
|
其它相關 |
- Asthenopia
- Corneal keratocyte
- Ocular immune system
- 明毯
- 眼屈光不正
- 视知觉
|
|
|
|
规范控制 |
- BNE: XX534868
- BNF: cb119648755 (data)
- FAST: 884638
- GND: 4003601-7
- LCCN: sh85034493
- NDL: 00571638
|
|
47 7xk aaQeeph LZI,CG2xWJJM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