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小松天皇

Multi tool use
後小松天皇
|
北朝第6代・第100代天皇
|
在位期間: 1392年11月19日-1412年10月5日 北朝天皇在位期間 1382年5月24日-1412年10月5日
|
前任:北朝:後圓融天皇 南朝:後龜山天皇
|
繼任:称光天皇
|

|
後小松天皇像(雲龍院藏)
|
時代
|
室町時代・南北朝時代
|
年號
|
永德 至德 嘉慶 康應 明德 應永
|
首都
|
京都
|
皇居
|
京都御所
|
諱
|
幹仁
|
陵墓
|
深草北陵
|
父親
|
後圓融天皇
|
母親
|
藤原嚴子
|
後小松天皇(日语:後小松天皇/ごこまつてんのう Go-komatsu Tennō;1377年8月1日(永和3年 / 天授3年6月27日)-1433年12月1日(永享5年10月20日)),是室町時代北朝的第6代天皇,也是日本正統歷史上的第100代天皇(在位:永德2年 / 弘和2年4月11日(1382年5月24日) - 應永19年8月29日(1412年10月5日)),諱幹仁(日语:幹仁/もとひと Motohito)。在位期間南北朝獲得了統一。
後小松天皇是後圓融天皇第一皇子。其生母是內大臣三條公忠之女,通陽門院三條嚴子。後小松天皇從小在日野西資教家中長大,1382年時移居到足利義滿家,同年接受父親後圓融天皇的讓位,成為天皇。當時雖然由後圓融上皇開設院政,但事實上朝廷已經威權掃地,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滿擁有淩駕於上皇的權力。後圓融上皇對此非常不滿,同足利義滿的關係惡劣,兩人經常發生衝突。三條嚴子生下後小松天皇後不久,後圓融天皇懷疑其與足利義滿通姦,將嚴子毆打了一頓。作家海音寺潮五郎據此懷疑後小松天皇可能是足利義滿的私生子。
後小松天皇早期就是在上皇與幕府將軍勾心鬥角這種險惡的狀態下度過的。在後小松天皇即位後第十年(1392年),南北朝宣告統一,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以兩統迭立為條件,交出三神器並且退位。後龜山天皇退隱到了京都的大覺寺,被尊為「太上天皇」。根據當時的協定,後小松天皇的繼承者必須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而且以後的繼位者應該以南(大覺寺統)、北(持明院統)兩統輪流的方式來排定。不過後來朝廷卻遵照足利義滿的意向,違反了這個約定,在1412年讓後小松天皇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實仁親王,以致於後來大覺寺統方面的人士強烈不滿。此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大覺寺統的皇族後代,尤其是小倉宮一族,試圖奪回皇位,是為後南朝運動。
後小松天皇在位期間,足利義滿權力極高,天皇和朝廷僅僅只是個傀儡而已。足利義滿對明朝貿易時自稱「日本國王源道義」。甚至在明朝使者來日時,不知日本有後小松天皇的存在,僅知道日本的統治者是足利義滿。此後的室町幕府將軍也都被明朝稱為「日本國王」。顯然幕府的地位凌駕在天皇之上,當然這也是因義滿自認後小松天皇之所以可以登上天皇之位以及統一日本,都是他幫忙的關係。1408年足利義滿逝世的時候,後小松天皇甚至向義滿追贈「鹿苑院太上法皇」這個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稱號,但是足利義持在斯波義將的強烈反對下,為父親辭去了這個追號。
後小松天皇之子稱光天皇早逝,因此他又另立了與北朝有血緣關係的後花園天皇,確立了持明院統在天皇繼承上的正統性。實行二十餘年院政的後小松天皇在1433年過世,葬在深草北陵。
他被追稱為「後小松院」,是緣自於光孝天皇。光孝天皇被稱為「小松帝」,由自己哥哥文德天皇之孫陽成天皇手中得到皇位,從此帝系就由他這一族傳下去。而現在為了表示北朝一族延續的正統性,因此以後小松的稱號來顯出這樣強烈的意志。
系譜
後圓融天皇第一皇子。其生母是內大臣三條公忠之女,通陽門院三條嚴子。傳說日本有名的禪僧一休宗纯是後小松天皇的私生子,因為一休的母親伊予局是南朝大臣的女兒,所以一休母子被迫離開皇宮。
女院:藤原(日野西)資子(光範門院)(1384-1440) - 日野西資國女、資教養女
- 第1皇子:實仁親王(称光天皇) - (1401-1428)
- 第2皇子:某(小川宮)(1404-1425)
- 第1皇女:理永女王(1406-1447) - 大聖寺門跡
猶子:彥仁王(後花園天皇) - 崇光天皇曾孫、伏見宮貞成親王王子
- 典侍:藤原(甘露寺)經子(大納言典侍) - 甘露寺兼長女
- 宮人:藤原氏 - 日野西資國女
- 宮人:源氏(小兵衛局) - 土岐宮內少輔某女
- 宮人:源氏 - 白川資忠女
- 宮人:藤原氏(南朝遺臣之女、相傳是花山院家出身)
- 皇子:一休宗純(1394-1481) - 大德寺。相傳是後小松天皇的私生子,實際情況不明。
〔北朝〕
.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
|
|
|
|
|
|
|
|
|
|
|
|
|
|
治仁王 |
|
|
|
(北1)光嚴天皇 |
|
(北3)崇光天皇 |
|
榮仁親王 |
|
|
貞成親王 (後崇光院) |
|
(102)後花園天皇 |
|
|
|
|
|
|
|
|
|
|
|
|
(北2)光明天皇 |
|
|
|
|
|
|
|
|
|
|
|
|
|
|
|
貞常親王 |
|
〔伏見宮家〕 |
|
|
|
|
|
長助法親王 |
|
|
(北4)後光嚴天皇 |
|
(北5)後圓融天皇 |
|
(北6)(100) 後小松天皇 |
|
(101)稱光天皇 |
|
|
|
|
|
|
|
|
|
珣子内親王 (後醍醐天皇中宮) |
|
|
|
|
|
|
|
|
|
|
|
|
|
|
皇子某(小川宮) |
|
|
〔南朝〕
|
(96)後醍醐天皇 |
|
尊良親王 |
|
守永親王 |
|
|
|
|
|
|
|
|
|
|
|
世良親王 |
|
|
基良親王 (良玄法親王) |
|
|
|
|
|
|
|
|
護良親王 (尊雲法親王) |
|
興良親王 (大塔若宮) |
|
|
|
|
|
|
|
|
恒良親王 |
|
|
(98)長慶天皇 |
|
|
|
|
|
|
|
|
|
成良親王 |
|
|
(99)後龜山天皇 |
|
〔小倉宮〕 |
|
|
|
|
|
|
|
|
|
(97)後村上天皇 |
|
|
某親王(護聖院宮) |
|
|
|
|
|
|
|
|
宗良親王 (尊澄法親王) |
|
興良親王 (遠江宮) |
|
|
|
|
|
|
|
|
|
懷良親王 |
|
|
尹良親王 (源尹良)〔後醍醐源氏之祖〕 |
|
|
|
|
|
|
|
|
滿良親王 |
|
前任: 北朝:後圓融天皇 南朝:後龜山天皇
|
日本天皇
|
繼任: 稱光天皇
|
日本歷代天皇
|
|
日本天皇 → 日本天皇世系图(前半部 → 後半部)・日本皇室世系圖 → 日本皇室
|
|
彌生時代 (-250) |
1 神武 → 2 綏靖 → 3 安寧 → 4 懿德 → 5 孝昭 → 6 孝安
|
|
古墳時代・飛鳥時代 (250-710) |
7 孝靈 → 8 孝元 → 9 開化 → 10 崇神 → 11 垂仁 → 12 景行 → 13 成務 → 14 仲哀 → 神功注1 → 15 應神 → 16 仁德 → 17 履中 → 18 反正 → 19 允恭 → 20 安康 → 21 雄略 → 22 清寧 → 23 顯宗 → 24 仁賢 → 25 武烈 → 26 繼體 → 27 安閑 → 28 宣化 → 29 欽明 → 30 敏達 → 31 用明 → 32 崇峻 → 33 推古 → 34 舒明 → 35 皇極 → 36 孝德 → 37 齊明注2 → 38 天智 → 39 弘文 → 40 天武 → 41 持統 → 42 文武 → 43 元明
|
|
奈良時代 (710-794) |
43 元明 → 44 元正 → 45 聖武 → 46 孝謙 → 47 淳仁 → 48 稱德注3 → 49 光仁 → 50 桓武
|
|
平安時代 (794-1185) |
50 桓武 → 51 平城 → 52 嵯峨 → 53 淳和 → 54 仁明 → 55 文德 → 56 清和 → 57 陽成 → 58 光孝 → 59 宇多 → 60 醍醐 → 61 朱雀 → 62 村上 → 63 冷泉 → 64 圓融 → 65 花山 → 66 一條 → 67 三條 → 68 後一條 → 69 後朱雀 → 70 後冷泉 → 71 後三條 → 72 白河 → 73 堀河 → 74 鳥羽 → 75 崇德 → 76 近衛 → 77 後白河 → 78 二條 → 79 六條 → 80 高倉 → 81 安德 → 82 后鸟羽
|
|
鎌倉時代 (1185-1333) |
82 后鸟羽 → 83 土御門 → 84 順德 → 85 仲恭 → 86 後堀河 → 87 四條 → 88 後嵯峨 → 89 後深草 → 90 龜山 → 91 後宇多 → 92 伏見 → 93 後伏見 → 94 後二條 → 95 花園 → 96 後醍醐
|
|
南北朝注4/室町時代 (1333-1573) |
96/南1 後醍醐 → 97/南2 後村上 → 98/南3 長慶 → 99/南4 後龜山 北1 光嚴 → 北2 光明 → 北3 崇光 → 北4 後光嚴 → 北5 後圓融 → 100/北6 後小松 → 101 稱光 → 102 後花園 → 103 後土御門 → 104 後柏原 → 105 後奈良 → 106 正親町
|
|
安土桃山時代 (1573-1603) |
106 正親町 → 107 後陽成
|
|
江戶時代 (1603-1868) |
107 後陽成 → 108 後水尾 → 109 明正 → 110 後光明 → 111 後西 → 112 靈元 → 113 東山 → 114 中御門 → 115 櫻町 → 116 桃園 → 117 後櫻町 → 118 後桃園 → 119 光格 → 120 仁孝 → 121孝明
|
|
近代 (1868-1945) |
122 明治 → 123 大正 → 124 昭和
|
|
現代 (1945-) |
124 昭和 → 125 今上天皇(明仁) → 126 德仁(尚未正式即位)
|
|
注1:神功皇后是否应包含于天皇世数有争议,详见神功皇后#世数争议。 注2:皇極天皇重祚。 注3:孝谦天皇重祚。 注4:明治天皇以南朝為正統,北朝保留名號不列入世系。 注5:標註粉藍底色者為女性天皇。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ISNI: 0000 0000 4594 7047
- LCCN: no99010887
- NDL: 01182919
- VIAF: 26693300
|
|
Tl,LtYuaM6BrIDUg1nsQ72sMuvjoWQ FiNr h5bEtwgI6IOTKgtsfqUEKFS6Ck3j32Y55cwhp,SjZfYph7 BgqOhpG sIp,r lKTN9iRS L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