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Multi tool use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

|
地点 |
台灣台北市士林區
|
坐标 |
25°8′19.04″N 121°32′38.91″E / 25.1386222°N 121.5441417°E / 25.1386222; 121.5441417坐标:25°8′19.04″N 121°32′38.91″E / 25.1386222°N 121.5441417°E / 25.1386222; 121.5441417
|
建成于 |
1950 |
建造用于 |
駐台美軍宿舍
|
|
|
|
|
|
|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Yangmingshan American Military Housing),是台灣台北市陽明山上山仔后地區的文化景觀之一,位於中國文化大學附近佔地約13.88公頃的土地上,約擁有150棟美式建築,供1970年代以前的駐台美軍軍官、顧問及其眷屬在台居住。
歷史
1950年代,美軍開始大量派駐人員至台灣,以提供軍事訓練、支援給中華民國政府和國軍。1951年,美軍顧問團規劃小組、顧問工程師沈祖海、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事處人員共同乘坐直昇機攜帶在台北市上空盤旋,並利用圓規以美軍單位與美國使館為中心畫圓以找尋適合場所,最後選定以陽明山山仔后與天母一帶(中山北路七段末端)作為美軍眷舍的興建點。陽明山山仔后地區的興建戶數最多,眷舍規模最大,居住者為軍階較高的軍官;而天母興建的美軍眷舍較為零散分布,其興建戶數較少,居住者以士官和低階軍官為主[1][2]。當時民間將這些美軍宿舍俗稱為「阿督仔厝」。後來也在台北市區的民族東路與中山北路之間的數公頃土地興建美軍總部勤管司令部營區(今中山美術公園)。[3][4]
1978年12月16日美國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後,美軍宿舍區的房屋逐漸廢棄、閒置。然而台灣銀行接管部份的建物後,其中一些出租做為住宅,開放本地人入住,著名人士包括林洋港及賴聲川[5]。至於經建會管理之建物,目前為美國在台協會人員居住使用。
陽明山美軍宿舍區也是駐台美軍廣播電台(Armed Forces Network Taiwan,AFNT)的所在地點,1979年成立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adio Taipei,ICRT)接管美軍電台設備和業務後,仍繼續以陽明山作為電台總部,直到2000年為止。
相關條目
駐台美軍
- 天母白屋
- 台北美國學校
- 中華民國-美國關係
- 劉自然事件
- 眷村
- 愛富一街
- 愛富二街
- 愛富三街
註釋
- 文献
- 吳坤霖(1998),《陽明山山仔后美軍眷區住居空間變遷之研究—一個跨文化社群的生活空間》,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永久失效連結]
- 引用
^ 南洲山房:「美軍台灣」開鑼! - 樂多日誌
^ 吳坤霖,1998
^ 台北陽明山山仔后 @ taiwanenjoy的部落格 :: 痞客邦 PIXNET ::. archive.is. 2017-06-09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 再創台北新年輪 • 山仔后美軍宿舍群 Taipei Yangmingshan Shanzaihou U.S. Military Housi…. archive.is. 2017-06-09 [2017-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 Life in the Mountains. Sinorama.
外部連結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陽明山美軍宿舍群
|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綜合查詢 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Photos of the remaining buildings
- The US Military’s Cold War Housing in Shanzihou & Tianmu
- Current Photos of Housing Area 'C'
 駐台美軍歷史
|
|
部隊單位 |
- 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1955-1979)
- 美軍顧問團(1951-1979)
- 第327航空師(1966-1976)
- 美軍廣播電台(1957-1979)
|
|
相關設施 |
|
|
人員 |
美軍協防司令 |
- 蒲賴德
- 殷格索
- 竇亦樂
- 史慕德
- 梅爾遜
- 耿特納
- 邱約翰
- 包柏格
- 貝善誼
- 史奈德
- 林德
|
|
美軍顧問團長 |
- 蔡斯
- 史邁斯
- 鮑恩
- 杜安
- 戴倫
- 桑鵬
- 江森
- 戚烈拉
- 泰萊
- 巴恩斯
- 那水德
- 馮納
- 崔仕克
- 湯普遜
|
|
美軍電台台長 |
|
|
|
相關事件 |
|
|
臺北市文化資產
|
|
古蹟 與 歷史 建築 |
信義區 |
國定古蹟 |
臺北機廠 |
|
市定古蹟 |
松山菸廠 · 白榕蔭堂墓園 (白崇禧將軍墓) · 鐵路局臺北機廠澡堂
|
|
歷史建築 |
松山菸廠─機器修理廠、檢查室、育嬰室 · 蔣渭水墓園 · 臺北機廠總辦公室、客車工場、柴電工場 · 四四南村
|
|
文化景觀 |
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 |
|
|
南港區 |
市定古蹟 |
王義德墓 |
|
歷史建築 |
南港煙囪 ·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南港瓶蓋工廠、南港闕家古厝
|
|
|
松山區 |
市定古蹟 |
松山市場 |
|
歷史建築 |
一號糧倉 · 松山國際機場第一航廈
|
|
|
大同區 |
國定古蹟 |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八角亭、戰時指揮中心、臺北工場、工務室、電源室、食堂) ·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
|
市定古蹟 |
大龍峒保安宮 · 臺北孔子廟 · 陳德星堂 · 臺北北警察署(今大同分局) · 清代機器局遺構 ·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 歸綏街文萌樓 · 大稻埕辜宅 · 新芳春茶行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鐵道部部長宿舍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陳天來故居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 臺北市政府舊廈(原建成小學校)
|
|
歷史建築 |
保安街84號順天外科醫院 · 南京西路237號暨迪化街一段2、4、6號店屋 · 六館街尾洋式店屋 · 南京西路255號店屋 · 大龍國小 · 清代機器局第一號工場遺構 · 日新國民小學(原日新公學校)紅樓 · 安西街周宅 · 延平北路二段店屋(共約12項,包含廬山軒、黑美人大酒家、太和堂藥房、太平町店屋、大千百貨) · 十字軒糕餅舖 · 原專賣局臺北後站倉庫(已拆除) · 蔡合源宅第 · 民樂街4、6、8號、永昌街1號暨民生西路362巷33號店屋 · 波麗路餐廳(本店) · 涼州街108號店屋 · 西寧北路65、67號店屋 · 李臨秋故居 · 迪化街一段店屋(共約25項,含廣和堂藥舖、泰興漆行、張協成石廠、原周進春茶行) · 鐵路局局長宿舍 · 鐵路局北淡線(圓山站)宿舍 · 有記茶行
|
|
|
中正區 |
國定古蹟 |
中正紀念堂(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登錄) · 臺北賓館 · 專賣局 · 行政院大廈 · 臺北州廳(今監察院) · 臺北府城─北門、東門、南門、小南門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 總統府 · 司法大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 自由之家
|
|
市定古蹟 |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 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東和禪寺)鐘樓 · 臺大醫學院舊館 · 觀音禪堂 · 臺北酒廠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南海學園科學館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建國中學紅樓 · 欽差行臺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紀州庵 · 骨科醫院及住宅 · 臺大醫院舊館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 臺北撫台街洋樓 · 臺北公會堂(臺北中山堂) ·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 臺北郵局 · 臺北水道水源地 · 寶藏巖 · 李國鼎故居 ·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22、26號 · 黃氏節孝坊 · 急公好義坊 ·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 原臺北信用組合 · 勸業銀行舊廈 · 臺灣銀行 · 臺北第一高女 ·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 婦聯總會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 齊東街日式宿舍
|
|
歷史建築 |
菊元百貨 · 國父史蹟館 · 原樟腦精製工場 · 臺北酒廠-四連棟、米酒作業廠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共3項) · 公賣局球場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 · 獻堂館 ·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延平南路45號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 新生北路三段62巷24號及27號 · 杭州南路一段75號日式宿舍 · 蒲添生故居 · 明星咖啡館 · 海軍將官官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方東美寓所、戴炎輝寓所、戴運軌寓所、潮州街9號、銅山街4號 · 孫運璿濟南路寓所 · 濟南路二段25、27號日式宿舍 ·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 · 汀州路台鐵舊宿舍 · 幸町日式宿舍-臨沂街27巷1號 · 臺鐵舊宿舍─臨沂街63巷19號 · 衡陽路54、56、58、60號店屋 · 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彰化銀行臺北分行) · 峰圃茶莊 · 金山南路一段30巷12號日式宿舍 · 第一外科診所 · 齊東街日式宿舍(共7項)
|
|
|
中山區 |
市定古蹟 |
圓山別莊 · 前美國大使官邸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建國啤酒廠 ·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 七海寓所 · 臨濟護國禪寺 ·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
|
歷史建築 |
中山橋(已拆除) · 太原五百完人紀念建築群 · 建國啤酒廠-釀造大樓、儲酒室、包裝工場 · 劍潭寺 ·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共15項) · 明石元二郎鳥居及鎌田正威鳥居 · 林安泰古厝
|
|
|
北投區 |
市定古蹟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 北投溫泉浴場 · 北投穀倉 · 吟松閣 · 北投文物館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 草山水道系統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 · 北投普濟寺 · 周氏節孝坊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 陽明山中山樓
|
|
歷史建築 |
北投梅庭 · 農禪寺 ·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 北投賴氏祖祠 · 草山行館 · 青邨圓講堂 ·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 · 青邨國建館 · 新北投車站
|
|
|
內湖區 |
市定古蹟 |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 林秀俊墓 · 內湖郭氏古宅 · 內湖清代採石場
|
|
歷史建築 |
十四份圳舊水閘門 · 五分吊橋 · 原內湖庄役場(已拆除) · 內湖路統制倉
|
|
|
萬華區 |
市定古蹟 |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 · 朝北醫院 · 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 新富市場 ·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 艋舺洪氏祖厝 · 臺糖台北倉庫 · 慈雲寺 · 萬華林宅 · 老松國小 · 艋舺謝宅 · 西門紅樓 · 艋舺龍山寺 · 艋舺地藏庵 ·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 艋舺青山宮 ·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
|
歷史建築 |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 章太炎故居 · 漢口街二段125號店屋 · 仁濟療養院 ·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 艋舺王宅二進遺構
|
|
|
士林區 |
國定古蹟 |
士林官邸 |
|
市定古蹟 |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 士林潘宅 · 士林慈諴宮 · 士林公有市場 · 草山御賓館 · 閻錫山墓 · 閻錫山故居 · 摩耶精舍(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 芝山岩惠濟宮 · 芝山岩遺址 · 芝山岩隘門 · 潘宮籌墓 ·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 士林神農宮
|
|
歷史建築 |
陽明山美國在臺協會宿舍(原美援運用委員會宿舍) ·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 山仔后前美軍宿舍 ·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分所長宿舍 ·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 菁山路72巷20弄6號(巫雲山莊) · 陽明山美軍福利社 · 士林公會堂
|
|
|
文山區 |
市定古蹟 |
景美集應廟 · 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
|
歷史建築 |
革命實踐研究院院舍、司令臺 · 賴氏萬壽塔
|
|
|
大安區 |
市定古蹟 |
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校舍(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禮堂)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義芳居古厝 · 芳蘭大厝 ·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磯永吉紀念室) · 臺北工業學校紅樓 · 紫藤廬 · 台北清真寺 · 殷海光故居 ·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 臺灣大學校門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 臺北監獄圍牆遺跡 · 錦町日式宿舍─林務局局長舊宿舍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共4項,含羅銅壁寓所、馬廷英故居、翁通楹寓所)
|
|
歷史建築 |
臺北市福景宮 · 和平東路一段187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約4項,含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 臺灣大學公共宿舍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 · 臺鐵舊宿舍─濟南路三段15號 · 臺大農業陳列館 · 下內埔營舍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共4項) · 錦町日式宿舍群 · 梁實秋故居 · 青田街7巷8號 · 青田街8巷10號 · 青田街9巷4、6、8號
|
|
|
|
其他 |
臺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
|
voyn8k6V,JEyR9D3orxnyDCd ydrSebLw2 UEfg,CAcm8PS2rUF8W M,sskuoswxuOXTELE6f,9,0hV,Gm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提示 :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校训 博文約禮 [1] [2] 创建时间 1963年10月17日 学校类型 法定(公立)、研究型 監督 主權移交前:英屬香港總督 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校董會主席 梁乃鵬博士 校長 段崇智教授 副校长 華雲生教授(常務副校長) 霍泰輝教授、吳基培教授 張妙清教授、潘偉賢教授 陳偉儀教授、吳樹培先生 教师人數 1,619 [3] 学生人數 25,489 [3] 本科生人數 20,147 [3] 研究生人數 5,342 [3]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馬料水沙田市地段437號(大埔公路十一至十二咪左右(正門及崇基門)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坐标: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科學園路與澤祥街交界(東校門) 澤祥街18號(沙田凱悅酒店及工商管理學院)) 校區 新市鎮 总面积 134.4公頃(1,344,000平方米) [2] 代表色 紫與金 [1] 吉祥物 鳳凰 [1] 隶属 英聯邦大學協會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 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 英语 : ASAIHL ) 國際大學協會 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八大公立大學聯盟(譯自:HK8)[3] 网站 http://www.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 ( 英语: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縮寫为 CUHK ),簡稱 中文大學 、 中大...
10
1
I have a function that searches a vector of iterators and returns the iterator if its names matches a string passed as an argument. koalaGraph::PVertex lookUpByName(std::string Name,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ertices) { for (size_t i = 0; i < Vertices.size(); i++) { if(Vertices[i]->info.name == Name) return Vertices[i]; } } My question is how can I implement this as a lambda, to use it in connection with std::find_if ? I'm trying this: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 std::string Name; std::find_if(V.begin(), V.end(), [&Name]() {return Name == V->info.name;}) But it says that V an enclosing-function local variable cannot be referenced in a lambda body unless it is in the capture list.
...
坐标: 23°33′53″N 119°33′50″E / 23.564832°N 119.563924°E / 23.564832; 119.563924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山門與廟埕 漢語拼音 tiān hòu gōng 台羅拼音 má tsóo king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長安里正義街1號 創建年份 不明 大明萬曆32年(1604年)之前 開基者 不明 廟格 闔澎公廟 本殿構造 五開間三進落 等級 國定古蹟 主神 天上聖母 例祭 農曆正月元宵、七月普渡 相关人物 沈有容、韋麻郎、施琅、藍木、黃良、陳玉峰 澎湖天后宮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名稱 澎湖天后宮 其他名稱 媽祖宮、娘媽宮、天妃宮 登錄等級 國定第一級古蹟 登錄類別 祠廟 登錄公告日期 1983年12月28日 開放時間 07:00 --17:00 材質 紅磚、土黃色花崗岩、泉州白石與黑色石階 參觀費用 免費參觀 所有權者 開台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澎湖天后宮 ,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闔澎公廟之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眾說紛紜,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即已立廟。 [1] :48-53 天后宮早無定稱,稱 娘娘宮 、 天妃宮、娘媽宮、媽祖宮 或 媽宮 等稱呼在所多有。清朝領有台灣後,施琅宣稱克台戰役多賴天妃顯靈襄助,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晉天妃為天后,故今稱「天后宮」。 [2] :8-13 目录 1 沿革 1.1 明朝及明鄭時期 1.2 清領時期 1.3 日治時期 1.4 中華民國 2 奉祀 2.1 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2.2 註生娘娘 2.3 送子觀音 2.4 至聖先師 2.5 積慶公夫婦 2.6 天津媽祖像 2.7 虎爺 3 建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