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古尼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中国大陸
乔治·克鲁尼
臺灣
喬治·克隆尼
港澳
佐治·古尼
喬治·提摩西·克隆尼 (英语:George Timothy Clooney ,1961年5月6日- )生于美國肯塔基州列剋星敦,是一位男演員、導演、编剧、制片人與社会活动家,同時也是联合国亲善大使、时代百大人物之一、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持有人。2005年,以電影《諜對諜》榮獲第78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2017年获得法国凯撒电影奖终身成就奖。[1]
目录
1 慈善與政治參與
2 个人生活
3 作品
4 参考文献
5 外部連結
慈善與政治參與
喬治·克隆尼在2008年及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都支持歐巴馬陣營[2] [3] ,喬治·克隆尼也支持美國的同性戀婚姻合法化[4] 。
人權工作
喬治·克隆尼參與了坐視要管組織,其他參與者還有布萊德·彼特、麥特·戴蒙等人[5] 。
2009年二月,喬治·克隆尼與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一同造訪查德共和國。2010年一月,他組織了海地希望的電話捐款活動[6] ,百位好萊塢明星透過電話募捐,以援助2010年海地地震的災民。
2012年三月,喬治·克隆尼、馬丁·辛及布萊德·彼特共同參與達斯汀·蘭斯·布雷克的舞台劇"8",該舞台劇旨重演加利福尼亞州8號提案(該法案間接否定同性婚姻合法,2012年三月在聯邦最高法院重新駁回),克隆尼扮演律師David Boies。該劇在百老匯及Youtube上映,並同時為美國平權組織募款。
2012年九月,克隆尼與同性戀教育組織的慈善午餐競標得主共進午餐,該組織旨在促進已確認或潛在的同性戀、雙性戀或性別認同兒童在校園中的安全。
个人生活
他中學時是狂熱的棒球員與籃球員,並曾經想打職業棒球但未被錄取。之後他在北肯塔基大學和辛辛那提大學念廣播電視新聞學,不過並未畢業,做演員之前當過西裝與菸草銷售員。2007年他和女友騎機車在公路上撞上汽車發生車禍,他抱怨該汽車駕駛人開左方向燈卻向右轉才害他發生車禍,住院兩星期後出院,還發生有十幾名醫院人員企圖偷看他的病歷。他是一位活跃的民主党活动家[7] 。2012年3月在一次抗议活动中,在苏丹大使馆外被逮捕。[8]
2014年4月28日,曾宣布終身不會再婚的古尼宣布他和黎巴嫩裔英國律師艾瑪·阿拉穆丁訂婚。兩人在同年9月2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私人婚禮。[9]
作品
年度
作品
角色
備註
譯名
原名
1984–1985
E/R
Mark 'Ace' Kolmar
1985
《黑鷹騎士》
Streethawk
Kevin Stark
1985–1986
The Facts of Life
George Burnett
1987
Return to Horror High
Oliver
Grizzly II: The Predator
未列入名單
Combat Academy
Maj. Biff Woods
Murder, She Wrote
Kip Howard
〈No Laughing Murder〉單元
《黃金女郎》
The Golden Girls
Detective Bobby Hopkins
〈To Catch a Neighbor〉單元
1988
Return of the Killer Tomatoes
Matt Stevens
1988–1991
《肥媽日記》
Roseanne
Booker Brooks
11集
1989
Red Surf
Remar
1992
Unbecoming Age
Mac
1993
The Harvest
Lip Synching Transvestite
1993–1994
Sisters
Detective James Falconer
1994–99 2009
《急診室的春天》
ER
道格·罗斯
107集,最後一季回歸 提名 — 艾美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1995, 1996 提名 — 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戲劇類, 1995, 1996, 1997
1995
《六人行》
Friends
Dr.Michael Mitchell
〈The One with Two Parts, Part Two〉單元
1996
《殺出個黎明》
From Dusk Till Dawn
Seth Gecko
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愛情吉日》
One Fine Day
Jack Taylor
《顫慄時刻》
Curdled
Seth Gecko
未列入名單,只有照片
1997
Full Tilt Boogie
本人
紀錄片
《戰略殺手》
The Peacemaker
Thomas Devoe
《蝙蝠俠4:蝙蝠俠與羅賓》
Batman and Robin
Batman/Bruce Wayne
《南方四賤客》
Southpark
Sparky the Dog(配音)
(Big Gay Al's Big Gay Boat Ride)單元
1998
《狂林戰曲》
Thin Red Line
Captain Bosche
《戰略高手》
Out of Sight
Jack Foley
Waiting for Woody
本人
喜劇短片
1999
《奪寶大作戰》
Three Kings
Major Archie Gates
The Book That Wrote Itself
本人
《南方公園劇場版》
Southpark the Movie
Doctor Gouache(配音)
The Limey
未列入名單
2000
《驚濤駭浪》
The Perfect Storm
Billy 'Skip' Tyne
Fail Safe
Col. Jack Grady
《霹靂高手》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Ulysses Everett McGill
金球獎最佳男主角:音樂及喜劇電影 提名 — Empire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衛星獎最佳男主角:音樂及喜劇電影
2001
《瞞天過海》
Ocean's Eleven
Danny Ocean
提名 — 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非常小特務》
Spy Kids
Devlin
2002
《危險性私隱》
Confessions of a Dangerous Mind
中情局 Officer Jim Byrd
兼任導演
《索拉里斯星》
Solaris
Chris Kelvin
提名 — 土星獎最佳男主角
《各顯神通》
Welcome to Collinwood
Jerzy
製片
Starbuck Holger Meins
紀錄片
2003
《愛情差錯腳》
Intolerable Cruelty
Miles Massey
《非常小特務:3D立體出擊》
Spy Kids 3-D: Game Over
Devlin
2004
《盜海豪情十二瞞徒》
Ocean's Twelve
Danny Ocean
提名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2005
《晚安,祝你好運》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Fred Friendly
戈尔登·奥塞拉奖 最佳劇本 衛星獎最佳原著劇本 提名 —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著劇本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提名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編劇 提名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原著劇本 提名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 提名 — Chlotrudis Awards最佳導演 提名 — 金球獎最佳劇本 提名 — 哥譚獎最佳整體演出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 提名 —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劇本 提名 — 美國編劇工會獎最佳原著劇本
《諜對諜》
Syriana
Bob Barnes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提名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
2006
《柏林暗戰》
The Good German
Jake Geismar
2007
《全面反擊》
Michael Clayton
Michael Clayton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舊金山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劇本 華盛頓特區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戲劇類 提名 —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線上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今日達爾富爾》
Darfur Now
本人
《十三罗汉》
Ocean's Thirteen
Danny Ocean
2008
《愛情決勝分》
Leatherheads
Jimmy "Dodge" Connelly
共同編劇(未列入名單)
《即刻毀滅》
Burn After Reading
Harry Pfarrer
2009
《超級狐狸先生》
Fantastic Mr. Fox
狐狸先生(配音) Mr. Fox
《型男飛行日誌》
Up in the Air
Ryan Bingham
提名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 —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超異能部隊》
Men Who Stare at Goats
Lyn Cassady
2010
《他來自美國》
The American
Jack
2011
《選戰風雲》
The Ides of March
州长Mike Morris
导演、編劇澳洲電影學院獎國際類 最佳劇本 提名 —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提名 —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 提名 — 金球獎最佳導演
《繼承大丈夫》
The Descendants
Matt King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提名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提名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2012
《亞果出任務》
Argo
監製
2013
《地心引力》
Gravity
Matt Kowalsky
提名 — 土星獎最佳男配角
2014
《大尋寶家》
Monuments Men
Frank Stokes
导演、編劇
2015
《明日世界》
Tomorrowland
Frank Walker
《危機女王》
Our Brand Is Crisis
監製
2016
《凱薩萬歲!》
Hail, Caesar!
Baird Whitlock
《金錢怪獸》
Money Monster
Lee Gates
監製
2017
《完美社區謀殺案》
Suburbicon
導演
参考文献
^ 乔治-克鲁尼片刻不离爱妻. 新浪. 2017-02-26.
^ http://www.hollywood.com/news/celebrities/3570488/george-clooney-welcomes-barack-obama-s-presidential-bid
^ http://www.politico.com/news/stories/0711/59184.html
^ 存档副本. [2014-09-27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 http://notonourwatchproject.org/
^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0-01/24/content_12864016.htm
^ 奥巴马总统连任在即 克鲁尼办募捐晚宴声援. 新浪娱乐. 2012年4月11日.
^ George Clooney arrested in Sudan protest. CNN. March 21, 2012.
^ "George Clooney and Amal Alamuddin marry in Venice". CNN. 27 September, 2014.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佐治·古尼
George Clooney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Clooney Network
The Sunday Times interview 12/2005
佐治·古尼在WorldCat聯合目錄內的著作和相關文獻
佐治·古尼在《紐約時報》上的節選新聞及評論, and in NYT Movies
來自《卫报》有關佐治·古尼的新闻和评论
George Clooney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 Better World Campaign
Text, Audio, and Video of Speech to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on Darfur, December 14, 2006, NYC
Clooney, Google, UN Team Up To Watch Sudan Border, NPR , December 29, 2010
佐治·古尼執導電影
《危險性私隱》(2002)
《晚安,祝你好運》(2005)
《愛情決勝分》(2008)
《選戰風雲》(2011)
《大尋寶家》(2013)
《完美社區謀殺案》(2017)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2001–2020)
吉姆·布洛班特 (2001)
克里斯·庫柏 (2002)
蒂姆·罗宾斯 (2003)
摩根·弗里曼 (2004)
佐治·古尼 (2005)
亞倫·阿金 (2006)
哈維爾·巴登 (2007)
希斯·萊傑 (2008)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2009)
克里斯汀·貝爾 (2010)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2011)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2012)
傑瑞德·萊托 (2013)
J·K·西蒙斯(2014)
馬克·里朗斯(2015)
馬赫夏拉·阿里(2016)
山姆·洛克威爾(2017)
完整列表
(1936–1940)
(1941–1960)
(1961–1980)
(1981–2000)
(2001–2020)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電影男主角
1943–1960
1943 保羅·盧卡斯 · 1944 亞歷山大·諾克斯 · 1945 雷·米倫 · 1946 葛雷哥萊·畢克 · 1947 羅納·考爾門 · 1948 勞倫斯·奧立佛 · 1949 布羅德里克·克勞福德 · 1950 何塞·費勒 · 1951 弗雷德里克·馬區 · 1952 賈利·古柏 · 1953 史賓塞·屈賽 · 1954 馬龍·白蘭度 · 1955 歐尼斯·鮑寧 · 1956 寇克·道格拉斯 · 1957 亞歷·堅尼斯 · 1958 大衛·尼文 · 1959 安東尼·弗朗西奧沙 · 1960 畢·蘭卡斯特
1961–1980
1961 麥斯米倫·雪爾 · 1962 葛雷哥萊·畢克 · 1963 薜尼·鮑迪 · 1964 彼得·奧圖 · 1965 奧瑪·雪瑞夫 · 1966 保羅·史考菲 · 1967 洛·史泰格 · 1968 彼得·奧圖 · 1969 約翰·韋恩 · 1970 喬治·坎貝爾·斯科特 · 1971 金·哈克曼 · 1972 馬龍·白蘭度 · 1973 艾爾·帕西諾 · 1974 傑克·尼克遜 · 1975 傑克·尼克遜 · 1976 彼得·芬奇 · 1977 李察·波頓 · 1978 強·沃特 · 1979 達斯汀·霍夫曼 · 1980 勞勃·狄尼洛
1981–2000
1981 亨利·方達 · 1982 班·金斯利 · 1983 勞勃·杜瓦、湯姆·寇特內 · 1984 F·莫瑞·亞伯拉罕 · 1985 強·沃特 · 1986 鮑伯·霍金斯 · 1987 麥克·道格拉斯 · 1988 達斯汀·霍夫曼 · 1989 湯姆·克魯斯 · 1990 傑瑞米·艾朗 · 1991 尼克·諾特 · 1992 艾爾·帕西諾 · 1993 湯姆·漢克斯 · 1994 湯姆·漢克斯 · 1995 尼可拉斯·凱吉 · 1996 傑佛瑞·羅許 · 1997 彼得·方達 · 1998 金·凱瑞 · 1999 丹佐·華盛頓 · 2000 湯姆·漢克斯
2001–至今
2001 羅素·克洛 · 2002 傑克·尼克遜 · 2003 西恩·潘 · 2004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 2005 菲利浦·西摩·霍夫曼 · 2006 佛瑞斯·惠特克 · 2007 丹尼爾·戴-路易斯 · 2008 米基·洛克 · 2009 傑夫·布里吉 · 2010 柯林·佛斯 · 2011 喬治·克隆尼 · 2012 丹尼爾·戴-路易斯 · 2013 馬修·麥康納 · 2014 艾迪·瑞德曼 · 2015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 2016 凱西·艾佛列克 · 2017 蓋瑞·歐德曼
註:1943年至1950年不區分「戲劇類」與「音樂及喜劇類」。1951年起,獨立出此兩種獎項,分開頒獎。
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
1943–1960
1943 艾金·塔米路夫 · 1944 巴里·菲茨傑拉德 · 1945 卡洛·耐許 · 1946 克里夫頓·韋柏 · 1947 艾德蒙·葛溫 · 1948 華特·休士頓 · 1949 詹姆斯·威特摩爾 · 1950 艾德蒙·葛溫 · 1951 彼得·尤斯汀諾夫 · 1952 米拉德·米切爾 · 1953 法蘭克·辛納屈 · 1954 艾德蒙·歐布萊恩 · 1955 亞瑟·甘迺迪 · 1956 厄爾·霍利曼 · 1957 列·畢頓 · 1958 布羅·艾夫斯 · 1959 史蒂芬·鮑伊 · 1960 薩爾·米涅奧
1961–1980
1961 喬治·查格里斯 · 1962 奧瑪·雪瑞夫 · 1963 約翰·休斯頓 · 1964 艾德蒙·歐布萊恩 · 1965 奧斯卡·華納 · 1966 李察·艾登堡祿 · 1967 李察·艾登堡祿 · 1968 丹尼爾·梅西 · 1969 吉格·揚 · 1970 約翰·米爾斯 · 1971 班·約翰森 · 1972 喬·葛雷 · 1973 約翰·豪斯曼 · 1974 佛雷·亞斯坦 · 1975 理查·班傑明 · 1976 勞倫斯·奧立佛 · 1977 彼得·佛斯 · 1978 約翰·赫特 · 1979 馬爾文·道格拉斯 、勞勃·杜瓦 · 1980 提摩西·赫頓
1981–2000
1981 約翰·吉爾古德 · 1982 小路易斯·葛塞特 · 1983 傑克·尼克遜 · 1984 吳漢潤 · 1985 克勞斯·馬利亞·布藍道 · 1986 湯姆·貝林傑 · 1987 史恩·康納萊 · 1988 馬丁·蘭道 · 1989 丹佐·華盛頓 · 1990 布魯斯·戴維森 · 1991 傑克·派連斯 · 1992 金·哈克曼 · 1993 湯米·李·瓊斯 · 1994 馬丁·蘭道 · 1995 布萊德·彼特 · 1996 艾德華·諾頓 · 1997 畢·雷諾斯 · 1998 艾德·哈里斯 · 1999 湯姆·克魯斯 · 2000 班尼西奧·狄·托羅
2001–至今
2001 吉姆·布洛班特 · 2002 克里斯·庫柏 · 2003 提姆·羅賓斯 · 2004 克里夫·歐文 · 2005 喬治·克隆尼 · 2006 艾迪·墨菲 · 2007 哈維爾·巴登 · 2008 希斯·萊傑 · 2009 克里斯多夫·華茲 · 2010 克里斯汀·貝爾 · 2011 克里斯多夫·柏麥 · 2012 克里斯多夫·華茲 · 2013 傑瑞德·雷托 · 2014 J·K·西蒙斯 · 2015 席維斯·史特龍 · 2016 亞倫·強森 · 2017 山姆·洛克威尔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
1935–1950
查爾斯·勞頓 (1935)
華特·休士頓 (1936)
保羅·穆尼 (1937)
詹姆斯·卡格尼 (1938)
詹姆斯·史都華 (1939)
查理·卓別林 (1940)
賈利·古柏 (1941)
詹姆斯·卡格尼 (1942)
保羅·盧卡斯 (1943)
巴瑞·費茲傑羅 (1944)
雷·米倫 (1945)
勞倫斯·奧立佛 (1946)
威廉·鮑威爾 (1947)
勞倫斯·奧立佛 (1948)
布羅德里克·克勞福德 (1949)
葛雷哥萊·畢克 (1950)
1951–1975
亞瑟·甘迺迪 (1951)
羅夫·理查森 (1952)
畢·蘭卡斯特 (1953)
馬龍·白蘭度 (1954)
歐尼斯·鮑寧 (1955)
寇克·道格拉斯 (1956)
亞歷·堅尼斯 (1957)
大衛·尼文 (1958)
詹姆斯·史都華 (1959)
畢·蘭卡斯特 (1960)
麥斯米倫·雪爾 (1961)
亞伯特·芬尼 (1963)
雷克斯·哈里遜 (1964)
奧斯卡·韋納 (1965)
保羅·史考菲 (1966)
洛·史泰格 (1967)
亞倫·阿金 (1968)
強·沃特 (1969)
喬治·坎貝爾·史考特 (1970)
金·哈克曼 (1971)
勞倫斯·奧立佛 (1972)
馬龍·白蘭度 (1973)
傑克·尼克遜 (1974)
傑克·尼克遜 (1975)
1976–2000
勞勃·狄尼洛 (1976)
約翰·吉爾古德 (1977)
強·沃特 (1978)
達斯汀·霍夫曼 (1979)
勞勃·狄尼洛 (1980)
畢·蘭卡斯特 (1981)
班·金斯利 (1982)
勞勃·杜瓦 (1983)
史提夫·馬丁 (1984)
傑克·尼克遜 (1985)
鮑勃·霍斯金斯 (1986)
傑克·尼克遜 (1987)
傑瑞米·艾恩斯 (1988)
丹尼爾·戴-路易斯 (1989)
勞勃·狄尼洛 (1990)
安東尼·霍普金斯 (1991)
丹佐·華盛頓 (1992)
大衛·修里斯 (1993)
保羅·紐曼 (1994)
尼可拉斯·凱吉 (1995)
傑佛瑞·羅許 (1996)
彼得·方達 (1997)
尼克·諾特 (1998)
理查·法恩斯沃斯 (1999)
湯姆·漢克斯 (2000)
2001–現今
湯姆·威爾金森 (2001)
丹尼爾·戴-路易斯 (2002)
比爾·莫瑞 (2003)
保羅·吉馬蒂 (2004)
希斯·萊傑 (2005)
佛瑞斯·惠特克 (2006)
丹尼爾·戴-路易斯 (2007)
西恩·潘 (2008)
喬治·克隆尼 (2009)
柯林·佛斯 (2010)
布萊德·彼特 (2011)
丹尼爾·戴-路易斯 (2012)
勞勃·瑞福 (2013)
蒂莫西·斯波 (2014)
麥可·基頓 (2015)
凱西·艾佛列克 (2016)
榮譽凱薩獎
1976–2000
英格麗·褒曼 (1976)
黛安娜·羅斯 (1976)
翁黑·隆格瓦 (1977)
賈克·大地 (1977)
侯貝·豆赫夫蒙 (1978)
勒內·戈西尼 (1978)
馬賽爾·卡爾內 (1979)
夏勒·瓦奈 (1979)
華特·迪士尼 (1979)
皮耶·布隆貝爾哲 (1980)
路易·德菲內斯 (1980)
寇克·道格拉斯 (1980)
馬瑟·巴紐 (1981)
亞倫·雷奈 (1981)
喬治·東西哲 (1982)
亞歷山大·莫虛金 (1982)
Jean Nény (1982)
安德烈·華依達 (1982)
黑穆 (1983)
雷奈·克萊門特 (1984)
喬治·德·包黑嘎赫 (1984)
艾薇琪·弗伊勒 (1984)
克莉絲汀·賈克 (1985)
達妮葉·達麗尤 (1985)
Christine Gouze-Rénal (1985)
阿蘭·普瓦雷 (1985)
莫里斯·賈爾 (1986)
貝蒂·戴維斯 (1986)
尚·德拉努瓦 (1986)
René Ferracci (1986)
克勞德·朗玆曼 (1986)
尚盧·高達 (1987)
塞吉·希爾貝赫蒙 (1988)
貝特朗·布里耶 (1989)
保羅·古里莫 (1989)
傑哈·菲利普 (1990)
尚-皮耶·歐蒙 (1991)
蘇菲亞·羅蘭 (1991)
蜜雪兒·摩根 (1992)
席維斯·史特龍 (1992)
尚·馬萊 (1993)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 (1993)
热拉尔·乌利 (1993)
尚·卡赫梅 (1994)
珍妮·摩露 (1995)
葛雷哥萊·畢克 (1995)
史蒂芬·史匹柏 (1995)
洛琳·白考兒 (1996)
亨利·韋爾納伊 (1996)
查爾·阿茲納弗 (1997)
安蒂·麥克道威爾 (1997)
麥克·道格拉斯 (1998)
克林·伊斯威特 (1998)
尚盧·高達 (1998)
佩德羅·阿莫多瓦 (1999)
強尼·戴普 (1999)
尚·侯謝弗 (1999)
喬希安·芭拉絲寇 (2000)
喬治·克拉韋納 (2000)
尚-皮耶·李奧 (2000)
馬丁·史柯西斯 (2000)
2001至今
達意·柯爾 (2001)
夏綠蒂·蘭普琳 (2001)
安妮·華達 (2001)
安諾·艾美 (2002)
傑瑞米·艾恩斯 (2002)
克勞德·意許 (2002)
伯納蒂特·拉方特 (2003)
史派克·李 (2003)
梅莉·史翠普 (2003)
米雪琳·佩斯勒 (2004)
賈克·瞿彤克 (2005)
威爾·史密斯 (2005)
休·葛蘭 (2006)
皮耶·黑沙赫 (2006)
瑪萊娜·若貝爾 (2007)
裘德·洛 (2007)
珍妮·摩露 (2008)
羅貝托·貝尼尼 (2008)
達斯汀·霍夫曼 (2009)
哈里遜·福特 (2010)
昆汀·塔倫提諾 (2011)
凱特·溫斯蕾 (2012)
凱文·科斯納 (2013)
史嘉蕾·喬韓森 (2014)
西恩·潘 (2015)
麥克·道格拉斯 (2016)
喬治·克隆尼 (2017)
塞西尔·B·德米尔奖
1950年代
塞西尔·B·戴米尔(1952)
沃尔特·迪斯尼(1953)
达里尔·F·扎努克(1954)
琪恩·汉旭特(1955)
杰克·华纳(1956)
茂文·勒鲁瓦(1957)
巴迪·艾德勒(1958)
莫里斯·切瓦力亚(1959)
1960年代
平·克劳斯贝(1960)
弗雷德·阿斯泰尔(1961)
朱迪·加兰(1962)
鲍勃·霍普(1963)
约瑟夫·莱文(1964)
詹姆斯·斯图尔特(1965)
约翰·韦恩(1966)
查尔登·海斯顿(1967)
柯克·道格拉斯(1968)
格里高利·派克(1969)
1970年代
琼·克劳馥(1970)
弗兰克·辛纳特拉(1971)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72)
塞缪尔·戈尔德温(1973)
贝蒂·戴维斯(1974)
哈尔·B·瓦利斯(1975)
沃尔特·米尼奇(1977)
雷德·斯克尔顿(1978)
露西尔·鲍尔(1979)
1980年代
亨利·方达(1980)
吉恩·凯利(1981)
西德尼·波蒂埃(1982)
劳伦斯·奥利弗(1983)
保罗·纽曼(1984)
伊丽莎白·泰勒(1985)
芭芭拉·斯坦威克(1986)
安东尼·奎恩(1987)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88)
多丽丝·黛(1989)
1990年代
奥黛丽·赫本(1990)
杰克·莱蒙(1991)
罗伯特·米彻姆(1992)
劳伦·白考尔(1993)
罗伯特·雷德福(1994)
索非娅·罗兰(1995)
肖恩·康纳利(1996)
德斯汀·荷夫曼(1997)
雪莉·麦克雷恩(1998)
杰克·尼科尔森(1999)
2000年代
芭芭拉·史翠珊(2000)
艾尔·帕西诺(2001)
哈里森·福特(2002)
吉恩·哈克曼(2003)
迈克尔·道格拉斯(2004)
罗宾·威廉姆斯(2005)
安东尼·霍普金斯(2006)
沃伦·比蒂(2007)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2009)
2010年代
马丁·斯科塞斯(2010)
罗伯特·德尼罗(2011)
摩根·弗里曼(2012)
朱迪·福斯特(2013)
伍迪·艾伦(2014)
喬治·克隆尼(2015)
丹佐·華盛頓(2016)
梅莉·史翠普(2017)
歐普拉·溫芙蕾(2018)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NE: XX1288046
BNF: cb135107179 (data)
CiNii: DA13843239
FAST: 379114
GND: 120335824
ISNI: 0000 0001 2099 2893
LCCN: no96040669
MusicBrainz: efdc17eb-6662-48c2-af9c-a4cc61573b58
NDL: 01042445
NKC: xx0017209
ICCU: ITICCURAVV105491
SNAC: w6jm360m
SUDOC: 050344315
VIAF: 14928451
k yt1LbD9Cmbzcn4mK9WIAy eycCStwK0SvTeZ9wWiB9pbePm,3crJN2Fl,4n,tIA8P7XQOTcsZYv,sKUd,LS,vb CrmhZsJ vv1xSjlLpRSA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