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25°02′16″N 121°27′24″E / 25.0377963°N 121.4567329°E / 25.0377963; 121.4567329
新莊文昌祠
|
文昌祠入口山門
|
基本資訊
|
所在地
|
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市新莊區文德里碧江街20號
|
創建年份
|
1813年始建
|
保護狀況
|
直轄市定古蹟
|
主神
|
文昌帝君
|
例祭
|
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1]:108)
|
新莊文昌祠位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區,為一間主奉文昌帝君的廟宇,於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三級古蹟,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2]。文昌祠最初於1813年建在新莊慈祐宮右側,《淡水廳志》記載為淡水廳五文昌祠之一[註 1],1875年遷建於現址[3]。
目录
1 沿革
2 建築與文物
3 祀神與活動
3.1 文昌帝君聖誕
3.2 功名燈祈福消災法會
3.3 聯考功名祈福法會
4 其他
5 註解
6 參見
7 參考資料
沿革
新莊本無文昌廟,後來艋舺縣丞曹汝霖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倡修慈祐宮,因為完工後還有餘款,遂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祠[註 2],供奉原配祀在慈祐宮內的文昌帝君神像[3][2]。後因原祠面積過小,光緒元年(1875年)艋舺縣丞傅端銓及士紳陳式璋等鳩資,將文昌祠遷建到現址,並在文昌祠左側護龍設兼作義塾之用的「崇文閣」[3][2]。
到了臺灣日治時期之初,總督府於明治卅一年(1898年)成立「臺北國語傳習所新莊分教場」,借用文昌祠作為校舍,後來該校在該年公學校令發佈後改為「興直堡公學校」,是現在新莊國小的前身[3]。但文昌祠的崇文閣依然持續辦理漢文補習教育,直到皇民化運動時期才被停辦[3]。
興直堡公學校遷出文昌祠後,新庄區[註 3]區長林明德曾在大正三、四年(1914、1915年)左右重修[註 4]。皇民化運動時期,除了漢文教育遭到禁止以外,文昌祠的香火也因為神道教的推行而衰弱,早晚的燒香點火與維護,皆由旁邊的品珍號食品行負責[1]:70。
二次大戰後,新莊的臺北縣參議員林世南為了辦理文昌祠的所有權財產登記,在民國卅五年(1946年)6月23日於慈祐宮召開信徒大會,在123名信徒代表參與下,選出林世南、陳塗(鎮民代表會主席)與鄧蘇松(鎮民代表)為新任管理人,並在同年7月29日呈報此結果[4][1]:70。民國卅七年(1948年)文昌祠舉辦大型祭孔儀式,參與者約有2000多人,使得文昌祠的香火一度復甦[4][1]:70。但隔年(1949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文昌祠遭政府單位進駐直到民國五十年代(1960年代)[1]:71。後來新莊鎮公所又在民國六十年(1971年)在文昌祠內成立「明德托兒所」,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8月才遷出並改稱「文昌托兒所」[1]:71。而在托兒所時期,文昌祠在民國六十年到六十四年(1971年-1975年)曾打算重修,但因為經費問題,只新建照牆和山門、翻修屋頂、塑完前殿山牆內側泥塑壁飾的粗胚,並將外埕地面全鋪上水泥[4]。
《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後(1982年),新莊文昌祠第一屆管理委員會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成立,由簡天賜擔任第一屆主委[1]:71。而歷經文昌祠公告為古蹟與托兒所遷出後,文昌祠在民國八十年(1991年)恢復祭祀功能,並於兩年後(1993年)的2月23日重新舉辦三獻禮祭典[1]:71[4]。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文昌祠再次重修,並將東側廂房改成兩層樓之文物館[1]:72[4]。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竣工後,文昌祠移交給管理委員會,而後管理委員會又增建祿馬室,添增神龕等設施直到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並在該年1月26日舉辦連續三天的恭行重修慶成安座大法會[1]:72。
建築與文物
新莊文昌祠古蹟主體是三開間二進二廊式的建築,三川殿前方建有照牆,信徒要進出得走旁邊的山門[3]。據說這是當時建祠時為激勵新莊士子奮發向上,故仿照孔廟建築格式,要等到新莊地區出狀元之後才將照牆打掉改做正門,讓狀元從正門進入祭拜[1]:77。但新莊地區最終只有出過舉人,故文昌祠的照牆保留至今[1]:77。進入三川殿,過了兩側走廊與內埕,便是正殿。在文昌祠正殿中,中央供奉文昌帝君,左廳供奉魁斗星君,右廳供奉歷代聖賢牌位[1]:79。
文昌祠東廂為兩層樓的文物館,一樓有太歲殿、祿馬殿、功名燈殿、瘟祖殿,二樓為文物保存展示處,平日很少開放,地下室則是社區才藝研習場所[1]:88。
祠中文物除了神像,舊供桌外,主要有古匾「著儀範世」與「天下文明」,但「天下文明」匾已失竊,現懸掛者為仿作,「著儀範世」匾也被廟方收起另外保存,改掛複製品[1]:98。此外在三川門外有一敬字亭,但因為常被信眾誤以為是金爐而被廟方用磚頭塞住亭口[1]:100、101。
祀神與活動
新莊文昌祠奉祀有文昌帝君(兩旁供奉天聾、地啞[4])、魁斗星君、瘟祖[註 5]、祿馬神[註 6]、太歲星君等神祇。
文昌祠主要的祭祀活動是文昌帝君聖誕,此外尚會配合教育部舉辦的全國性考試訂定相關祭典、法會[1]:106。而新莊地區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大拜拜,幾乎各宮廟之神明都會參與遶境,唯獨文昌祠不會參與,此傳統或與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有關[3]。
文昌帝君聖誕
於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初三、初四舉行「文昌帝君聖誕禮斗法會」,會由道士誦經為文昌帝君祝壽,此外信眾會帶供品安置於祭壇上[1]:108。信眾亦可報名參加禮斗法會,而禮斗又分為文昌帝君斗、魁星斗、功名斗,另外報名者可領取文昌帝君的壽麵與壽桃[1]:108。
此外在聖誕當日會參考清朝官祀規制進行三獻禮,此日亦是文昌祠的春祭[1]:110。而秋季則是農曆七月七日魁斗星君誕辰,但因非文昌祠主神且未列入官祀,所以不會舉辦三獻禮,也只在當日舉辦聖誕法會[1]:110。
而在文昌帝君聖誕晚上,則會進行延壽斗科法會,源自舊時迎請文昌帝君遶境驅除瘟疫的舊俗[1]:111。而在進行時會由儀仗隊、鑼鼓隊與道士誦經團開道,信眾提著文昌祠燈籠通過烘爐火與七星橋後,依序前往新莊土地公廟、廣福宮、慈祐宮、武聖廟,再返回文昌祠,全程參與者可拿到智慧筆、智慧糖、智慧糕[1]:111。
功名燈祈福消災法會
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一開始接受次一年的功名燈申報,廟方會將申報者資料安置在功名燈殿各個燈座上,並於大年初一到初三舉行法會,而大年初一還會舉行點燈儀式,之後每個月會舉辦一次法會,而如果該月有神明聖誕或聯考功名祈福法會則會合併舉行[1]:122。農曆十二月則會舉行「功名燈謝燈圓滿法會」,法會後會開始清理燈座為來年做準備[1]:123。
聯考功名祈福法會
配合像是大學學測、大學指考、四技二專統測等全國性考試舉辦,會在考試前一天舉行,分為三場[1]:124。參加者需要帶蔥(象徵「聰明」[1]:133)、芹菜(象徵「勤快、勤學」[1]:133)、菜頭(象徵「好彩頭」[1]:133)與圓形水果前來祭拜,親自讓法師進行「祭解」(制解)[1]:126。考生返家後須將參加祭解的衣物放在枕頭下,並將領到的功名米與家中的米混合後煮來吃,祭拜用的蔥、芹菜、菜頭也要吃下[1]:129。此外還要在返家後與考試當天早上喝三口符水,剩下的符水則用來擦臉、胸、手腳,之後穿著祭解過的衣物、帶著祭解過的文具應試[1]:129。
其他
從前新莊有塊「公田」,招設佃農,可收近百石租穀,作為敬義閣(新莊武聖廟)、崇文閣(新莊文昌祠)舉行祭典的經費,但因為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使得兩組織失去此一經費來源[4]。
註解
參見
參考資料
^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 蔣嫣娟. 〈臺灣文昌信仰與考試文化之研究─以新莊文昌祠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009年1月.
^ 2.02.12.2 新莊文昌祠.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3.03.13.23.33.43.53.6 周宗賢. 《臺北縣文化資產手冊》.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2005年12月: 頁20─21. ISBN 986-00-3374-9.
^ 4.04.14.24.34.44.54.64.74.8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 《新莊市志》. 臺北縣新莊市公所. 1998年2月: 頁352、386-388.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新莊文昌祠
|
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
|
|
臺北市 |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
臺北郵局 ·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 原臺北北警察署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 · 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 · 原臺灣軍司令部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舊址 ·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 陽明山中山樓 · 清代機器局遺構 · 臺北府城北門 · 臺北府城南門 · 臺北府城小南門 · 臺北府城東門 · 芝山岩隘門
|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大龍峒保安宮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 臺北孔子廟 · 士林慈諴宮 · 芝山巖惠濟宮 · 士林神農宮 · 艋舺龍山寺 · 艋舺清水巖 · 艋舺青山宮 · 艋舺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 艋舺地藏庵 · 慈雲寺 · 景美集應廟 ·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 陳德星堂 · 原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東和禪寺)鐘樓 · 觀音禪堂 · 寶藏巖 · 臨濟護國禪寺 · 北投普濟寺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 台北清真寺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林秀俊墓 · 王義德墓 · 潘宮籌墓 ·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 閻錫山墓 · 黃氏節孝坊 · 急公好義坊 · 周氏節孝坊 · 興福庄建塚紀念碑
|
|
宅第 |
義芳居古厝 · 萬華林宅 · 艋舺謝宅 · 內湖郭氏古宅 · 艋舺洪氏祖厝 · 士林潘宅 · 前美國駐台北領事館 · 圓山別莊 · 大稻埕辜宅 · 七海寓所(蔣經國故居) · 陳天來故居 · 芳蘭大厝 ·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 李國鼎故居 · 殷海光故居 · 閻錫山故居 ·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 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青田街7巷2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22、26號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馬廷英故居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新芳春茶行 · 齊東街日式宿舍 ·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 骨科醫院及住宅 · 鐵道部部長宿舍 · 北投臺灣銀行舊宿舍 · 牯嶺街高等官舍群 ·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 · 錦町日式宿舍-林務局局長舊宿舍 ·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宿舍 · 士林官邸
|
|
教育、書院 |
學海書院(高氏宗祠) · 原臺灣教育會館 · 臺北第三高女(中山女中) · 臺灣大學校門 · 臺北工業學校紅樓(臺北科技大學紅樓) · 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師範大學講堂、行政大樓、文薈廳、普字樓) ·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大禮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禮堂) · 建國中學紅樓 · 臺北第一高女(北一女) · 原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 臺大醫學院舊館 · 臺大法學院(原台北高等商業學校) · 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磯永吉紀念室) · 老松國小 · 原建成小學校(臺北市政府舊廈) ·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
|
產業設施 |
臺灣銀行 · 原臺北信用組合(今合作金庫銀行城內分行)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 · 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 勸業銀行舊廈 · 西門紅樓 · 新富市場 · 松山市場 · 士林公有市場 · 內湖清代採石場 · 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 松山菸廠 · 原臺北酒廠 · 北投穀倉 · 原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建國啤酒廠) · 臺糖臺北倉庫 ·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 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
|
其他 |
臺北公會堂 · 自由之家 · 天母白屋(美軍宿舍) · 北投溫泉浴場 · 婦聯總會 · 紫藤廬 · 歸綏街文萌樓 · 紀州庵 · 臺北撫臺街洋樓 · 臺大醫院舊館 · 前日軍衛戍醫北投分院 · 吟松閣 · 草山御賓館 · 原佳山旅館(北投文物館) · 植物園臘葉館 · 南海學園科學館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 鐵路局台北機廠澡堂 · 臺北水道水源地 ·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 草山水道系統 · 芝山岩遺址
|
|
|
|
新北市 |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 淡水氣候觀測所 · 淡水海關碼頭 ·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 滬尾小學校禮堂 ·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 瑞芳四腳亭砲台
|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三重先嗇宮 · 新莊文昌祠 · 新莊武聖廟 · 新莊慈祐宮 · 頂泰山巖 · 五股西雲寺 · 淡水福佑宮 · 淡水龍山寺 · 淡水禮拜堂 · 蘆洲保和宮 · 金瓜石神社 · 三峽長福巖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吳沙墓 · 枋橋建學碑 · 新莊水道記碑 · 泰山大窠坑新築道路記念碑 · 郭宗嘏墓 · 于右任墓 · 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 滬尾湖南勇古墓 · 雄鎮蠻煙碑 ·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 淡水外僑墓園 · 馬偕墓 · 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
|
|
宅第 |
深坑黃氏永安居 · 深坑黃氏興順居 · 金字碑 ·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 金瓜石太子賓館 · 淡水日商中野宅 ·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
|
教育、書院 |
大觀義學 |
|
產業設施 |
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 ·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 菁桐車站 · 碧潭吊橋 · 三峽拱橋
|
|
待分類 |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 ·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 瑠公圳引水石硿 · 坪林尾橋 · 虎字碑 · 永和網溪別墅 · 中和瑞穗配水池 · 海山神社殘蹟 · 山佳車站 · 鶯歌汪洋居 ·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 淡水水上機場 · 滬尾水道 · 滬尾偕醫館 · 關渡媽祖石 · 三芝三板橋
|
|
|
|
桃園市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壽山巖觀音寺 ·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 · 大溪齋明寺 · 桃園景福宮 · 蘆竹五福宮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新屋范姜祖堂 · 龍潭聖蹟亭 · 桃園市忠烈祠 · 八德呂宅著存堂 · 蘆竹德馨堂
|
|
宅第 |
龍潭翁新統大屋 · 大溪簡送德古宅 · 前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院長宿舍 · 楊梅道東堂玉明屋
|
|
產業設施 |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
|
其他 |
白沙岬燈塔 |
|
|
|
臺中市 |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
臺灣省城儒考棚 · 臺中州廳 · 原臺灣省議會建築 · 內埔庄役場 · 原梧棲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 泰安舊站 · 追分車站 · 日南車站
|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樂成宮 · 萬和宮 · 梧棲真武宮 · 北屯文昌廟 · 大甲文昌祠 · 壹善堂 · 路思義教堂及畢律斯鐘樓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臺中林氏宗祠 · 張廖家廟 · 張家祖廟 · 瑞成堂 · 簡氏宗祠 · 邱先甲墓園 · 廖煥文墓 · 吳鸞旂墓園 ·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 · 神岡呂汝玉墓園 · 林氏貞孝坊
|
|
宅第 |
社口林宅 · 神岡呂家頂瓦厝 · 聚奎居 · 后里張天機宅 · 清水社口楊宅 · 清水黃家瀞園 · 詔安堂 · 外埔劉秀才宅 · 龍井林宅 · 南陽路逸仙莊69號、南陽路逸仙莊70號 · 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 ·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
|
|
教育、書院 |
清水公學校 · 磺溪書院 · 筱雲山莊 · 摘星山莊
|
|
產業設施 |
彰化銀行舊總行 · 臺中市火車站附屬設施及建築群(新民街8、10號倉庫) · 潭子農會穀倉
|
|
其他 |
臺中刑務所浴場 · 臺中公園湖心亭 · 積善樓
|
|
|
|
臺南市 |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
臺灣府城大南門及碑林 ·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 原臺南放送局 · 原臺南運河海關 ·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 原臺南刑務所官舍 · 原臺南合同廳舍 · 原臺南公會堂(含吳園) · 原臺南警察署(臺南市警察局)原臺南山林事務所 · · 原臺南州會 · 安平小砲臺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 · 運河博物館(原臺南安平海關) · 臺灣府城大東門 ·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 臺灣府城巽方砲臺(巽方靖鎮) · 原臺南廳長官邸 · 臺灣糖業試驗所 · 原臺灣府城東門段城垣殘蹟 · 原臺南縣知事官邸 ·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 原臺南公園管理所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 ·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鹽埕分室 · 原安順鹽田船溜暨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出張所安順鹽分室 · 原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總社辦公室
|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風神廟 · 水仙宮 · 擇賢堂 · 陳德聚堂 · 開基武廟原正殿 · 東嶽殿 · 萬福庵照牆 · 臺灣天壇 · 臺南景福祠 · 總趕宮 · 鄭氏家廟 · 法華寺 · 開基靈祐宮 · 臺南報恩堂 · 廣安宮 · 金華府 · 海山館 · 妙壽宮 · 大觀音亭 · 興濟宮 · 西華堂 · 新營太子宮 · 鐵線橋通濟宮 · 月津港聚波亭 · 關子嶺碧雲寺 · 白河大仙寺 · 佳里金唐殿 · 佳里興震興宮 · 學甲慈濟宮 · 善化慶安宮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接官亭 · 蕭氏節孝坊 · 全臺吳姓大宗祠 · 德化堂 · 重道崇文坊 · 王姓大宗祠 · 藩府曾蔡二姬墓 · 曾振暘墓 · 藩府二鄭公子墓 · 施瓊芳墓
|
|
宅第 |
臺南石鼎美古宅 · 安平盧經堂厝 ·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 安平海頭社魏宅 · 後壁黃家古厝 · 菁寮金德興藥舖
|
|
教育、書院 |
原臺南高等女學校本館 · 原臺南師範學校本館 · 原臺南長老教女學校本館暨講堂 · 原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校舍(成大博物館 · 格致堂 · 物理系館) ·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 ·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臺南一中) · 原寶公學校本館 · 原臺南中學校講堂(臺南二中)
|
|
產業設施 |
西市場 · 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 原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土地銀行臺南分行) · 大井頭 · 延平街古井 ·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 · 烏鬼井 · 麻豆總爺糖廠
|
|
其他 |
原臺南武德殿 · 原廣陞樓 · 原臺南大正公園 · 原林百貨店 · 原臺南刑務所合宿 · 原臺南刑務所要道館 ·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 ·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 原英商德記洋行 · 原德商東興洋行 · 原安平港導流堤南堤 ·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 ·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成大力行校區內) · 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 · 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 · 鹽水八角樓 · 保安車站 · 永康三崁店糖廠神社遺蹟
|
|
|
|
高雄市 |
政府類建築 衙署、機構 城郭、關塞 |
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 · 打狗英國領事館登山古道 · 原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高雄州水產試驗場(英國領事館) · 雄鎮北門 · 旗後砲臺 · 旗後燈塔 · 鳳山縣城殘蹟 · 瀰濃東門樓
|
|
宗教類建築 寺廟、教堂 |
九芎林里社貞官伯公 · 楠梓天后宮 · 旗山天后宮 · 旗後天后宮 · 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 · 瀰濃庄里社真官伯公
|
|
祠堂、墓葬 碑碣、牌坊 |
甲仙鎮海軍墓 · 卓夢采墓 · 明寧靖王墓 · 陳中和墓
|
|
宅第 |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 · 李氏古宅 · 楊家古厝 ·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
|
教育、書院 |
打狗公學校 · 金瓜寮聖蹟亭 · 旗山國小 ·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 鳳儀書院 · 舊鼓山國小 · 瀰濃庄敬字亭
|
|
產業設施 |
三塊厝火車站 · 打狗水道淨水池 · 竹寮取水站 · 美濃水橋 · 原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 · 旗山區農會 · 橋仔頭糖廠
|
|
其他 |
武德殿 ·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 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 · 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伯公及菸樓
|
|
|
|
|
新北市文化資產
|
|
文化資產 |
萬里區 |
|
|
金山區 |
|
|
板橋區 |
國定古蹟 |
林本源園邸 |
|
市定古蹟 |
大觀義學 · 枋橋建學碑 · 板橋迪毅堂 ·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
|
歷史建築 |
浮洲榮工修配廠房 |
|
古物 |
聖旨碑 · 「光祿第」匾額 · 「尚義可風」匾額 · D51型煤水蒸氣火車頭
|
|
傳統表演藝術 |
歌仔戲文場音樂(林竹岸) · 北管音樂(板橋潮和社) · 醒獅陣(張遠榮) · 說唱(王玉川,已去世)
|
|
|
汐止區 |
市定古蹟 |
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 |
|
歷史建築 |
五堵鐵路隧道 · 汐止白雲派出所 · 汐止忠順廟及神社石燈
|
|
傳統表演藝術 |
說唱(楊秀卿)
|
|
|
深坑區 |
市定古蹟 |
深坑黃氏永安居 · 深坑黃氏興順居
|
|
歷史建築 |
深坑國小禮堂 |
|
|
石碇區 |
|
|
瑞芳區 |
市定古蹟 |
金瓜石神社 ·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 金字碑 · 瑞芳四腳亭砲台 · 金瓜石太子賓館 ·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
|
歷史建築 |
臺陽公司瑞芳辦事處歷史建築群 · 舊宜蘭線猴硐隧道群 · 水湳洞本山六坑口及索道系統 · 瑞芳翁山英故居 · 瑞芳瑞三礦業 · 水湳洞選煉廠 · 臺陽礦業國英坑 · 猴硐神社鳥居 · 猴硐介壽橋紀念碑
|
|
|
平溪區 |
市定古蹟 |
菁桐車站 · 臺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 · 平溪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碣
|
|
歷史建築 |
平溪灰窯 · 平溪臺陽鑛業鑛長宿舍 · 平溪頌德碑 · 平溪公園頂歷史建築群
|
|
民俗 |
平溪天燈節 |
|
文化景觀 |
平溪竿蓁坑古道 |
|
|
雙溪區 |
|
|
貢寮區 |
市定古蹟 |
雄鎮蠻煙碑 · 虎字碑 · 吳沙墓 · 貢寮新社慈仁宮暨奉憲示禁碑
|
|
|
新店區 |
市定古蹟 |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 瑠公圳引水石硿 · 碧潭吊橋
|
|
歷史建築 |
新店大坪林劉氏文記堂 · 新店臺北菸廠 · 安坑國小宿舍 ·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 · 丁惟汾墓 · 桂山發電廠 · 新店劉氏利記公厝 · 新店劉氏家廟(啟文堂) · 粗坑發電廠 · 龜山發電廠 · 新店市屈尺道碣 · 新店國小宿舍
|
|
|
坪林區 |
|
|
烏來區 |
歷史建築 |
烏來發電廠 |
|
傳統工藝 |
銅鑼工藝(吳宗霖)
|
|
|
永和區 |
|
|
中和區 |
市定古蹟 |
中和瑞穗配水池 · 海山神社殘蹟 · 桂永清墓園 · 中和區「圓通禪寺」
|
|
|
土城區 |
|
|
三峽區 |
市定古蹟 |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 三峽庄役場 · 三峽拱橋 · 三峽宰樞廟 · 三峽長福巖
|
|
歷史建築 |
三峽善德橋 |
|
|
樹林區 |
市定古蹟 |
山佳車站 · 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 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 · 樹林太平橋碑
|
|
歷史建築 |
樹林石灰坑拱橋 · 樹林聖蹟亭 · 樹林柑園國小育英堂 · 樹林日式警察宿舍
|
|
|
鶯歌區 |
市定古蹟 |
鶯歌汪洋居 |
|
歷史建築 |
鶯歌成發居 · 鶯歌國小舊校舍 · 鶯歌烘爐窯 · 鶯歌合興窯煙囪
|
|
文化景觀 |
鶯歌石 |
|
|
三重區 |
|
|
新莊區 |
國定古蹟 |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
|
市定古蹟 |
新莊文昌祠 · 新莊水道記碑 · 新莊武聖廟 · 新莊慈祐宮
|
|
歷史建築 |
新莊樂生療養院 · 新莊武德殿 · 新莊潮江寺 · 後村圳灌溉改善工程紀念碑及水門
|
|
民俗 |
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祭典 |
|
|
泰山區 |
市定古蹟 |
泰山大窠坑新築道路記念碑 · 頂泰山巖
|
|
歷史建築 |
明志書院 |
|
|
林口區 |
|
|
蘆洲區 |
國定古蹟 |
蘆洲李宅 |
|
市定古蹟 |
蘆洲保和宮 · 蘆洲陳頭北古厝
|
|
歷史建築 |
蘆洲八角樓 |
|
|
五股區 |
|
|
八里區 |
市定古蹟 |
郭宗嘏墓 |
|
歷史建築 |
八里大眾廟 · 八里國民小學紅磚教室
|
|
考古遺址 |
十三行遺址 · 大坌坑遺址
|
|
古物 |
八里坌仔社給永佃墾批契 |
|
傳統表演藝術 |
北管 |
|
|
淡水區 |
國定古蹟 |
淡水紅毛城 · 滬尾砲臺 · 理學堂大書院 · 鄞山寺(汀州會館)
|
|
市定古蹟 |
于右任墓 ·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 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 · 馬偕墓 ·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 淡水水上機場 · 淡水日商中野宅 · 淡水外僑墓園 ·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 淡水氣候觀測所 · 淡水海關碼頭 ·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 淡水福佑宮 · 淡水龍山寺 · 淡水禮拜堂 · 滬尾水道 · 滬尾偕醫館 · 滬尾湖南勇古墓 · 關渡媽祖石 ·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 滬尾小學校禮堂
|
|
歷史建築 |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 ·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城岸遺蹟 ·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 淡水中正段日式宿舍群 · 基隆港務局淡水宿舍 ·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 淡水「楓樹湖庄禁牌」
|
|
|
三芝區 |
市定古蹟 |
三芝三板橋 |
|
歷史建築 |
三芝新莊里石滬 |
|
傳統表演藝術 |
布袋戲(亦宛然掌中劇團)
|
|
|
石門區 |
|
|
|
其他文化資產 |
新北市文化資產列表 |
|
oa2uhB,6mGH uryLSWdUY 8o72TGxK,cJLJ8sIVotge8YPP631g6n YZQ6y3c8GgPjLNACTdsNwKHk0CsK3,JK3zsnSbWDYMZ8M 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