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廉租屋








黃竹坑邨第10座,是典型的政府廉租屋樓宇




1980年代的元洲街邨第六座,是典型的政府廉租屋樓宇


政府廉租屋全稱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香港政府於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計劃,由工務司署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1]。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歸入新成立的房委會管理,並與所有前屋建會廉租屋邨統一為「甲類屋邨」。


政府廉租屋的服務對象與徙置區和屋建會廉租屋邨不同,是為一些入息低微而不合徙置資格,又不合屋建會申請標準,居住於惡劣環境的人士提供穩定的居所[2],1970年代的申請資格為家庭月入不超過900元。另外,政府亦會抽出15%的單位分配予低薪公務員居住[1]。另外,為簡化和加快廉租屋的申請和分配手續,屋宇建設委員會自1969年起將「政府廉租屋」和「屋建會廉租屋」的輪候冊二合為一,即將兩者統一處理。


徙置區主要安置受天災、火災、天台或山邊木屋清拆的民居,較少審核入住人士,對居民的改動或加建或佔用走廊等行為亦較少理會。相反,廉租屋與現今的公屋一樣,都需要向有關當局申請才能得到分配,所以對各方面都有嚴格限制,包括門窗顏色設計、內籠間格、窗花鐵欄、電線、鐵閘安裝等,均需統一。




目录






  • 1 大廈設計


  • 2 現況


  • 3 政府廉租屋邨列表


  • 4 参考文献


  • 5 參見





大廈設計


政府廉租屋並沒有如徙置屋邨般分多種型號,但仍可從外貌及內部設施分為兩種,分別為共用廁格的舊型及擁有獨立廁所的新型兩種。[3]自1967年落成的牛頭角上邨開始,後期設計的政府廉租屋均採用右圖的款式,如沙田坳邨、黃竹坑邨、元洲街邨等。




早期長型政府廉租屋樓宇橫切面


最早期興建的舊型政府廉租屋樓宇為長型,樓高約7至8層。公共廁所設在大廈中間突出的部份,日後出現的第三型徙置大廈設計也參照於此,但徙置大廈設天台學校,政府廉租屋則沒有。


另外,同期興建的政府廉租屋樓宇亦有另一款樓高12層的長型和單塔型,這款樓宇設有兩部升降機,出現於黃大仙上邨、長沙灣邨、石硤尾邨和山谷道邨,雖然外牆設計與第四型徙置大廈相似,但單位仍不設廁所,而此設計亦未曾被徙置區所使用。


最後興建、沒有獨立廁所的舊型政府廉租屋樓宇全為長型設計,樓高20層,設升降機。例如黃大仙上邨的東部五座及牛頭角上邨的第9至12座,雖然樓高20層且設升降機,然仍未設有獨立廁所,因此它們屬舊型與新型之間的過渡設計。


新型政府廉租屋樓宇全為長型設計,而且多為多座相連。大廈單位設計較舊型有所改善,包括於露台的另一方加設獨立廁所,與及將單位闊度由舊型的11呎增至14.5呎(同期徙置大廈單位仍闊11呎)。


把新型政府廉租屋樓宇與同期興建的第四至六型徙廈比較,單位的窗與窗之間距離是相約的,而且是置於單位中間,不像徙置大廈的是置於單位的一邊。雖然各屋邨的大樓設計外貌相約,但卻會因應地盤大小作出不同的安排,如升降機大堂、樓梯的位置。從右面兩張圖片中,可見黃竹坑邨和元洲街邨雖然都是後期的設計,但樓梯的安排有明顯的分別:黃竹坑邨第10座的樓梯設於大廈尾部,元洲街邨第六座的樓梯則設於大廈的中間。


依建造年分,外牆設計、升降機及垃圾房之佈局亦有所不同。從同屬新型的黃竹坑邨與葵盛東邨圖片中,可見較早興建的黃竹坑邨大廈尾部樓梯對面設垃圾房,而較晚興建的葵盛東邨則改用徙置五型的設計,設於大廈核心。


最後一個建成的政府廉租屋邨位於白田,該邨的情況較特別,其作為政府廉租屋出租的樓宇,是採用第六型徙置大廈設計,政府因而把該邨命名為「白田政府新邨」。


日後的「第七型徙置大廈」亦是以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作為藍本,包括單位佈局、闊度和升降機大堂設計等。


即使政府廉租屋有裝設升降機,但並非服務各層。例如元洲街邨第7座的兩組升降機,一組只停地下、7樓及11樓,另一組則停4樓、8樓及12樓,大多數居民均要上落至少一層才可歸家。



現況




葵盛東邨第12座


由於這些屋邨是於1960至1970年代興建,有關當局缺乏監管,甚至牽涉貪污,以至這時期的公共房屋偷工減料情況嚴重。至1986年26座問題公屋醜聞[4]揭發,不合規格的公屋竟有不少為政府廉租屋樓宇,例如葵芳邨第8,9,10和11座、葵興邨第3-5座、葵盛東邨第18及20座、黃竹坑邨第9座、白田邨第14,15及16座等。其實,至葵芳邨於1982年被發現出現結構性問題後,房屋署於1983年開始大規模檢驗全港公屋結構,發現當時樓齡5年以上800多座公屋,竟有超過500座不合格。因此在1987年,行政局通過長遠房屋策略,在2001年前將所有第三至六型公屋大廈(徙置屋邨)及政府廉租屋清拆重建[5]


隨著黃竹坑邨於2009年及葵盛東邨第12座於2011年清拆後,政府廉租屋大廈正式走進歷史。



政府廉租屋邨列表





































































































































































落成次序
屋邨名稱
地區
座數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現況
1

觀塘(鯉魚門道)邨

九龍觀塘
7
1962年
1997年
已完成重建,成為鯉安苑
2

黃大仙上邨
九龍黃大仙
19
1963年
1997年至2002年
大部份已完成重建,其餘現為停車場,交通交匯處及港鐵隧道緊急逃生通道
3

長沙灣邨
九龍長沙灣
13
1963年
2001年
已完成重建,成為麗翠苑
4

石硤尾邨
九龍石硤尾
7
1964年
2000年
已完成重建
5

山谷道邨
九龍何文田
16
1964年
2001年至2002年
已成為港鐵觀塘綫、屯馬綫何文田站
6

牛頭角上邨
九龍牛頭角
9
1967年
1998年至2003年
已完成重建
7

沙田坳邨
九龍黃大仙
2
1967年
2002年
已完成重建
8

黃竹坑邨

港島黃竹坑
10
1968年
1988年至2009年
已成為港鐵南港島綫車廠與黃竹坑站
9

石蔭邨

新界葵涌
8
1968年
1995年至2001年
已完成重建
10

元洲街邨
九龍長沙灣
8
1968年
1994年至2000年
已完成重建並易名為元州邨
11

葵興邨
新界葵涌
5
1970年
1988年至1992年
已完成重建
12

梨木樹邨
新界梨木樹
8
1970年
1994年至2000年
已完成重建
13

高超道邨
九龍觀塘
11
1971年
1990年至1997年
已完成重建,土地重建成為高怡邨、高俊苑、高翔苑
14

葵芳邨
新界葵涌
11
1971年
1985年至1997年
已完成重建
15

白田邨
九龍深水埗
6
1971年
1989年至2000年
已完成重建
16

葵盛東邨
新界葵涌
9
1972年
1989年至2011年
已完成重建
17

何文田邨
九龍何文田
8
1972年
2001年
已拆卸,部份土地成為景文樓、巴士總站,其餘發展為私人住宅


  • 舊式政府廉租屋=57座

  • 新式政府廉租屋(沒有獨立廁所)=9座

  • 新式政府廉租屋(有獨立廁所)=85座

  • 新式政府廉租屋(原徙置大廈第六型)=6座

  • 合計=157



参考文献





  1. ^ 1.01.1 屋宇建設委員會1972-1973年度報告書,第三章,參閱於2008年10月23日


  2. ^ 香港地方-政府廉租屋


  3. ^ 香港地方-政府廉租屋邨相片


  4. ^ 黃華輝。《公屋醜聞 一名記者的追查實錄》 ISBN 962-8326-22-8


  5. ^ 房委會有關公屋重建文件




參見



  • 香港公共房屋

  • 徙置大廈

  • 廉租屋邨

  •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 26座問題公屋醜聞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

格利澤4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