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












 咸海

乌斯秋尔特
高原

克孜勒库姆

花剌子模

卡拉库姆





2009年卫星图像显示花剌子模绿洲。














Faravahar background

大伊朗地區歷史
現代國家興起前

現代之前





花剌子模(乌兹别克语:Xorazm;俄语:Хорезм;阿拉伯语:خوارزم‎,Khwārizm;波斯語:خوارزم‎,Khwārazm),是一个位于中亚西部阿姆河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绿洲。它的南部为卡拉库姆沙漠,北部是曾经的咸海,西部为乌斯秋尔特高原,东部是克孜勒库姆沙漠。在中世纪曾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花剌子模帝国。现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




目录






  • 1 名称


  • 2 地理


  • 3 歷史


  • 4 参见


  • 5 参考文献


    • 5.1 引用


    • 5.2 来源




  • 6 外部链接





名称


花剌子模在塞人的語言裏解釋為“太陽土地”的意思。在波斯史上称之为克兰斯米亚,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被称为“驩潜[1]、“奥鞬[2]、“呼似密[3],“火寻”(昭武九姓)[4]、“货利习弥”、“过利”、“火辞弥”、“货习弥迦”,至13世纪始称为“花拉子模”、“花剌子模”和“回回国”。


阿拉伯地理学家雅谷特·阿尔·哈马维在他的书中提出,花剌子模是波斯语khwar(خوار)和razm (رزم)的合体。[5]


名称同样出现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手稿。此地被称为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地理


花剌子模位於被東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及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包圍,为气候和生态的乾燥地帶。古代阿姆河豐富的水資源为其提供了灌溉的便利,花剌子模成为農業生産高度发达和城市要塞建筑和手工业兴盛的地区。



歷史


花剌子模在前6世纪为仅占有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和呼罗珊(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的小国。前4世纪初独立,後受贵霜帝国控制。3世纪时,波斯萨珊王朝重新控制花剌子模。


阿夫里格王朝是当地操花剌子模语的人们所建立。有时,他们受到萨珊王朝控制。


7世纪末前後为阿拉伯帝国征服(第一位统治者是马蒙)。712年,花剌子模被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占领。


11世纪到12世纪受塞尔柱帝国统治,在蘇丹艾哈邁德·桑賈爾時,沙阿阿拉烏丁·阿即思多次宣布獨立。蘇丹不同意,出兵捕,迫使其臣服。


在1142年,西遼與塞爾柱人決戰。塞爾柱人戰敗,西遼大將額布斯入侵花剌子模,逼迫阿即思稱臣,每年進貢三萬金第納爾。花剌子模改為臣屬西遼,多次與塞爾柱交戰並奪下氈的城。


阿即思的继承者庫都不丁·穆罕默德以及孫子伊爾·阿爾斯蘭在位時終身向西遼菊儿汗們称臣纳贡。阿尔斯兰過世後,他的两个儿子塔乞失和苏丹·沙赫争夺王位。塔乞失失势,逃亡西遼。耶律普速完的丈夫帮助他復位,但後來塔乞失反抗,因為西遼强征贡赋。西遼的反應是另立他的兄弟於呼罗珊,塔乞失後來成為東伊朗的主人,並於1193年重新統一王國。


1200年,在阿拉丁·摩诃末即位后,花剌子模国势逐渐开始兴盛。摩诃末为了摆脱西辽的统治,于1208年进攻臣属西辽的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但反被西辽击败。由于当时西辽国内充满矛盾,撒马尔罕君主奥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背叛西辽,自立为汗。于是,摩诃末又与奥斯曼相联合,共同夹击西辽,从河中地区赶走了西辽势力。后来,摩诃末又击败奥斯曼,占领了河中地区,并向阿富汗进攻,于1215年征服了古尔王朝。


1217年摩诃末向报达(巴格达)的哈里发发动战争,军队到达阿撒答巴忒,兵马冻死多半。摩诃末的母亲图儿干合敦是康里人,乘摩诃末远征之机,依仗康里将领,别居乌龙格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另立朝廷,干预国政,遂造成母子不和。花剌子模国虽拥兵四十万,但其战斗力比较松散,在1220年-1221年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轻易摧毁。1388年又为帖木儿征服,後又归波斯统治。


16世纪初,花剌子模南部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布哈拉汗国。1512年,花剌子模绿洲人民起义,摆脱萨非王朝统治,拥立乌兹别克汗国王族成员为汗,建立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1873年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20年建立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1924年作为苏联的一部分被解散,地入两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参见



  • 花剌子模王朝

  •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 希瓦汗国

  • 布哈拉汗国

  • 中亚历史



参考文献



引用





  1. ^ 见《史记》


  2. ^ 见《汉书》、《后汉书》


  3. ^ 见《魏书》


  4. ^ 见《新唐书》


  5. ^ C. E. Bosworth,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IV, 1978. p. 1061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Yuri Bregel. "The Sarts in the Khanate of Khiva",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 Vol. 12, 1978, pp. 121–151.

  • Robin Lane Fox. Alexander the Great, pp. 308ff, etc.

  • Shir Muhammad Mirab Munis & Muhammad Reza Mirab Agahi. Firdaws al-Iqbal. History of Khorezm (Leiden: Brill) 1999, trans & ed. Yuri Bregel.


  • West, Barbara A. Encyclopedia of the Peoples of Asia and Oceania. Infobase Publishing. January 1, 2009 [March 13, 2015]. ISBN 1438119135. 




外部链接




  • 地理坐标:42°11′22.59″N 59°19′34.22″E / 42.1896083°N 59.3261722°E / 42.1896083; 59.3261722坐标:42°11′22.59″N 59°19′34.22″E / 42.1896083°N 59.3261722°E / 42.1896083; 59.3261722

  • Jona Lendering, Chorasmia, on the ancient history of Khwarezmia

  • E. Nerazik on Central Asia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Template:Sasanian Province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

格利澤4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