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 
 | 
|---|
 
  
 | 
 
 
 | 
 
 蘇聯共產黨第7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
 
任期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1976年3月5日加入中央委員會) 
 | 
前任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
继任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
 
  蘇聯第9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任期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 
总理 | 
 
尼古拉·吉洪诺夫 
 | 
|---|
前任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
继任 |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 
 |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911年9月24日 (舊曆1911年9月11日)
   俄羅斯葉尼塞省波爾沙亞 (今俄羅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波爾沙亞) 
 | 
|---|
逝世 | 
 
1985年3月10日(1985-03-10)(73歲)
   蘇聯莫斯科 
 | 
|---|
墓地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 
|---|
国籍 | 
 
  蘇聯 
 | 
|---|
政党 | 
 
蘇聯共產黨 
 | 
|---|
配偶 | 
 
法伊娜·瓦希里耶芙娜·契爾年科 (婚前姓氏:勃列日涅娃) 安娜·得米特里耶芙娜·契爾年科 (婚前姓氏:安得羅波娃) | 
|---|
签名 | 
 
  
 |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 Усти́нович Черне́нко,1911年9月24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生平
1911年9月24日生于葉尼塞省波爾沙亞(今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波爾沙亞)俄罗斯农民家庭[1]。193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年轻时曾给富农当雇工。自1929年起在共青团和共产党内担任过多种职务。
1941年-1943年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党委书记。从苏共中央高级党校毕业后当选为苏共奔萨州州委书记。1948年被任命为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宣传部长。
1960年-1965年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长。1965年以后曾任苏共中央总务部部长、中央办公厅主任;1976年后任苏共中央书记。1978年以来一直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1966年起任历届最高苏维埃代表,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安德罗波夫逝世后,1984年2月13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任总书记后内外政策大体继承了前任安得罗波夫的方向。但是当时已经体弱多病,上任后不久健康更加恶化,无法正常履行职务,任总书记13个月后即去世,终年73岁。
患病与去世
契尔年科年轻时已经有吸烟的习惯,这使他成年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的原因之一,在1983年,他曾经因支气管炎,胸膜炎和肺炎而缺席三个月的工作,1984年初,契尔年科在医院留医了一个多月,当时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十分恶劣,同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病逝,契尔年科以72岁高龄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十三个月的生涯,在1984年2月至1985年3月的13个月里,契尔年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身体愈发虚弱,他患上了肝硬化,肺气肿,心脏衰竭,1985年3月10日下午,契尔年科突然陷入昏迷,抢救后不治,在当夜去世,终年73岁,他去世后三个小时,54岁的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成为历来最年轻的苏联领导人,然后,契尔年科的国葬在1985年3月15日举行,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著作
其主要著作为《苏联的人权》(Human Rights in Soviet Society)。
參考文獻
^ Jessup, John E. An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1945-1996.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8: 121.   – via Questia 
 
前任: 安德罗波夫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4-1985 
  
 | 
继任: 戈尔巴乔夫 
 | 
前任: 安德罗波夫 
 | 
 
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1984-1985 
  
 | 
继任: 葛罗米柯 
 | 
 
 
 
 
蘇聯共產黨(及其前身)主要負責人 
  
 | 
|---|
  
 |   
 
 
俄社民工党中央专职书记 1917年-1918年 |  
叶·德·斯塔索娃  |  
 |  
|---|
  
 |   
 
俄共(布)中央书记处主任 1918年-1919年 |  
 
雅·米·斯维尔德洛夫 → 叶·德·斯塔索娃 
  |  
|---|
  
 |   
 
俄共(布)中央責任書記 1919年-1922年 |  
 
尼·尼·克列斯京斯基 → 维·米·莫洛托夫 
  |  
|---|
  
 |   
 
俄共(布)中央總書記 1922年-1925年 |  
約·維·史達林  |  
|---|
  
 |   
 
联共(布)中央總書記 1925年-1952年 |  
約·維·史達林  |  
|---|
  
 |   
 
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排名第一) 1952年-1953年 |  
 
約·維·史達林 → 格·马·马林科夫 → 尼·謝·赫魯曉夫 
  |  
|---|
  
 |   
 
苏共中央第一書記 1953年-1966年 |  
 
尼·謝·赫魯曉夫 → 列·伊·勃列日涅夫 
  |  
|---|
  
 |   
 
苏共中央總書記 1966年-1991年 |  
 
列·伊·勃列日涅夫 → 尤·弗·安德羅波夫 → 康·烏·契爾年科 → 米·謝·戈爾巴喬夫 
  |  
|---|
  
 |   
注:弗·伊·列宁雖然在黨內沒有領導職務,不過在從1903年至1924年逝世前是实际上的黨內最高領導人。  |   
  | 
 
 
 
苏联国家元首  
 | 
|---|
  
 |   
 
 
  苏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1917年-1922年) |  
 
弗·伊·列宁 → 列·鲍·加米涅夫 → 雅·米·斯维尔德洛夫 → 米·费·弗拉基米尔斯基 → 米·伊·加里宁 
  |  
|---|
  
 |   
 
 
  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1922年-1938年) |  
米·伊·加里宁  |  
|---|
  
 |   
 
 
  蘇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38年-1989年) |  
 
米·伊·加里宁 → 尼·米·什维尔尼克 → 克·叶·伏罗希洛夫 → 列·伊·勃列日涅夫 → 阿·伊·米高扬 → 尼·维·波德戈尔内 → 列·伊·勃列日涅夫 → 瓦·瓦·库兹涅佐夫(代) → 尤·弗·安德罗波夫 → 瓦·瓦·库兹涅佐夫(代) → 康·乌·契尔年科 → 瓦·瓦·库兹涅佐夫(代) → 安·安·葛罗米柯 → 米·谢·戈尔巴乔夫 
  |  
|---|
  
 |   
 
 
  蘇聯最高苏维埃主席 (1989年-1990年) |  
米·谢·戈尔巴乔夫  |  
|---|
  
 |   
 
 
  蘇聯總統 (1990年-1991年) |  
 
米·谢·戈尔巴乔夫 → 根·伊·亚纳耶夫(代) → 米·谢·戈尔巴乔夫 
  |  
|---|
  
  | 
 
 
 
 
东方集团执政党领导人
  
 | 
|---|
  
 |   
 
 
- 弗拉基米尔·伊·列宁
  
- 约瑟夫·维·斯大林
  
- 格奧爾基·馬·馬林科夫
  
- 尼基塔·谢·赫鲁晓夫
  
- 列昂尼德·伊·勃列日涅夫
  
- 尤里·弗·安德罗波夫
  
- 康斯坦丁·乌·契尔年科
  
- 米哈伊尔·谢·戈尔巴乔夫
  
 
  |   
 |   
 |   
 |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  
 |  
|---|
  
 |   
 
保加利亚共产党 |  
 
-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
  
- 维尔科·契尔文科夫
  
- 托多尔·日夫科夫
  
- 佩特尔·姆拉德诺夫
  
 
  |  
|---|
  
 |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  
 
- 克莱门特·哥特瓦尔德
  
- 安东宁·诺沃提尼
  
- 亚历山大·杜布切克
  
- 古斯塔夫·胡萨克
  
- 米洛什·雅克什
  
- 卡雷尔·乌尔班内克
  
 
  |  
|---|
  
 |   
 
德国统一社会党 |  
 
- 威廉·皮克
  
- 奥托·格罗提渥
  
- 瓦尔特·乌布利希
  
- 埃里希·昂纳克
  
- 埃贡·克伦茨
  
 
  |  
|---|
  
  
 
  
 |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  
 
- 拉科西·马加什
  
- 格罗·埃诺
  
- 卡达尔·亚诺什
  
- 格罗斯·卡罗伊
  
- 涅尔什·雷热
  
 
  |  
|---|
  
 |   
 
 
波兰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  
 
-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
  
- 爱德华·奥哈布
  
- 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
  
- 爱德华·盖莱克
  
- 斯坦尼斯瓦夫·卡尼亚
  
- 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
  
- 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
  
 
  |  
|---|
  
 |   
 
罗马尼亚共产党 |  
 
-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
  
- 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
  
-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  
|---|
  
 |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1980年至1990年,实行领导层轮换制度)
  
 
  |  
|---|
  
  
 
  
 |  
 
  |  
  
 
 |   
  | 
 
 
 
 
冷戰相关人物
  
 | 
|---|
  
 |   
冷战导航模板  |   
 |   
 
美洲 |  
 
 
 
 
 |  
|---|
  
 |   
 
欧洲 |  
 
 
 
 
 |  
|---|
  
 |   
 
亚太 |  
 
 
 
 
亞洲 |  
 
 
 
 
東亞 |  
 
 
 
 
 
  海峽兩岸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毛泽东 
 
 
 
周恩来 
 
 
- 刘少奇
  
- 朱德
  
- 任弼时
  
- 董必武
  
- 宋庆龄
  
- 林彪
  
- 陈伯达
  
- 康生
  
 
四人帮 
 
 
 
华国锋 
 
 
- 叶剑英
  
- 邓小平
  
- 陈云
  
- 胡耀邦
  
- 李先念
  
 
赵紫阳 
 
 
- 杨尚昆
  
- 姚依林
  
 
李鹏 
 
 
- 乔石
  
- 江泽民
  
- 宋平
  
- 李瑞环
  
 
  |  
|---|
  
 |   
 
 
  中華民國 
 |  
 |  
|---|
  
  
 
 |  
|---|
  
 |   
 
 
  日本 
  
 |  
 
- 昭和天皇
  
- 明仁
  
- 吉田茂
  
- 鳩山一郎
  
- 石橋湛山
  
- 岸信介
  
- 池田勇人
  
- 佐藤荣作
  
- 田中角荣
  
- 三木武夫
  
- 福田赳夫
  
- 大平正芳
  
- 鈴木善幸
  
 
中曾根康弘 
 
 
- 竹下登
  
- 宇野宗佑
  
- 海部俊樹
  
- 宮澤喜一
  
 
  |  
|---|
  
 |   
 
 
  朝鮮半島 
 |  
 
 
 
 
 
  朝鲜 
  
 |  
 |  
|---|
  
 |   
 
 
  韩国 
 |  
 |  
|---|
  
  
 
 |  
|---|
  
 |   
 
 
  蒙古 
  
 |  
 |  
|---|
  
  
 
 |  
|---|
  
 |   
 
東南亞 |  
 
 
 
 
 |  
|---|
  
 |   
 
南亞 |  
 
 
 
 
 |  
|---|
  
  
 
 |  
|---|
  
 |   
 
 
  澳大利亚 
  
 |  
 
- 班·奇夫利
  
- 哈罗德·霍尔特
  
- 愛德華·惠特蘭
  
- 马尔科姆·弗雷泽
  
- 鮑勃·霍克
  
- 保羅·基廷
  
 
  |  
|---|
  
  
 
 |  
|---|
  
 |   
 
中东 及非洲 |  
 
 
 
 
 |  
|---|
  
 |   
 |   
  | 
 
规范控制 |  
 
-  WorldCat Identities
  
- BIBSYS: 90208192
  
- BNE: XX887258
  
- BNF: cb12017771s (data)
  
- FAST: 43701
  
- GND: 118638300
  
- ISNI: 0000 0001 0881 4728
  
- LCCN: n79115293
  
- LNB: 000153000
  
- NDL: 00435862
  
- NKC: jn20000700349
  
- NLP: A10821387
  
- SELIBR: 229818
  
- SNAC: w6c32rsf
  
- SUDOC: 028316754
  
- VIAF: 270772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