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

































北洋军

Flag of China (1912–1928).svg

北洋空軍象征标志和國旗(五色旗)
Chinese-army Wuhan flag (1911-1928) 19 dots.svg

北洋陸軍旗(鐵血十九星旗)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


北洋海軍旗(青天白日满地红)



存在時期

清末北洋新軍時期1894年-1912年(18年)


民初北洋政府軍時期1912年—1928年(23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
中華民國
種類
前身為清末新建陸軍之北洋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成立後為北洋政府軍之陆軍、海軍、空軍三軍部隊
參與戰役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
指挥官
著名指揮官
袁世凯
段祺瑞
冯国璋
吴佩孚
冯玉祥
张作霖



訓練中的北洋新軍


北洋軍又稱北洋政府軍北洋新軍,為中國清末至民初之政府軍。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凱編練的新軍(全稱新建陸軍),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民國成立後,北洋軍成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事實上的國防軍。但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裂為三大派系與數個小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形成北洋軍閥。




目录






  • 1 歷史


  • 2 北洋六镇


  • 3 北洋三杰龙虎犬


  • 4 皖系與直系


  • 5 經典軍演紀錄片


  • 6 成立背景與組建


    • 6.1 陸軍


    • 6.2 海軍


    • 6.3 空軍




  • 7 軍用旗帜、徽章及标志


  • 8 参考文献


  • 9 参见





歷史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派胡燏棻在天津编成十營“定武军”;同年10月袁世凯接手定武軍,在天津小站練兵。袁仿照德國、日本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四千余人扩编至七千餘人,並定名“新建陆军”,簡稱“新军”。1898年,新军被編入守衛京師之一的武衛右軍,後來跟隨袁世凱前往山東鎮壓義和團,並擴編至二萬餘人。八國聯軍之役,武衛軍諸路損失慘重,惟袁的武衛右軍保存了完整實力,成為清朝北方碩果僅存的新軍武力。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持續建設武卫右军,並更名“北洋常备军”,至1904年轄有三镇。在庚子後新政中,全國新軍改編、統一番號。1905年5月,清廷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为基础新建三鎮,與舊三鎮合稱“北洋六镇”,並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第六镇,又稱“北洋新軍”,負責拱衛京畿,北洋系正式成形。


1907年8月,清廷決議以北洋六镇為模範,於全国各地编成36镇新軍,限二至五年内完成。同年,袁世凱的亲信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率陆军第三镇及第二、第四、第五、第六镇各一部兵力出关。1910年(宣统二年),奉天(今沈阳)、吉林分别编成陆军暫編第20及23镇,奉天、黑龙江各有一个混成协兵力,北洋系擴展至東北地區。此後,北京、直隸、山東及东三省便長期作為北洋系的主要勢力範圍。1911年,由已故張之洞在湖北編練的陸軍第八鎮和第二十一混成協(統稱湖北新軍,屬於非北洋系的新軍)意外發動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正式爆發。清廷陆军部大臣廕昌率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革命黨,因袁世凱暗中掣肘而指挥不灵,清廷被迫復用袁。後來袁憑藉著北洋新军的優越實力,一面要脅革命党,一面逼迫清帝退位,取得了政权。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新軍的角色也從過去的清軍轉變為民國軍。當時全國軍隊的組成基本源自前清的各地新軍,名稱上仍承襲了前清,將京津直魯及東北的部隊統稱為北洋軍,形同中央軍的角色;而南方各省的非北洋系部隊則冠以省名,如滇軍、粵軍、桂軍、川軍等。中央政府改北洋军編制的镇、协、标、营为师、旅、团、营,并大肆扩军,增编12个师與16个混成旅。1913年为镇压孫中山的“二次革命”,袁世凱派遣北洋軍4个师、3个旅及武卫军(张勋部)对南方省分的國民黨籍都督发动进攻。击败讨袁军後,北洋军的力量開始進入除廣東和大西南(雲南、貴州、廣西)以外的南方省分。1912至1914年間,北洋军持續在河南、湖北、安徽、陕西、甘肅等省镇压白朗起义。1915年3月,袁世凱派陳宦以會辦四川軍務、四川巡按使的身分入川,間接控制四川。袁掌握國家機器,銳意扩充北洋军。至1916年初,民國政府军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其中半數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随着北洋军实力急遽膨胀,袁世凱於1915年12月洪憲稱帝,引發“護國戰爭”。但北洋軍在大西南镇压护国军受挫,袁被迫取消帝制。


1916年袁世凱病故後,無人有能力和威望統御整個北洋軍,遂分裂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勢力及晉系、馮系等小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形成北洋军阀;而南方省分的非北洋系新軍如滇系、粵系、桂系等亦進入半獨立狀態,形成了嚴重的民國軍閥問題。此後,各系軍閥雖在名義上仍是中華民國的國防軍,但實際上並不受中央政府支配。北京的中央政府淪為北洋軍閥輪番控制的傀儡,各派系均試圖通過操縱、影響國會,不斷地選舉出北洋系的大總統與國務總理,這也是後世將中華民國北京政府稱為「北洋政府」的主因。1917年皖系軍閥領袖段祺瑞討伐張勳復辟後控制中央政府,並終止臨時約法、廢除國會,引發“護法運動”。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與四川相繼宣布脫離中央政府獨立,孫中山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史稱護法軍政府),形成南北對峙。1917至1922年間,北洋軍與護法軍打打停停,歷經兩次南北議和與第二次護法戰爭,最終以北洋軍勝利、護法軍與中央政府和談告終。


1925年,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另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聯合中國共產黨對北京政府發動名為北伐的兵變。1926年國民革命軍逼近北方,西北軍領袖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中央政府。奉系領袖張作霖擊敗馮玉祥後,在北京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史稱安國軍政府),自任中華民國安國陸海軍大元帥,統一指揮北洋軍防衛黃河一線。


1928年5月底,國民革命軍圍困京津,張作霖決意退回奉天;6月4日,張遇刺,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今瀋陽)後身亡,子張學良接掌奉系。6月8日,國民革命軍佔領北京;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南京,宣布東北易幟,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罷五色旗,擁護國民政府。至此,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完全消滅,由國民政府取代,各地北洋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北洋系逐漸退出中國的政治核心。不過,袁世凱和北洋系所建立的許多軍事制度,包括軍律規章、兵科分類、操練法程、軍官任免、軍校教育、軍銜名稱及軍隊組織的建制編制等,仍深刻影響了日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兩大陣營的軍隊。



北洋六镇




北洋軍領袖袁世凱


北洋六镇原则上是歸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管辖的部队,驻地如下:




  • 一镇:北京北苑


  • 二镇:直隸保定


  • 三镇:吉林长春


  • 四镇:天津马厂


  • 五镇:山东济南


  • 六镇:北京南苑


1906年秋天彰德会操后,袁世凯看出少壮派满人贵胄对裝備、訓練精良的北洋陸軍极其憂慮。為了避禍,只好提議把第一镇、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的兵权改归陆军部大臣铁良直統辖,另以尚须训练为理由,留下第二镇和第四镇,请仍由直隶总督统辖。朝廷立准。



北洋三杰龙虎犬


1905年後,留學普魯士的段祺瑞、馮國璋,及留學日本的王士珍擔任北洋軍的教官和部隊長,人稱北洋三杰。民間又以外號為龙的王士珍、虎的段祺瑞、犬的馮國璋,排出三人才能順序。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北洋三杰率軍南下與革命黨激戰。戰鬥序列上,以馮國璋指揮步兵自京漢鐵路搭載6萬兵員於10月底先至武漢,展開攻擊。11月初段祺瑞再點4萬馬兵、砲兵攻打金陵,王士珍負責糧草補給。至1912年1月初,北洋軍收復漢口、漢陽,革命黨則在武昌、西安、金陵、上海各地戰勝;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雙方傷亡合計過萬。


雙方在湖廣與兩江集結近十萬以上的兵力,尤其以金陵的孫文與陳其美積極發動北伐,進軍江蘇北部和山東地區支援徐鏡心等組織的活動。佔領西安的井勿幕的六萬革命軍,也企圖和出潼關跟河南的王天縱、山西的閻錫山諸軍會師,意圖攻擊在武昌等地與革命黨對峙的馮國璋、段祺瑞等。孫文、譚人鳳與黃興主戰,但宋教仁等人為免戰事全面擴大提議談判,袁世凱在議和後也贊同停戰。


但在革命黨內部對戰和爭論不休時,袁世凱已與北洋派軍人用行動逼迫清帝退位表示誠意,雙方主和派頓時佔有優勢,孫文決定同意進行談判收場。



皖系與直系




  • 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著名章節,三傑聯名反袁世凱稱帝,當時輿論戲稱三英戰董卓(袁世凱)。直到奉系張作霖崛起,被視為呂布,與三傑互有勝負。

  • 北洋軍大分裂:段祺瑞成為皖系軍頭,馮國璋成為直系軍頭統轄曹錕、吳佩孚部、張宗昌部(俗稱張大帥);王士珍、黎元洪(原革命軍軍頭)成為和事佬,有趣之民初政壇鬧劇北洋內閣形成,粉墨登場。



經典軍演紀錄片


袁世凱為擴充北洋軍力,購買現代化兵器,為向歐美日等各大資本工業國籌措低利長期貸款,須向世界展現北洋軍實力。1914年(民國三年),北洋陸軍、海軍在華北平原、渤海灣動員至少20萬以上軍隊,商請俄國名導演指揮攝影隊拍攝,呈現北洋軍砲兵、馬兵揮刀砍瓜、步兵奔襲、海軍海面砲轟,協同聯合作戰演習盛大軍容,堪稱黑白默片電影史上經典軍演紀錄片。各大國軍方觀賞影片後,對北洋軍戰力高度讚賞,袁亦因此順利貸得數億美金、馬克鉅款。



成立背景與組建




陸軍



北洋陸軍成立前身為晚清時期的新軍全稱「新建陸軍」,是清朝政府於甲午戰爭之後編練的新式陸軍軍隊。這支軍隊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軍事制度、訓練以及裝備,是清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原廣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編練十營定武軍,分別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次年胡燏棻調任平漢鐵路督辦。


袁世凱接手「定武軍」,在天津小站訓練部隊(人稱「小站練兵」),改為「新建陸軍」,一切依照德國與日本的制度,由德國人為主的洋人監督,更把規模擴至七千士兵,参照德国陸军制度进行编制,并分立警、步、馬、砲、工、辎等兵科。之後,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衛右軍,跟隨袁世凱到山東去鎮壓義和團運動。在那裏,袁世凱將三十四營舊軍改編,命名為「武衛右軍先鋒隊」,令武衛右軍擴大至兩萬餘人。


在新建陸軍成立的同時,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也編練了一支名叫自強軍的新軍。這支軍隊也依照西式軍隊編制步、馬、砲、工等13營,共二千餘人。後來自強軍由劉坤一接辦,到最後被袁世凱所收編,劃歸其武衛右軍。


庚子事变中,武卫军诸军损失惨重,惟袁世凯所部右军及右军先锋队得以保存实力,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常备军,庚子新政中加入全国新军改编。


1905年2月28日,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即全国各镇统一数字番号。新的陆军营制在北洋常备军营制的基础上略加变化而来,一镇计步、马、炮、工、辎共二十营,与日本师团的组织相似。第一批即以北洋、京旗两支常备军改编为北洋六镇。


1907年陆军部拟订了全国编练三十六镇的计划.


1911年清亡时,共计成立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2协,以及几个独立标、营。


新军采取的是行省(城市)加上番号的方式,如第一镇是“近畿陆军第一镇”,第八镇是“湖北陆军第八镇”(不是湖北地方部队,仍属中央国防军系列)等。


混成协在中国不算是战时编制。因为编练新军对于各省来说,财政花费实在太大,因此从河南新军开始,采取了变通办法,先成立混成一协,以后再扩为一镇。这个办法后在全国各地推广,于是出现了一批混成协。通常混成协按清廷定制,一般是步队一协、马炮各一营、工辎各一队,实际情况各省略有差别,不完全一致。


各省各自编练新军达到协的标准,呈请练兵处(后为陆军部)批准成协,如果审批通过则授予无数字番号的混成协(如“陕西陆军混成协”)或有数字番号暂编混成协(如“四川暂编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一部分混成协是以上的两种番号都经历过,如河南先成“河南陆军混成协”,再改称“河南暂编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大多数混成协是准备将来扩编为镇的,所以都加“暂编”二字,只有从北洋六镇中划出驻守东北的陆军第一、二混成协不在此例。


各省编炼新军达到一镇的标准,报陆军部审核后授予暂编镇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镇”。陆军部派员亲临校阅,若合格则去掉“暂编”二字,成为正规的陆军镇。至清亡,只有北洋六镇和湖北第八镇、南洋第九镇等几个镇是通过校阅的正规镇,其余各镇全属“暂编”镇。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的时候,一些开明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学生任军官如蔡锷、阎锡山、许崇智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同时革命党人如黄兴、宋教仁等注重开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如吴禄贞、赵声、孙武等。这些军内革命党人待命伺机发动起义。


1911年武昌首义是新军起义,然后响应的陕西、湖南二省,是新军起义。接下来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是新军起义。除上海、广东、广西辛亥革命起义是以民军商团为主之外,其他各地起义均为新军起义为主。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新军大起义。辛亥革命爆發後,全國各地革命黨人與新軍紛紛獨立響應,並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這些軍隊歸附“中華民國”旗下成為革命軍。1912年清帝遜位,中華民國政府取而代之清朝政府並正式擁有獨立合法性,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交權予袁世凱,成立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這些革命軍隨後也成為北洋政府旗下統稱為北洋軍的正規武裝力量。



海軍



近代海軍最初建設的契機是在英法聯軍之役後、太平天國之亂時,清朝得知太平軍可能向國外採購新式砲船,所以清廷緊急自英國購買戰艦,成立阿思本艦隊,但因人謀不臧而計劃失敗;自強運動執行時,曾國藩及左宗棠等人籌備在國內建立新式海軍,物質面來說,成立可造新式艦艇與後膛火炮之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來建造新武器;人才面則是沈葆楨成立海軍學校船政學堂來培育海軍人才,日後清廷最精銳的海軍武力-北洋艦隊指揮高級將領大多為該校畢業生。然而福州船政局的自建成果在中法戰爭時馬江海戰遭摧殘殆盡,因此自強運動後期新式海軍籌建轉向和國外購艦為主。




定遠艦、鎮遠艦同為北洋艦隊的主力,也是當時亞洲噸位最大的戰艦


由於清廷經費有限,清廷的新式海軍雖確定分成三支艦隊(北洋艦隊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艦隊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广东水师則負責福建及南海),主要建軍重點便以有鞏固京畿需要的北洋建軍優先。在北洋建軍全盛期,曾一度聲稱為世界海軍前十強;但清廷在1890年後未能持續更新海軍軍艦及裝備,海軍人才在思想與素養也未足,導致在甲午戰爭時的慘敗。在19世紀末到清朝下臺前,清政府仍努力重振軍備;除繼續向國外採購新艦補充戰力,也將剩餘軍艦改編為巡洋艦隊及長江艦隊。但是在辛亥革命爆發之際海軍軍官多支持革命政府,沒有意願保衛清廷,最後清朝建立的海軍包括器物及教育人才大部分都順利轉移給了中華民國,不少由清廷開辦的海軍學校訓練出的海軍軍官均繼續向易幟後的政府效命。




孫中山在永豐號(中山艦)上與船員的合影


1912年北洋政府設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


1926年北洋政府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

  • 渤海舰队(在山東沿海)

  • 东北海防舰队(在遼东半島沿海)


中華民國建立後,海軍艦艇由海軍部指揮;雖然海軍部多度提出擴軍計劃,然而受限於經費不足,加上後續國家爆發延綿日久的軍閥內戰,中華民國海軍發展進入停滯期;同時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政府以護法運動為號召多度策反北京政府的海軍改幟,更加劇海軍內部的分裂狀態。停滯期間因中華民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勝利國,使得當時海軍獲得第一批戰利艦,但因中國陷入南北內戰,1918年後世界各國決定對中國實施軍武禁運,海軍建軍進入死寂狀態。直到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1928年解除禁運,十年建設期間海軍才有較大規模的建艦計劃。


1927年中華民國海軍部撤銷,改立海軍署後,北洋政府統轄的艦隊有: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原东北海防舰队)

  • 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原渤海舰队)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沈鸿烈1927年合併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將兩個艦隊與江防舰队合組為东北海军联合舰队。


該時期除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北洋政府統轄的艦隊之外,還曾先後有以下艦隊存在:



  • 北伐艦隊(1911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海軍艦隊)

  • 廣東艦隊(成立於清朝末年。後1917年護法艦隊來投)

  • 西征艦隊(1927年國民革命軍西征唐生智時組建)


1927年至1928年北伐軍海軍下轄艦隊有:



  • 北伐軍海軍第一艦隊

  • 北伐軍海軍練習艦隊

  • 北伐軍海軍魚雷遊擊隊



空軍





北洋政府空軍-高德隆G3教練機




樂士文號(孫中山和宋慶齡)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以(Rosamonde,宋慶齡的英文名)命名的第一架軍用飛機


  • 1913年,成立南苑航空學校以及附設修理工廠,购买法国高德隆式戰機12架,最大時速96千米,起飛距離100米,正式组建空军。

  • 1913年,北洋政府陸軍部於北京設立「航空研究所」。[1]

  • 1913年開始正式將飛機用於軍事。當時蒙古發生動亂,北洋政府派出一架飛機到多倫偵察兼示威。[2]

  • 1914年4月展開第一次空襲行動,為北洋政府對白朗起義軍的鎮壓。南苑航校校長秦國鏞親率4架飛機轟炸白朗軍,然其效用不明。[2]

  • 1915年,南苑附設修理工廠用外國發動機設計製造發動機後置型的陸上飛機。

  • 1917年6月张勋复辟时,段祺瑞曾经派飞机轰炸过紫禁城與張勛住宅及豐台兵營。此后空军在内战如直奉战争中频频显露身手。

  • 1918年,北洋政府海軍部於福州船政局創辦海軍飛機工程部,為第一個正規的中國軍用飛機工廠。

  • 1918年,北洋政府海軍部在福建馬尾成立飛潛學校,為製造海軍飛機和培養相關人才的先驅。

  • 1920年以後,各地军阀纷纷组建自有的航空學校或航空隊,以及軍械或機械班,從而培養人才。

  • 1921年,中華航空協會成立。

  • 1922年,上海江南造船所建成世界上第一個浮動廠棚(水上機場)。

  • 1923年,北京航空協會成立。

  • 1924年,北洋政府航空署成立「北京航空學校」。[1]

  • 1925年,廣東航空同志會成立。[3]


軍用旗帜、徽章及标志


Beiyang star.svg
北洋政府軍隊徽章
Chinese Air Force Roundel 1920-1921.svg

北洋空軍标志



参考文献





  1. ^ 1.01.1 [1],晴空決戰中的外籍空軍志願隊。


  2. ^ 2.02.1 [2],飛機用于軍事始于北洋政府 被敵軍視爲“神鳥”。


  3. ^ [3],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 军事科学467到468頁。




参见


  • 中德合作 (1911年-1941年)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did Captain America manage to do this?

迪纳利

南乌拉尔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