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 |||||||
---|---|---|---|---|---|---|---|
1917年俄国革命、1917–1923年革命及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 |||||||
1917年伏尔加工厂的赤卫队 | |||||||
| |||||||
参战方 | |||||||
布尔什维克
| 俄羅斯共和國(至11月7日) 俄國臨時政府(至11月8日) | ||||||
指挥官和领导者 | |||||||
弗拉基米尔·列宁 列夫·托洛茨基 帕维尔·德边科 |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 | ||||||
兵力 | |||||||
10,000 喀琅施塔得起義水兵,20,000-30,000 赤卫队士兵 | 500至1,000 名志愿者士兵,1,000名妇女营成员 | ||||||
伤亡与损失 | |||||||
若干士兵受伤 | 投降 |
|
十月革命(俄语: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Oktyabr'skaya revolyutsiya,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ɐkˈtʲæbrʲskəjə rʲɪvɐˈlʲʉtsɨjə]),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语: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又稱十月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军事革命委员会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目录
1 名称
2 背景
3 过程
3.1 计划
3.2 起兵
3.3 进攻冬宫
3.4 苏联宣传
3.5 德宾科回忆录
4 苏维埃权力传播的時間軸(格里历)
5 事后
5.1 选举结果
5.2 一月剧变
5.3 契卡与红军的建立
5.4 其他措施
5.5 俄国内战
6 影响
7 史学界观点
7.1 苏联历史学界
7.2 西方历史学界
7.3 苏联解体影响下的历史研究
8 遗产
8.1 地名
9 参见
10 参考文献
10.1 引用
10.2 来源
11 外部链接
名称
起初,此事被称作十月政变(Октябрьский переворот)或“25日起义”,在当代的文件中(例如列宁完成的著作的第一版)可见。而在俄语中,“переворот”的含义与“革命”类似,还意味着“剧变”或者“推翻”,所以“政变”不一定是正确的翻译。随着时间推移,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一词开始被人使用。這個十月是指公元1917年11月,當時俄國使用的「儒略曆」是十月,因此史稱「十月革命」[1]。由于此事件发生在格里歷的11月,还被称作“十一月革命”。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语: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是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庆典之后的苏联官方称呼。
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
背景
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并以俄国临时政府取而代之。然而临时政府软弱,并被内斗分裂。他们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他们渐渐失去了民心。全国性的危机发展起来,影响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工业及交通混乱加剧,获得物资的难度也在增加。1917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1916年水平的超过36%。秋季乌拉尔山区、顿巴斯和其他工业中心所有企业的50%倒闭,导致大规模失业。同时生活支出明显上涨。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了1913年水平的大约50%。1917年10月俄国国债上涨到了5000万卢布。由此,政府产生了超过1100万卢布的外债。国家面临财政破产的威胁。
1917年9月到10月,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工人、顿巴斯的矿工、乌拉尔的冶金工人、巴库的石油工人、中央工业区的纺织工以及44条不同铁路上的工人发动罢工。仅这几个月超过一百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罢工。工人建立起生产和分配上的控制并策划社会革命。[2]
1917年10月4千多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当时临时政府发出惩罚性的措施仅仅激怒了农民。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的卫戍部队,北部和西部前线,以及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在9月公开宣布通过他们选举出来的代表机构波罗的海方面军中央委员会不再承认临时政府的权威并不再执行其任何命令。
在5月1日的通牒中,外交部长帕维尔·米留科夫表示临时政府希望通过进行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反抗同盟国,引发广泛的愤怒。5月1–4日彼得格勒大约100,000名工人和士兵,以及来自其他城市的工人和士兵,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以“结束战争”“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口号示威游行。大规模示威给临时政府造成危机。[3]7月1日出现更多示威游行,约500,000名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抗议,再次要求“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结束战争”“打倒十位资本主义部长”。临时政府在7月1日发动攻势反抗同盟国,但迅速溃败。战败的新闻加剧了工人和士兵的抗议。临时政府在7月15日发生新的危机。
7月16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开始自发抗议,要求权力移交给苏维埃。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对自发性的抗议给予领导。7月17日,超过500,000人参加了彼得格勒的和平抗议,人称七月危机。临时政府在全俄苏维埃大会的俄国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领导人的支持下,下令武力进攻抗议者,数百人被杀。[4]
随后是一个阶段的镇压。7月5–6日的攻击发生在《真理报》的编辑部和印刷车间和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及彼得格勒委员会驻地科谢辛斯卡亚宫。7月7日临时政府发布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通缉令,他被迫转入地下,就像沙皇统治下一样。布尔什维克党员被捕,工人被裁员,彼得格勒的革命部队被解散或者派到前线。7月12日临时政府颁布法律在前线实行死刑。第二届联合政府组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为主席,24日建成。[5]
政府的另一个问题集中在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将军,他在7月18日任总司令。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呼吁,莫斯科400,000人的工人阶级开始抗议。莫斯科的工人受到基辅、哈尔科夫、下诺夫哥罗德、叶卡捷琳堡及其他城市铁路工人的抗议的支持。
在著名的科尔尼洛夫事件中,科尔尼洛夫率领亚历山大·克雷莫夫的军队在克伦斯基的许可下向彼得格勒进发。[6]尽管详细情况仍然不明,克伦斯基对政变的可能性感到恐惧,并撤销军令(相比之下,历史学家理查德·派普斯指出所有情节都是克伦斯基导致的[7])。8月27日,感觉到被先前在他认为怎样恢复俄国秩序的观点上同意他的克伦斯基政府背叛,科尔尼洛夫向彼得格勒出兵。只有很少的部队分配在前线克伦斯基不得不向彼得格勒苏维埃求助。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员面对军队并说服他们放弃。[8]布尔什维克对铁路和电报工人的影响力也在阻止进军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破坏已经结束,然而右翼感到背叛,左翼壮大起来。
科尔尼洛夫失败后,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的支持度显著提高。科尔尼洛夫失败后的时间里面,中央和地方的苏维埃开始大量转入布尔什维克。8月31日的彼得格勒工人与士兵代表苏维埃及9月5日的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决定夺权。布尔什维克赢得了布良斯克、萨马拉、萨拉托夫、察里津、明斯克、基辅、塔什干及其他城市苏维埃的主要权力。
过程
计划
1917年10月23日(儒略曆10月10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投票表决以10-2通过决定称“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机已经成熟”。[9][可疑 ]
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建立革命军事委员会,由苏维埃领导人托洛茨基领导。委员会包含了武装起来的工人、水手和士兵,而且保证支持或中立议会大楼的驻军。委员会计划有条不紊地夺取首都的战略位置,几乎没有隐瞒他们的准备工作: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本身对他们感到恐惧,而且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透露出来的细节被刊登在报纸上。[10][11]
起兵
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发动起义,推翻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正巧亲布尔什维克舰队的5艘主力驱逐舰及其船员驶入圣彼得堡港湾。在喀琅施塔得,水手们也宣布响应布尔什维克起义。清晨,革命军事委员会计划从斯莫尔尼宫高度的防备和封锁的中心进攻或占领最后的地点。赤卫队有组织地占领了主要的政府机构、关键的通讯设施、军事设施,并在轻微反抗下占领有利地形。彼得格勒驻军和市里多数军队加入起义反抗临时政府。[11]
克伦斯基和临时政府完全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铁路和火车站一日之内被苏维埃工人和士兵控制,阻断了临时政府离开彼得格勒的线路。临时政府也无法得到任何能用的车辆。起义那天早晨,克伦斯基绝望地寻求掌控城外他希望能对临时政府关系好的军队的方式,并且最终从美国大使馆借到了一辆雷诺车,与一辆皮尔斯雅乐车一起开出冬宫。克伦斯基得以逃脱卫兵的监视并面见前来的士兵。[12]
克伦斯基离开彼得格勒的时候,列宁草拟了布告《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被革命军事委员会推翻。布告通过电报向全俄传播,即使亲苏维埃士兵还在夺取城中的重要地点的控制。列宁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给下午召集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成员呈现即成事实,并由此阻止夺权的明智与合法性的进一步争论。[12]
进攻冬宫
起义没有流血,最后攻占了3,000军校生、军官、哥萨克和女兵勉强防守的冬宫。[13][12]进攻推迟了一整天,因为找不到能打的大炮,而且布尔什维克担心起义时候的暴乱会很快平息。下午6:15分,大批炮兵学员放弃了冬宫,带走了大炮。晚上8:00,200名哥萨克也离开冬宫并返回营地。[12]在冬宫里的临时政府内阁在争论该怎么采取措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投降。工人和士兵占领了最后一个电报站,切断了与城外忠于临时政府的军队的联系。晚上,起义者包围了冬宫,而且其中许多人渗透进来。[12]苏联官方和历史学家倾向于以史诗般的术语描述这个事件。[11]晚上9:45分,阿芙乐尔巡洋舰从港口放出空炮。1917年11月8日(儒略曆10月26日)凌晨2:00布尔什维克强行闯入冬宫,经过宫内零星的枪战后,临时政府内阁投降。[12]
苏联宣传
后来苏联官方对革命的论点描述这起事件比事实上发生的更具戏剧性。[14]这是由历史重演所帮助,命名为《冬宫风暴》,在1920年上演。该剧被100,000人观看,给后来的官方影片提供了模型,上演了冬宫的巨大风暴和激战(参见谢尔盖·艾森斯坦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实际上布尔什维克起义遭遇了少数或者没有抵抗。[13]暴动被指定时间并组织起来以给10月25日召开的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交付国家权力。一天的革命过后18人被捕并有2人被杀。
苏联政府档案显示列宁从斯莫尔尼宫发出的布尔什维克行动指引指示在第一夜的凌晨占领彼得格勒所有重要的权力中心而不是开火。这像卫兵换岗一样完成的十分有效。占领冬宫更具戏剧性,包括1917年11月8日(儒略曆10月26日)凌晨2:10分赤卫队掀起的风暴。哥萨克在赤卫队出击时撤离,军校生和140名妇女营志愿者投降而非40,000人的军队顽强抵抗。阿芙乐尔舰被调用向冬宫发射空炮作为攻击临时政府的信号。冬宫的陷落不是因为英勇的行动或者军事性的围堵,却是因为后门是开着的,使赤卫队得以进入。一小群人闯入并迷失在又黑又深的内部,并且最终意外地在皇家早餐室里面遇见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其余的官员。无知的革命者强行逮捕他们来开出他们自己的逮捕令。临时政府成员在部长接受事实并投降并被正式废除以后被捕并关进彼得保罗要塞。
后来“冬宫守卫”的故事和史诗般的“冬宫风暴”随后作为布尔什维克宣传人员的政治宣传作品而出现。描绘“妇女营”的浮夸的绘画和出自谢尔盖·艾森斯坦的描绘发生在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的“政治正确”版本的电影的剧照后来被当作事实。[15]
随着彼得格勒苏维埃掌控了政府、军队和无产阶级,当日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同时托洛茨基从议会上解散对立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
德宾科回忆录
一些来源主张波罗的海方面军中央委员会的帕夫罗·德宾科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称10艘军舰载着上万名波罗的海方面军进城事实上是占领彼得格勒并推翻临时政府的主力。同样的水手武力解散了选举出来的俄国议会,[16]并向抗议示威者开火。约100人被杀、数百人受伤。德宾科在回忆录里以“朝天开了几枪”暗示这个事件。后来,占领冬宫后的一个小时内,德宾科自行闯入司法部并销毁了有关德国资助布尔什维克的档案。[17]这些被多个来源所争论,像Louise Bryant[18]声称当时西方的新闻渠道报道那些不幸的死亡发生在莫斯科而不是彼得格勒,而且死亡人数比上述的小。由“朝天开了几枪”来看,仅有少数证据得以反驳。萨夫申科所回忆的德宾科闯入司法部销毁档案的行动也受到了挑战。据报道,德宾科是在赫尔辛基组织水手向彼得格勒进发。在《Radio October...On the “Krechet” in Helsingfors》一书中,无线电报员马卡罗夫给德宾科发送电报,含有格里戈里·鲍里索夫的报告:“致委员会。彼得格勒一切平静,权力掌握在革命委员会之手。你要立刻加入北路军前线委员会以保证军队的团结与稳定。”
苏维埃权力传播的時間軸(格里历)
- 1917年11月5日:塔林
-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明斯克、诺夫哥罗德、伊万诺沃-沃兹涅先斯克和塔尔图
- 1917年11月8日:乌法、喀山、叶卡捷琳堡和纳尔瓦;(在基辅失败)
- 1917年11月9日:维捷布斯克、雅罗斯拉夫尔、萨拉托夫、萨马拉和伊热夫斯克
- 1917年11月10日:罗斯托夫、特维尔和下诺夫哥罗德
- 1917年11月12日:沃罗涅日、斯摩棱斯克和戈梅利
- 1917年11月13日:坦波夫
- 1917年11月14日:奥廖尔和比尔姆
- 1917年11月15日:普斯科夫、莫斯科和巴库
- 1917年11月27日:察里津
- 1917年12月1日:莫吉廖夫
- 1917年12月8日:维亚特卡
- 1917年12月10日:基什尼奥夫
- 1917年12月11日:卡卢加
- 1917年12月14日:新罗西斯克
- 1917年12月15日:科斯特罗马
- 1917年12月20日:图拉
- 1917年12月24日:哈尔科夫(穆拉维约夫赤卫队武装入侵乌克兰,建立苏维埃乌克兰并在该地区战斗)
- 1917年12月29日:塞瓦斯托波尔(红军武装入侵克里米亚,建立陶里达苏维埃共和国)
- 1918年1月4日:奔萨
- 1918年1月11日:叶卡捷琳诺斯拉夫
- 1918年1月17日:彼得罗扎沃茨克
- 1918年1月19日:波尔塔瓦
- 1918年1月22日:日托米尔
- 1918年1月26日:辛菲罗波尔
- 1918年1月27日:尼古拉耶夫
- 1918年1月28日:赫尔辛基(赤卫队推翻参议院,芬兰内战开始)
- 1918年1月29日:(基辅再次失败)
- 1918年1月31日:敖德萨和奥伦堡(建立敖德萨苏维埃共和国)
- 1918年2月7日:阿斯特拉罕
- 1918年2月8日:基辅和沃洛格达(打败乌克兰政府)
- 1918年2月17日:阿尔汉格尔斯克
- 1918年2月25日:新切尔卡斯克
事后
10月25日与起义发生的同时,布尔什维克单方面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向工农与士兵代表苏维埃移交权力的法令,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强烈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停战谈判,签订公正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和侵略别国领土,指出凡把一个弱小民族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明确而自愿的表示,都是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的行为;主张废除秘密外交,宣布无条件地废止俄国地主、资产阶级政府从1917年2月到10月所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向英、法、德三国工人呼吁,号召他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土地法令》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大会成立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101人组成,其中布尔什维克62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29名,社会民主工党——国际主义者6名,其他党派4名。大会成立了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届政府全由布尔什维克组成。虽然农民普遍反对他们,但布尔什维克把他们自己视为工农联盟的代表,并以锤子与镰刀作为新的国家象征。
选举结果
立宪会议选举按期于11月12-15日进行,经过4170万选民的投票,25日大致的得票结果:布尔什维克获得23.9%的选票,在703个席位中,只获得163席,远远低于社会革命党所获40%的选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宪会议召开前最终结果揭晓为:在总共707个席位中,布尔什维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于最初结果。而社会革命党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会革命党占40席),达到了60%;孟什维克16席,宪政民主党17席,各民族政党86席,其余几个席位属于几个小组织。布尔什维克在掌权的情况下仍以败选告终,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议席,即使加上与布尔什维克结盟的左派社会革命党,列宁方面也只占有30%的议席,而社会革命党即使不算它的左派,仅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经明显过半。
一月剧变
立宪会议最终于1918年1月5日召开。但立宪会议拒绝通过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单方面提出的废除土地私有制,矿藏、工厂收归国有等条款,与布尔什维克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目的不符,被斥为反革命。早已准备充分的列宁政府当天在彼得格勒戒严,并调集忠于布尔什维克的军队进入首都,强制解散了立宪会议。布尔什维克违反宪政规则的行为激起了民众强烈的不满,当日就出现了抗议解散立宪会议的工人游行示威,而布尔什维克军人却向和平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同日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等反对派联合发表传单,谴责布尔什维克背叛工人阶级,并称其统治为“沙皇专制”。而向来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愤然写下《1月9日与1月5日》一文,指责布尔什维克“来复枪驱散了近百年来俄国最优秀分子为之奋斗的梦想”[19]。
契卡与红军的建立
1917年12月20日,苏俄政府建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简称契卡)。旨在以恐怖手段消灭国内的“反革命势力”。1918年1月15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建立脱离军队国家化、完全由布党领导的红军的法令。托洛茨基曾直言不讳的说:“红军的组织原则与沙皇军队的组织原则是非常相似的”。
其他措施
- 全俄所有银行被国有化。
- 私人的銀行帳戶被没收。
- 教会的财产(包括银行账户)被收走。
- 除了德意志帝国,其他国家的外债被拒绝偿还。
- 工厂的所有权、控制权移交给苏维埃。
- 工资被定在比战争时期更高的比率,引入八小时工作制。
- 为了让农民在内战中不至于激烈反抗、彻底倒向立宪会议,土地国有化政策被策略性的暂停,并延迟到20年代才开始实行。
俄国内战
立宪会议被解散后,投票给社会革命党的农民强烈反对布尔什维克没收土地的政策,企业主也无法容忍布尔什维克把工厂、矿藏收归国有。而后1918年3月6日,苏维埃政府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宣布退出一战并和德意志帝国停战,俄罗斯因此条约丧失了大片国土,此举又激怒了国内的民族主义者们,俄国内战局势已无法避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后,各地的小规模叛乱很快蔓延升级,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战俘叛乱。各反对派打出维护立宪会议的旗号反对布尔什维克,先后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马拉、乌法等地形成很大势力,在格鲁吉亚等地还建立了孟什维克领导的民主共和国。右翼民族主义势力起而效尤:1918年4月乌克兰哥萨克首领斯科罗帕茨基驱散了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乌克兰议会(中央拉达),12月初白軍高尔察克驱散了从伏尔加河迁移到鄂木斯克的立宪议会委员代表大会。外国势力也随即卷入其中。内战期间大量少数民族、贫困军人加入红军一方,同白军进行了长达4年的内战。后由布爾什維克政权取得胜利。
影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
苏联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
苏联共产党
|
政府 |
国家宪政体制
|
国家权力机关
|
国家执行机关
|
国家司法机关
|
政治 |
经济·社会·文化
|
国防·国际关系
|
苏联主题 |
系列条目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
概念
|
变种
|
人物
|
著作
|
历史
|
相关主题
|
|
列寧承諾宣稱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後被槍決。革命引起了西方社會極度的惶恐,並支持俄國的對抗勢力,希望扼殺革命,從而引發戰爭,托洛斯基說蘇維埃的權力是由內戰建立的,事實上蘇維埃的權力是在內戰後才建立起來的。
十月革命的共產主义运动使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現宣称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此次革命觸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起家,也影響著往後世界的自由發展,共產主义的起頭對资本主义世界給予極大的衝擊。有人认为此革命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始因,它触发了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此后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共產革命號召的解放運動下也因此有了個大援助。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长达大半个世纪,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第一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確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武装革命(如中国)产生了深遠影响,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隨著蘇俄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擴大,《新青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国共產黨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0]「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以後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史学界观点
史学研究中的少数事件受到了十月革命那样的政治因素的影响。[21]十月革命的歷史學观点通常分成三个阵营:苏联马克思主义观点、西方极权主义观点及修正主义观点。[22]
苏联历史学界
苏联对十月革命的史学观点与苏联史学的发展相联系。许多苏联国内的十月革命人物都是布尔什维克革命者。[23]革命叙事的初次浪潮之后,苏联史学家在苏联政府定义的“狭隘的指导”下工作。解读的严格程度可能达到了约瑟夫·斯大林时期的高度。[24]
苏联历史学界的十月革命解释为建立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革命,而且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准确性,苏联史学家通常描述这场革命起于阶级斗争。他们维持着这场革命是顺应历史规律的世界史上重大事件的观点。布尔什维克党被视为是革命的中心,暴露了温和的临时政府及彼得格勒苏维埃中虚伪的“社会主义”孟什维克的缺点。在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领导和他牢牢把握的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逻辑上注定”的十月革命的事件。根据这些史学观点,这些事件在逻辑上是注定的,因为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工业脱离了群众。按这个观点,布尔什维克党在组织被疏远的工人方面起了领导作用,而且因此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5]
即使苏联史学的十月革命观点直到1991年仍保持相对稳定,仍做了一些改动。斯大林死后,E·N·布尔贾洛夫和P·V·沃罗布也夫这些历史学家发表的历史研究明显偏离了党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必然”的简明教义的准绳。[26]这些历史学家组成了“新方向小组”,假设十月革命复杂的性质“可能仅仅通过多种因素的分析解释,而不是通过追寻垄断资本主义的单纯因素解释”。[27]对于他们来说,布尔什维克党仍是革命的中心,但这个党的胜利是“因为仅有可能解决了该国面临着的‘一般性的民主’任务的优势”(如争取和平、地主的剥削等)。[28]
苏联晚期,随着公开化开放的苏联档案引起了一些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面貌的革新性的研究,即使正统的苏联观点的关键特征仍未触动。[24]
西方历史学界
这些西方史学家表示这场革命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这些促成革命的意外的和条件性的因素的例举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机遇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错误领导以及自由主义及温和的社会主义者。[24]
这些历史学家把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视为原始极权主义。他们对十月革命的解释是由原始极权主义政党组织的武力政变巩固了极权主义思想作为苏联历史固有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斯大林极权主义的发展是出自列宁主义及布尔什维克党的战略和组织的自然过程。[29]
苏联解体影响下的历史研究
苏联解体对十月革命的研究产生了影响。1991年起,越来越多的对大量苏联档案材料的接触使得重新审视十月革命成为可能。[30]尽管西方和俄罗斯史学家现在都接触到许多这些档案,苏联解体的影响在前苏联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最为明显。在苏联解体帮助巩固西方和修正主义的观点的时候,前苏联的俄罗斯历史学家大部分否定了前苏联对这场革命的历史解释。[31]也就是说,已建立的十月革命的苏联观点受到了挑战,而且因此“俄罗斯历史学家的观点更接近于西方同行的观点”。[32]据Stephen Kotkin的论点,1991年推动了“还原政治史及极权主义的明显再现,以不同的方式解读那个观点……修正主义者试图埋葬的”。[33]也就是说,1991年后,经过一些“持续性研究”中的历史学家的重现,这一观点有从十月革命的组织结构到斯大林的古拉格的一个简单的、自然的演进。[34]
遗产
“红十月”(Красный Октябрь,Krasnyy Oktyabr)也被用来描述这个事件。这个名字也被借用给一家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出名的钢铁厂,莫斯科糖果厂以及虚构的苏联潜艇。
谢尔盖·艾森斯坦的电影《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描写并美化革命并用来纪念该事件。
米哈伊尔·伊里奇·罗姆1937年在斯大林的指示下拍摄了电影《列宁在十月》,此剧为苏联著名的政治宣传电影,讲述的是列宁在十月革命期间的活动事迹,约瑟夫·斯大林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比实际历史上更为杰出。斯大林死后,斯大林的镜头被从电影中剪去,于1958年重新发行。
十月革命的纪念日11月7日从1918年成为苏联国庆日并仍然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分裂地区的公众假日。
1917年十月革命还标志着俄国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府,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端。此后俄国成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在后来成为苏联的一部分,直到1991年解体。
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了各类共产党组织;传播了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識形態思想。中國共產黨在蘇聯的支持下,在中國大陸建立各蘇區,並于1931年11月7日正式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由此开始了中共工農武裝割據革命形式的开始。也是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政权组织尝试。
地名
前苏联和俄罗斯有许多地方以“红色十月”命名,以纪念十月革命。如下諾夫哥羅德州的克拉斯諾奧克季亞布里斯基區等即以红色十月的俄文命名。
参见
- 1917年俄羅斯大革命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列宁
- 苏维埃
- 二月革命
- 俄国内战
苏联解体(74年后的1991年)
参考文献
引用
^ 〈本世紀內兩次十月革命〉. 麥上行《有彈有讚》 (《快報》). 1993-10-09.
^ David Mandel, The Petrograd workers and the seizure of soviet power, London, 1984
^ Richard Pipes. The Russian Revolution. Knopf Doubleday. 1990: 407.
^ The Soviet Colossus: History and Aftermath. Michael Kort. p. 104
^ Michael C. Hickey. Competing Voices fro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Fighting Words: Fighting Words. ABC-CLIO. 2010: 559.
^ Beckett, 2007. p. 526.
^ Pipes, 1997. p. 51.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Kornilov plot, but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of Kerensky's duplicity."
^ Service, 2005. p. 54.
^ Central Committee Meeting—10 Oct 1917
^ 1917 - La Revolution Russe. Arte TV. 16 September 2007 [25 Januar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2月1日).
^ 11.011.111.2 Suny, Ronald. The Soviet Experi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63–67.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2.012.112.212.312.412.5 Rabinowitch, Alexander. The Bolsheviks Come to Power: The Revolution of 1917 in Petrograd. Pluto Press. 2004: 273–305.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 13.013.1 Beckett, p. 528.
^ Jonathan Schell, 2003. 'The Mass Minority in Action: France and Russia'. In The Unconquerable World. London: Penguin, pp. 167–185.
^ Argumenty i Fakty newspaper
^ Dybenko's memoirs, Russian, Ffee full text
^ Savchenko, biography
^ Louise Bryant, Six Red Months in Russia, pg 60-61
^ 金雁:一月剧变:超过十月革命的大事件
^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 Edward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4–1921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5-7.
^ Stephen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ources, Conceptual Categories, Analytical Frameworks,”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0 (October 1998): 392.
^ 24.024.124.2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7.
^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8.
^ Alter Litvin, Writing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New York: Palgrave, 2001), 49-50.
^ Roger Markwick, Rewriting History in Soviet Russia: The Politics of Revisionist Historiography, (New York: Palgrave, 2001), 97.
^ Markwick, Rewriting History, 102.
^ Stephen E. Hanson. Time and Revolution: Marxism and the Design of Soviet Institutions. 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 1997: 130.
^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385-86.
^ Litvin, Writing History, 47.
^ Litvin, Writing History, 47-48.
^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385.
^ Kevin Murphy, “Can we write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ttp://www.isreview.org/issues/57/feat-russianrev.shtml (May 2011).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Acton, Edward.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97.
Ascher, Abraha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 Beginner's Guide.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14.
Beckett, Ian F. W. The Great war 2. Longman. 2007. ISBN 1-4058-1252-4.
Bunyan, James; Fisher, Harold Henry.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1917-1918: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CLC 253483096.
Chamberlin, William Henr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 1917-1918: From the Overthrow of the Tsar to the Assumption of Power by the Bolsheviks. Old Classic. 1935.
Figes, Orlando. A People's Traged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891-1924. Pimlico. 1996.
Guerman, Mikhail. Art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1979.
Kollontai, Alexandra. The Years of Revolution.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exually Emancipated Communist Woman.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71. OCLC 577690073.
Krupskaya, Nadezhda. The October Days. Reminiscences of Lenin.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30. OCLC 847091253.
Luxemburg, Ros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Bertram Wolfe译. New York City: Workers Age. 1940 [1918]. OCLC 579589928.
Mandel, David. The Petrograd Workers and the Soviet seizure of power. London: MacMillan. 1984.
Pipes, Richard. Three "why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Vintage Books. 1997. ISBN 978-0-679-77646-8.
Radek, Karl. The Path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编) Bukharin, Nikolai; Richardson, Al. In Defence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 Selection of Bolshevik Writings, 1917–1923. London: Porcupine Press. 1995: 35–75 [First published 1922 as "Wege der Russischen Revolution"]. ISBN 1899438017. OCLC 33294798.
Read, Christopher. From Tsars to Soviets. 1996.
Serge, Victor. Year One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Press. 1972 [1930]. OCLC 15612072.
Service, Robert. 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674-40347-9.
Shukman, Harold, ed.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98.articles by over 40 specialists
Swain, Geoffrey. Trotsky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Routledge. 2014.
Trotsky, Leon. XXVI: FROM JULY TO OCTOBER. My Life. London: Thornton Butterworth. 1930. OCLC 181719733.
Trotsky, Leon.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II. 由Max Eastman翻译 . London: Gollancz. 1932. OCLC 605191028.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十月革命 |
- 十月革命存档
让历史来审判俄国革命,罗易·梅德韦杰夫的评论,Project Syndicate,2007年- 十月革命和历史逻辑
- omniatlas.com上的十月革命时期的欧洲地图和俄罗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