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
Multi tool use
坐标:32°32′08″N 44°25′39″E / 32.5355°N 44.4275°E / 32.5355; 44.4275
巴比倫空中花园 (古希腊文:οἱ [τῆς Σεμιράμιδος] Κῆποι Κρεμαστοὶ Βαβυλώνιοι)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 。
目录
1 概論
2 参见
3 現代建築元素
4 參考文獻
5 外部参考
概論
相傳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在,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位置尚未明確得知的遺蹟。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繫著齒輪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空中花園這名字純粹是出自對希臘文paradeisos一字的意譯,而不是吊於空中的花園。但就字面原意paradeisos直譯應作「梯形高台」,所以推測「空中花園」實際上就是建築在「梯形高台」上的花園。希臘文paradeisos(空中花園)後來蛻變為英文paradise(天堂)。
伊拉克摩蘇爾附近出土的尼尼微古壁畫上一個類似高台花園的圖片雕刻。
然而所有巴比倫文獻中並未有任何這座壯觀建築的紀錄顯得不尋常,加上長達數十年的考古都無法發掘到位置,使得更多人認為這只是虛構傳說。2010年後一個契機讓新理論誕生,一批冷戰年代早期的美國日冕衛星照片解密,學者發現當時的伊拉克衛星照上有一條60英里的古運河遺跡,部分地段深度還超過蘇伊士運河,認為這是一個國家力量的產物,位於古亞述境內,今日該遺跡已經因為破壞與農業革命變成不明顯而未被發現,但在1960年的冷戰早期卻明顯存在所以被拍攝到,加州理工大學古埃及學家AMANDA博士等人[1] 於是提出一個新理論認為巴比倫空中花園實際上位於巴比倫以北300英里之外的亞述首都尼尼微,亞述王西拿基立(704-681BC)建立於現代城市摩蘇爾附近的亞述首都尼尼微[2] 。其建造者是亞述王西拿基立,而不是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應該更正為亞述空中花园 。
其主要理由如下[1] :
因為巴比倫空中花园一詞其實是數百年後的產物,而當時的羅馬與希臘等歐洲知識中心的人其實多數分不清亞述與巴比倫的差別,可能因此而誤植於較有名的巴比倫國。且亞述國王在西元前689年征服巴比倫後,亞述首都尼尼微曾被稱為「新巴比倫」。
亞述人其實是美索布達米亞平原上當時唯一擅長修建水利設施的人,巴比倫人並不擅長,而常理推論空中花園的構想與實踐可能出現於擅長水利的工程師。
當時該地區只有巴比倫和亞述兩大國有能力修建,所以若真有花園存在那答案只能這兩者二選一。
只有該條古代水利設施是整個區域中唯一在當年代可大量供水給空中花园的,而巴比倫境內全無此類遺跡。[3]
尼尼微古壁畫上曾發掘一個類似高台花園的圖片雕刻。[4]
参见
現代建築元素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又名1000 Trees)
現代不少大廈、屋苑都採用空中花園建築元素,又名為平台花園、天臺花園或者花園平台等。
參考文獻
^ 1.0 1.1 Dalley, Stephanie. The Mystery of the Hanging Garden of Babylon; an elusive World Wonder trac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19-966226-5. The quotations in this section are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author and ar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OUP.
^ Dalley, Stephanie, (2013) The Mystery of the Hanging Garden of Babylon: an elusive World Wonder trac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66226-5
^ The Hanging Gardens of … Nineveh?
^ 空中花園確實存在 但不在巴比倫?
外部参考
新华网 - 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巴比伦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巴比倫空中花園
根據石刻復原的亞述空中花園電腦模型
世界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
吉萨大金字塔 | 巴比伦空中花园 | 奧林匹亞宙斯神像 | 阿耳忒弥斯神庙 | 摩索拉斯王陵墓 | 羅得島太陽神銅像 | 亚历山大灯塔
中古世界七大奇蹟
羅馬競技場 | 亞歷山卓地下陵墓 | 萬里長城 | 巨石陣 | 大報恩寺琉璃塔 | 比萨斜塔 | 聖索菲亞大教堂
世界新七大奇迹
吉薩金字塔群(榮譽奇蹟)| 万里长城 | 佩特拉 | 救世基督像 | 马丘比丘 | 奇琴伊察 | 羅馬競技場 | 泰姬陵
世界七大工程奇蹟
巴拿马运河 | 北海保護工程(三角洲與須德海工程) | 帝国大厦 | 金门大桥 | 伊泰普水电站 |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 英法海底隧道
世界七大自然奇觀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 (澳大利亞)大堡礁 | (巴西)里約熱內盧瓜納巴拉灣(有爭議) | (中國、尼泊爾)珠穆朗瑪峰 | (非洲)维多利亚瀑布 | (墨西哥)帕里库廷火山(有爭議) | (兩極)极光(有爭議) | (美國)冰河灣(有爭議) | (美國)猛犸洞(有爭議) | (俄羅斯)貝加爾湖(有爭議) |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有爭議)
其它
新七大奇迹协会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NF: cb161161096 (data)
GND: 4228412-0
SUDOC: 13611928X
VIAF: 304928287
A0R,r nA8CxNmmG0kC1 HhTpJC2n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