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緬語族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藏緬語族
地理分佈:
東亞、南亞、東南亞
谱系学分类:
漢藏語系
分支:
緬彝語群、納西語、白語 ?
藏-喜馬拉雅語群 ?
萨尔语群
库基-钦-那加语言 ?
克倫語支
基兰特语支
马嘉尔语支 ?
塔尼語支
羌語支
嘉绒语支
侬語支
义都-达让语支
舍朱奔语支
鲁索语支
格曼语支
土家語
语言代码
ISO 639-5:
tbq
–
ISO 639-6:
tbkn
藏緬語族 是分布於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緬甸、泰國、越南等地的一組語言。根據民族语网站2009年的資料,藏缅语族共包含有435种語言[1] ,其中主要的语言有緬甸語、藏語、彝語、曼尼普爾語等。藏緬語族被歸類在漢藏語系之下,與長期被歸入漢藏語系的另兩個語族(苗瑤語族、壯侗語族)之間的關係,一直是語言學界爭論的焦點。
藏緬語族语言的总使用人口约有6000万。緬甸語是藏緬語族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個語言,大概有3200萬人使用。此外,有700萬左右的藏人使用藏語。
目录
1 簡介
2 藏緬語族概念簡史
3 分類
4 藏緬語族語言舉隅
5 注释
6 參考文献
7 外部連結
簡介
藏緬語族不但分布廣,而且語種多、差別大,這意味著藏緬語族源遠流長,其歷史縱深可能足與印歐語系等量齊觀。藏緬語族之下到底有多少分支,由於現行分類體系不完整,對現代語言的調查又不夠全面,目前尚無定論。如果採取比較保守的分類,加上系屬不明之「孤立語言」(language isolate),如土家語、蘇龍語、格曼語、貢都語、達迈語、舍爾都克奔語等,未來承認之獨立語支可能將超過二十餘個[2] 。
藏緬語族的語言多半都沒有文字,有較長期文獻資料者僅有藏語、緬甸語、西夏語、戎(雷普查)語以及彝語五種。其中藏語從7世紀起就有以印度系統字母書寫的藏文,為整個漢藏語系中最古老、最精確的標音文獻記錄,對了解漢藏語系具有關鍵性的作用[2] 。
藏緬語族概念簡史
大概在1850年左右,相關學者從「藏文」(起源於7世紀)和「缅文」(起源於12世紀)的相關資料中,發現到這兩種語言似乎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在這之後,有一些英國學者以及英國派駐在印度和緬甸的殖民地官員,也開始採用比較有系統的方式,試著對該地區比較不為人知的一些「部落」(tribal)語言進行實地的田野調查和紀錄,而發現到這些語言和藏語以及緬語這兩個具有文字傳統的語言,似乎也有某種程度的親和關係。在這些相關研究中,George Abraham Grierson的《印度語言調查(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 )》(1903-1928,其中有三卷和藏緬語系的語言有關),是這個階段對於藏緬語言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TEDT[3] )。
接下來,雖然有人試著要在藏語和漢語之間找尋其中的親緣關係,但是,由於相關實證資料的不足,學者並無法對原始藏緬語(Proto-Tibeto-Burman)進行擬構的工作,也因此無法產生什麼明確的結論。1930年左右,美國語言學者Robert Shafer在白保羅(Paul K. Benedict)的協助下,以在該地區工作的殖民地官員和傳教士所編寫的一些字典和語言研究為基礎,首次對後來被歸類為藏緬語族的這些語言進行比較有系統的研究工作,也初步將這些語言的系譜關係作了一定程度的釐清。這次研究的成果,是被稱之為《漢藏語言學(Sino-Tibetan Linguistics )》(1939-1941)的三卷未出版手稿(STEDT[3] )。
1966年,Shafer第一次正式將他的研究心得加以出版,這就是《漢藏語言介紹(Introduction to Sino-Tibetan )》(見Shafer 1966)這本書。在這本書中,他不但將泰語列入漢藏語系當中,同時也對藏緬語族的各種語言,作了相當詳盡的分類。雖然這個分類系統乍看之下十分地合理,但是,由於某些語言的原始資料並不齊備,他的某些分類其實是很有問題的(STEDT[3] )。
同樣以這些資料為基礎,白保羅卻獲得了和Shafer不太相同的結論。在其1972年所出版的《漢藏語概論(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中(這本書的初稿完成於1941年左右),白保羅一方面將泰語排除在漢藏語系之外,另一方面,他則將緬甸北部的克欽語(Kachin)視為是其他藏緬語族語言的「輻射中心」,而將克倫語(Karen)排除在這個中心之外。雖然白保羅的這本書還留下不少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是,目前多數的語言學者都認為,《漢藏語概論》的出版代表了漢藏語系研究的一個新紀元,也在某種程度上對藏緬語族的分類,提供了比較可信的假設(STEDT[3] )。
分類
马蒂索夫的分类
流传最广的可能是马蒂索夫的分类:
卡默鲁珀(地理划分)
库基-钦-那加(地理划分)
阿博尔-米里-达夫拉
博多-加罗
喜马拉雅(Himalayish,地理划分)
大基兰特
藏-金瑙尔(Tibeto-Kanauri)
羌
景颇-侬-卢伊
倮倮-缅-纳西 (Lolo-Burmese)
克伦
白
土家语(未分类)
杜冠明的分类
杜冠明(Thurgood 2003)的分类如下:
倮倮-缅
藏(Bodic)
萨尔(可能包含卢伊)
库基-钦-那加(暂定,包含曼尼普尔语)
戎
嘉绒
独龙语和相关语言(侬语支)
基兰特
西喜马拉雅
卡姆语(Kham)、马嘉尔语、Chepang(不构成一个子类)
羌
克伦
其他小分支:塔尼、舍朱奔-布贡-苏龙-利西巴、鲁索语支、义都-Digaru、米教/格曼
未分类语言:骠语、纳西语、土家语、白语
杜冠明认为白语也可能属于汉语族。
藏緬語族語言舉隅
藏語、不丹語
緬甸語、彝語、傈僳語、拉祜語
羌語
嘉絨語
景頗語(克欽語)
白語
土家語
曼尼普爾語
西夏語
完整列表見漢藏語列表#藏緬語族。
參見中国语言列表#藏緬語族。
注释
^ 民族语:世界的语言,第16版。语系树:汉藏,藏缅。达拉斯,2009年10月引用。
^ 2.0 2.1 孫天心,藏緬語族簡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5-02-10.。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无日期,引用於2005年2月2日。
^ 3.0 3.1 3.2 3.3 STEDT, 藏缅语及其分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学系,无日期,2004年11月24日引用。
參考文献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Benedict, Paul K.(白保罗)Sino-Tibetan: A Conspectu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Grierson, Sir George Abraham. 1903-1928. 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 . Calcutta : 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Government Printing, India.
Shafer, Robert. 1966. Introduction to Sino-Tibetan .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Graham Thurgood(杜冠明)、Randy J. LaPolla(罗仁地)编,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 Routledge, 2003.
外部連結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族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 北京官话 ‧ 东北官话 ‧ 胶辽官話 ‧ 冀鲁官话 ‧ 中原官话 ‧ 兰银官话 ‧ 江淮官话 ‧ 西南官话
晋语
并州片 ‧ 呂梁片 ‧ 上黨片 ‧ 五臺片 ‧ 邯新片 ‧ 大包片 ‧ 張呼片 ‧ 志延片
闽语
閩南語 ‧ 閩北語 ‧ 閩東語 ‧ 闽中语 ‧ 莆仙語 ‧ 邵將語 ‧ 琼雷话(瓊文片(海南话) ‧ 雷州片) ‧ 原始闽语
吴语
太湖片 ‧ 台州片 ‧ 瓯江片 ‧ 金衢片 ‧ 上麗片 ‧ 宣州片
徽语
績歙片 ‧ 休黟片 ‧ 祁婺片 ‧ 旌占片 ‧ 嚴州片
湘语
长益片 ‧ 娄邵片 ‧ 辰溆片 ‧ 衡州片 ‧ 永全片
贛语
昌都片 ‧ 宜瀏片 ‧ 吉茶片 ‧ 撫廣片 ‧ 鷹弋片 ‧ 大通片 ‧ 耒資片 ‧ 懷嶽片 ‧ 洞綏片
客语
粵台片 ‧ 粵中片 ‧ 汀州片 ‧ 寧龍片 ‧ 雩桂片 ‧ 銅鼓片 ‧ 粵北片 ‧ 粵西片 ‧ 饒平客家語
粤语
广府片(粵海片 ‧ 莞寶片) ‧ 羅廣片 ‧ 勾漏片 ‧ 四邑片 ‧ 吳化片 ‧ 欽廉片 ‧ 高陽片 ‧ 邕潯片 ‧ 儋州话
平话和土话
桂北平话 ‧ 桂南平话 ‧ 粵北土話 ‧ 湘南土話 ‧ 優念話
归类未定
東江本地話 ‧ 畲话 ‧ 軍家話 ‧ 迈话 ‧ 瓦乡话 ‧ 蔡家話 ‧ 六甲話 ‧ 富马话 ‧ 龙家语 ‧ 卢人语 ‧ 八峒瑶语 ‧ 爷贺尼语 ‧ 巴蜀语 ‧ 漢兒言語 ‧ 楚語
古汉语
原始汉语 ‧ 上古汉语 ‧ 中古汉语 ‧ 近代汉语
藏缅语族
藏-喜马拉雅语群
藏语支
藏语(卫藏 ‧ 康巴 ‧ 安多 ‧ Choni language ‧ Dongwang Tibetan language ‧ Drugchu language ‧ Groma language ‧ Gserpa language ‧ Khalong Tibetan language ‧ Kyirong language ‧ Tseku language ‧ Zhongu Tibetan language ‧ Zitsadegu language ‧ 拉达克语) ‧ 仓洛门巴语 ‧ 错那门巴语 ‧ 象雄语
白马语支
白马语
羌语群
核心羌语支
嘉绒语组
嘉绒语(四土话 ‧ 草登话 ‧ 日部话 ‧ 茶堡话) ‧ 拉坞戎语 ‧ 尔龚语
羌语组
羌语(北 ‧ 南 ) ‧ 土家语 ‧ 普米语 ‧ 木雅语 ‧ 却域语 ‧ 扎坝语 ‧ 西夏语 ‧ 白狼语
贵琼语组
贵琼语
尔苏语支
尔苏语(尔苏语 ‧ 多续语 ‧ 栗苏语 )
纳语支
纳西语 ‧ 納木依語 ‧ 史兴语 ‧ 拉热语
緬彝語群
彝语支
彝语(北 ‧ 东 ‧ 南 ‧ 西 ‧ 中 ‧ 东南) ‧ 哈尼语 ‧ 傈僳语 ‧ 拉祜語 ‧ 基諾語 ‧ 怒苏语 ‧ 柔若语 ‧ 桑孔语 ‧ 堂郎语 ‧ 毕苏语 ‧ 山苏语 ‧ Akeu language ‧ Akha language ‧ 阿母语 ‧ 昂罗语 ‧ 阿梭语 ‧ 白宏语 ‧ 布都语 ‧ 布孔语 ‧ 搓梭语 ‧ 多尼语 ‧ 多塔语 ‧ 西摩洛语 ‧ 哈备语 ‧ Honi language ‧ 卡别语 ‧ 卡多语 ‧ 腊米语 ‧ 老缅语 ‧ 老品语 ‧ Mpi language ‧ 木达语 ‧ 糯比语 ‧ 糯美语 ‧ Phana’ language ‧ Piyo language ‧ 期弟语 ‧ 撒都语 ‧ 梭比语 ‧ Tsukong language ‧ 窝尼语 ‧ 奕车语 ‧ Eka language ‧ 跨恩斯话 ‧ 跨玛斯话 ‧ 莱兹斯话 ‧ Lamu language ‧ 拉乌语 ‧ Lawu language ‧ Limi language ‧ Mangdi language ‧ Micha language ‧ 密察语 ‧ 锁内嘎话 ‧ Xuzhang language ‧ Yangliu language ‧ 子逋斯话 ‧ Alingpo language ‧ 阿灵泼语 ‧ Aluo language ‧ 阿细语 ‧ Azha language ‧ 阿哲语 ‧ Bokha language ‧ Gepo language ‧ Khlula language ‧ 阿务语 ‧ Moji language ‧ Muji language ‧ Muzi language ‧ Phala language ‧ Phola language ‧ Phowa language ‧ Phukha language ‧ Phuma language ‧ Phupa language ‧ Phupha language ‧ Phuza language ‧ Samei language ‧ Thopho language ‧ Zokhuo language ‧ Gokhy language ‧ 卡卓语 ‧ 苦聪话 ‧ Naruo language ‧ 撒慕语 ‧ Sanie language ‧ 阿车语 ‧ 阿笃语 ‧ 阿鲁语 ‧ 阿梯语 ‧ 阿邬语 ‧ 车苏语 ‧ 都泼语 ‧ 弄语 ‧ 孟武语 ‧ 他鲁语 ‧ 泼佩语 ‧ 乐舞语
缅语支
载瓦语 ‧ 阿昌语 ‧ 浪速语 ‧ 勒期语 ‧ 波拉语 ‧ 茶山语 ‧ 仙岛语
白語支
白語
蠻語支
末昂语 ‧ 嘎苏话 ‧ Manga language (Sino-Tibetan) ‧ Mango language (Sino-Tibetan) ‧ Maza language ‧ 曼子语 ‧ Muangphe language
其他语群
萨尔语群(景颇语)| 侬语支(独龙语 ‧ 阿侬语)| 达尼语支(达尼语)| 鲁苏语支(崩如語 ‧ 鲁苏语)| 舍朱奔语支(蘇龍語)| 义都-达让语支(义都语 ‧ 达让语)| 格曼语支(格曼语)
苗瑶语族
苗语支
苗语(湘西
‧ 黔东
‧ 川黔滇(川黔滇
‧ 滇东北
‧ 麻山
‧ 家话 ‧ 西家话 ))
‧ 布努语
‧ 巴哼语
‧ 优诺语
‧ 炯奈语 ‧ 唔奈语 ‧ 畲语(活聂话
‧ 东家话)
‧ 巴那语 ‧ 贵阳苗语 ‧ 惠水苗语 ‧ 平塘苗语 ‧ 小花苗语 ‧ 西秀苗语 ‧ 绕家语
瑶语支
勉语(勉方言 ‧ 金门方言 ‧ 标敏方言 ‧ 藻敏方言 )
壯侗語族
仡央语群
仡佬语 ‧ 拉基語 ‧ 布央語(布央语东部方言 ‧ 普標語 ‧ 巴哈语 ‧ 拉哈语) ‧ 仡隆語 ‧ 木佬语 ‧ 羿语 ‧ 土蠻語
拉珈语支
拉珈语
侗水语支
侗语 ‧ 标话 ‧ 水語(水語 ‧ 莫语 ) ‧ 仫佬语 ‧ 毛南语 ‧ 佯僙語 ‧ 錦語 ‧ 茶洞语 ‧ 草苗语 ‧ 那溪瑶话
壯傣語支
壮语(布依语 ‧ 岱依语 ‧ 侬语 ‧ 臨高語 ‧ 文麻壯語 ‧ 德靖壯語 ‧ 邱北壮语 ‧ 民讲) ‧ 泰语(傣那 ‧ 傣仂 ‧ 红金 ‧ 傣端 ‧ 掸语 ‧ 八甲语 ‧ 傣黯語 ‧ 傣雅语 )
黎語支
黎语(黎语 ‧ 加茂语) ‧
归类未定
古越语 ‧ 闽越语
突厥语族
维吾尔-乌孜别克语(维吾尔语(中心方言 ‧ 和田方言 ‧ 罗布方言) ‧ 乌孜别克语) ‧ 艾努语 ‧ 西部裕固语 ‧ 哈萨克语 ‧ 柯尔克孜语 ‧ 塔塔尔语 ‧ 撒拉语 ‧ 伊犁土尔克语 ‧ 图瓦语 ‧ 雅库特语 ‧ 哈卡斯语 ‧ 察合台語 ‧ 回鹘语 ‧ 回鹘语 ‧ 沙陀语 ‧ 原始突厥语
蒙古语族
蒙古语(中 ‧ 西 ‧ 北 ‧ 东) ‧ 达斡尔语 ‧ 东部裕固语 ‧ 土族语 ‧ 东乡语 ‧ 康家语 ‧ 保安语 ‧ 汗尼干语 ‧ Erdos Mongolian ‧ Torgut Oirat ‧ 契丹语 ‧ 鲜卑语 ‧ 室韦语 ‧ 乌桓语 ‧ 吐谷渾語 ‧ 原始蒙古语
满-通古斯语族
鄂温克语群(鄂温克语 ‧ 鄂伦春语) ‧ 赫哲语 ‧ 满语(锡伯语 ‧ 满语 ) ‧ 肃慎语 ‧ 挹娄语 ‧ 靺鞨语 ‧ 勿吉语 ‧ 女真語
朝鲜语系
中國朝鮮語(朝鮮語) ‧ 高句丽语 ‧ 沃沮扶余语 ‧ 东濊扶余语
南島語系
南亚语系
安南-芒语族
京語(越南语)
孟高棉语族
德昂语 ‧ 莽语 ‧ 俫语 ‧ 克蔑语 ‧ 布赓语 ‧ 昆格语 ‧ 布芒语 ‧ 佤語 ‧ 布朗语 ‧ 克木语 ‧ 布兴语 ‧ 乌语 ‧ 宽语 ‧ 日昂语 ‧ Muak Sa-aak language ‧ Va language
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语族
色勒库尔语 ‧ 瓦罕语 ‧ 于阗语 ‧ 粟特语 ‧ 回回语 (波斯语) ‧ 花剌子模语 ‧ 蓝帽回回语
吐火罗语族
吐火罗语
混合語言
誒話 ‧ 五屯话 ‧ 唐汪话 ‧ 倒话 ‧ 酸汤话 ‧ 貓家話 ‧ 富馬話 ‧ 托茂語 ‧ 伶話 ‧ 酉水话 ‧ 河州话 ‧ 廓克蒙查克语 ‧ 澳門土生葡語 ‧ 洋泾浜英语 ‧ 中俄混合語 ‧ 协和语
語系不明
东夷语 ‧ 匈奴语 ‧ 羯語 ‧ 渤海語 ‧ 蠕蠕语
辅助语言
手語
手語
中國手語(北方手语 ‧ 南方手语) ‧ 香港手語 ‧ 藏语手语(?)
手指字母
汉语手指字母 ‧ 维吾尔语手指语 ‧ 朝鲜语手指语 ‧ 藏文手指字母
盲文
现行盲文 ‧ 汉语双拼盲文 ‧ 粵語點字 ‧ 藏語盲文
註:死语 (中国大陸境内死亡语言 ) ‧ 极危语言 (中国大陸境内极危语言 ) 參見: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一覽(按語言系屬分類) · 台灣語言保護 关于台澎金马的语言,参见:台湾语言
语言系属分类
非洲和西南亚洲的语系
亚非语系
柏柏尔语族 · 乍得语族 · 埃及語族 · 闪米特语族 · 库希特语族 · 奥摩语族
尼日尔-刚果语系
大西洋-刚果语族 · 曼德语族 · 科尔多凡语族
其他
尼罗-撒哈拉语系 · 科依桑语系
欧洲、西亚、南亚 及近代美洲、大洋洲的语系
印欧语系
安那托利亞語族 · 印度-伊朗语族 · 希腊语 · 亚美尼亚语 · 阿尔巴尼亚语 · 意大利语族(羅曼語族) · 日耳曼语族 · 凯尔特语族 · 波罗的语族 · 斯拉夫语族 · 吐火罗语
西亚以外的亚洲、太平洋 及东欧、北欧的语系
阿尔泰语系
蒙古語族 · 通古斯語族 · 突厥語族
汉藏语系
汉语族 · 藏緬語族
南島語系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 台灣南島語言
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 · 蒙达语族
其他
达罗毗荼语系 · 安达曼语系 · 扶余-新罗语系(扶余语族) · 日本-琉球语系 · 乌拉尔语系 · 高加索诸语言 · 壯侗語族 · 苗瑶语族 · 叶尼塞语系
美洲的土著民族语系
納-德內語系 · 薩利希語系 · 猶他-阿茲特克語系 · 馬雅語系 · 歐托-曼格語系 · 阿拉瓦克语系 · 克丘亞語系 · 圖卡諾安語系 · 图皮语系 参见:美洲原住民语言
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语系
帕马-恩永甘语系
· · ·
其它
Garawan-Tangkic · Arnhem · Giimbiyu · 伊瓦江語系 · 达尔文区语系 · Tiwi · Yangmanic……
参见:澳大利亚原住民语言
西伯利亚的土著民族语系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 叶尼塞语系 · 尼夫赫语(族) · 尤卡吉尔语系 参见:古西伯利亚语言
新几内亚的土著民族语系
跨新几内亚语系
· · ·
其它
Sepik-Ramu语系 · 托里切利語族 · 东巴布亚语系 · 西巴布亚语系 · ……
参见:巴布亚诸语言
sxl5AjXiTHAaM43hFUr0VS k rF4K,u0cM3U297l1QpFWfmIE h eKIHqdk8fF yFxHnbPm7yysgWtuMvUQ0gD 2Aic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為非以「實體」方式來販賣音樂的相關產品,而使用數位格式如mp3、AAC等文件格式來進行銷售販賣的一种音乐产业形式。著名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商有iTunes Store、RecoChoku、Google Play音乐和微软Zune等。数字音乐下载在二十一世纪初一度风靡全球, [1] [2] 使得传统唱片产业走向衰落,但其自身也在2010年代流媒体音乐服务如Apple Music、Spotify等的挤压下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3] [4] 数字音乐下载有便于携带、传播迅速、制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与流媒体音乐相比也能更好保障音乐人权益; [5] 但它同时很可能带来侵犯版权和滥用的情形, [6] 也给音乐产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数字音乐下载为音乐人和乐迷提供了更加便捷直接的交流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音乐人的出现和独立音乐的迅速发展。 [7] 目录 1 历史 1.1 技术积淀(1987-2000) 1.2 出现与兴起(2000-2004) 1.3 唱片市场的颠覆者(2004-2007) 1.4 巅峰和衰落(2005-2013) 1.5 摇摇欲坠的现状与不可预知的明天(2014至今) 2 主要文件格式 2.1 PCM编码格式 2.1.1 WAV 2.1.2 APE 2.1.3 FLAC 2.2 苹果推出的无损文件格式 2.2.1 AIFF 2.2.2 ALAC 2.3 有损压缩格式 2.3.1 MP3 2.3.2 AAC 3 主要市场 3.1 iTunes Store 3.2 Google Play音乐商店 3.3 亚马逊音乐商店 3.4 部分其他音乐商店 4 影响与评价 4.1 对音乐产业的影响 4.2 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4.3 正面评价 4.4 负面评价 4.4.1 侵权问题 4.4.2 经营模式不明晰 4.4.3 不适应移动时代 4.5 文化现象 5 延伸阅读 6 参考资料 历史 苹果iTunes+iPod的软硬件搭配让数字音...
2
I don't know why balance of the address is 0. when can this situation?
etherscan balances
share | improve this question
asked yesterday
Ru Hi Ru Hi
11 1
New contributor
Ru Hi is a new contributor to this site. Take care in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commenting, and answering.
Check out our Code of Conduct.
add a comment |
...
格利泽436b 太陽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列表 艺术家笔下的格利泽436b 母恆星 母恆星 Gliese 436 星座 獅子座 赤經 ( α ) 11 h 42 m 11.0941 s [1] 赤緯 ( δ ) +26° 42′ 23.652″ [1] 距離 33.4 ly (10.2 pc) 光譜類型 M2.5 V [1] 軌道參數 半长轴 ( a ) 0.0291±0.0004 [2] AU 軌道離心率 ( e ) 0.150±0.012 [2] 公轉週期 ( P ) 2.643904±0.000005 [3] d (0.00723849 y) 軌道傾角 ( i ) 85.8 +0.21 −0.25 [3] ° 角距 ( θ ) 2.794 mas 近星點時間 ( T 0 ) 2,451,551.716 ±0.01 JD 半振幅 ( K ) 18.68±0.8 m/s 物理性质 质量 ( m ) 22.2±1.0 [2] M ⊕ 半徑 ( r ) 4.327±0.183 [2] [4] R ⊕ 密度 ( ρ ) 1.51 g cm -3 表面重力 ( g ) 1.18 g 溫度 ( T ) 712±36 [2] K 發現 發現時間 2004 發現者 巴特勒、沃格特、 馬西 et al. 發現方法 徑向速度、凌日法 發現地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發表論文 出版 其他名稱 Ross 905 b, GJ 436 b, [5] LTT 13213 b, GCTP 2704.10 b, LHS 310, AC+27:28217 b, Vyssotsky 616 b, HIP 57087 b, GEN# +9.80120068 b, LP 319-75 b, G 121-7 b, LSPM J1142+2642 b, 1RXS J114211.9+264328 b, ASCC 683818 b, G 147-68 b, UCAC2 41198281 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