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成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聂士成

聂士成.jpg
《庚子辛亥忠烈像赞》之聂士成像









出生
1836年
大清安徽合肥北鄉崗集三十鋪村
逝世
1900年(63-64歲)
 大清直隸天津
效命
 大清
服役年份
1850年代-1900
军衔
將軍
参与战争

  • 中日甲午戰爭

  • 八國聯軍



聂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谥忠节,安徽合肥北鄉(今崗集鄉聶祠堂)人,清末淮军名將。




目录






  • 1 生平


  • 2 纪念


  • 3 相關條目


  • 4 參考文獻





生平


生於合肥北鄉崗集三十鋪村聶祠堂郢一農家。武童出身,其母有烈女之風,七十歲時仍能練武。後隨淮軍袁甲三攻打捻軍。改隸淮軍,任把總,平定太平軍、捻軍有功,授予「力勇巴圖魯」勇名,與王孝祺、章高元並稱「淮軍後起三名將」。


光緒十年(1884年)爆發中法战争,聶士成奉命率軍赴台,授山西太原鎮總兵。1894年甲午战争,聶士成隨提督葉志超援朝,駐軍牙山。於遼東大高嶺一帶,擊斃日軍將領富剛三造,取得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以功授直隸提督。馬關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改革陸軍軍制訓練新軍,北洋陸軍改為武衛軍,聶士成所部為馬步軍三十營,駐紮蘆臺,按德國軍法操練,並提拔当时的张作霖。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山東等地迅速發展,聶士成力主鎮壓。4月,義和團破壞保定鐵路,5月30日,聶奉命保護蘆保、京津鐵路。義和團燒毀黃村鐵路,聶軍小隊前往阻止,被義和團迎擊,傷數十人。之後義和團三千人毀廊坊鐵軌,聶士成率軍前往,遭義和團襲擊,聶軍還擊殺死義和團五百人。[1]當時掌政之端王載漪、大學士剛毅等人下旨嚴責士成。直隸總督裕祿命聶士成回蘆台,聶士成率軍回天津。當時天津有義和團二萬多人,常擊殺武卫军士兵,聶士成不敢反抗,但聶軍與義和團的仇隙更深。軍機大臣榮祿害怕聶軍嘩變,写信安慰聶士成,稱武衛軍軍服西化,容易被誤會。聶士成回信稱:「拳匪害民,必貽禍國家。某為直隸提督,境內有匪,不能剿,如職任何?若以剿匪受大戮,必不敢辭。」[2]


6月,聶士成率所部守衛天津楊村一帶,與義和團一起阻擊欲入京拯救使館區的八國聯軍先遣隊,清軍與聯軍互有死傷,而義和團則被聶士成派上前線,遭聯軍機槍掃射,撤回時又遭聶軍機槍掃射,死傷慘重。由於京津鐵路已被義和團破壞、八國聯軍先遣隊不擅陸戰、聶軍裝備精良(配有德製重機槍),聯軍無法前進只能後撤,清廷稱此役為廊坊大捷。但裕祿將之歸功並大賞於義和團,而聶軍則分文無賞。[3]


1900年7月9日大日本帝国陆军从义和团纪庄子战场包抄天津,在纪庄子击败义和团后抄袭聂士成后路,聂士成由于身穿黄马褂目标过大被日军打死。[4]义和团意欲侮辱聂士成尸体,因八国联军进逼而未果。



纪念


1905年清政府於天津八里台以南(今天津市南開區紫金山路與卫津南路交叉口)立碑纪念,碑高2.4米,花崗石砌築基座。碑正面刻“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立柱上刻“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生气凛然”。


1984年复立时,碑文仅留“聂忠节公殉难处”七字。


2000年是其为国捐躯100周年,天津市政府在原聂公碑所在地树立了一座高4.18米的聂忠节公横刀跃马铜像以示缅怀,底座镌刻赞诗一首:将军驱骑刀光寒,一跃桥头此生瞻。聂公当年激扬处,多少青松配雨寒。



相關條目



  • 廊坊大捷

  •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參考文獻





  1. ^ 西巡迴鑾始末·卷2·拳匪毀京津鐵路記


  2. ^ 清.羅惇曧:拳變餘聞


  3. ^ 西巡迴鑾始末·卷2·直隸提督聶軍門死事記


  4. ^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天津义和团调查》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did Captain America manage to do this?

迪纳利

南乌拉尔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