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遷都 [1] [2] ,即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應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迁往北京順天府,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目录
1 背景
2 过程
2.1 明太祖的迁都打算
2.2 迁都北京
2.3 还都南京之议
3 影响及争议
4 延伸阅读
5 参考文献
背景
迁都前的南京
自北宋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江南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江南的地方性政权都以金陵作为首都,即使在南宋時期,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明太祖朱元璋也以金陵作为基地统一全国。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3] 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颇不规则。
迁都前的北京
北京(燕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
唐朝安史之亂及回紇入侵之后,燕京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后晋割讓燕云十六州之后,燕京成为辽的南都(南京),金元两代的首都,金称为中都,元稱為大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汴梁,毁平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在北平设立燕王府,俗謂燕京。徐达死后,華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参见:建都之议
明太祖的迁都打算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今日河南开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故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汴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放棄了北京汴梁,改南京为京师。[4]
南京皇宫是填湖所建。建成之后,由于地表下沉,逐渐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在风水上是不祥的征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地区,为迁都西安作准备。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沉重打击了明太祖,加上年事已高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師。
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因燕京是永樂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永乐帝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永樂帝下诏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去世,告知太子其宿願,趁著永乐帝日後北巡的機會,親自向守住北平城而應命作戰的將士妻子,感念她們的功勞和付出的傷亡,贈予嘉獎撫恤。礼部尚书赵羾引廖均卿入京,赴北平选择吉壤。因北平、南京地震頻仍於兩年後選定,徐皇后梓宮暫厝六年,等長陵建成方入葬。
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帝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早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1410年),亲征回师后,永乐帝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京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帝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永乐帝一一革职或嚴懲,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而规模更胜一筹。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永乐帝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但尊重南京的故都地位,仍虚设了幾無实权的南京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5]
还都南京之议
刚刚迁都几个月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將萧仪收獄,後殺之。[5]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因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京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且該年南京地震四十二次,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6] ,继位的明宣宗因作為太子曾監國南京,歷地震二十五次,還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影响及争议
政治和军事
自明朝统一中原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帶已有约430年不在汉族政权的控制之下(若从安史之乱、河北藩镇兴起算起则更长);而靖康之難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永乐迁都后,北京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赞成成祖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年轻时作为藩王驻守北京十七年,成為皇帝后就曾以北京为基地五次北伐北元的残余势力,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之变明军覆灭及皇帝被俘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京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京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京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京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京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韃靼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7]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京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而反对者一般认为,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过分集中远离为明朝和继之的清朝经济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负担[8] 。另一方面,由于大运河关乎京师命脉,漕运从纯粹的经济行为上升为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行为。在大运河沿线发生水患时,公家卻只會優先保護漕运的利益,而往往忽视周边百姓的安全。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 永樂遷都
^ 永樂遷都
^ 地理志. 明史.
^ 太祖本纪. 明史.
^ 5.0 5.1 成祖本纪. 明史.
^ 明仁宗实录. “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南京,斯亦吾之素心。”
^ 顾祖禹. 北直方舆纪要序. 读史方舆纪要. “以燕都僻处一隅,关塞之防,日不暇给,卒旅奔命,挽输悬远。脱外滋肩背之忧,内启门庭之寇,左支右吾,仓皇四顾。下尺一之符,征兵于四方,恐救未至而国先亡也。撤关门之戍,以为内援之师,又恐军未离,而险先失也。甚且藉虎以驱狼,不知虎之且纵其搏噬;以鸟喙攻毒,而不知鸟喙之即足以杀身也。不亦悲哉!”
^ 黄宗羲. 建都. 明夷待访录. “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
中国历代都城
中国首都
古都 并称
四大
八大
洛阳 · 西安 · 南京 · 北京 开封 · 杭州 · 安阳 · 郑州
先秦
五帝
黃帝都有熊(疑為西坡遺址) · 堯都平陽(疑為陶寺遺址)
夏
(僅列出重要的)禹都陽城(疑為王城崗遺址) · 斟鄩(疑為二里頭遺址)
商
亳[遗址] → 隞(嚣)[遗址] → 相 → 庇 → 邢 → 奄 → 殷[遗址] → 朝歌
周
秦 汉
秦朝
咸阳[遗址]
汉朝
西汉→新朝 长安 → 东汉 雒陽[遗址] → 东汉献帝 长安 → 东汉献帝 许都[遗址]
三国
曹魏五都
长安 遗址 · 谯都 · 许都 遗址 · 邺都 遗址 · 洛阳 遗址
南 北 朝
南朝
宋→齐→梁→陈 建康
北朝
盛乐 → 平城[遗址] → 北魏 洛阳 · 东魏 邺 · 西魏 长安 · 北齐 邺 · 北周 长安
隋 唐
统治中心:长安 → 大兴→长安(胡姆丹) → 武周 神都 → 长安 → 成都 → 长安 → 洛阳[遗址]
五 京 制
唐
北京太原府[遗址] · 东京河南府 · 中京京兆府 · 南京成都府 · 西京凤翔府
渤 海
上京龙泉府[遗址] · 东京龙原府 · 中京显德府[遗址] · 南京南海府 · 西京鸭绿府
辽
上京临潢府[遗址] · 东京辽阳府 · 中京大定府[遗址] · 南京析津府 · 西京大同府
金
上京会宁府[遗址] · 中都大兴府 · 南京→东京辽阳府 · 西京大同府 · 北京临潢府→大定府 · 南京开封府
五代 十国
五代
後梁 開封府 → 後唐 洛陽 → 後晋→後漢→後周 開封府
十国
南唐 江宁府[遗址] → 南都南昌府 · 北汉 太原府[遗址]
西夏
东京兴庆府→中兴府 · 西京西平府 · 辅郡西涼府
宋
东京开封府(汴梁)[遗址] → 行在临安府[遗址] 、行都建康府 · 西京河南府 · 南京应天府 · 北京大名府[遗址]
元
大蒙古国 :曲雕阿兰 → 哈拉和林 → 上都[遗址] 大都路大都(汗八里) · 上都路[遗址](陪都) 北元 :上都[遗址] → 应昌城[遗址] → 哈拉和林
明
中都中立府 [遗址] · 京师應天府(后改为留都南京) [遗址] → 京师顺天府(原为行在)[遗址] → 應天府 → 顺天府
南明
弘光 應天府 · 隆武 福京天兴府 · 绍武 · 永历 · 东武
清
后金 :费阿拉(佛阿拉) → 赫图阿拉(兴京) → 界藩城(行都) → 萨尔浒城(行都) → 辽阳 → 东京 → 盛京奉天府[遗址] (后改为留都) 京师顺天府[遗址] [ 太平天国 :天京]
民国
民初政府 :南京府(临时) → 北京国民政府 :广州 → 武汉 → 南京 → 洛阳(行都)、西京(陪都) → 重庆(陪都) → 南京(还都) [ 中华共和国 :福州][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瑞京→保安→延安] 行宪政府 :南京[遗迹] → 广州 → 重庆 → 成都 → 臺北 (中央政府所在地)
共和国
北京
参见:中国历史
明朝歷史
前期
元末民变 · 红巾军起义(韩山童被杀、韩林儿起义、徐寿辉起义、郭子兴起义、张士诚起事) · 二十四将 · 三打集庆 · 统一江南(灭陈友谅、洪都保卫战、鄱陽湖之戰 · 灭张士诚 · 灭方国珍 · 平定闽、广) · 北伐和统一(徐达北伐、洪武北伐、攻取河南和山东、攻克河北和上都、平定山西与收复甘肃、平定云南、平定四川、收回燕雲十六州、平定辽东、金山之戰、捕魚兒海之戰) · 进军西藏(烏思藏行都指揮使司、朵甘行都指揮使司、俄力思軍民元帥府) · 创建衛所制 · 建都之议 · 洪武之治 · 洪武大移民(洪洞大槐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藍玉案) · 南北榜案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厂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郑和下西洋 · 经营南海(永乐群岛、永樂环礁、宣德群岛、永乐龙洞、郑和群礁、于锡兰山国之战、舊港宣慰司) · 万国来朝(朝鲜、安南、琉球、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浡泥、呂宋、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冯嘉施兰、真腊、帖木兒等) · 确立宗藩 · 三大营(五軍營、三千營、神机营) · 南征安南 · 統治安南(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蓝山起义) · 贵州建制 · 三宣六慰 · 唐赛儿民变 · 明成祖北伐 · 经营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巡视东北、奴儿干城、永宁寺、永宁寺碑、建州三衛、辽东都司) · 陈诚出使西域(《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 · 永乐大典 · 朱高熾監國 · 高煦之亂 · 仁宣之治 · 三杨辅政 · 宣宗廢后 · 票拟制度 · 建立哈密卫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 浙閩民變 · 大同之战 · 土木之变 · 景泰继统 · 午門血案 · 京师保卫战 · 易储之争 · 夺门之变 · 曹石之變 · 重修《寰宇通志》 · 汪直擅政 · 鄖陽民變 · 藤峽盜亂 · 哈密之爭 · 固原盜亂 · 河套之患 · 成化新风 · 王文素与《新集通證古今算學寶鑑》 · 弘治中兴 · 九邊建制 · 南徽北晋 · 滿倉兒案 · 海運嚴禁 · 郑旺妖言案 · 劉瑾擅政 · 安化王之乱 · 寘鐇之亂 · 劉六劉七民變 · 川蜀盜亂 · 武宗南巡 · 应州大捷 · 寧王之亂 · 南贛盜亂 · 江彬擅政 · 王阳明与阳明学 · 世宗继统 · 大禮議 · 佛朗機 〔葡萄牙 〕人東來(葡佔屯門 、屯門海戰 、西草灣之戰 、雙嶼港 、租借澳門 ) · 大同兵變 · 更定祀典 · 嘉靖南巡 · 迁陵之议 · 岑猛之亂 · 壬寅宮變 · 嘉靖中兴 · 楚藩宮變 · 嚴嵩擅政 · 北虜南倭 · 戚继光抗倭 · 李福達之獄 · 议复河套 · 庚戌之变 · 嘉靖大地震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晚期
隆慶新政(隆庆开关、 俺答封贡、開中法) · 张居正辅政(一条鞭法、考成法、王国光著《万历会计录》、潘季驯治河) · 萬曆中興 · 重修长城 ·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朝鮮之役、播州之役) · 秦良玉与白桿兵 · 國本之爭 · 萬曆怠政 · 齐楚浙党 · 朱載堉与十二平均律 · 伊利亞 〔西班牙 〕人東來(呂宋大屠殺 · 明西聯軍滅林鳳 ) · 明缅战争 · 礦稅之弊 · 妖書案(第一次妖書案、第二次妖書案) · 楚藩案(楚太子案、楚宗劫槓案) ·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 東林黨爭 · 光宗中兴 · 和蘭 〔荷蘭 〕人東來(沈有容 諭退紅毛番 、澎湖之戰 、崇祯明荷海战 ) · 天主教再次传入 (西學東漸 、利玛窦 、聖教三柱石 、南京教案 、《崇祯历书 》、《几何原本 》、红夷大炮 ) ·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 建州女真叛明 · 薩爾滸之戰 · 三饷加派 · 奢安之亂 · 徐鴻儒民變 · 熊廷弼和孙承宗抗金 · 魏忠賢擅政(阉党) · 复社之兴 · 王恭廠大爆炸 · 袁崇焕督師薊、遼(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诛杀毛文龙) · 崇禎治亂 · 寧遠兵變 · 清兵入塞(京畿之戰、遵永大捷、宣大之戰、第二次京畿之戰、北直隸山東之戰、第二次北直隸山東之战) · 第一次皮岛海战 · 第二次皮岛海战 · 走西口 · 己巳之變 · 沙定洲之亂 · 吳橋兵變 · 英格蘭 〔英國 〕人東來(伊丽莎白一世与万历帝书 、虎門之戰 ) · 《天工开物》 · 徐霞客遊記 · 天灾不断(低温、鼠疫、水灾、旱灾、蝗灾) · 吳有性与《温疫论》 · 松錦之戰(洪承畴降清、祖大寿降清) ·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張獻忠起義、李自成起義、朱仙鎮之戰、凤阳之战、荥阳大会、开封之战、瑪瑙山之戰、襄阳之战) · 孙传庭抗击大顺军 · 盧象昇練天雄军 · 「四正六隅」灭流寇 · 曹文詔殉国 · 三顺王(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 · 南迁之议 · 甲申之變 · 一片石之战 · 李自成称帝 · 吴三桂降清
南明 與 明鄭
南明紛立(弘光、魯王、隆武、紹武、永曆) · 入關戰爭 · 江北四鎮(高杰、黃得功、劉澤清、劉良佐) · 青州之变 · 大顺军灭亡(潼关战役、陕北战役、李自成被杀) · 南渡三案(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 · 马、阮党争 · 左良玉清君側 · 联虏平寇 · 睢州之变 · 潞王监国 · 张献忠称帝 · 剃髮易服 · 圈地投充 · 满清大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南昌之屠、大同之屠、四川大屠殺、廣州之屠) · 反清复明(金声桓、王得仁江西反正 · 李成栋广东反正 · 姜瓖大同反正 · 米喇印、丁国栋甘肃回民反清起义 · 谢迁反清起义 · 榆园军反清起义 · 王永强陕北反清起义 · 贺珍、孫守法、武大定反清起义 · 王光恩、王光泰、王昌反清起义) · 聯寇抗清 · 黄道周北伐 · 靖藩之变 · 农民军抗清(忠贞营、夔東十三家、摇黄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停溪大捷、叙州大捷、辰州大捷、湖南之役、桂林大捷、衡阳大捷、保宁之战) · 何腾蛟经营湖南 · 瞿式耜、张同敞殉国 · 沙定洲之亂 · 大西军经营云南 · 李定國兩蹶名王 · 张煌言抗清 · 洪承畴经略江南 · 肇庆之役 · 新会之战 · 十八人之獄 · 曲靖之战 · 宝庆之败 · 孫可望投清 · 重庆之役 · 磨盤山血戰 · 南明消亡(福建沦陷、湖南沦陷、贵州沦陷、云南沦陷) · 大西灭亡 · 舟山之役 · 一官党 · 郑芝龙降清 · 鄭成功抗清(郑家军、鄭成功北伐、郑成功长江之役、同安之役、潮州之役、泉州大捷、厦门大捷、思明州、海澄战役、鄭成功征台) · 郑、施交恶(曾德事件) · 鲁监国浙闽抗清 · 咒水之難 · 德勒之战 · 逼死坡 · 夔东会战 · 茅麓山战役 · 明鄭王朝(鄭經嗣位之爭、鄭泰事件、清荷联军攻鄭、東寧之變) · 迁界禁海 · 明郑灭亡 · 朱术桂殉国 · 安南明鄉人
專門史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外交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君主
【说明:
绿色 为西方人来华事件】
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