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陵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十三陵 长陵 |
 明长陵鸟瞰图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所在 |
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
|
坐标 |
40°18′04″N 116°14′35″E / 40.30111°N 116.24306°E / 40.30111; 116.24306坐标:40°18′04″N 116°14′35″E / 40.30111°N 116.24306°E / 40.30111; 116.24306
|
分类 |
古墓葬 |
时代 |
明
|
编号 |
1-178 |
登录 |
1961年 |
|
明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1413年)完工。
概况
长陵的陵宫建筑是十三陵中保存最多也是最好的。其朝向南偏西9度,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棂星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
明长陵为永乐皇帝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是永乐皇帝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公元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
陵区南起石牌坊,北倚天寿山主峰。四面环山,绿树丛丛。南面又有龙虎两山左右对峙,势如门户。当中奔流不息的山水自西向东而去,好似天然的护陵河。
陵宫建筑
祾恩殿
陵宫主建筑为祾恩殿,保存至今,基本完好。位于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式台基和一层陡板式的小台基上。台基之前出有三层月台,与台基连为一体。三层台基、月台皆有石雕护栏。大殿的柱网排列,采用“九五”规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排列规整。殿内的大木结构为叠梁式构架体系,重檐庑殿式,不堆山。梁柱等各构件用材粗壮,且均采用整材金丝楠木加工而成。殿宇各构件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明代早期建筑特色。
图集
参考资料
- 胡汉生 著 《明十三陵》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出版 ISBN 7-5006-2702-5
- 梁思成 著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年出版 ISBN 7-5306-2605-1
明朝皇陵
|
|
凤阳府 |
祖陵(德祖玄皇帝、玄皇后;懿祖恒皇帝、恆皇后;熙祖裕皇帝、裕皇后) 皇陵(仁祖淳皇帝、淳皇后)
|
|
应天府 |
孝陵(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 东陵(興宗孝康皇帝)
|
|
順天府 |
十三陵
|
|
長陵(成祖文皇帝、仁孝文皇后)
献陵(仁宗昭皇帝、誠孝昭皇后)
景陵(宣宗章皇帝、孝恭章皇后)
裕陵(英宗睿皇帝、孝莊睿皇后、孝肅皇后)
茂陵(憲宗纯皇帝、孝贞纯皇后、孝穆皇后、孝惠皇后)
泰陵(孝宗敬皇帝、孝成敬皇后)
康陵(武宗毅皇帝、孝靜毅皇后)
永陵(世宗肃皇帝、孝洁肃皇后、孝烈皇后、孝恪皇后)
昭陵(穆宗庄皇帝、孝懿庄皇后、孝安皇后、孝定皇太后)
定陵(神宗显皇帝、孝端顯皇后、孝靖皇太后)
庆陵(光宗贞皇帝、孝元貞皇后、孝和皇太后、孝纯皇太后)
德陵(熹宗悊皇帝、孝哀悊皇后)
思陵(毅宗烈皇帝、孝节烈皇后、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
|
|
|
|
|
承天府 |
显陵(睿宗献皇帝、慈孝獻皇后)
|
|
河南府 |
熙陵(恭宗孝皇帝、恪貞仁壽皇后) 弘光陵(安宗简皇帝)
|
|
梧州府 |
興陵(禮宗端皇帝、孝正皇太后)
|
|
南陽府 |
四帝陵(惠皇帝、惠皇后;端皇帝、端皇后;顺皇帝、顺皇后;宣皇帝、宣皇后)
|
|
天兴府 |
隆武陵(绍宗襄皇帝)
|
|
都匀府 |
永历陵(昭宗匡皇帝)
|
|
广州府 |
绍武君臣冢(紹武帝)
|
|
泉州府 |
魯王墓(鲁王)
|
|
老北京地名与历史文化主题
|
|
北京主题页 |
|
規劃 |
北京中軸綫 · 北京城池 · 北京城牆 · 北京城門 · 北京皇城 · 北京王府 · 北京胡同 · 北京牌樓 · 四合院
|
|
歷史 |
县级:薊縣(古代)(薊城) → 薊北縣 → 析津县 → 大兴县 · 燕都县 → 幽都县 → 宛平县 郡州路府市级:燕国 · 燕国 (楚汉战争) · 广阳郡 · 幽州 · 燕京 · 辽南京(南京道析津府) · 金中都(中都路大兴府) · 元大都(大都路) · 北平府(北平) · 京师順天府(北京) · 京兆地方 · 北平市
|
|
傳統 藝術 |
昆曲 · 京剧 · 評劇 · 河北梆子 · 京韻大鼓 · 西河大鼓 · 梅花大鼓 · 京东大鼓 · 含灯大鼓 · 滑稽大鼓 · 五音大鼓 · 北京琴書 · 北京評書 · 相聲 · 雙簧 · 八角鼓 · 單弦 · 快板書 · 數來寶 · 智化寺京音樂 · 景泰藍 · 象牙雕刻 · 雕漆 · 料器 · 京綉 · 琉璃 · 花丝镶嵌 · 金漆镶嵌 · 風箏哈 · 鬃人 · 毛猴 · 内畫鼻煙壺 · 聚元号 · 京作硬木家具 · 北京燈彩 · 北京玉雕 · 宫毯 · 天橋 · 天橋八怪 · 吹糖人 · 面人郎 · 拉洋片 · 賽活驢 · 銀槍刺喉 · 拉硬弓 · 天橋摔跤 · 古彩戲法 · 雜技 · 口技 · 中幡 · 大力丸
|
|
老字號 |
鶴年堂 · 同仁堂 · 長春堂 · 德壽堂 · 稻香村 · 稻香春 · 內聯陞 · 馬聚源 · 盛錫福 · 同陞和 · 步瀛齋 · 通三益 · 王麻子 · 八大祥(瑞蚨祥 · 瑞生祥 · 瑞增祥 · 瑞林祥 · 益和祥 · 廣盛祥 · 祥義號 · 謙祥益) · 一得閣 · 榮寶齋 · 戴月軒 · 崇古齋 · 德源興 · 張一元 · 慶林春 · 吳裕泰 · 元長厚 · 亨得利鐘表眼鏡商店 · 大明眼鏡店 · 精益眼鏡店 · 四大恆 · 義利 · 雙合盛 · 天惠齋 · 東昇平 · 清華園浴池 · 清華池 · 鑫园澡堂 · 興華園 · 來今雨軒
|
|
名勝 |
天安門 · 故宮 · 正陽門 · 景山 · 北海 · 什刹海 · 九壇八廟 · 燕京八景 · 大柵欄 · 鐘鼓樓 · 天橋 · 琉璃廠 · 八大胡同
|
|
寺廟 與廟會 |
八刹三山 · 故宫外八庙 · 護國寺 · 隆福寺 · 白塔寺 · 雍和宮 · 報國寺 · 都土地廟 · 白雲觀 · 東岳廟 · 五頂(东顶 · 南顶 · 西顶 · 北顶 · 中顶) · 蟠桃宮 · 厰甸 · 都城隍廟 · 宛平縣城隍廟 · 大興縣城隍廟 · 江南城隍廟 · 五顯財神廟 · 崇元觀 · 太陽宮 · 廣寧觀 · 花市火神廟 · 地安門火神廟 · 都灶君廟 · 西藥王廟 · 東藥王廟 · 南藥王廟 · 北藥王廟 · 妙峰山 · 丫髻山 · 牛街礼拜寺 · 东四清真寺 · 花市清真寺 · 马甸清真寺 · 北堂 · 南堂 · 东堂 · 西堂
|
|
會館 |
湖廣會館 · 安徽會館 · 江西會館 · 湖南會館 · 四川會館 · 全浙會館 · 福建會館 · 福建汀州會館 · 南海會館 · 安慶會館 · 瀏陽會館 · 番禺會館 · 順德會館 · 平陽會館 · 中山會館 · 粵東新舘 · 紹興會館 · 休寧會館 · 潮州會館 · 台灣會館 · 正乙祠
|
|
商場 |
青雲閣 · 勸業場 · 東安市場 · 首善第一樓 · 天橋市場 · 西安市場 · 西單商場
|
|
戲院 |
廣和樓 · 景泰園 · 泰華園 · 阜成園 · 廣德樓 · 中和戲院 · 慶樂戲園 · 三慶戲院 · 慶和園 · 同樂軒 · 大亨軒 · 天樂茶園→華樂戲園 · 裕興園 · 大舞臺 · 燕喜堂 · 長安大戲院 · 吉祥戲院 · 開明戲院 · 哈爾飛戲院 · 新新大戲院 · 慶春園 · 廣興園 · 春仙園 · 慶順園 · 西安園 · 慶昇園 · 天和園 · 天匯園 · 第一舞臺 · 萬盛軒 · 天樂戲院
|
|
茶館 |
天滙軒 · 滙豐軒 · 廣慶軒 · 廣和茶園 · 阜成茶園 · 東和順 · 龍海軒 · 慶盛軒 · 天祿軒
|
|
京菜 |
谭家菜 · 厲家菜 · 北京烤鴨(全聚德 · 便宜坊) · 涮羊肉(東來順 · 南來順 · 又一順 · 西來順) · 炙子烤肉(烤肉季 · 烤肉宛) · 炸醬麵 · 二鍋頭 · 仿膳飯莊 · 厚德福 · 柳泉居 · 壹条龍 · 玉華台飯莊 · 全素齋
八大樓:正陽樓 · 東興樓 · 泰豐樓 · 安福樓 · 致美樓 · 鴻興樓 · 春華樓 · 新豐樓
十大堂:惠豐堂 · 聚賢堂 · 福壽堂 · 天福堂 · 會賢堂 · 福慶堂 · 慶和堂 · 同和堂 · 同興堂 · 慶豐堂
八大居:廣和居 · 砂鍋居 · 同和居 · 恩承居 · 萬福居 · 福興居 · 天興居 · 萬興居
八大春:方壺春 · 東亞春 · 慶林春 · 淮揚春 · 新路春 · 大陸春 · 春園 · 同春園
|
|
小吃 |
护国寺小吃(豆汁、焦圈、豌豆黄、艾窝窝、驴打滚) · 茯苓夹饼 · 京糕 · 褡裢火烧 · 炒肝 · 爆肚 · 冰糖葫芦 · 煎灌肠 · 炒疙瘩 · 白水羊头 · 糖卷果 · 面茶 · 姜丝排叉 · 奶油炸糕 · 蜜麻花 · 馓子麻花 · 萨其玛 · 糖火烧 · 豆馅烧饼 · 炖吊子 餛飩侯 · 小腸陳(卤煮火烧) · 奶酪魏 · 年糕楊 · 爆肚馮 · 豆腐腦白 · 茶湯李 · 瑞賓樓 · 月盛齋 · 天興居 · 錦馨 · 白魁老號 · 不老泉 · 都一處(烧麦) · 天福號 · 六必居 · 天源醬園 · 王致和 · 桂馨齋 · 麻醬麵
|
|
玩物 |
溜鳥 · 斗蛐蛐 · 蟈蟈 · 鴿子 · 金魚 · 貓 · 棗 · 石榴 · 夾竹桃 · 柿子 · 菊花 · 國槐 · 海棠 · 中國象棋 · 圍棋 · 牌九 · 麻將 · 九九消寒圖 · 太極拳 · 抖空竹 · 毽子 · 核桃鐵球 · 燈謎 · 對聯
|
|
言語 |
|
|
 中国世界遗产
|
|
文化遺產 |
438:长城(八达岭、山海关與嘉峪关) ·
440:莫高窟 ·
441:秦始皇陵 ·
449: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493:北京及瀋陽的明清故宮 ·
703: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 ·
704:曲阜的孔庙、孔林、孔府 ·
705:武当山古建筑群 ·
70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共3處) ·
778:庐山国家公园 ·
811:丽江古城(共4處) ·
812:平遥古城 ·
813:苏州古典园林(共9處) ·
880: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
881: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
912:大足石刻(共5處) ·
1001:青城山和都江堰 ·
1002: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
1003:龙门石窟 ·
1004:明清皇家陵寝(共14處) ·
1039:云冈石窟 ·
1110:澳門歷史城區(共2區) ·
111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1112:開平碉樓與村落(共4處) ·
1113:福建土楼(共10處) ·
1114:殷墟(共2處) ·
1135: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共5處) ·
1279:五台山(共2處) ·
1305: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共8處) ·
1334: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
1389:元上都遗址 ·
1442A: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境內有汉魏洛阳故城等22處,合共33處) ·
1443:大运河(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與浙东运河) ·
1474:土司遗址(共3处) ·
1508: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
1541: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
|
|
|
自然遺產 |
637: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638:黄龙风景名胜区 ·
640: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
1083: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
1213: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臥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 ·
1248:中国南方喀斯特(共12處) ·
1292:三清山国家公园 ·
1414:新疆天山(共4處) ·
1335:中國丹霞(共9處) ·
1388:澂江化石地
1509:神农架
1540:青海可可西里
1559:梵净山
|
|
複合遺產 |
437:泰山 ·
547:黄山 ·
779:峨眉山风景区—乐山大佛风景区 ·
911:武夷山
|
|
「A」與哈萨克斯坦與吉尔吉斯斯坦共有。 世界遺產主題首頁 | 世界遺產專題 | 世界遗产 |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遗产列表 | 维基共享资源
|
|
kIRhgCLMwlWLzgMBTC l mPuH81pWonjsCqQtRjR4x0WVuE,h5w7EEZ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提示 :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校训 博文約禮 [1] [2] 创建时间 1963年10月17日 学校类型 法定(公立)、研究型 監督 主權移交前:英屬香港總督 主權移交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校董會主席 梁乃鵬博士 校長 段崇智教授 副校长 華雲生教授(常務副校長) 霍泰輝教授、吳基培教授 張妙清教授、潘偉賢教授 陳偉儀教授、吳樹培先生 教师人數 1,619 [3] 学生人數 25,489 [3] 本科生人數 20,147 [3] 研究生人數 5,342 [3] 校址 香港新界沙田馬料水沙田市地段437號(大埔公路十一至十二咪左右(正門及崇基門)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坐标: 22°25′10″N 114°12′19″E / 22.41946°N 114.205358°E / 22.41946; 114.205358 科學園路與澤祥街交界(東校門) 澤祥街18號(沙田凱悅酒店及工商管理學院)) 校區 新市鎮 总面积 134.4公頃(1,344,000平方米) [2] 代表色 紫與金 [1] 吉祥物 鳳凰 [1] 隶属 英聯邦大學協會 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 東南亞高等教育協會 ( 英语 : ASAIHL ) 國際大學協會 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八大公立大學聯盟(譯自:HK8)[3] 网站 http://www.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 ( 英语: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縮寫为 CUHK ),簡稱 中文大學 、 中大...
10
1
I have a function that searches a vector of iterators and returns the iterator if its names matches a string passed as an argument. koalaGraph::PVertex lookUpByName(std::string Name,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ertices) { for (size_t i = 0; i < Vertices.size(); i++) { if(Vertices[i]->info.name == Name) return Vertices[i]; } } My question is how can I implement this as a lambda, to use it in connection with std::find_if ? I'm trying this: std::vector<koalaGraph::PVertex> V; std::string Name; std::find_if(V.begin(), V.end(), [&Name]() {return Name == V->info.name;}) But it says that V an enclosing-function local variable cannot be referenced in a lambda body unless it is in the capture list.
...
坐标: 23°33′53″N 119°33′50″E / 23.564832°N 119.563924°E / 23.564832; 119.563924 澎湖天后宮 澎湖天后宮山門與廟埕 漢語拼音 tiān hòu gōng 台羅拼音 má tsóo king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長安里正義街1號 創建年份 不明 大明萬曆32年(1604年)之前 開基者 不明 廟格 闔澎公廟 本殿構造 五開間三進落 等級 國定古蹟 主神 天上聖母 例祭 農曆正月元宵、七月普渡 相关人物 沈有容、韋麻郎、施琅、藍木、黃良、陳玉峰 澎湖天后宮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名稱 澎湖天后宮 其他名稱 媽祖宮、娘媽宮、天妃宮 登錄等級 國定第一級古蹟 登錄類別 祠廟 登錄公告日期 1983年12月28日 開放時間 07:00 --17:00 材質 紅磚、土黃色花崗岩、泉州白石與黑色石階 參觀費用 免費參觀 所有權者 開台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澎湖天后宮 ,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闔澎公廟之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天后宮確切創建年代眾說紛紜,隨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出土,確定於大明萬曆卅二年(1604年)即已立廟。 [1] :48-53 天后宮早無定稱,稱 娘娘宮 、 天妃宮、娘媽宮、媽祖宮 或 媽宮 等稱呼在所多有。清朝領有台灣後,施琅宣稱克台戰役多賴天妃顯靈襄助,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晉天妃為天后,故今稱「天后宮」。 [2] :8-13 目录 1 沿革 1.1 明朝及明鄭時期 1.2 清領時期 1.3 日治時期 1.4 中華民國 2 奉祀 2.1 媽祖、千里眼、順風耳 2.2 註生娘娘 2.3 送子觀音 2.4 至聖先師 2.5 積慶公夫婦 2.6 天津媽祖像 2.7 虎爺 3 建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