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


































刘熙载

刘熙载






大清廣東學政

籍貫

江蘇興化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伯簡,號融齋
出生

嘉慶十八年(1813年)
江蘇興化縣
逝世

光緒七年(1881年)
江蘇興化縣
出身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進士出身


經歷



  • 翰林院庶吉士

  • 翰林院編修

  • 值上書房

  • 江汉书院主讲

  • 国子监司业

  • 广东学政

  • 左春坊左中允

  • 講學上海龍門書院



著作



  • 《藝概》、《昨非集》

  • 《四音定切》、《說文雙聲》

  • 《古桐書屋六種》、《古桐書屋續刻三種》




劉熙載(1813年2月25日-1881年),字伯簡,號融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學家、批評家。




目录






  • 1 生平


  • 2 評價


  • 3 成就


  • 4 其他


  • 5 注釋


  • 6 參考書目


  • 7 外部連結





生平


劉熙載生於嘉慶十八年正月癸巳(1813年2月25日)。十岁丧父,數年後又喪母,篤行力學。道光十九年(1839年),赴南京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赴北京参加会试,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咸豐三年(1853年)奉命值上書房,為皇室子弟講學,帝書“性静情逸”賜之[1]。咸丰六年,年终考绩,二乐察,名列一等,记名以道府用[2]。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北京,“官吏多迁避,熙载独留。”胡林翼稱他“贞介绝俗”[3]。隔年赴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


同治三年(1864年),补国子监司业,同年秋,补左春坊左中允,出督广东学政,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进诸生而训之,如家人父子”[4]。同治六年(1867年)应敏斋聘请,講學於上海龍門書院,至光绪六年(1880年),前後十四年,“每五日必一问其所读何书,所学何事,讲去其非而趋于是。丙夜,或周视斋舍,察诸生在否。”,时人誉之为“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5]


光绪六年(1880年)夏,因疾返归故里。[6]晚年自稱“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7]光绪七年二月乙未(1881年3月2日),卒於古桐书屋。《清史稿》有傳。[8]



評價


《清史稿·儒林传》评说:“平居尝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遁世不见知而不愠’二语自励。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表里浑然,夷险一节。”



成就


熙載一生以治經學為主,詩、賦、詞曲、書法、聲韻、算術無不通曉。著有《藝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說文雙聲》、《古桐書屋六種》、《古桐書屋續刻三種》。其中文學理論著作《藝概》,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學批評論著。



其他


新文化运动主帅胡适的父亲胡传为其弟子,胡传从1868年到1871年曾在上海龙门书院学习,师从刘熙载。[9]


在2019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國語文科的閱讀能力考試中,其作品《海鷗》被選用為文言部份的文章。



注釋





  1. ^ 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


  2. ^ 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


  3. ^ 《兴化县志》卷十三


  4. ^ 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


  5. ^ 《清儒学案·融斋学案》


  6. ^ 朱克敬《儒林琐记》 云:“文宗知熙载廉窘,特授广东学政。熙载至,尽裁上下陋规,胥吏患之,知熙载狷,故为蜚语刻洋报中。熙载见之,果恚,即日乞病归”。


  7. ^ 《寤崖子传》


  8. ^ 《清史稿·卷480》:劉熙載 ,字融齋,興化人。十歲喪父,哭踊如禮。道光二十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咸豐二年,命直上書房。與大學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論學則有異同。倭仁宗程、朱,熙載則兼取陸、王,以慎獨主敬為宗,而不喜學蔀通辨以下掊擊已甚之談。文宗嘗問所養,對以閉戶讀書。御書「性靜情逸」四大字賜之。以病乞假,巡撫胡林翼特疏薦。同治三年,徵為國子監司業,遷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督學廣東,作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四箴訓士,謂士學聖賢,當先從事於此。所至蕭然如寒素,未滿任乞歸,襆被篋書而已。
    熙載治經,無漢、宋門戶之見。其論格物,兼取鄭義。論毛詩古韻,不廢吳棫叶音。讀爾雅釋詁至「卬、吾、台、予」,以為四字能攝一切之音。以推開齊合撮,無不如矢貫的。又論六書中較難知者莫如諧聲,疊韻雙聲,皆諧聲也。許叔重時雖未有疊韻雙聲之名,然河、可疊韻也;江、工雙聲也。孫炎以下切音,下一字為韻,取疊韻,上一字為母,取雙聲,蓋開自許氏。又作天元正負歌,以明加減乘除相消開方諸法。生平於六經子史及仙釋家言靡不通曉,而一以躬行為重。嘗戒學者曰:「真博必約,真約必博。」又曰:「才出於學,器出於養。」又曰:「學必盡人道而已。士人所處無論窮達,當以正人心、維世道為己任,不可自待菲薄。」平居嘗以「志士不忘在溝壑」、「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二語自勵。自少至老,未嘗作一妄語。表裡渾然,夷險一節。主講上海龍門書院十四年,以正學教弟子,有胡安定風。著持志塾言二卷,篤近切實,足為學者法程。光緒七年,卒,年六十九。又有藝概六卷,四音定切四卷,說文雙聲二卷,說文疊韻二卷,昨非集四卷。



  9. ^ 参见唐德刚著《胡适口述自传》第二章:我的父亲




參考書目




  • 趙爾巽等,《清史稿》

  • 《清儒學案》

  • 《興化縣志》

  • 韩烈文:《刘熙载《艺概》研究》



外部連結



  • 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永久失效連結] 泰州文化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

格利澤43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