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霆普化天尊,簡稱普化天尊,民間常稱雷祖,又稱雷神[1],為道教神祇,掌管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2],居住於九天應元府,內有九天雷門使者。雷師皓翁的老師[3]普化天尊誕辰為農曆八月初五,下凡日為六月廿四。[4]




目录






  • 1 起源來歷


  • 2 閭山傳說


  • 3 文獻紀載


  • 4 關聯經典


  • 5 文學中的形象


  • 6 註記


  • 7 相關頁面


  • 8 參考文獻


  • 9 外部連結





起源來歷


由於各地風俗傳說不同,其來歷說法不一,包括:



  • 長生大帝化身

《雷霆玉經》中,長生大帝化雷聲普化天尊,專制九霄三十六天,執掌雷霆之政,稱作“神霄真王”。


  • 黃帝化身

《歷代神仙通鑑》:“封號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所居神霄王府,在碧霄梵氣之中,去雷城二千三百里。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樞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真王之前有雷鼓三十六面,三十六神司之。凡行雷之時,真王親擊本部雷鼓一下,即時雷公雷師興發雷聲也。雷公印入雷澤而為神者也。力牧敕為雷師陽翁。三十六雷,皆當時輔相有功之臣。”

  • 王天君

道教中一些派別奉王天君為「雷聲應化天尊」[5]

  • 雷霆大帝


雷州的地方神靈,名喚陳文玉,唐貞觀五年出任雷州首任刺史,被奉為雷霆大帝。


閭山傳說


道教閭山派傳說,天尊一次下凡降妖伏魔,但此魔遁入地底巢穴,並大笑天尊,雷擊不著。為此,雷聲普化天尊眼中長出手,手上又有眼,眼上又有手,無限循環,深入地底,最後在地底發雷,將此魔打死,被稱為九天千眼帝



文獻紀載


根據《明史》紀載,雷聲普化天尊「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示現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夫風雲雷雨,南郊合祀,而山川壇複有秋報,則此祭亦當罷免」。[2]



關聯經典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6]

  • 《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

  •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 《雷霆玉樞宥罪法懺》



文學中的形象


章回小說《封神演义》中,殷商末代君王紂王朝中的太師聞仲在死後被封為九天應元普化天尊,率領雷部二十四員神將,負責催雲布雨,行雷擊電。



註記


《封神演义》與民間將普化天尊俗稱「雷祖」,但依《雷霆玉經》之內容,雷祖天尊與普化天尊應為不同的兩尊神明。



相關頁面



  • 九天普化宮

  • 雷公



參考文獻




  1. ^ 張崑振, 由清代官祀天后體系看臺灣官祀天后宮建築的幾點特色 (PDF), 臺灣人類學刊, 2008, 6 (1): 133–162 [2015-04-21]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2.1 《明史》卷50,可參閱维基文库的明史/卷50


  3.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 -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4. ^ "宗教觀光與寺廟經營管理之研究: 以大甲鎮瀾宮與三清總道院為例." (2010).


  5. ^ 侯會, 華光、王靈官與二郎神, 民俗研究, 2009, 2: 82–9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6. ^ 尹翠琪, 道教版畫研究:大英圖書館藏《玉樞寶經》四註本之年代及插畫考 (PDF), 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 2010, 2: 135–183 [2015-04-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23) 



外部連結



  • 普化天尊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 道教總廟三清宮 三清道祖 道教經典

  • 九天雷祖普化天尊 - 雲部地藏王殿

  • 無無極雷祖大天尊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數位音樂下載

格利澤436b

When can things happen in Etherscan, such as the picture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