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拿河
勒拿河 Лена, Зүлгэ, Елюенэ, Өлүөнэ | |
The Lena Pillars along the river near Yakutsk | |
国家 | 俄羅斯 |
---|---|
支流 | |
- 左侧支流 | 基陵加河、維柳伊河 |
- 右侧支流 | 維京河、奧廖克馬河、阿爾丹河 |
源头 | |
- 位置 | 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貝加爾山脈 |
- 海拔 | 1,640 m(5,381 ft) |
河口 | |
- 位置 | 北冰洋 拉普捷夫海 |
流域面积 | 2,500,000 km²(965,255 mi²) |
流量 | [1] |
- 平均流量 | 16,871 m³/s(595,794 ft³/s) |
- 最大流量 | 241,000 m³/s(8,510,835 ft³/s) |
- 最小流量 | 366 m³/s(12,925 ft³/s) |
勒拿河流域 |
勒拿河(俄语:Ле́на;雅庫特語:Өлүөнэ),旧称为列拿河,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亚河流(其他两个是鄂毕河及叶尼塞河)。全長4400公里,是世界第11長的河流。流域面積約2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九位,位于西伯利亞境内。
目录
1 地理
2 历史
3 图册
4 其他
5 參考資料
5.1 引用
5.2 文獻
6 外部連結
地理
勒拿河发源於中西伯利亞高原以南的貝加爾山脈海拔1800米處,距離貝加爾湖僅10公里。先朝東北方向流動,基陵加河和维季姆河及其Olyokma河匯入其中。與奧廖克馬河會合後,經過最大城市雅庫茨克就進入低地區。接著河流轉向北方再匯入右支的阿爾丹河。
在上揚斯克山脈被擋下,河流被迫以取西北途徑,再吸納最重要的左支維柳伊河,最後向北注入北冰洋邊緣的拉普捷夫海,並在新西伯利亞群島西南方形成面積30,0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河道在那裡分成七个主要分支,最重要的是最東的貝科夫河口。
三角州闊400公里,每年有七個月冰封成凍原。自五月開始剩下的時間是一片蒼翠繁茂的濕地。三角州的一部份已列作保護用途,稱為勒拿河三角州野生生物保護區。維京河與奧廖克馬河的河沙帶有金矿,在三角州曾有猛獁象象牙出土。
历史
多數研究者認為勒拿河的名稱來自古鄂溫克語(Elyu-Ene),意為大河网。人们普遍认为,莱娜河的名字来源于原来即使鄂温克名Elyu烯 ,这意味着“大河网”。
17世纪初期,君主制俄罗斯帝国扩张到勒拿河流域,清代文獻将其稱為列拿河。1689年尼布楚条约清俄谈判划定东段边界时,清朝曾提出以勒拿河为国界,以西归俄国,以东归清朝。但在条约中,则确定大致以外兴安岭为界。
图册
河景
雪山
南望河景
南望河景
河景
河景
河景
其他
蘇聯創建者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筆名與通稱「列寧」(俄语:Ленин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
[lʲenʲɪn] / Lenin)的語源可能來自勒拿河,這與他曾被流放西伯利亞有關[2]。
參考資料
引用
^ http://www.abratsev.narod.ru/biblio/sokolov/p1ch23b.html, Sokolov, Eastern Siberia // Hydrography of USSR. (in russian)
^
Fischer 1964, pp. 4–5; Service 2000, p. 137; Read 2005, p. 44; Rappaport 2010, p. 66.
文獻
- 美國太空總署有關勒拿河洪水的報導
外部連結
- 流域資料及地圖
本條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書 第十一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年.
|